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成熟期青花椒、红花椒花椒麻素积累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廷豪 李佩洪 +6 位作者 曾攀 朱丽 陈政 龚霞 温铿 王海峰 张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9-79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成熟期青、红花椒花椒麻素积累变化规律,为花椒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青、红花椒不同生长成熟期鲜果实为试材,利用甲醇浸提花椒麻素,利用HPLC-MS联用技术连续检测不同时期花椒麻素及其成分含量。[结...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成熟期青、红花椒花椒麻素积累变化规律,为花椒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青、红花椒不同生长成熟期鲜果实为试材,利用甲醇浸提花椒麻素,利用HPLC-MS联用技术连续检测不同时期花椒麻素及其成分含量。[结果]青花椒花椒麻素含量为7.7~19.6 mg/g,随生长发育进程呈先升后降动态变化趋势。成熟早期青花椒花椒麻素快速增加,增幅127.92%,成熟期上下波动,6月12日达峰值,成熟晚期回升26.32%。红花椒花椒麻素含量为0.42~17.06 mg/g,随生育期进程呈不断增加趋势。幼果期是红花椒花椒麻素快速增长期,增加19.9倍;成熟早期较快增加,增幅51.93%;成熟期增幅减小,7月28日达峰值。青、红花椒花椒麻素主要成分均为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羟基-ε-山椒素,其中羟基-α-山椒素含量最高。生长成熟期,青、红花椒花椒麻素主成分中羟基-ε-山椒素动态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其它3种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羟基-β-山椒素是青、红花椒麻素主成分的最大变量,在青花椒成熟早期与成熟期间含量大幅上升再快速下降,青花椒花椒麻素含量与之同步升降,是成熟早期和成熟期青花椒花椒麻素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结论]不同生长成熟期青、红花椒花椒麻素及主成分含量积累呈动态变化,且动态积累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花椒麻素及主成分积累变化规律,选择6月12日为青花椒花椒麻素及青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和红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β-山椒素的最佳研究利用时期;7月13日为红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α-山椒素、青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γ-山椒素的最佳研究利用时期;7月28日为红花椒花椒麻素及红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γ-山椒素、羟基-ε-山椒素的最佳研究利用时期;8月中旬为青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ε-山椒素的最佳研究利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成熟期 花椒麻素 积累变化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花椒中麻素及精油含量
2
作者 杨希 邓莉 +4 位作者 王立博 王毅 张永辉 罗丹 罗兴 《现代食品》 2024年第7期206-210,214,共6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实现花椒中麻素及精油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取92份花椒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用于模型的建立及验证。采用二阶导数进行光谱预处理,在优选的波数范围和主因子下,建立的麻素及精油定...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实现花椒中麻素及精油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取92份花椒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用于模型的建立及验证。采用二阶导数进行光谱预处理,在优选的波数范围和主因子下,建立的麻素及精油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5和0.9778,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470和0.413,在外部验证中相对偏差均小于5%,说明所建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用于花椒品质的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花椒 花椒麻素 花椒精油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麻素与辣椒素的不同质量比对大鼠降血脂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朝军 刘芸 +2 位作者 陆红佳 郭婷 刘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31-23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比的花椒麻素与辣椒素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协同作用。方法:将40只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按体质量分为5组,空白组、高脂模型组、其余3组按花椒麻素和辣椒素的质量比分为1:8(剂量A组)、2:7(剂量B组)和3...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比的花椒麻素与辣椒素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协同作用。方法:将40只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按体质量分为5组,空白组、高脂模型组、其余3组按花椒麻素和辣椒素的质量比分为1:8(剂量A组)、2:7(剂量B组)和3:6(剂量C组)3个剂量组,研究花椒麻素和辣椒素不同质量比时的降血脂作用。所有大鼠饲喂基础饲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和采食量,灌胃4周后处死解剖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脏总脂肪、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含量,观察大鼠肝脏的切片。结果:灌胃不同质量比的花椒麻素与辣椒素的剂量组能延缓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降低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减轻大鼠的脂肪肝症状,对胆固醇代谢循环有较好效果,但不影响大鼠肝脏的正常发育。其中花椒麻素与辣椒素的质量比为3:6时效果最好。结论:不同质量比的花椒麻素和辣椒素有降血脂和延缓体质量增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麻素 辣椒素 降血脂 高脂血症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和麻素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聂霄艳 邓永学 +1 位作者 王进军 刘映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5-188,共4页
在30℃的恒温条件下,研究了青椒精油、红椒精油、一级麻素和二级麻素这4种花椒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驱避及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二级麻素和青椒精油的触杀效果较好,红椒精油的效果最差;两种花椒麻素对赤拟谷盗都表现出较好的... 在30℃的恒温条件下,研究了青椒精油、红椒精油、一级麻素和二级麻素这4种花椒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驱避及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二级麻素和青椒精油的触杀效果较好,红椒精油的效果最差;两种花椒麻素对赤拟谷盗都表现出较好的驱避效果,且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花椒精油及麻素对赤拟谷盗的种群抑制作用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一级麻素的抑制效果最好,两种花椒精油的抑制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精油 花椒麻素 赤拟谷盗 触杀 驱避 种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麻素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游玉明 周敏 +2 位作者 王倩倩 任亭 刘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7-31,共5页
为研究花椒麻素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不同剂量花椒麻素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以及对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以人肝癌细胞Hep G2为模型... 为研究花椒麻素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不同剂量花椒麻素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以及对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以人肝癌细胞Hep G2为模型,探讨其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花椒麻素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但对DPPH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较弱。花椒麻素在较低质量浓度(0~50μg/m L)条件下可使Hep G2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增加,但当花椒麻素质量浓度达到100μg/m L时,细胞SOD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因此,花椒麻素是一类潜在的抗氧化物质,可用于此类功能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麻素 抗氧化活性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素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新全 赵艳玲 +2 位作者 山丽梅 魏振满 蔡光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研究蕨麻素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半乳糖胺 (D GalN)和对乙酰氨基酚 (AAP)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进行研究 ,分别采用TBA法、DTNB法、CHOD PAP法和IFCC法测定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目的 研究蕨麻素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半乳糖胺 (D GalN)和对乙酰氨基酚 (AAP)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进行研究 ,分别采用TBA法、DTNB法、CHOD PAP法和IFCC法测定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 PX)、甘油三酯 (TG)和碱性磷酸酶 (ALP)。结果 蕨麻素具有促进肝脏糖原合成和提高血清蛋白含量的作用(P <0 .0 1) ,可明显降低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 (P <0 .0 1)及提高血清和肝脏过氧化物酶活力 (P <0 .0 1) ,可使AAP致肝损伤小鼠的ALP活性显著下降 ,并降低血清中TG含量。结论 蕨麻素可能通过影响肝脏代谢机能 ,增强抗氧化作用 ,加强解毒能力机制发挥抗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素 化学性肝损伤 肝保护 丙二醛 谷光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竹桃麻素对兔原代左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田苗 刘屏 +4 位作者 王字玲 官媛 刘岩 王玉堂 单兆亮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32-634,共3页
目的利用低浓度过氧化氢(H2O2)建立兔原代左心房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夹竹桃麻素对心房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H2O2组和夹竹桃麻素组,分别进行左心房肌原代培养。H2O2组直接在培养好的原代心房... 目的利用低浓度过氧化氢(H2O2)建立兔原代左心房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夹竹桃麻素对心房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H2O2组和夹竹桃麻素组,分别进行左心房肌原代培养。H2O2组直接在培养好的原代心房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H2O2培养2h;夹竹桃麻素组以100μg/ml浓度的夹竹桃麻素处理细胞1h,之后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H2O2共同培养2h。检测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和夹竹桃麻素组的SOD活力及GSH含量显著减少(P<0.05),MDA含量和细胞内钙浓度,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表达均显著升高增加(P<0.05),H2O2组的线粒体mRNA表达增加。与H2O2组比较,夹竹桃麻素组SOD活力及GSH含量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和细胞内钙浓度、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和线粒体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夹竹桃麻素能够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对心房肌细胞的氧化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麻素 肌细胞 心脏 氧化应激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麻素对SD雄性大鼠骨骼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4
8
作者 任廷远 阚建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6-191,共6页
为进一步了解花椒麻素对机体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理,将40只健康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花椒麻素的大豆油溶液高剂量灌胃组(8 mg/(kg·d))、中剂量灌胃组(4 mg/(kg·d))和低剂量灌胃组(2 mg/(kg·d)),... 为进一步了解花椒麻素对机体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理,将40只健康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花椒麻素的大豆油溶液高剂量灌胃组(8 mg/(kg·d))、中剂量灌胃组(4 mg/(kg·d))和低剂量灌胃组(2 mg/(kg·d)),各组10只,饲养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中血尿素氮、总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氨基酸和骨骼肌中氨基酸水平及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肝脏中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Ⅰ(insulin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的mRNA转录水平,骨骼肌中IGF-Ⅰ、IGF-ⅠR、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钙蛋白酶-1(μ-calpain,CAPN-1)、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CAST)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花椒麻素可显著提高大鼠相对骨骼肌的质量,降低腹脂率,对其他脏器的相对质量没有显著影响;显著降低大鼠血尿氮水平;显著升高大鼠血清和骨骼肌总蛋白质水平。此外,花椒麻素可显著上调大鼠骨骼肌中IGF-Ⅰ、MyoG、CAPN-1和CAST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MSTN mRNA相对表达量。花椒麻素提高大鼠骨骼肌相对质量的主要机制是通过上调MyoG mRNA表达量的同时下调抑制基因MSTN mRNA相对表达量,促进骨骼肌的生长;另外花椒麻素可由CAPN-1/CAST系统增强骨骼肌蛋白质的更新,并促进蛋白质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麻素 骨骼肌 蛋白质沉积 大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麻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秋妍 方国珊 +1 位作者 刘雄 林居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花椒麻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SD大鼠为供试动物,建立大鼠体循环肠灌流模型,并采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肠循环液中花椒麻素质量浓度,研究花椒麻素在大鼠肠道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 【目的】研究花椒麻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SD大鼠为供试动物,建立大鼠体循环肠灌流模型,并采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肠循环液中花椒麻素质量浓度,研究花椒麻素在大鼠肠道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特性,分析不同质量浓度花椒麻素对大鼠肠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百分率(P)和吸收半衰期(t1/2)的影响。【结果】 25~100 μg/mL花椒麻素在大鼠肠道Ka为30.0~65.0 min-1,P为30.16%~56.81%,t1/2为100.10~232.09 min。花椒麻素在各肠段的P和Ka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t1/2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花椒麻素Ka和P均按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顺序依次下降,而t1/2依次升高。【结论】花椒麻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过程属于一级动力学过程,属被动转运,其吸收主要部位是空肠和回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麻素 SD大鼠 在体肠灌流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肠吸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竹桃麻素对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维佳 覃家锦 +1 位作者 何巍 戴霞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夹竹桃麻素(apocynin)对肺高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活性氧(ROS)及NADPH氧化酶4(NOX4)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Apocynin对肺高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分流给药组、分流组... 目的观察夹竹桃麻素(apocynin)对肺高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活性氧(ROS)及NADPH氧化酶4(NOX4)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Apocynin对肺高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分流给药组、分流组,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法建立左向右分流肺高血流肺高压大鼠模型,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百分比(WA%);体外培养模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荧光探针标记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内皮中NOX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分流组对比,分流给药组大鼠肺动脉压升高和肺血管重构情况明显改善,肺动脉内皮细胞中NOX4蛋白的表达较分流组虽无明显减少,但细胞内ROS的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持续使用夹竹桃麻素干预,可使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中ROS水平明显下降,从而拮抗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夹竹桃麻素 NADPH氧化酶4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检测大鼠组织样品中花椒麻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国珊 张磊 +2 位作者 张端丽 周敏 刘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组织样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tersil ODS-sPC18(250mm×4.6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70:30,V/V),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心、肝、脾、肺、肾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组织样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tersil ODS-sPC18(250mm×4.6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70:30,V/V),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心、肝、脾、肺、肾脏、脑、胃、小肠、脂肪、肌肉、皮肤、睾丸及前列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0pg/mL(r=0.9986)、0.1~50pg/mL(r=0.9999)、0.1~10μg/mL(r=0.9997)、0.1~10μg/mL(r=0.9989)、0.1~20μg/mL(r=0.9993)、0.1~10μg/mL(r=0.9995)、0.1~100μg/mL(r=0.9999)、0.1~50μg/mL(r=0.9982)、0.1~20μg/mL(r=0.9956)、0.1~10μg/mL(r=0.9988)、0.1~10μg/mL(r=0.9997)、0.1~10μg/mL(r=0.9998)及0.1~10μg/mL(r=0.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大于82%,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1%,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大鼠组织样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麻素 高效液相色谱 大鼠 组织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素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雅铭 侯陆星 蔡光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制备蕨麻素冻干脂质体注射剂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并冷冻干燥来制备蕨麻素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微型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 制得的蕨麻素脂质体包封率为56.62%,粒径范围为71.70—166... 目的 制备蕨麻素冻干脂质体注射剂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并冷冻干燥来制备蕨麻素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微型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 制得的蕨麻素脂质体包封率为56.62%,粒径范围为71.70—166.47nm,透射显微镜下观察脂质体为粒径均匀的球类或近球状小囊泡。结论 蕨麻素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素 脂质体 薄膜超声分散法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竹桃麻素对过氧化氢所致兔心房肌细胞超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及瞬时外向钾电流异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岩 李泱 +3 位作者 林琨 田苗 王玉堂 单兆亮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研究夹竹桃麻素(APO)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兔单个心房肌细胞超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异常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兔心房肌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细胞不经任何处理)、H2O2组(细胞经50μmol/L... 目的研究夹竹桃麻素(APO)对过氧化氢(H2O2)引起的兔单个心房肌细胞超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异常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兔心房肌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细胞不经任何处理)、H2O2组(细胞经50μmol/L的H2O2培养0.5 h)、H2O2+APO组(细胞预先经100μg/ml APO培养1 h后再加入50μmol/L的H2O2培养0.5 h)、APO组(细胞经100μg/mlAPO培养1.5 h)。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4组细胞IKUr和Ito,分析50μmol/L的H2O2对兔单个心房肌细胞IKUr及Ito的影响,并研究预先应用100μg/ml APO对其的保护作用。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使兔心房肌细胞IKUr峰值降低(6.1±1.4 pA/pF vs16.0±2.1 pA/pF,P<0.05,n=15),而H2O2+APO组使电流得到部分恢复(10.1±1.3 pA/pF),与H2O2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n=15),APO组(15.3±1.2 pA/pF)较对照组变化不大(P>0.05,n=15)。②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使兔心房肌细胞Ito峰值降低(20.8±2.0 pA/pF vs 42.6±3.0 pA/pF,P<0.05),而H2O2+APO组使电流得到部分恢复(31.8±2.7 pA/pF),与H2O2组比差异显著(P<0.05,n=15),APO组(40.1±2.9 pA/pF),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P>0.05,n=15)。H2O2使Ito通道稳态激活曲线右移,通道稳态失活曲线及恢复时间不变,关闭态失活加速,APO可以部分恢复上述改变。结论 APO可减轻氧化应激对心房肌细胞IKUr及Ito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夹竹桃麻素 心房肌细胞 过氧化氢 超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 瞬时外向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阳强 韦英海 陈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68-970,共3页
目的评价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DPN 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及... 目的评价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DPN 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NCV明显加快(P<0.01或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甲钴胺与天麻素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NCV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素 糖尿病神经病变 甲钴胺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竹桃麻素对心血管疾病中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德贤 单兆亮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0期337-338,共2页
氧化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为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被认为是氧化应激的主要原... 氧化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为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被认为是氧化应激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研究显示夹竹桃麻素产物在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中可以阻滞NADPH氧化酶的合成和活化,从而做为NADPH氧化酶抑制剂发挥抗氧化作用。因其高效、低毒性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麻素 氧化应激 活性氧族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竹桃麻素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脑组织损伤影响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刘艳丽 张钦迟 +3 位作者 王延平 王璐 崔利 王剑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3期283-284,共2页
目的初步研究夹竹桃麻素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脑组织的损伤影响。方法 45只健康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五组,每组9只。分别予以不同处理,比较各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并进行免疫印迹分析... 目的初步研究夹竹桃麻素预处理对急性脑梗死脑组织的损伤影响。方法 45只健康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五组,每组9只。分别予以不同处理,比较各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并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研究A、B、C组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4.01%、19.79%、10.18%,对照组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19.80%,与对照组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比较,研究A、C组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分析中正常组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于0.5、1.5 h时,gp91phox,p67phox,p47phox蛋白表达上调、4 h时蛋白表达下调。经夹竹桃麻素预处理后,仅研究C组的p67pho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夹竹桃麻素主要是通过抗氧化应激以抑制缺血区及再灌注区氧化自由基释放,并稳定血脑屏障,从而缩小脑梗死面积,延缓脑梗死损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夹竹桃麻素 NADPH氧化酶 自由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竹桃麻素对兔心房肌IK1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刘岩 刘昕 +2 位作者 叶加虎 李泱 单兆亮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夹竹桃麻素(APO)对兔左心房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低浓度(50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探讨APO(100μmol/L)对兔左心房肌细胞IK1及动作电位时程(APD)氧化应激... 目的探讨夹竹桃麻素(APO)对兔左心房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低浓度(50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探讨APO(100μmol/L)对兔左心房肌细胞IK1及动作电位时程(APD)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兔左心房中Kir2.1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兔左心房中的KCNJ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H2O2(50μmol/L)组IK1峰值从(-182.2±15.6)pA/pF下降到(-119.3±8.9)pA/pF(P<0.05),APO(100μmol/L)组IK1峰值为(-175.3±15.2)pA/pF无差异;与H2O2组比较,H2O2(50μmol/L)+APO(100μmol/L)组IK1峰值恢复到(-160.5±13.5)pA/pF(P<0.05);APO使由于H2O2处理后减小的静息膜电位(RMP)绝对值及缩短的90%的APD(APD90)得以恢复;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Kir2.1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H2O2组相比,H2O2+APO组Kir2.1蛋白表达明显恢复(P<0.05);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KCNJ2 mRNA表达下降(P<0.05);与H2O2组相比APO+H2O2组KCNJ2 mRNA表达恢复(P<0.05)结论APO对兔左心房肌细胞IK1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麻素 过氧化氢 兔左心房肌细胞 内向整流钾电流 动作电位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麻素的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牛博 庞广昌 鲁丁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8-253,共6页
花椒麻素作为最主要的呈麻味物质,其与多种热点药物靶点受体(大麻素受体、香草酸受体)的亲和力极强,可激活或阻断多种离子通道,在体内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综述了花椒麻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呈味机理及其生物活性作用,重点探讨了... 花椒麻素作为最主要的呈麻味物质,其与多种热点药物靶点受体(大麻素受体、香草酸受体)的亲和力极强,可激活或阻断多种离子通道,在体内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综述了花椒麻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呈味机理及其生物活性作用,重点探讨了不同结构花椒麻素的感觉、对肠蠕动的影响、抗癌作用、镇痛作用、减肥功效和对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展望了未来花椒麻素的研究方向,为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麻素 减肥 镇痛 糖尿病 肠蠕动 抗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麻素和辣椒素对大鼠体内脂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朝军 李俊 +5 位作者 王辉 吕都 刘辉 刘永翔 刘庆庆 刘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8-172,共5页
拟研究花椒麻素与辣椒素对试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共同调节作用。将40只SD雌性大鼠按体质量分为5组,即普通饲料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花椒麻素组[3 mg/(kg·d)]、花椒麻素和辣椒素的混合组[2 mg/(kg·d)花椒麻素+7 mg/(kg&... 拟研究花椒麻素与辣椒素对试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共同调节作用。将40只SD雌性大鼠按体质量分为5组,即普通饲料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花椒麻素组[3 mg/(kg·d)]、花椒麻素和辣椒素的混合组[2 mg/(kg·d)花椒麻素+7 mg/(kg·d)辣椒素]、辣椒素组[9 mg/(kg·d)],研究花椒麻素和辣椒素以及两者混合时的降血脂作用。所有大鼠饲喂基础饲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和采食量,灌胃4周后处死,解剖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简称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简称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简称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简称LDL-C)含量和肝脏总脂肪、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含量,观察大鼠肝脏的切片。结果表明,灌胃花椒麻素、辣椒素能延缓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降低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减轻大鼠的脂肪肝症状,对胆固醇代谢循环有较好效果,且不影响大鼠肝脏的正常发育,增加大鼠粪便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以及小肠内容物和粪便中总胆汁酸的含量,其中混合组降血脂的效果最好。由研究结果可知,花椒麻素与辣椒素混合时,对胆固醇的调节效果优于单一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麻素 辣椒素 联合作用 降血脂 体质量 饲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麻素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陆敏涛 罗婧 任廷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5,共9页
为了研究花椒麻素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建立T2DM小鼠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花椒麻素高剂量(0.8 mg/kg·bw)、花椒麻... 为了研究花椒麻素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建立T2DM小鼠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花椒麻素高剂量(0.8 mg/kg·bw)、花椒麻素低剂量(0.4 mg/kg·bw)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期间测定小鼠的采食量、饮水量、体重和空腹血糖值,给药28 d后,测定小鼠的糖耐量,以及小鼠血清及肝脏的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并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花椒麻素可显著(p<0.05)降低血清中TG、TC、LDL-C及MDA含量,且显著(p<0.05)提高了HDL-C含量;高剂量组的肝脏TG、TC、及MDA含量分别比模型组显著(p<0.05)降低了28.31%、43.56%、52.14%,与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且形态学检测结果显示,经过28 d的给药治疗,与模型组相比,其高、低剂量组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果表明花椒麻素具有改善T2DM小鼠的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麻素 2型糖尿病 糖代谢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