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鸟类组成、空间分布和栖息地适宜性探讨青海昆仑山国家公园建立的可行性
1
作者 尚帅斌 伊拉木江·托合塔洪 +3 位作者 刘楠 刘虎祥 廖小青 于晓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5-695,共11页
国家公园在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保护,以及科学教育和公众娱乐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政府已着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自然景观使其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 国家公园在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保护,以及科学教育和公众娱乐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政府已着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自然景观使其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模型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试图从鸟类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重点物种栖息地适宜性等方面探讨了青海昆仑山国家公园建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青海昆仑山国家公园评估区拥有鸟类18目41科20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二级31种,中国或青藏高原特有种(或亚种)31种。这些物种既有伞护种(旗舰种)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还有以褐头朱雀Carpodacus sillemi、藏雀Carpodacus roborowskii为代表的多种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此外评估区地处中国中部候鸟迁徙区,大规模的候鸟迁徙代表着大尺度的生态过程,具有国家层面的典型性。因此,青海昆仑山国家公园在鸟类方面符合《国家公园设立规范》(GB/T 39737—2021)的准入条件和认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鸟类组成 空间分布 栖息地适宜性 青海昆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鸟类组成调查
2
作者 汪文婧 武孝立 +1 位作者 贺军 安树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75-177,181,共4页
为了掌握湿地公园鸟类的组成情况,采用样线法对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的鸟类栖息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内有鸟类12目34科110种。鸟类组成的分类调查显示,从居留型来看,有留鸟30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42种、旅... 为了掌握湿地公园鸟类的组成情况,采用样线法对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的鸟类栖息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内有鸟类12目34科110种。鸟类组成的分类调查显示,从居留型来看,有留鸟30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42种、旅鸟17种,分别占鸟类总数的27.27%、19.09%、38.18%、15.45%;从保护等级来看,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江苏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从鸟类区系繁殖鸟组成结构来看,有古北界鸟类9种、东洋界鸟类13种、广布种鸟类29种,分别占繁殖鸟类种数的17.65%、25.49%、56.86%。此次本底调查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湿地公园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 鸟类组成 鸟类分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燕园鸟类组成 被引量:19
3
作者 闻丞 韩冬 +7 位作者 李晟 申小莉 陈炜 王昊 朱小健 肖凌云 刘美琦 吕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6-428,共13页
2003—2012年,在北京大学燕园校区进行鸟类调查446次。其中2010—2012年,春季、秋季每周平均两次,夏季、冬季每周平均一次,总计234次,468小时。共记录鸟类178种,隶属14目37科102属,其中留鸟24种,旅鸟117种,夏候鸟24种,冬候鸟19种,迷鸟1... 2003—2012年,在北京大学燕园校区进行鸟类调查446次。其中2010—2012年,春季、秋季每周平均两次,夏季、冬季每周平均一次,总计234次,468小时。共记录鸟类178种,隶属14目37科102属,其中留鸟24种,旅鸟117种,夏候鸟24种,冬候鸟19种,迷鸟1种。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水鸟28种。燕园各区域中,静园鸟种最少,仅记录28种。鸣鹤园鸟种最多,记录109种。在鸣鹤园和镜春园,迂回水道与覆盖有天然次生林的土丘交错,有73种鸟仅记录于上述地点。燕园各区域的次生林和人工绿地比例是影响鸟类多寡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组成 多样性 北京大学 燕园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寒梅 高玮 +2 位作者 宫亮 杨彦龙 王海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40年来鸟类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至2006年全区共见鸟类190种,隶属于17目、49科、103属,其中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13种,占全区鸟类种数的59.5%.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种类30种;吉林省二级...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40年来鸟类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至2006年全区共见鸟类190种,隶属于17目、49科、103属,其中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113种,占全区鸟类种数的59.5%.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种类30种;吉林省二级保护种类12种、三级保护种类21种.按照鸟类栖息的生境及植被特点,将自然保护区分为4个不同类型的群落,并对每个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及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其中次生林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2.980),均匀性指数也最高(0.611);次生群落与灌丛群落的相似性指数相对高一些,为0.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家保护区 鸟类组成 多样性指数 均匀性指数 相似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凤林红树林区鸟类组成和年变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林清贤 陈小麟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4-640,共7页
两年多的观测表明 ,厦门凤林红树林区有鸟类 85种 ,隶属 13目 2 7科 ,其中冬候鸟有 43种 ,留鸟 38种和夏候鸟 4种 .凤林红树林区有 44种鸟类属古北界物种、2 6种是东洋界物种和 15种是广布种 .分析了该区鸟类分布情况。
关键词 厦门 凤林红树林区 鸟类组成 鸟类区系 年变动 冬候鸟 留鸟 夏候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冬季鸟类组成及鸟撞预防措施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许青 李炳辉 林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43,共3页
20 0 1~ 2 0 0 3年冬季 (11月~翌年 4月 )对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冬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 ,共发现鸟类 5目 14科 2 3种 ,在机场飞行区内鸟类有 9种 ,主要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有毛脚 (Buteolagopus)、红隼 (Faclotinnunculus)... 20 0 1~ 2 0 0 3年冬季 (11月~翌年 4月 )对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冬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 ,共发现鸟类 5目 14科 2 3种 ,在机场飞行区内鸟类有 9种 ,主要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有毛脚 (Buteolagopus)、红隼 (Faclotinnunculus)、家鸽 (Columbasp .)、长耳 (Asiootus)、喜鹊 (Picapica)、小嘴乌鸦 (Corvuscorone)等 7种。根据以上情况 ,采用消灭飞行区内的啮齿类动物、填埋清理场区北端垃圾场、对冬季来机场松林内聚集栖息的长耳进行短期猛烈驱赶、对机场飞行区出现的家鸽采用随时驱赶 4项措施驱鸟以减少飞机鸟撞机会 ,并对驱鸟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采用驱鸟措施后 ,除家鸽的出现频率没有明显变化外 ,其他主要防治鸟类数量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冬季 鸟类组成 鸟撞事故 预防措施 驱鸟方法 飞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陕西榆林地区鸟类组成和区系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汪青雄 肖红 +2 位作者 杨超 王中强 胡彩娥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0-626,共7页
2001-2013年,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陕西省榆林地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并与1958-1980年鸟类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1-2013年共记录鸟类243种,隶属于18目53科;较1958-1980年调查结果(148种,隶属于17目47科)增加95种... 2001-2013年,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陕西省榆林地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并与1958-1980年鸟类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1-2013年共记录鸟类243种,隶属于18目53科;较1958-1980年调查结果(148种,隶属于17目47科)增加95种。其中,新增加了陕西省鸟类新纪录3种。从动物地理区划来看,古北界增加了75种,东洋界增加了10种,广布种增加了18种;从居留型情况来看,留鸟增加了26种,夏候鸟增加了20种,冬候鸟增加了16种,旅鸟增加了31种。同时,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变化下,陕西榆林地区鸟类组成、区系和生态分布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组成 区系 生态分布 陕西榆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包头民航机场及周边地区鸟类组成及生态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英 杨贵生 +3 位作者 王红霞 刘莹 张莉 王晓东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7-19,23,共4页
2006年8月-2007年7月,对包头机场周边7km范围内的鸟类组成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3种,分属16目39科。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67种,旅鸟47种,冬候鸟8种。该地区繁殖鸟(包括留鸟和夏候鸟)有98种,占调查区鸟类总数的64.05%,其中... 2006年8月-2007年7月,对包头机场周边7km范围内的鸟类组成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3种,分属16目39科。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67种,旅鸟47种,冬候鸟8种。该地区繁殖鸟(包括留鸟和夏候鸟)有98种,占调查区鸟类总数的64.05%,其中北方型种类有81种,占繁殖鸟总数的82.65%,表现出明显的古北界鸟类区系特征。调查区分为湿地、林地、草地、农田、居民区、山地、跑道与停机坪7种生境类型,对各生境中鸟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民航机场 鸟类组成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9
9
作者 巩会生 曾治高 +1 位作者 李俊峰 李建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3-139,143,共8页
2006年7~8月及11月采用样线及样点调查法对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145种鸟类,以小型雀形目为主,留鸟、夏候鸟、冬候鸟与旅鸟分别有96种、34种、5种和10种。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是东... 2006年7~8月及11月采用样线及样点调查法对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145种鸟类,以小型雀形目为主,留鸟、夏候鸟、冬候鸟与旅鸟分别有96种、34种、5种和10种。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是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区系成分的交汇地。保护区鸟类的分布,不仅在水平格局上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而且在海拔梯度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区内鸟类的物种数及科、属的多样性均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此外,本文也探讨了G-F指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 鸟类组成 生态分布 海拔梯度 G-F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昼行性鸟类组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灏霖 赵俊菁 《广东园林》 2019年第5期86-92,共7页
2014-2018年初,用线路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华南农业大学校区鸟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3种,隶属12目34科58属。其中留鸟45种,夏候鸟5种,冬候鸟22种,旅鸟1种。校园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为树木园,在此处观察到钩嘴林鵙Tephrod... 2014-2018年初,用线路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华南农业大学校区鸟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3种,隶属12目34科58属。其中留鸟45种,夏候鸟5种,冬候鸟22种,旅鸟1种。校园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为树木园,在此处观察到钩嘴林鵙Tephrodornis gularis和比氏鹟莺Seicercus valentini等广州罕见鸟种,并提出改善校园环境及合理选择树种等保护鸟类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 昼行性鸟类组成 多样性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秋季节鸟类组成及迁徙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晓亮 刘少红 +4 位作者 李冰 朱宝光 孙少杰 王德昌 崔玉平 《野生动物》 2008年第4期189-191,共3页
2007年春季和秋季在洪河自然保护区利用网捕法对本区林栖鸟类组成及迁徙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设网20片,历时65d,环志鸟类15科68种1682只。研究发现本区林栖鸟类以鹀科、鸫科、山雀科、莺科和雀科等雀形目鸟类为主;优势种为红胁蓝尾鸲、灰... 2007年春季和秋季在洪河自然保护区利用网捕法对本区林栖鸟类组成及迁徙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设网20片,历时65d,环志鸟类15科68种1682只。研究发现本区林栖鸟类以鹀科、鸫科、山雀科、莺科和雀科等雀形目鸟类为主;优势种为红胁蓝尾鸲、灰头鹀、田鹀、银喉长尾山雀、黄眉柳莺等。本地区鸟类春季在4月末开始迁来,5月中旬达到高峰;秋季在9月初开始迁徒,9月末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自然保护区 鸟类组成 迁徙 环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鸟类种群组成及年际变化——探索朱鹮潜在的适宜栖息环境
12
作者 王凯红 阮韵 +1 位作者 李洪磊 李春荣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0期231-235,共5页
鸟类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具有快速认知的功能,所以鸟类生态种群结构常被作为栖息地品质评价与变化的重要指标,并且对理解生态系统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选择了从2015~2023年在江苏省盐城国家珍禽保护区中的南北实验区内鸟的种类和数量... 鸟类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具有快速认知的功能,所以鸟类生态种群结构常被作为栖息地品质评价与变化的重要指标,并且对理解生态系统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选择了从2015~2023年在江苏省盐城国家珍禽保护区中的南北实验区内鸟的种类和数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研究了7年来南北实验区的鸟类种群构成、数量以及多样性的变动。结果表明累计记录了南实验区鸟类402866只,隶属于11目20科122种;北实验区鸟类79873只,隶属于10目21科108种,鸻形目在其中占据着绝对数量优势。在多样性与均匀度方面南北实验区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结果表明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实验区的鸟类资源丰富。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上盐城湿地曾是朱鹮的分布区域,现再引入朱鹮在盐城沿海湿地能否适应生存,可通过研究盐城珍禽保护区南北实验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以上)鸟类种群数量及多样性增加来综合分析评估。该研究一是对于鸟类的物种保护和生态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二是探索此地区生境是否适宜朱鹮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禽保护区实验区 鸟类种群组成和多样性 年际间变化 朱鹮栖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鸟类组成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志强 付建平 +1 位作者 赵欣如 丁长青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30,共10页
2002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了219次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7科217种,旅鸟119种,夏候鸟57种,留鸟42种,冬候鸟20种,迷鸟1种,逃逸鸟3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6种,水鸟60种。小鸊■(Tachybaptus ruficol... 2002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了219次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7科217种,旅鸟119种,夏候鸟57种,留鸟42种,冬候鸟20种,迷鸟1种,逃逸鸟3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6种,水鸟60种。小鸊■(Tachybaptus ruficolli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和乌鸫(Turdus merula)已成为北京地区留鸟,斑嘴鸭(A.poecilorhyncha zonorhyncha)、绿翅鸭(A.crecca)、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和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为冬候鸟,雀鹰(Accipiter nisus)除作为旅鸟外还是夏候鸟和冬候鸟。圆明园水域生态的复杂性和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对鸟类群落的影响较大;近年清理杂草及灌木导致鹀科鸟类和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的数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组成 居留型 圆明园遗址公园 北京
原文传递
广西猫儿山地区鸟类组成及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14
作者 粟通萍 王绍能 蒋爱伍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65,共12页
猫儿山是华南地区的最高峰,为了了解其鸟类随着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利用网捕法和样线法对猫儿山地区的鸟类组成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猫儿山地区共有鸟类268种,隶属于16目51科,其中留鸟130种,夏候鸟51种,冬候鸟15种,旅鸟72种... 猫儿山是华南地区的最高峰,为了了解其鸟类随着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利用网捕法和样线法对猫儿山地区的鸟类组成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猫儿山地区共有鸟类268种,隶属于16目51科,其中留鸟130种,夏候鸟51种,冬候鸟15种,旅鸟72种。依据不同海拔的典型植被类型把猫儿山地区分成7类生境,其中低海拔的农田生境鸟类多样性最丰富,有156种。随着海拔的升高,猫儿山鸟类种数逐渐减少,G-F指数也表现相似的规律。猫儿山鸟类在区系组成上主要以东洋界鸟类为主,在181种繁殖鸟中,东洋界鸟类有149种,古北界鸟类有15种,其余为广布种。随着海拔的升高,东洋界的鸟类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古北界的鸟类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猫儿山鸟类组成的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组成 生态分布 海拔梯度 猫儿山
原文传递
陕西省鸟类物种组成及分布状况40年之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学斌 王伟峰 于晓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9-346,共8页
对截至2022年4月底陕西省11个调查地理单元中的鸟类组成及其变化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陕西省共有鸟类572种,隶属于22目81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8种。按居留型划分,留鸟200种,夏候鸟191种,冬候鸟55种,旅... 对截至2022年4月底陕西省11个调查地理单元中的鸟类组成及其变化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陕西省共有鸟类572种,隶属于22目81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8种。按居留型划分,留鸟200种,夏候鸟191种,冬候鸟55种,旅鸟104种,迷鸟22种。物种组成随着调查地理单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渭河谷地及其以南区域的物种数较多,其次为陕北黄土高原及其以北区域,而陕北黄土切割塬和陇山山地最少。秦巴山地留鸟的比例较高,鄂尔多斯高原和陕北高原西北部迁徙鸟的比例相对较高。在各个调查地理单元的繁殖鸟类中,古北种所占比例从南向北依次增加。1996年后,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查的深入以及鸟类分类系统的更新,陕西省境内新增鸟类204种,其中水鸟类74种,非水鸟类130种。水鸟种类增加最多的是渭河谷地,有64种,非水鸟类增加最多的是秦岭南坡山地,有8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组成 地理分布 调查地理单元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对鸟类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施蓓 丁玲 +2 位作者 徐凌云 胡伟 郑磊夫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8-1075,共8页
以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2007年开工建设为分界点,收集区域附近南汇东滩1997—2006年鸟类观测资料、洋山港2005—2006年周年鸟类观测资料,并与相同调查区域2012年5月—2013年6月观测资料进行物种数、种类组成及数量组成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以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2007年开工建设为分界点,收集区域附近南汇东滩1997—2006年鸟类观测资料、洋山港2005—2006年周年鸟类观测资料,并与相同调查区域2012年5月—2013年6月观测资料进行物种数、种类组成及数量组成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鸟类的物种数并未产生明显的变化,鸻形目鸟类种类比例有所下降,雀形目种类增加明显,但鸻形目鸟类数量仍占明显优势,这一变化是由风电场建设、近岸其他工程建设、区域陆化发展、生境条件改变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风电场区域的视频观测没有记录到鸟类活动的情况,推测风电场场址已避开迁徙主要通道,或表明鸟类对其产生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南汇东滩 洋山港 鸟类组成
原文传递
寸金桥公园春冬季鸟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状态的研究
17
作者 田丽 张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对广东省湛江市寸金桥公园的鸟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在其线路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6种,隶属4目10科。对该公园春、冬季不同生境的鸟类种类、数量作比较的结果显示,其春季鸟类的数量密度比冬季高,而... 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对广东省湛江市寸金桥公园的鸟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在其线路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6种,隶属4目10科。对该公园春、冬季不同生境的鸟类种类、数量作比较的结果显示,其春季鸟类的数量密度比冬季高,而冬季的鸟类多样性较高。该公园4种生境的鸟类种类及数量差异较大,而其在鸟类群落垂直分布上呈现出5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金桥公园 春冬季鸟类种类组成 分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朵海瑞 傲云巴特尔 +5 位作者 吾健 罗洪巍 同德兴 孔繁燕 杨芳 魏婷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26,共6页
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候鸟迁徙网络中亚迁飞通道上鸟类在柴达木盆地荒漠区唯一的大型补给站和停歇地,是以迁徙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19—2021年综合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对保护区鸟类种类和个体数进行监测记录。结... 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候鸟迁徙网络中亚迁飞通道上鸟类在柴达木盆地荒漠区唯一的大型补给站和停歇地,是以迁徙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19—2021年综合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对保护区鸟类种类和个体数进行监测记录。结果表明:区域共记录鸟类18目43科1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4种,夏候鸟和旅鸟是鸟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40.58%和29.71%。与2019年相比,2021年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物种数增加37种,个体数由7045只增加至24552只,其中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赤嘴潜鸭(Netta rufina)的个体数达到全球种群数量1%标准,该保护区对于这两种水鸟而言具有国际重要意义。水鸟种类的增加,赤嘴潜鸭(Netta rufina)、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等7种鸟类居留型的改变可能与区域气候变化有关。该研究结果为该保护区申请国际重要湿地、开展深入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 鸟类群落组成 鸟类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
19
作者 季海川 朵海瑞 +7 位作者 ﹡求松保 扎西江永 索南卓尕 洛桑达杰 汤中和 肖锋 乔邦梅 魏婷婷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为掌握青海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2019—2020年在该湿地公园采用样线调查和定点观察法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16目39科121种,其中,留鸟55种,旅鸟23种,夏候鸟41种,冬候鸟2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10种... 为掌握青海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2019—2020年在该湿地公园采用样线调查和定点观察法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16目39科121种,其中,留鸟55种,旅鸟23种,夏候鸟41种,冬候鸟2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10种,水鸟24种,猛禽12种。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各区域中,结古朵公园鸟种最少,仅记录28种。巴塘河草原区鸟种最多,记录80种。巴塘河下游区-扎曲河流域-巴塘河草原区鸟类丰富度指数较高,动物区系相关性密切,是巴塘河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区域较高的区域,应进行重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鸟类组成 巴塘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监测调查
20
作者 白晓亮 张明德 +1 位作者 朱朝辉 张亚莉 《乡村科技》 2024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以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试验单位,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分层随机抽样法,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试验区的鸟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统计和评估。此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7目51科176种,鸟类数量... 以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试验单位,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分层随机抽样法,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试验区的鸟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统计和评估。此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7目51科176种,鸟类数量3175只。统计结果分析表明,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秋季鸟类种群数量的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鸟类组成 多样性 均匀度 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