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茶鲜叶中7种农药残留 |
史彦会
刘萌
庄须珍
|
《现代食品》
|
2025 |
0 |
|
2
|
‘白叶1号’异地生长鲜叶品质成分研究初探 |
王霈菲
吕杨俊
宿迷菊
蒋玉兰
潘俊娴
王盈峰
赖建红
夏兵
张士康
朱跃进
|
《茶叶》
|
2024 |
2
|
|
3
|
广西紫楠、闽楠与四川峨眉桢楠鲜叶精油成分分析 |
孟中磊
梁瑞龙
|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
2019 |
4
|
|
4
|
茶鲜叶保鲜运输环境参数优化比较 |
夏晶晶
王飞仁
刘东峰
郭嘉明
陈劲
|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茶树鲜叶色泽和化学成分与红茶适制性的关系 |
曹挥华
江新凤
李琛
张贱根
王礼献
童忠飞
|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基于提采动作的便携式名优茶鲜叶采摘机 |
王洪成
白子豪
徐海浩
徐凯
黄阿龙
王泽恩
万菲
张俐楠
吴立群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9种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持水能力的比较研究 |
龙瑜
范淇玮
黄春应
李荟星
余鑫
郑文辉
|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内含物质与根际细菌群落的关联性分析研究 |
翟玉珂
符文杰
黄芳芳
陈毅欣
李勤
黄建安
白思蕾
刘仲华
|
《茶叶通讯》
|
2024 |
0 |
|
9
|
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
齐玉岗
徐婷
何竹梅
纪昌中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4 |
0 |
|
10
|
开化主要产茶区域鲜叶品质成分评价 |
方辉韩
苏祝成
吴一鸣
邵晨阳
吕岷泽
王燕飞
林钰虹
邹欢
吴水女
魏然
|
《中国茶叶加工》
|
2024 |
0 |
|
11
|
2012—2023年雅安市名山区茶农鲜叶收入抽样调查分析 |
郭磊
夏家英
|
《中国茶叶》
|
2024 |
0 |
|
12
|
不同成熟度烤烟鲜叶素质及其判别函数研究 |
肖庆礼
李昌根
彭奎
袁明
何蓉
谭奇忠
王建林
傅佩周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
0 |
|
13
|
茶叶鲜叶氟含量调查分析 |
韩淑君
王艳
王立
王也
李素媛
赵素洁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
0 |
|
14
|
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茶鲜叶中多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
史彦会
刘萌
庄须珍
|
《中国食品工业》
|
2024 |
0 |
|
15
|
鲜叶自动化摊放贮青机研制 |
叶阳
林智
尹军峰
权启爱
罗列万
袁海波
吴利方
|
《中国茶叶》
|
2007 |
3
|
|
16
|
基于EDEM的机采茶鲜叶振动式分级机分级参数优化 |
吕昊威
武传宇
涂政
陈建能
贾江鸣
陈之威
叶阳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7
|
名优茶机采鲜叶分级技术研究 |
张兰兰
董迹芬
唐萌
蔡维秩
温正军
骆耀平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7
|
|
18
|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鲜叶和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 |
曾昭霞
王克林
刘孝利
曾馥平
宋同清
彭晚霞
张浩
杜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7
|
|
19
|
茶鲜叶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和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 |
王丽丽
宋振硕
陈键
杨军国
张应根
陈林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20
|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茶鲜叶全氮含量 |
胡永光
李萍萍
母建华
毛罕平
吴才聪
陈斌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