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鲜乳中54种农药残留
1
作者 杨琦 焦昕哲 +4 位作者 孟虎 房忠芳 张耀武 赵丽莉 张倩婷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6期43-50,共8页
建立鲜乳中54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高通量检测分析。对流动相、提取溶剂、提取溶剂体积、提取盐包配方、净化包配方分别进行优化,同... 建立鲜乳中54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高通量检测分析。对流动相、提取溶剂、提取溶剂体积、提取盐包配方、净化包配方分别进行优化,同时进行基质效应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54种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5.0~10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定量限均为10.0μg/k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7.78%~119.38%,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9%。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准确度高,能够满足鲜乳中54种农药残留的高通量检测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处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药残留 鲜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的使用与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关系的研究
2
作者 李治培 廖梦瑶 +3 位作者 李伟风 潘何剑 梁宇辰 潘玉红 《畜禽业》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为探究抗生素的使用与奶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的关系,对某奶水牛规模场开展为期2个月的水牛生鲜乳监测工作。试验采用正常奶水牛生鲜奶样作为对照组,注射抗生素奶水牛的生鲜奶样作为试验组,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 为探究抗生素的使用与奶水牛鲜乳中菌落总数及β-内酰胺酶残留的关系,对某奶水牛规模场开展为期2个月的水牛生鲜乳监测工作。试验采用正常奶水牛生鲜奶样作为对照组,注射抗生素奶水牛的生鲜奶样作为试验组,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β-内酰胺酶。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的奶水牛生鲜乳易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及β-内酰胺酶阳性,同时奶水牛自身会产生内源性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鲜乳 菌落总数 Β-内酰胺酶 内源性 抗生素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白牦牛牛肉和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的分析研究
3
作者 胡萍 苏诚玉 +2 位作者 权玉玲 胡晓宁 格鹏飞 《中国环境卫生》 200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目的 分析研究天祝白牦牛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的种类、分布信息和污染状况。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T4789.10-2003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结果 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26... 目的 分析研究天祝白牦牛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的种类、分布信息和污染状况。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T4789.10-2003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结果 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26.67%,肠毒素的检出率为24.44%;肉中金黄色葡萄球检出率为14.70%,肠毒素的检出率为41.17%。结论 天祝白牦牛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严重,应加强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同时尽快制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牦牛牛肉及其鲜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天祝白牦牛 污染状况 鲜乳 牛肉 酶联免疫分析法 检出率 分布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模式识别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鲜乳和掺假乳 被引量:26
4
作者 荣菡 刘波平 +1 位作者 邓泽元 罗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2-495,共4页
本实验采用PLS-马氏距离法建立了鲜乳和掺假植物奶油牛乳的判别分析模型,用PLS法将原始数据压缩成3个主成分,在原始光谱的全波数段范围内,无需任何预处理方式,判别准确率达100%。同时对10个未知样品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均为100%。其次... 本实验采用PLS-马氏距离法建立了鲜乳和掺假植物奶油牛乳的判别分析模型,用PLS法将原始数据压缩成3个主成分,在原始光谱的全波数段范围内,无需任何预处理方式,判别准确率达100%。同时对10个未知样品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均为100%。其次建立了植物奶油掺假量的定量检测PLS模型,并采用交互校验和外部检验考察模型的可靠性,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为0.9963,均方估计残差(RMSEC)为0.110;交互校验均方残差(RMSECV)为0.142;应用所建PLS模型对样品中植物奶油添加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与真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模式识别 偏最小二乘 鲜乳和掺假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鲜乳和掺假乳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波平 荣菡 +1 位作者 邓泽元 罗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47-1150,1156,共5页
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联用对鲜乳和掺有植物奶油的牛乳建立识别模型。用PLS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压缩,采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建模。取前3个主成分的21个吸收... 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联用对鲜乳和掺有植物奶油的牛乳建立识别模型。用PLS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压缩,采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建模。取前3个主成分的21个吸收峰值输入网络,学习参数为0.05,网络训练迭代次数为200,模型鉴别准确率达100%。其次建立了植物奶油掺假量的定量检测PLS模型,并采用交互校验和外部检验考察模型的可靠性,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为0.996 3,均方估计残差(RMSEC)为0.110;交互校验均方残差(RMSECV)为0.142;应用所建PLS模型对样品中植物奶油添加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与真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鲜乳 掺假乳 偏最小二乘法 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S-BP法近红外光谱技术同时测定鲜乳中四种主成分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波平 荣菡 +2 位作者 罗香 邓泽元 曹树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9,共4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将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和单隐层的反向传播网络(Back-Propagation Network,BP)联用并测定了鲜乳中4种主成分含量。用PLS法将原始数据压缩为主成分,取前3个主成分的14个数据输入网络,以Kolmogoro...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将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和单隐层的反向传播网络(Back-Propagation Network,BP)联用并测定了鲜乳中4种主成分含量。用PLS法将原始数据压缩为主成分,取前3个主成分的14个数据输入网络,以Kolmogorov定理为依据,经过实验确定中间层的神经元个数为29,初始训练迭代次数为1000,建立了脂肪、蛋白质、乳糖、牛乳总固体4种主成分含量的预测校正模型。PLS-BP模型对样品4个组分含量的预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1、0.974、0.951、0.997;本研究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鲜乳多组分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鲜乳 偏最小二乘 B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处理对冷鲜乳鸽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巧瑜 陈俊文 +4 位作者 游云 黄晓霞 蓝碧锋 曾晓房 陈海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103,共8页
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冷鲜乳鸽,通过生化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成分测定及微观结构观察,探讨辐照对冷鲜乳鸽品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冷鲜乳鸽的a*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汁液流失率、过氧化... 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冷鲜乳鸽,通过生化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成分测定及微观结构观察,探讨辐照对冷鲜乳鸽品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冷鲜乳鸽的a*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汁液流失率、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和酸价总体显著上升(P<0.05),菌落总数、L*值、b*值和质构参数总体显著降低(P<0.05);肌纤维直径显著减小(P<0.05),肌纤维间隙增大,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表明辐照处理既能促进乳鸽的脂质氧化水解成游离脂肪酸,也可以促进乳鸽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分解。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乳鸽中共检出8大类、7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和醛类是挥发性风味成分中含量最高的两种物质,说明脂质氧化对辐照乳鸽的风味起重要影响作用。本研究可为辐照技术在乳鸽等畜禽肉中的加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Γ射线 脂质氧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乳陶瓷膜除菌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飞云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陶瓷膜用于鲜乳除菌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用1.2μm孔径的陶瓷膜,在50℃、TMP=0.12MPa的条件下进行微滤,对细菌和芽孢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5%以上,而对牛乳的有效成分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鲜乳 陶瓷膜微滤 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乳超声波除菌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飞云 潘道东 严玉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46-349,共4页
研究了不同功率、时间的超声波处理鲜乳后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经600W,3min超声波处理的原料乳,杀菌率达93%。并研究了超声波结合巴氏杀菌技术对鲜乳处理后,4℃贮藏条件下牛乳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600W,3min超声波处理的原料乳结... 研究了不同功率、时间的超声波处理鲜乳后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经600W,3min超声波处理的原料乳,杀菌率达93%。并研究了超声波结合巴氏杀菌技术对鲜乳处理后,4℃贮藏条件下牛乳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600W,3min超声波处理的原料乳结合63℃,30min的热处理后,乳品质保持最好,4℃贮藏条件下贮藏期达16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超声波 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白牦牛牛肉和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萍 苏诚玉 +2 位作者 权玉玲 胡晓宁 格鹏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840-841,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天祝白牦牛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的种类、分布和污染状况。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T4789.10-2003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结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26.67%,肠... 目的:分析研究天祝白牦牛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的种类、分布和污染状况。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T4789.10-2003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结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26.67%,肠毒素的检出率为24.44%;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4.70%,肠毒素的检出率为41.17%。结论:天祝白牦牛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严重,应加强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同时尽快制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牦牛牛肉及其鲜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检测技术在奶牛结核病鲜乳样本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岳筠 程振涛 +3 位作者 欧德渊 徐春志 袁翠霞 张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79,共3页
奶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为建立可快速评估鲜乳污染状况、追溯传播途径的试验方法,本试验根据牛分枝杆菌基因组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性能。结果可见,本试验所建立的普通PC... 奶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为建立可快速评估鲜乳污染状况、追溯传播途径的试验方法,本试验根据牛分枝杆菌基因组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性能。结果可见,本试验所建立的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有效检测牛分枝杆菌目的基因,且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可对鲜乳样本进行检测,且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普通PCR方法更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所建PCR方法可用于鲜乳样本牛分枝杆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这为鲜乳牛分枝杆菌污染状况和食品安全评估提供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牛分枝杆菌 PCR 建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乳中常见污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艳艳 卢士英 +5 位作者 任洪林 崔成 盖冬雪 丁燕霞 柳增善 孟宪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8,33,共4页
对吉林省污染鲜乳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分析本地区鲜乳污染情况,为建立针对性检测鲜乳中的污染细菌提供参考。采集吉林省部分地区奶牛养殖场及农户散养奶牛自产鲜乳,采用常规培养方法进行分离培养。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细菌16S r... 对吉林省污染鲜乳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分析本地区鲜乳污染情况,为建立针对性检测鲜乳中的污染细菌提供参考。采集吉林省部分地区奶牛养殖场及农户散养奶牛自产鲜乳,采用常规培养方法进行分离培养。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细菌16S rDNA,对PCR产物测序、分析,与Genbank上已知的细菌16S rDNA序列对比同源性,交叉同源性较高的细菌进行生化实验加以补充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并鉴定出吉林省污染鲜乳的常见细菌,为鲜乳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检测特异性细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分离鉴定 常规培养 16S R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鲜乳中细菌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平 吕嘉枥 +1 位作者 傅娟 张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0-52,共3页
以生鲜牛乳为对象,以微波火力、杀菌时间为实验参数,以鲜乳的感官特性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为实验指标,通过实验得到了实验参数对实验指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生鲜牛乳微波杀菌的最佳条件:厌氧试管中鲜乳装量为10mL时,微波火力最适... 以生鲜牛乳为对象,以微波火力、杀菌时间为实验参数,以鲜乳的感官特性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为实验指标,通过实验得到了实验参数对实验指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生鲜牛乳微波杀菌的最佳条件:厌氧试管中鲜乳装量为10mL时,微波火力最适为540W,微波处理时间最适为20s以上,鲜乳中的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数均达到了杀菌乳指标,从而为微波杀菌在乳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微波 细菌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对鲜乳保质期的影响及防腐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莹 赵瑞香 +1 位作者 马艳艳 梁新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研究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flus)产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对鲜乳保质期的影响。将0.5g/kg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分别添加到鲜乳和消毒鲜乳中,分析其在4℃贮藏期间抑菌活性、酸度、感官特性的变化趋势。通... 研究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flus)产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对鲜乳保质期的影响。将0.5g/kg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分别添加到鲜乳和消毒鲜乳中,分析其在4℃贮藏期间抑菌活性、酸度、感官特性的变化趋势。通过在消毒鲜乳中添加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建立消毒鲜乳防腐应用中的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HACCP)技术体系。结果表明,4℃条件下贮藏,添加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的乳样的抑菌活性显著大于未添加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的乳样,且酸度变化趋势平缓,仍保持产品原有的风味、色泽、质构等感官特性,有效地延长鲜乳保质期2d,消毒鲜乳保质期4~6d。并建立了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在消毒鲜乳防腐应用中的HACCP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细菌素 鲜乳 保质期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究辐照对冷鲜乳鸽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巧瑜 陈俊文 +4 位作者 黄晓霞 游云 陈伟波 曾晓房 陈海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0-277,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辐照乳鸽中挥发性物质及脂类代谢物的变化,探究辐照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并推测其可能的主要风味前体物质。结果表明:烃类和醛类物质是乳鸽中主要挥... 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辐照乳鸽中挥发性物质及脂类代谢物的变化,探究辐照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并推测其可能的主要风味前体物质。结果表明:烃类和醛类物质是乳鸽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乳鸽中共10种关键风味成分,其中壬醛、(E)-2-己烯醛、癸醛、己醛、(E)-2-辛烯醛、(E,E)-2,4-壬二烯醛、辛醛、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物质来源于脂质氧化,壬醛、癸醛、己醛等醛类可能是由油酸和亚油酸分解生成。脂肪酸、酰基肉碱(AcylCarnitine)、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lasmenylPE)、葡糖鞘氨醇神经酰胺(GlcCer_NDS)、酰基葡糖基二神经酰胺(AcyGlcADG)、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硬脂酰基鞘脂(Cer_BS)、溶血磷脂丝氨酸(lysoPS)是差异显著的脂质亚类。30种变量投影重要性值较高的脂质分子中,6种脂质分子的脂肪酸组成中含有油酸(C_(18:1)),10种脂质分子含有亚油酸(C_(18:2)),油酸和亚油酸作为形成乳鸽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前体物质,可能由这16种脂质分子降解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脂质组学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装鲜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银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监测 鲜乳 散装 奶牛养殖业 抗生素治疗 食品安全问题 化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鲜乳收购站(奶站)监管状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艳秋 彭华 +1 位作者 陈慧萍 聂迎利 《中国乳业》 2012年第2期8-11,共4页
生鲜乳收购站(奶站)是奶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一头连着奶农,一头连着乳品加工企业。我国的生鲜乳都是通过奶站销售给乳品加工企业。因此,奶站的管理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影响巨大。调研组对奶业主产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生鲜乳收购站(奶站)是奶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一头连着奶农,一头连着乳品加工企业。我国的生鲜乳都是通过奶站销售给乳品加工企业。因此,奶站的管理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影响巨大。调研组对奶业主产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调研,与3个省的畜牧主管部门、乳品加工企业、奶农一起召开了座谈会,并对48家奶站开展了实地调研,了解了奶站监管存在的问题,奶站标准化技术水平,问题奶的处理,第三方检测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 调查报告 鲜乳 收购 乳品加工企业 管状 内蒙古自治区 标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乳及乳粉糊精掺假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军 李翠枝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0年第6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鲜乳 乳粉 糊精 掺假 乳制品 监督管理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乳及发酵乳中SOD和T-AOC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明华 《中国奶牛》 2008年第2期45-47,共3页
对10份鲜牛乳以98℃煮沸5min消毒后,用乳酸杆菌发酵制作酸乳,测定了发酵前后乳中SOD和T-AOC的活性变化。结果发酵前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54.44±10.37(U/mL),4.86±2.06(U/mL);发酵后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66.96±6.45(U/m... 对10份鲜牛乳以98℃煮沸5min消毒后,用乳酸杆菌发酵制作酸乳,测定了发酵前后乳中SOD和T-AOC的活性变化。结果发酵前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54.44±10.37(U/mL),4.86±2.06(U/mL);发酵后SOD活性和T-AOC分别为:66.96±6.45(U/mL),7.97±3.51(U/mL)。发酵乳SOD活性升高了23%,T-AOC升高了64%(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乳 发酵乳 SOD T-A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乳中抗生素的来源及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宫春波 甄宗圆 闫训友 《中国乳业》 2002年第12期33-35,共3页
本文就鲜乳中残留抗生素的种类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鲜乳中残留抗生素的途径及解决方法;尤其是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鲜乳中抗生素的残留问题;检测方法的建立、完善以及认真、切实地执行行业标准,也能够阻断抗生素在鲜乳... 本文就鲜乳中残留抗生素的种类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鲜乳中残留抗生素的途径及解决方法;尤其是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鲜乳中抗生素的残留问题;检测方法的建立、完善以及认真、切实地执行行业标准,也能够阻断抗生素在鲜乳中的残留。同时,对今后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 控制 鲜乳 抗生素 药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