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巢生平事迹考异 被引量:2
1
作者 俞兆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关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生平事迹的记载 ,基本上集中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三部书中 ,但三书所述多有差异 ,甚至同一部书中也自相矛盾。本文就黄巢生平的 2 2件大事进行了考证 ,指出了各书记载之谬误所在 ,并澄清了... 关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生平事迹的记载 ,基本上集中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三部书中 ,但三书所述多有差异 ,甚至同一部书中也自相矛盾。本文就黄巢生平的 2 2件大事进行了考证 ,指出了各书记载之谬误所在 ,并澄清了事实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仙芝 杨复光 张裼 黄巢 生平 考异 黄巢起义 唐朝 农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民间黄巢传说的口述史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金文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128,共5页
在壮族地区流传着一些黄巢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壮族民众展开联想和想象,传达他们的历史记忆,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表达他们关于黄巢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认识。壮族民间的黄巢传说可以补正官方历史文献,具有珍贵的口述史意义。
关键词 壮族 黄巢传说 虚构 真实 口述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黄巢的“均平”思想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柏传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2-75,共4页
考诸史籍,黄巢起义确实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分析唐末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黄巢起义提出“均平”口号有其历史必然性。黄巢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中国 农民战争 黄巢 均平思想 农民起义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黄巢信仰考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世武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8-42,共5页
彝族黄巢信仰体现在民众将由黄巢演变而来的九头天子和双刀天子作为家坛神灵谱系中的主神来供奉,并以传说作为神迹的解释。黄巢神异化的历史记忆和黄巢反佛的历史记忆,是建构彝族黄巢信仰的主要因素。在彝族黄巢信仰的背后,更是彝族人... 彝族黄巢信仰体现在民众将由黄巢演变而来的九头天子和双刀天子作为家坛神灵谱系中的主神来供奉,并以传说作为神迹的解释。黄巢神异化的历史记忆和黄巢反佛的历史记忆,是建构彝族黄巢信仰的主要因素。在彝族黄巢信仰的背后,更是彝族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头天子 双刀天子 黄巢 神异化 反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巢的军事战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欧安欣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3-96,共4页
黄巢是古冤句(今菏泽市)土生土长起来的农民战争领袖。他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轰轰烈烈,壮烈一时;他的军事战略表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成为我国军事战略史上的宝贵遗产,影响后世。
关键词 黄巢 军事战略 流动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题菊花》等三首诗是黄巢写的吗?——兼谈对“冲天”的理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美崧 《江西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88-93,共6页
清代康熙年间辑集的《御定全唐诗》九百卷中,收录有相传为黄巢写作的《题菊花》、《不第后赋菊》、《自题像》诗三首(见《全唐诗》今本第733卷),此后,不少的唐诗选本乃至中国文学史沿袭了这一看法。“四人帮”利用评《水浒》,大搞阴谋... 清代康熙年间辑集的《御定全唐诗》九百卷中,收录有相传为黄巢写作的《题菊花》、《不第后赋菊》、《自题像》诗三首(见《全唐诗》今本第733卷),此后,不少的唐诗选本乃至中国文学史沿袭了这一看法。“四人帮”利用评《水浒》,大搞阴谋文艺和影射史学,曾抬出所谓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当棍子,说什么:“唐末著名农民领袖黄巢写过一首冲天(菊花)诗,而宋江的江州‘反诗’中,曾有“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句子(见《水浒传》三十九回)……”。并说:“宋江在菊花会上唱的调子(见《水浒传》七十一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巢 菊花诗 黄巢起义军 《秦妇吟》 皮日休 士子 长安 《全唐诗》 行卷 《水浒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狼虎谷黄巢遇难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晓光 张令河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1-12,共2页
本文对唐代农民义军领袖黄巢最后兵败泰山狼虎谷并亡于该地之说做了认真考证 ,经过对历代有关依据及史料进行辨析后 。
关键词 泰山 黄巢 遇难 考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巢的性格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滕新才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3-28,共6页
研究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学术工作。黄巢一生突出地表现了两大性格特征 :坚韧不拔的战斗性格和救人济困的侠义性格。这种性格对黄巢一生事业的盛衰成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黄巢 性格特征 农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巢《自题像》探赜与索隐——兼论韩国南羲采《龟磵诗话》对唐诗的举证价值
9
作者 沈文凡 全崴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黄巢《自题像》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诸多记载,从中可以窥见其在各个时代的流传情况和人们对黄巢兵败出家并赋诗的事情原委的认识。虽然《自题像》诗是效仿篡改元稹的《智度师二首》而来,但是通过对效仿篡改后诗歌的分析可见其自身具有... 黄巢《自题像》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诸多记载,从中可以窥见其在各个时代的流传情况和人们对黄巢兵败出家并赋诗的事情原委的认识。虽然《自题像》诗是效仿篡改元稹的《智度师二首》而来,但是通过对效仿篡改后诗歌的分析可见其自身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龟磵诗话》虽出自韩国作家南羲采之笔,但是却能对中国文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黄巢兵败出家赋诗之事及其《自题像》诗的记载不仅真实准确,而且有其自己的评价,反映了唐诗在韩国的接受状况,也对我们研究唐诗等亦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巢 《自题像》 《龟磵诗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巢北伐不攻庐州之谜发微——兼论唐末庐州地位的提升
10
作者 屈蓉蓉 《唐都学刊》 2020年第3期24-29,共6页
黄巢起义,南征北战,攻城无数,但在北伐过程中唯独放弃攻打庐州。庐州居江淮之间,在黄巢兵临城下之际,刺史郑綮移牒请求黄巢过境不犯,黄巢竟笑而从之。究其原因并非黄巢不能攻打庐州,而是郑綮在庐州深陷起义军包围靠唐军解围无望的情况下... 黄巢起义,南征北战,攻城无数,但在北伐过程中唯独放弃攻打庐州。庐州居江淮之间,在黄巢兵临城下之际,刺史郑綮移牒请求黄巢过境不犯,黄巢竟笑而从之。究其原因并非黄巢不能攻打庐州,而是郑綮在庐州深陷起义军包围靠唐军解围无望的情况下,移书黄巢,请求保护庐州百姓利益,避免兵燹之祸。因黄巢同情劳苦大众、尊儒爱才,对此文牒引发共鸣,且不攻庐州也符合黄巢北伐的战略需要。这一事件也折射出庐州由唐代前期的交通驿道发展为唐末的经济军事重镇,成为淮南地区藩镇割据形成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州 黄巢 郑綮 北伐路线 地位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视角下的黄巢其人--黄巢传说的口述史意义
11
作者 陈金文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5-59,共5页
黄巢义军足迹所至留下了许多传说。黄巢传说有两个最常见的类型,一个是“在树(数)难逃”型;一个是“门上(前)设标志物”型。两个类型的传说虽然情节上存在差异,但从主题上看都是在为黄巢的杀人行为作辩护:黄巢杀人虽多,但杀的都是恶鬼(... 黄巢义军足迹所至留下了许多传说。黄巢传说有两个最常见的类型,一个是“在树(数)难逃”型;一个是“门上(前)设标志物”型。两个类型的传说虽然情节上存在差异,但从主题上看都是在为黄巢的杀人行为作辩护:黄巢杀人虽多,但杀的都是恶鬼(转世)或恶人;黄巢杀人是天命所致。传说所说的所谓“恶人”(恶鬼)即是那些横作威福的宗室侯王、贪官污吏。我们应该以唯物史观看待下层民众为黄巢的杀人行为所作的辩护或给予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说 黄巢 口述史料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与朱元璋的对比看黄巢起义失败的必然性
12
作者 胡博文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5期61-65,共5页
黄巢与朱元璋都是中国古代农民义军的领袖人物,二人的个性与起义背景及影响都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二者起义的结果却完全不同,本文将二者进行比较。从二者的对比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出黄巢起义失败的必然性,更能看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中... 黄巢与朱元璋都是中国古代农民义军的领袖人物,二人的个性与起义背景及影响都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二者起义的结果却完全不同,本文将二者进行比较。从二者的对比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出黄巢起义失败的必然性,更能看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中社会历史辩证运动、连续发展的史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巢 朱元璋 阶级 思想策略 治军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巢政治思想性质辨析
13
作者 江连山 孙连城 《绥化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从黄巢孩童题诗开始分析论证其一生的思想、政治抱负和实践 ,以大量史实阐说了黄巢政治思想主要是封建专制主义 ,其政治抱负始终是想做说了算的首脑 ,力图以己力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具体奋斗目标因形势变化而有改变。黄巢就... 本文从黄巢孩童题诗开始分析论证其一生的思想、政治抱负和实践 ,以大量史实阐说了黄巢政治思想主要是封建专制主义 ,其政治抱负始终是想做说了算的首脑 ,力图以己力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具体奋斗目标因形势变化而有改变。黄巢就是遵循了这样的思想、方略及不同的奋斗目标参加起义、领导起义 ,同唐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巢 政治抱负 奋斗目标 割据 封建专制主义 政治思想性质 唐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谈起——关于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乃谦 《山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59-61,共3页
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在全国解放后,曾几何时,群芳吐艳,百花齐放,被称为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可是,80年代后,史学研究开拓新领域,试用新方法,创立新体系,大放异彩,迅速向纵深发展,出现了龙腾虎跃的振兴气象。然而,农战史研究,却依然故... 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在全国解放后,曾几何时,群芳吐艳,百花齐放,被称为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可是,80年代后,史学研究开拓新领域,试用新方法,创立新体系,大放异彩,迅速向纵深发展,出现了龙腾虎跃的振兴气象。然而,农战史研究,却依然故我,不能不陷入今非昔比的沉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战争史 黄巢 史学界 农民起义 政权 张献忠 封建时代 新体系 纵深发展 大顺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花开后百花杀——从黄巢的菊花诗中看菊花意象的独特性
15
作者 吕婷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6期71-72,共2页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傲霜而放,幽香飘远,历来是文人骚客吟咏、托意的对象。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菊花意象的理解和对黄巢两首菊花诗的解读来分析黄巢诗中菊花意象的独特性。
关键词 意象 菊花 黄巢 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唐书》“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说释证
16
作者 祝云龙 《大观周刊》 2011年第25期10-10,15,共2页
众所周知,唐朝灭亡于黄巢大起义,却鲜于知晓唐朝亡国的祸患起源于桂林。笔者在收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求证,求教方家,以期引起学界对唐朝这段历史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唐朝亡国 黄巢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巢出身、职业看其阶级属性
17
作者 江山 《绥化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69-72,共4页
从黄巢家庭出身、起义前职业看 ,这个农民起义领袖是特殊的农村游商 ,为地主阶级下层成员 ;黄巢起义前、起义中的作为表明 ,他主要是为自己政治报复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代表的是地主阶级下层 ,即中小商人、地主的利益 。
关键词 黄巢 游商 地主阶级下层 相对一致性 家庭出身 职业 阶级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巢乞降经过考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善群 《求是学刊》 1980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关键词 黄巢 王仙芝 考辨 节度使 新州 《资治通鉴》 天平 广明 农民起义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思想是黄巢最早提出的吗
19
作者 董振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6-77,共2页
《历史研究》一九八六年第四期,杨炳同志在《要从战略学的高度研究农民战争》一文中提出“黄巢在九世纪提出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平等思想”,果真如此吗?请看下列史实: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历史研究》一九八六年第四期,杨炳同志在《要从战略学的高度研究农民战争》一文中提出“黄巢在九世纪提出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平等思想”,果真如此吗?请看下列史实: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这里不仅提出了平均主义思想而且指出平均主义对维持社会平安消除危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主义 平等思想 世界思想史 农民战争 黄巢 历史研究 洪秀全 土地制度 战略学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巢之死的几个问题
20
作者 傅永聚 《齐鲁学刊》 1986年第4期17-18,共2页
关于黄巢之死,方积六先生近来提出黄巢非自刎,而是被林言所杀的新说.笔者赞同方先生的看法,但觉得其中仍有几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林言杀黄巢非一人之力,而是率“徒伴”进行的,手段是“暗除”方先生虽指明黄巢为林言所杀,却... 关于黄巢之死,方积六先生近来提出黄巢非自刎,而是被林言所杀的新说.笔者赞同方先生的看法,但觉得其中仍有几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林言杀黄巢非一人之力,而是率“徒伴”进行的,手段是“暗除”方先生虽指明黄巢为林言所杀,却没有说明林言一个人是否有可能杀死黄巢兄弟妻子十几人?其实,这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如不解决,仍无法说明上述结论。据《新唐书·黄巢传》:“(黄)巢乃自刎,不殊,(林)言因斩之,及兄存,弟邺、揆、钦、秉、万通、思厚,并杀其妻子,悉函首,将诣(时)溥……。”似乎是林言一人杀死了这么多义军将领,并斩其首级,装入木匣,然后带着投降时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巢 新唐书 胡如雷 义军 妻子 黄氏 唐末农民战争 将领 节度使 崔致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