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人故居的时代价值和建设路径——以黄仲则故居为例
1
作者 甘俊锐 《炎黄地理》 2025年第1期83-85,共3页
名人故居,作为名人生活与成长的见证,不仅是其个人历史的物质载体,更是城市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文章以黄仲则故居建设为例,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名人故居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名人故居的保护、研究与利用提供新的思... 名人故居,作为名人生活与成长的见证,不仅是其个人历史的物质载体,更是城市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文章以黄仲则故居建设为例,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名人故居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名人故居的保护、研究与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名人故居,是指名人出生地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地方,可以直观展示名人的生平经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古代名人名家自身的志向、气度与爱好,往往会投射到其所居住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名人故居的居住环境、结构、家具摆放乃至院落中一花一草一木的陈设,了解名人的行为举止、坐卧起居、音容笑貌,推知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揣测其在面临人生、事业乃至国家命运转折时所处的现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名人故居 行为举止 生平经历 时代精神 居住环境 研究与利用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仲则诗中的灾害书写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慧文 郑虹霓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26首以灾害为题材的诗歌,内容涉及雨涝、寒冻灾、旱热蝗灾、瘴气以及火灾,集中反映了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诗作通过一与多的对比、赋笔的使用以及独特的声音描摹丰富了灾害诗的表现方式,集...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26首以灾害为题材的诗歌,内容涉及雨涝、寒冻灾、旱热蝗灾、瘴气以及火灾,集中反映了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诗作通过一与多的对比、赋笔的使用以及独特的声音描摹丰富了灾害诗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现了对杜甫、韩愈、王令等诗人的承继,对灾害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诗歌 灾害书写 灾害文学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仲则研究综述
3
作者 张嘉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4期32-34,44,共4页
清乾隆朝诗人黄景仁,字仲则,是当时公认的天才诗人,被清朝学者包世臣誉为“乾隆六十年诗人第一”。黄仲则在生前便凭借非凡的诗才、狷介的性格、困蹇的命运赢得当时人的广泛关注。三十五岁英年早逝后,翁方纲、毕沅、王昶先后将其诗作刊... 清乾隆朝诗人黄景仁,字仲则,是当时公认的天才诗人,被清朝学者包世臣誉为“乾隆六十年诗人第一”。黄仲则在生前便凭借非凡的诗才、狷介的性格、困蹇的命运赢得当时人的广泛关注。三十五岁英年早逝后,翁方纲、毕沅、王昶先后将其诗作刊刻付梓,洪亮吉、王昶等撰写的行状,毛庆善与季锡畴合编的《黄仲则先生年谱》,还有当时流行的诗话著作和记录其人其事的笔记小说,是最早的关于黄仲则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乾嘉以后,关于黄仲则的研究历经了好几次高潮,直到1983年严迪昌先生的《论黄仲则》一文横空出世,成为黄仲则研究史的重要转折点。20世纪以后,对黄仲则的研究渐趋深入,尤其是在对其词作《竹眠集》的关注与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从黄仲则生平及著作研究、诗歌研究、词集研究、黄仲则与郁达夫影响研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归纳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黄仲则研究的深入提供一定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两当轩集》 《竹眠词》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诗人黄仲则情事考论 被引量:5
4
作者 纪玲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157,共7页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情诗真挚感人,影响深远,但其爱恋对象等相关情事则扑朔迷离,说法不一。通过考察仲则的爱情诗词及生平轨迹,可以认定仲则有过两次用情至深但最终无果的情感经历,一次是青梅竹马式的初恋,他15岁左右爱上家乡活泼聪慧的表...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情诗真挚感人,影响深远,但其爱恋对象等相关情事则扑朔迷离,说法不一。通过考察仲则的爱情诗词及生平轨迹,可以认定仲则有过两次用情至深但最终无果的情感经历,一次是青梅竹马式的初恋,他15岁左右爱上家乡活泼聪慧的表妹;另一次是才子佳人式的浪漫,仲则冶游扬州时爱上了一位善解人意的歌妓。他情诗中所怀之人,分别是这两个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情诗 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仲则与清中叶考据学风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圣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68,共7页
黄仲则是乾隆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镂心苦吟,"并力作诗人",以求自异于众。乾隆中叶,朴学兴起,黄仲则徘徊于诗歌与经术之间,面临着艰难的人生抉择,最后回归诗文"小道"。其诗被时人及后世论者推许为"诗人之诗&qu... 黄仲则是乾隆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镂心苦吟,"并力作诗人",以求自异于众。乾隆中叶,朴学兴起,黄仲则徘徊于诗歌与经术之间,面临着艰难的人生抉择,最后回归诗文"小道"。其诗被时人及后世论者推许为"诗人之诗"。然而,在朴学大盛之际,他未能与时代学术相割裂,深受考据学影响,以学为诗,以学入诗,开辟出一条融性情与学问合一的诗歌道路。本文考察考据学兴起过程中黄仲则诗心的变化与诗歌艺术的嬗变,揭示其诗歌与考据学的关系及艺术特征,并对"诗人之诗"的历史定论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考据学 诗歌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仲则诗歌艺术对李商隐感伤诗美的接受 被引量:2
6
作者 米彦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8-221,共4页
黄仲则是乾嘉诗坛上有名的诗人,他接受李商隐诗艺所形成的感伤诗美在盛世繁响中特立独行,在诗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关键词 黄仲则 李商隐 感伤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诗人黄仲则的“贫”与“病” 被引量:1
7
作者 司马周 黄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0-157,共8页
黄仲则,清代著名诗人,诗才名噪一时。而命运多舛,一生怀才不遇,"贫""病"成为其人生的真实写照和显著特征。其"贫"主要表现为:家境贫寒、穷愁一生;情感贫苦、凄苦愁情;仕途贫滞、功业无成。其"病&qu... 黄仲则,清代著名诗人,诗才名噪一时。而命运多舛,一生怀才不遇,"贫""病"成为其人生的真实写照和显著特征。其"贫"主要表现为:家境贫寒、穷愁一生;情感贫苦、凄苦愁情;仕途贫滞、功业无成。其"病"主要呈现为:身体羸弱、病体沉疴;性格缺陷、抑郁缠身;诗歌病态、悲感凄怨。究其"贫""病"悲剧的成因,既有时代、社会的根源,也有个性的缘故。"贫""病"中的黄仲则,虽有过反抗,却最终妥协,在其最美年华匆匆而逝,留给后世无限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洪亮吉 《两当轩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词丽句写深情——黄仲则的情词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成强 尹玲玲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黄仲则的情词与前人相比,所写感情更加真挚,体现出两性的平等特别是对女性的尊重;语言清丽,倾向于白描和直抒胸臆,对前人情词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超越。这既源于黄仲则对前人思想观念的承继性,也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及性格有关。
关键词 黄仲则 情词 情节性 超传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颠酒渴动逢魔,中夜悲心入寤歌——略论清代诗人黄仲则的暮夜诗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53-55,共3页
暮夜诗多次出现在黄仲则的诗歌中,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心态和诗格,而且道出了款款真情。诗人夜夜静坐冥想,写出了关于友情、爱情和亲情等多首夜咏之诗。黄仲则以真情写暮夜诗,体现了诗人的人格和个人悲剧。
关键词 黄仲则 暮夜诗 真情 人格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黄仲则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隽超 《中国韵文学刊》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秋虫”与“鹤”是黄仲则诗作中经常运用而且极具特色的两个意象。前者显现的是一位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愁惨欲绝的诗人形象,后者显现的是一位努力摆脱束缚、追求精神和人格独立的诗人形象。两者所展现的冲突与反差,正是黄氏大量使... “秋虫”与“鹤”是黄仲则诗作中经常运用而且极具特色的两个意象。前者显现的是一位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愁惨欲绝的诗人形象,后者显现的是一位努力摆脱束缚、追求精神和人格独立的诗人形象。两者所展现的冲突与反差,正是黄氏大量使用“秋虫”与“鹤”的意象的深层文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诗歌风格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仲则的交游及其诗歌创作 被引量:2
11
作者 蓝士英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5-50,共6页
清代诗人黄仲则,生平屡遭不幸,科举考试接连败北,诗作时有凄凉之音,以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黄是一个落魄失意、孤苦伶仃的诗人。本文试图考察出,其交游颇为广泛,且有众多知己。其交游诗因对象身份不同,或侧重于才,或倾注于情,与其所处的... 清代诗人黄仲则,生平屡遭不幸,科举考试接连败北,诗作时有凄凉之音,以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黄是一个落魄失意、孤苦伶仃的诗人。本文试图考察出,其交游颇为广泛,且有众多知己。其交游诗因对象身份不同,或侧重于才,或倾注于情,与其所处的文学环境、社会交游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交游 诗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黄仲则诗歌的感愤主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隽超 《甘肃高师学报》 2005年第4期35-38,共4页
清代诗人黄仲则一身漂泊无依,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有对自身价值的强烈肯定,充满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强烈自信。反映在诗歌当中,一方面是寒士的嗟贫叹卑,一方面是名士的高迈健举,二者颇具张力且相互映发,共同构成了黄仲则感愤诗歌的主题... 清代诗人黄仲则一身漂泊无依,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有对自身价值的强烈肯定,充满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强烈自信。反映在诗歌当中,一方面是寒士的嗟贫叹卑,一方面是名士的高迈健举,二者颇具张力且相互映发,共同构成了黄仲则感愤诗歌的主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嗟贫叹卑 高迈健举 感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空四海惟余我 魂到重泉更付书——清代常州名士黄仲则、洪亮吉交谊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敏琪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13,共4页
介绍了清代常州名士黄仲则与洪亮吉的生平经历,梳理了其相识、相交乃至相知的全过程,分析了其友谊生发的主客观因素及其交谊特质,籍此了解乾嘉时期常州名士间交谊的一面。
关键词 黄仲则 洪亮吉 交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仲则的游历与其赠别诗的创作及价值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蓝士英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清代诗人黄仲则一生游历南北,由此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赠别诗。其前后期赠别诗题式的特点与其游历大有关系,而其赠别诗的关涉对象、情感基调以及诗中有别以往的文人形象,凸显出其丰富赠别诗题材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黄仲则 游历 赠别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仲则诗歌意象探析
15
作者 颜建华 王茹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1-96,共6页
黄仲则是清代最具诗人气质的诗人,一位"真正的悲剧诗人"。他的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独特鲜明,充满悲剧色彩的自然意象、动植物意象和人生意象,并将这些意象贯穿到一起凸显出"悲秋"主题。这里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组诗... 黄仲则是清代最具诗人气质的诗人,一位"真正的悲剧诗人"。他的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独特鲜明,充满悲剧色彩的自然意象、动植物意象和人生意象,并将这些意象贯穿到一起凸显出"悲秋"主题。这里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组诗歌意象,同时结合黄仲则生活经历进行阐释,解读其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分析发现,黄仲则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的和时代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诗歌 意象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仲则的山水诗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志明 《语文知识》 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
黄仲则一生命运多舛,其咏怀言志之作多为“幽苦语”,但与生俱来的豪气与“野性”使其人格中充满着沉郁和浪漫的气质。黄仲则书剑飘零的生命历程造就了其山水诗开阔而独到的视野,江浙风光、湘皖山水、幽燕气象、秦晋壮景皆为他笔下雕... 黄仲则一生命运多舛,其咏怀言志之作多为“幽苦语”,但与生俱来的豪气与“野性”使其人格中充满着沉郁和浪漫的气质。黄仲则书剑飘零的生命历程造就了其山水诗开阔而独到的视野,江浙风光、湘皖山水、幽燕气象、秦晋壮景皆为他笔下雕镂刻画的对象。他的山水诗浪漫神奇,想象丰富,质实而豪放,柔丽而明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山水诗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仲则诗歌的抒情艺术
17
作者 蒋郁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6-48,共3页
作为乾隆时期一位很有特色和成就的诗人,黄仲则抒写个性情感的诗歌在乾隆诗坛有着特殊意义和重要影响。黄仲则诗歌自成体系的审美意象和直抒胸臆、“不主故常”的抒情方式,展示了其诗歌传统和新质因素结合的风貌。
关键词 黄仲则 诗歌 审美意象 “不主故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仲则的《竹眠词》
18
作者 纪玲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清代黄仲则《竹眠词》题材丰富,特色鲜明,真挚动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以真率之笔抒写不平之鸣的感怀词。爱情词也颇为人称道,具有抒情对象的模糊性与恋爱情节明晰性的特点。黄仲则词在创作风格上是豪放与婉约兼具。黄仲则词在清... 清代黄仲则《竹眠词》题材丰富,特色鲜明,真挚动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以真率之笔抒写不平之鸣的感怀词。爱情词也颇为人称道,具有抒情对象的模糊性与恋爱情节明晰性的特点。黄仲则词在创作风格上是豪放与婉约兼具。黄仲则词在清词和整个词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感怀词 爱情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爱的经典——比较孟郊《游子吟》和黄仲则《别老母》
19
作者 刘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9-91,100,共4页
孟郊《游子吟》和黄仲则《别老母》都是抒写别母情结的经典。两首经典诗歌通过离别时的真实情景展现母子情,同时抒发久别在外的游子对母爱无法回报的赤子之心。二者的个人遭遇具有一致性,但抒情方式别有天地;结合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 孟郊《游子吟》和黄仲则《别老母》都是抒写别母情结的经典。两首经典诗歌通过离别时的真实情景展现母子情,同时抒发久别在外的游子对母爱无法回报的赤子之心。二者的个人遭遇具有一致性,但抒情方式别有天地;结合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发现其中的差距。在比较的过程中,探究当代中华民族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 《游子吟》 黄仲则 《别老母》 母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仲则的纪游山水诗
20
作者 纪玲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7,共6页
黄仲则是清代毗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一生游历颇广,与山水结缘,纪游山水诗是其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黄仲则游历及描摹的对象来看,主要有江浙山水、荆湘山水、安徽山水及北国山水。在江浙山水中,仲则对杭州西湖情有独钟。荆湘纪游山水诗... 黄仲则是清代毗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一生游历颇广,与山水结缘,纪游山水诗是其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黄仲则游历及描摹的对象来看,主要有江浙山水、荆湘山水、安徽山水及北国山水。在江浙山水中,仲则对杭州西湖情有独钟。荆湘纪游山水诗是仲则湖南之行沿途所作诗歌,主要包括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皖游山水诗中,主要由太白遗迹组诗、名山组诗以及记录诗人游历所及的皖地各处风光的诗篇组成。北国山水诗则围绕着齐鲁、京师、晋陕山水风物展开。黄仲则纪游山水诗风格多样,早年山水诗奔放恣肆,才气横溢,诗风近李白;北国山水诗慷慨苍凉,有幽燕气;其最大特点是重情,主观感情色彩较重;但其中也不乏纯粹的审美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仲则 山水诗 风格特色 诗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