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黄汝亨的宗教经验与八股文观念
1
作者 王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9,共7页
万历年间,宗教经验与八股文文风以非常微妙的方式相互映照、相互鼓荡,形成了复杂的关联关系。黄汝亨是万历年间重要的八股文选家,在准备举业、教授门生时,他屡屡谈及举业之文与佛经道藏的关系。通过梳理黄汝亨的宗教经验、知识结构以及... 万历年间,宗教经验与八股文文风以非常微妙的方式相互映照、相互鼓荡,形成了复杂的关联关系。黄汝亨是万历年间重要的八股文选家,在准备举业、教授门生时,他屡屡谈及举业之文与佛经道藏的关系。通过梳理黄汝亨的宗教经验、知识结构以及八股文观念,我们可以看到,万历年间,士子将佛典道藏的义理、词汇等融入官方的考试文体之中,突破了八股文的文体边界。但是,这种文体越界的最终结果却是强化,而非摧毁了官方的考试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汝亨 宗教经验 八股文 明代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历年间的文社及其影响--以黄汝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炜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万历年间,黄汝亨等人将缔结文社的活动与研习时文、编订八股文选本的行为紧密地融合于一体。他们的目的是,博得一第,进入社会政治空间。结社、选文活动与官方的科举制度、士子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多向度的关联。通过缔结文社、编订社稿,未... 万历年间,黄汝亨等人将缔结文社的活动与研习时文、编订八股文选本的行为紧密地融合于一体。他们的目的是,博得一第,进入社会政治空间。结社、选文活动与官方的科举制度、士子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多向度的关联。通过缔结文社、编订社稿,未取得功名的士子突破了官方的限制,分割到八股文的编选权;他们还以士子情谊为根基,建构了复杂的、动态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了文人共同体。万历年间的文社积蓄着推动科举话语权松动、转移的力量,蕴含着促成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汝亨 文社 选权下移 文人共同体
原文传递
欧阳修目疾及先天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金柱 《宋史研究论丛》 2005年第1期435-443,共9页
熙宁四年(1071)六月,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时年65岁;熙宁五年(1072)闰七月二十三日,卒于颍州,时年66岁,从致仕到去世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宋代法定的退休年龄为70岁,欧阳修在其制文中亦曾着重强调致仕的最高年限:"古... 熙宁四年(1071)六月,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时年65岁;熙宁五年(1072)闰七月二十三日,卒于颍州,时年66岁,从致仕到去世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宋代法定的退休年龄为70岁,欧阳修在其制文中亦曾着重强调致仕的最高年限:"古者七十而得谢,所以优其臣也。不任以事而养之于家,所以爱老也。"而65岁提前退休距70岁之限尚有5年之差,即苏轼所谓"力辞于未及之年"。其申请退休的态度之坚定、之持久,在当时即已为士人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因素 黄汝亨 熙宁 知贡举 气晕 欧阳公 九通 五行俱下 王明清 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四十四:刘凝
4
作者 包兆会 《天风》 2017年第8期54-55,共2页
刘凝(1620-1710?),字二至,号及斋,江西建昌府南丰县人。他是一位儒家学者,勤于读书,"研讨入奥,尤精古六书之学";他又是一位勤奋的基督徒,用文字引介中西经典,在"西儒"与"孔孟"、间搭桥,与教士携手服务中国信徒。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人 刘凝 儒家学者 二至 建昌 石铎 中国士人 黄汝亨 岁贡生 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山水游记小品文试论
5
作者 刘红虹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6-38,41,共4页
晚明,指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约公元1573至1644年。当时,封建王朝日益衰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反理学抒个性思潮的影响下,游记小品文更加生活化、审美化、情趣化。公安派“三袁”、竟陵派和张岱是极有代表性的流派和作家。另外,屠隆、... 晚明,指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约公元1573至1644年。当时,封建王朝日益衰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反理学抒个性思潮的影响下,游记小品文更加生活化、审美化、情趣化。公安派“三袁”、竟陵派和张岱是极有代表性的流派和作家。另外,屠隆、黄汝亨、李流芳、刘侗、陈仁锡、王思任的游记小品也风格各异,缤纷多彩。他们创作的游记小品文数量大、质量高、风格多样,堪为小品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思想、艺术上的特点和成就很值得探讨。 内容拓展 性质变化 晚明游记小品文着重以审美的眼光审视事物,使游记从偏于实用性转向偏于审美性,从自然之美中寻找人情心绪的共鸣点,而弄通经致用之道;同时注意写平民生活,反映平民心态,增“俗”气,减“雅”气。这些都是晚明游记小品文于前代游记基础上在内容和性质上的一次革新与开拓。从魏晋六朝作家的志方物到晚明小品文作家的赏美、写美,反映了人们审美能力的极大提高。有“瀑流半作天边雨,片石全惊海上虹”的动态美;(陈仁锡《听僧说福胜石梁幽溪大龙湫五洩瀑记》)有“巨涛摧(石爽),六合撼顿”的雄壮美(屠隆《海览》);有“沙明山静”。“雯绿叠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游记 陈仁锡 王思任 竟陵派 黄汝亨 动态美 魏晋六朝 通经致用 思想艺术 自然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张惟任刻书考
6
作者 李文遴 《华夏文化》 2020年第1期36-38,共3页
张惟任(1561—1628)字仲衡,一字希声、希尹,号觉庵,陕西潼关老县城张家巷人,万历七年(1579)举人,由推官擢知巫山县,后升为试监察御史、贵州御史等,万历三十八年为两浙巡盐,万历四十四年任贵州道监察御史,万历四十五年(1617)任河南巡按,... 张惟任(1561—1628)字仲衡,一字希声、希尹,号觉庵,陕西潼关老县城张家巷人,万历七年(1579)举人,由推官擢知巫山县,后升为试监察御史、贵州御史等,万历三十八年为两浙巡盐,万历四十四年任贵州道监察御史,万历四十五年(1617)任河南巡按,天启五年(1625)由御史推山西右参政升大理寺右寺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知德 黄汝亨 图书馆藏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茗堂四梦”最早的合刻本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书荫 《戏曲研究》 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
2006年9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浙江省文化厅、遂昌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遂昌县隆重召开,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香港和台... 2006年9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浙江省文化厅、遂昌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遂昌县隆重召开,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全国各地高校、各省研究所等单位的120多名汤显祖研究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对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近70篇。为了使全国各地的戏曲研究人员对这次会议的情况有所了解,本刊在本辑特此设置栏目,刊发会议论文7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茗堂四梦 戏曲家 浙江省文化厅 牡丹亭 黄汝亨 若士 《邯郸记》 西爽堂 戏曲学会 会议论文
原文传递
时代与民族精神对庄、屈风格的影响
8
作者 田益琳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庄子和屈原同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学家,其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辉煌的艺术成就都是卓绝一世的,他们共同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庄子和屈原这两位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都经历了由否定现实到超越现实,从对自我价值的认... 庄子和屈原同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学家,其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辉煌的艺术成就都是卓绝一世的,他们共同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庄子和屈原这两位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都经历了由否定现实到超越现实,从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到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因此他们有着共同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和表现手法,使他们的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作品 民族精神 创作风格 荒唐之言 艺术风格 艺术成就 思想倾向 屈瑕 宗法文化 黄汝亨
原文传递
清代黄易的家世及生平考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琪 《荣宝斋》 2015年第10期252-263,共12页
一黄易的家世(一)黄易的先世黄易(一七四四—一八○二),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钱塘人。诗、古文、词皆精通,长于金石之学,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金石五家"。又工书,善绘事,尤精于篆刻,后人将之与丁敬、蒋仁、奚冈... 一黄易的家世(一)黄易的先世黄易(一七四四—一八○二),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钱塘人。诗、古文、词皆精通,长于金石之学,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金石五家"。又工书,善绘事,尤精于篆刻,后人将之与丁敬、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钱松并称为"西泠八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金石文字 陈豫 奚冈 丁敬 蒋仁 黄庭 顾若璞 黄汝亨 林以宁
原文传递
日藏《黄贞父游记》文献价值考论
10
作者 陈福盛 《汉籍与汉学》 2021年第2期71-79,共9页
《黄贞父游记》刊刻于明万历年间,国内缺藏,现仅存于日本内阁文库。该书保存了黄汝亨、汤显祖、袁宏道、陈继儒、朱谋等七十一位明万历时期著名文人的三百七十九篇诗文,大多在国内罕有流传。该书对《汤显祖集全编》具有订讹补缺的作用... 《黄贞父游记》刊刻于明万历年间,国内缺藏,现仅存于日本内阁文库。该书保存了黄汝亨、汤显祖、袁宏道、陈继儒、朱谋等七十一位明万历时期著名文人的三百七十九篇诗文,大多在国内罕有流传。该书对《汤显祖集全编》具有订讹补缺的作用。同时,保存袁宏道佚跋一篇,此跋可管窥袁宏道复古态度及文学主张。另有朱谋佚诗三首、陈继儒佚跋一篇,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贞父游记》 黄汝亨 汤显祖 袁宏道 陈继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