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现代汉诗的当代主体性——评黄梵的诗集《南京哀歌》
1
作者 杨四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1-33,45,共4页
黄梵诗集《南京哀歌》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现代汉诗当代主体性的重建上,具体表现在它对时间意识的重视,对诗歌意境的营构,对"直接抒写"的追求三大方面;同时,在新世纪诗歌的公共性方面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 黄梵 南京哀歌 主体性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象之上的玄思--读黄梵的诗
2
作者 叶橹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4期127-132,共6页
黄梵的诗有一种“具象之上的玄思”的特点。他是一个特别善于从具体事物中触发诗性灵感的诗人,他的诗虽然大多是以叙述的方式呈现的,然而他的叙述并非简单的过程呈现,而是一种有意味和蕴含的叙述,他的诗性思维经常体现在他对具体物象的... 黄梵的诗有一种“具象之上的玄思”的特点。他是一个特别善于从具体事物中触发诗性灵感的诗人,他的诗虽然大多是以叙述的方式呈现的,然而他的叙述并非简单的过程呈现,而是一种有意味和蕴含的叙述,他的诗性思维经常体现在他对具体物象的联想上,而他的思辨性的思维方式又加强和丰富了诗的内蕴。在黄梵笔下,矛与盾的纠结是一种绵延不断的对立的统一,他经常抓住瞬间的诗性感受,来呈现和表现事物的千姿百态,而他又站在“具象之上”来俯视那些具象,只有这样的视角,才会产生他的那些诗性的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梵 具象之上 玄思 诗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梵动物诗歌的死亡主题
3
作者 公艳馨 孙淑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12-114,共3页
死亡诗在当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当动物诗的主题与死亡相关时,动物诗则有更深层次的意蕴。诗人黄梵有意识地将动物的死亡与人的存在价值相联系,引导读者对生存的本质做出思考。动物死亡诗开拓了诗歌艺术审美的题材,也证实了动物死亡... 死亡诗在当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当动物诗的主题与死亡相关时,动物诗则有更深层次的意蕴。诗人黄梵有意识地将动物的死亡与人的存在价值相联系,引导读者对生存的本质做出思考。动物死亡诗开拓了诗歌艺术审美的题材,也证实了动物死亡诗的诗歌实验是有可取之处的。诗人黄梵用死亡的母题带来别致新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梵 动物诗 死亡主题 人类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平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沟壑”——关于黄梵近作
4
作者 赵目珍 《扬子江(诗刊)》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一、黄梵认为:“诗歌是最靠近人类本性的体裁”(中国作家网访谈《黄梵:掀开诗意的面纱》),这种植根于人类本性的诗之思考,与我前些年谈论散文诗的观点——散文诗有它独立的精神和气质所在,这种精神和气质根植于人类性情的萧散及诗意栖... 一、黄梵认为:“诗歌是最靠近人类本性的体裁”(中国作家网访谈《黄梵:掀开诗意的面纱》),这种植根于人类本性的诗之思考,与我前些年谈论散文诗的观点——散文诗有它独立的精神和气质所在,这种精神和气质根植于人类性情的萧散及诗意栖居的理想欲求——有相似之处。这让我对其诗歌有了一种亲近感。黄梵还看到了人性中的悖论与辩证法之间的美妙契合,因为二者都常常带来近乎模糊或混沌美学的绝妙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梵 散文诗 诗意栖居 亲近感 人类本性 精神与物质 辩证法 气质
原文传递
“意象的帝国”与“情志的博物馆”——黄梵近期诗歌论析
5
作者 张德明 《作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9,共7页
诗人、小说家黄梵敢近接迕出版了两本文学讲稿,一本为《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2021年1l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一本是《人性的博物馆:七堂小说写作课》,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在2023年5月出版印行。如果说文学讲稿是作家黄梵... 诗人、小说家黄梵敢近接迕出版了两本文学讲稿,一本为《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2021年1l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一本是《人性的博物馆:七堂小说写作课》,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在2023年5月出版印行。如果说文学讲稿是作家黄梵在创作之余的一种经验总结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讲稿 黄梵 联合出版 出版发行 写作课 一本 近期诗歌 博物馆
原文传递
“已有无数的桥,可供我节节败退……”——读黄梵札记 被引量:1
6
作者 敬文东 《诗探索》 2009年第1期74-81,共8页
一城市以泥土的丧失为代价,将自己和乡村区分开来,水泥和钢筋帮了大忙,阴谋和诡计则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辅助线。城市一天天更像城市,楼层在加高,街道在堂皇,欺诈和谎言在迅疾地自我加固,直到三聚氰胺成功地进驻奶粉;乡村一天天更不像乡村... 一城市以泥土的丧失为代价,将自己和乡村区分开来,水泥和钢筋帮了大忙,阴谋和诡计则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辅助线。城市一天天更像城市,楼层在加高,街道在堂皇,欺诈和谎言在迅疾地自我加固,直到三聚氰胺成功地进驻奶粉;乡村一天天更不像乡村,土地在恶化,拆迁在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梵 时间形式 可能世界 诗探索 辅助线 韩少功 迷楼 美国讲稿 我自己 作家出版社
原文传递
黄梵诗歌赏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柏桦 《诗探索》 2009年第1期82-84,共3页
之一:《蝙蝠》蝙蝠在这里,那里头顶上无数个黑影叠加顷刻间。
关键词 黄梵 象征主义 瓦雷里 比兴手法 李金发 里尔克 诗法 诗所 艺术风格 你我
原文传递
黄梵的诗
8
作者 黄梵 《扬子江(诗刊)》 CSSCI 2017年第3期55-58,共4页
秋天让人静安静了,就在心里深深享受只想被一棵巨大的水杉囚住那些藏在心里的话。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黄梵的诗》
原文传递
权力批判中的道德诫命——黄梵小说读札
9
作者 何言宏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64-67,共4页
黄梵是小说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一首题为《中年》的诗作,脍炙人口,为很多人所喜欢,每次读来,我都会生出许多感慨,回味良久。这首诗是这样写的:青春是被仇恨啃过的。
关键词 黄梵 第四病室 私人生活 创作实际 精神立场 诗歌写作 现代性 诗歌创作 友谊万岁 中外文学史
原文传递
黄梵创作年表
10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61-63,共3页
1983年5月,班主任挪用属于他的留校名额,导致他办理暂缓分配手续,以此抗争。此情节后来写入《第十一诫》。8月初,因失恋和前途未卜,写下平生第一首诗《会友》。受到爷爷称赞,备受鼓舞,从此沉迷于写诗。
关键词 黄梵 诗歌月刊 诗选刊 南京评论 第三代诗人 《钟山》 现代汉诗 《上海文学》 短篇小说选 中国诗歌
原文传递
黄梵的诗(四首)
11
作者 黄梵 《江河文学》 2012年第2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黄梵 就这样 《万叶集》 想不起 三十岁 断章 新疆天池 自杀者 四行诗 开口说话
原文传递
黄梵的人文印象
12
作者 陈聪 《翠苑》 2013年第4期85-86,共2页
与诗人、小说家黄梵的结识,缘于我的一次组稿。那是江苏省文代会期间,我受朋友之托,向常州作家张健(张羊羊)约一篇写母爱的文章,顺便就索要了黄梵的电话号码。我随手就打过去,他说正在开会。之后很多天,我再次致电约稿,并且向他讨要了... 与诗人、小说家黄梵的结识,缘于我的一次组稿。那是江苏省文代会期间,我受朋友之托,向常州作家张健(张羊羊)约一篇写母爱的文章,顺便就索要了黄梵的电话号码。我随手就打过去,他说正在开会。之后很多天,我再次致电约稿,并且向他讨要了他的再版小说《第十一诫》。那是三月里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与黄梵相约于长白街一家叫"海致岚"的茶社兼书店见面。我驱车到达的时间尚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梵 《围城》 南京评论 《北京文学》 叙事语言 当代小说 喃喃低语 格非 文学评论家 现实生活
原文传递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地方性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言宏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5期59-61,共3页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地方性自觉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也为人们所经常谈论。很多诗人的写作在题材内容、精神特质甚至文体与语言方面,都有明显的地方性,像雷平阳诗中的云南、沈苇诗中的新疆、哨兵诗中的洪湖和陈东东、赵野、...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地方性自觉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也为人们所经常谈论。很多诗人的写作在题材内容、精神特质甚至文体与语言方面,都有明显的地方性,像雷平阳诗中的云南、沈苇诗中的新疆、哨兵诗中的洪湖和陈东东、赵野、潘维、庞培、朱朱、叶辉、黄梵、长岛、胡桑、张维、江离、泉子、叶丽隽、育邦、龚璇、卢文丽等很多诗人作品中的江南,都是这些年来中国诗歌中著名的"地方"。很多不同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 二十一世纪 陈东东 黄梵 庞培 赵野 江离 诗歌写作 诗歌创作 精神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主知主义者的现世回望——评《浮色》
14
作者 李倩冉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3期85-89,共5页
在著名的《历史哲学论纲》中,本雅明描绘了一个脸朝向过去、却不可遏制地被风暴刮向未来的"历史天使",并将这场风暴名为"进步":"保罗·克利的《新天使》画的是一个天使看上去正要从他入神地注视的事物旁离去。……人们就是这... 在著名的《历史哲学论纲》中,本雅明描绘了一个脸朝向过去、却不可遏制地被风暴刮向未来的"历史天使",并将这场风暴名为"进步":"保罗·克利的《新天使》画的是一个天使看上去正要从他入神地注视的事物旁离去。……人们就是这样描绘历史天使的。他的脸朝向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色 黄梵 雷石 壮游 本雅明 历史哲学 当代文学 论纲 叙事者 《喧哗与骚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殿堂的“警世”之作——《第十一诫》
15
作者 草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第十一诫》 黄梵 长篇小说 大众文艺出版社 知识分子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进诗学讲坛第13期“现代诗写作的秘密”顺利举办
16
《中外诗歌研究》 2023年第3期48-48,共1页
6月9日晚,由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吕进诗学讲坛第13期“现代诗写作的秘密”在荟文楼807室顺利举办。著名小说家、诗人黄梵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新诗所向天渊教授、文学院李心释教授作为嘉宾参与对谈,周俊锋老师主持讲座。《红岩... 6月9日晚,由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吕进诗学讲坛第13期“现代诗写作的秘密”在荟文楼807室顺利举办。著名小说家、诗人黄梵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新诗所向天渊教授、文学院李心释教授作为嘉宾参与对谈,周俊锋老师主持讲座。《红岩》杂志刘鲁嘉老师、重庆诗人蒋艳等参与此次诗学讲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进 《红岩》 现代诗 黄梵 著名小说家 重庆诗人 诗学 主讲嘉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新诗的“公共性”及其边界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同彬 王家新 +2 位作者 罗振亚 何平 黄梵 《扬子江(诗刊)》 2015年第4期92-97 1,1,共6页
主持人的话这次讨论最初拟定的题目是百年新诗与启蒙的关系,我自作主张,把题目更改为现在的题目,也即把启蒙的问题置换为"公共性"的问题。为什么做这种调整,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就启蒙与"公共性"的关系来看,"... 主持人的话这次讨论最初拟定的题目是百年新诗与启蒙的关系,我自作主张,把题目更改为现在的题目,也即把启蒙的问题置换为"公共性"的问题。为什么做这种调整,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就启蒙与"公共性"的关系来看,"公共性"是启蒙的基础,康德在谈到启蒙的时候说:"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福柯也认为:"当理性的普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的自由 地震诗 唐晓渡 现代诗 当代新诗 黄梵 王家新 诗潮 罗小凤 九十年代
原文传递
新小说:汉语文学的又一轮?
18
作者 张桃洲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小说 黄梵 赵刚 网站 大卫 小说家 汉语文学
原文传递
怀乡:解读《屋宇》的一种方式
19
作者 杨绍军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1X期1-4,共4页
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所主办,花城杂志社、作家杂志社、诗歌月刊杂志社、读诗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的"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1日至24日在云南腾冲举行。沈奇、张曙光、耿占春... 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所主办,花城杂志社、作家杂志社、诗歌月刊杂志社、读诗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的"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1日至24日在云南腾冲举行。沈奇、张曙光、耿占春、李亚伟、雷平阳、潘洗尘、默默、张柠、敬文东、张桃洲、李笠、树才、黄梵、夏可君、余旸、王晓渔、颜炼军、张光昕、李海英、一行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共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段炳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张柠、《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诗人默默分段主持。现将研讨会论文选编为专辑,分为两期刊发,本期刊发第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诗 诗歌月刊 黄梵 李亚伟 沈奇 宗仁发 《作家》 花城 当代诗坛 人文学院
原文传递
三门记
20
作者 黄梵 《西部(新文学)(上)》 2015年第2期34-46,共13页
1、拆迁门:死神的泪水 高低的手臂已经端得发麻,他端着自制的火焰喷射器,死死盯着远处那群伺机而动的人。他们中不少人早已靠着路边的大树,抽起烟来。这群穿着新制服的人,就是备受非议的城管。今天他们协助一辆推土机,来拆除这... 1、拆迁门:死神的泪水 高低的手臂已经端得发麻,他端着自制的火焰喷射器,死死盯着远处那群伺机而动的人。他们中不少人早已靠着路边的大树,抽起烟来。这群穿着新制服的人,就是备受非议的城管。今天他们协助一辆推土机,来拆除这片废墟中的最后一间旧居——高低住了大半辈子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海 伺机而动 南京理工大学 屁股坐 一派胡言 去天堂 黄梵 汉语诗歌 宣判大会 直接命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