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麻杏石甘汤证无表证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程刘海
张茂平
王明杰
-
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
-
出处
《河南中医》
2008年第12期3-4,共2页
-
文摘
仲景麻黄与石膏同用,若要保留方中解表功能,一是麻黄用量大于石膏用量(可因表证轻重配伍辛温解表之品);二是在麻黄用量小于(或等于)石膏用量时,必定配伍辛温解表之品,或是解表之方(如桂枝汤等)。麻杏石甘汤中麻黄虽用4两,生石膏则用至半斤,麻黄与石膏之比是1∶2。此时,由于方中石膏用量大于麻黄用量一倍,也无辛温解表之品,或是解表之方,则本方实无表证。
-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表证
麻杏石甘汤证
张仲景
-
Keywords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exterior syndrome
Maxing Shigan Dcoction syndrome
Zhang Zhongiing
-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从传变过程看麻杏石甘汤证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小波
成玉
傅饶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肿瘤医院急诊科
-
出处
《国医论坛》
2002年第3期4-5,共2页
-
-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证
麻杏石甘汤
六经传变
卫气营血传变
方证分析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国医大师熊继柏辨治肺炎咳喘临证经验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通
曾光
黄惠勇
-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国医大师熊继柏工作室
-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43-646,共4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熊继柏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
文摘
国医大师熊继柏根据肺炎咳喘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麻杏石甘汤证、宣白承气汤证、定喘汤证、泻白散证、小青龙汤证、射干麻黄汤证、葶苈大枣泻肺汤证、五子五皮饮证,并且用上述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实践证明,疗效显著。
-
关键词
肺炎
咳喘
麻杏石甘汤证
宣白承气汤证
小青龙汤证
熊继柏
-
Keywords
pneumonia
cough and asthma
syndrome of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syndrome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
syndrome of Xiaoqinglong Decoction
XIONG Jibo
-
分类号
R256.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伤寒论》辨治小儿肺炎(下)
- 4
-
-
作者
李超
-
机构
湖南省汨罗市中医院儿科
-
出处
《医师在线》
2016年第16期34-35,共2页
-
文摘
上篇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小儿肺炎的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麻杏石甘汤证的《伤寒论》辨治,下篇接着为大家介绍《伤寒论》辨治小儿肺炎的另外几个证型。
白虎汤证 见于小儿肺炎极期,邪势炽盛,毒热内闭肺气。《伤寒论》第9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据林亿按语,当为表里俱热),白虎汤主岁”。
-
关键词
《伤寒论》
小儿肺炎
辨治
麻杏石甘汤证
白虎汤证
大青龙汤证
麻黄汤证
脉浮滑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探析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马秀文
-
机构
河北省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中医科
-
出处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3期272-273,共2页
-
文摘
寒热并用之法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在论述大青龙汤证时指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大青龙汤为治疗外寒里热,表里双解,寒热并用法之一。麻杏石甘汤证“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风寒束表、邪热壅肺而设,也为表里双解、寒热并用之法。
-
关键词
寒热并用法
《伤寒论》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大青龙汤证
麻杏石甘汤证
表里双解
太阳中风
发热恶寒
-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