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及邻区中奥陶世早期沉积物中鲕绿泥石鲕和海绿石的时序位置和环境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健伟 《贵州地质》 1994年第3期207-217,T001,共11页
贵州及邻区中奥陶世早期沉积物中普遍含有鲕绿泥石鲕和海绿石矿物,过去一直不曾有人研究过。本文在野外观察研究35个中奥陶世地层剖面的基础上,选择了其中的六个剖面进行详细的微相研究和相序重塑,对鲕绿泥石鲕和海绿石的形态特征... 贵州及邻区中奥陶世早期沉积物中普遍含有鲕绿泥石鲕和海绿石矿物,过去一直不曾有人研究过。本文在野外观察研究35个中奥陶世地层剖面的基础上,选择了其中的六个剖面进行详细的微相研究和相序重塑,对鲕绿泥石鲕和海绿石的形态特征、结构、成份等以及包含它们的岩石的岩性特征、两种矿物颗粒的分布和时序位置进行了论述和总结,讨论了两种矿物颗粒在当时的古环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绿泥石 海绿石 时序位置 中奥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台地西南部奥陶系宝塔组底部含鲕绿泥石灰岩成因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思 曾敏 +3 位作者 田景春 任科法 靳晓雨 李晨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07-3122,共16页
对四川省兴文县上奥陶统宝塔组底部含鲕绿泥石灰岩开展成因研究,有助于了解扬子台地西南部同时期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通过沉积学分析,并辅助以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矿物学研究方法,发现富鲕绿泥石鲕粒及球粒为同生期沉积物,共生的生物... 对四川省兴文县上奥陶统宝塔组底部含鲕绿泥石灰岩开展成因研究,有助于了解扬子台地西南部同时期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通过沉积学分析,并辅助以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矿物学研究方法,发现富鲕绿泥石鲕粒及球粒为同生期沉积物,共生的生物碎屑组合指示海水为氧化性水体.丰富的微生物相关组构表明同期微生物席发育,且其代谢活动可致使水岩界面附近形成还原性水体,这是同生鲕绿泥石形成的必要条件,鲕绿泥石形成所需的Fe、Al元素来自早期风化壳在海侵阶段的大规模输入.宝塔组底部富鲕绿泥石灰岩是同期全球海平面演化在扬子台地的具体表现,佐证了早桑比期的海平面下降,是晚桑比期扬子台地快速海侵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台地 宝塔组 鲕绿泥石 微生物 海平面升降 沉积学
原文传递
广西灵川县公平铁矿床中的绿泥石鲕粒
3
作者 丘达光 《南方国土资源》 1991年第2期69-74,95,共7页
广西灵川县公平铁矿属沉积型“宁乡式”铁矿床。笔者对该矿床铁矿层上部的围岩——菱铁绿泥石粉砂岩中的绿泥石鲕粒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镜下鉴定的鲕粒微细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资料,提出了鲕粒为成岩阶段产物。认为在鲕粒形成过程... 广西灵川县公平铁矿属沉积型“宁乡式”铁矿床。笔者对该矿床铁矿层上部的围岩——菱铁绿泥石粉砂岩中的绿泥石鲕粒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镜下鉴定的鲕粒微细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资料,提出了鲕粒为成岩阶段产物。认为在鲕粒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胶体阶段,经脱水收缩陈化形成同心层状构造和绿泥石鲕核,同心层形成有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两种方式,鲕粒形成同时出现很多脱水收缩孔隙与裂隙,其中尤以同心层状针眼孔隙与同心层状裂隙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铁矿床 粉砂岩 中泥盆统 广西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矿田沙洲矿床绿泥石化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
4
作者 张展适 蒋振频 邓林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45-246,共2页
1研究目的和意义绿泥石化是热液铀矿床铀成矿过程中重要的热液蚀变类型和找矿标志之一(Zhang,2008;李月湘,1990)。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热液铀矿田,前人对该矿田开展了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绿泥石 鲕绿泥石 矿床 矿藏 沥青铀矿 非晶铀矿 绿泥石 形成温度 矿石样品 沙洲 河床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地区绿色颗粒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桂甲 孙和平 +1 位作者 李从先 业治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9-44,T005,T006,共8页
本文对长江下游河道、长江口现代沉积区、口外残留砂沉积区及大陆架现代沉积区表层沉积物中的绿色颗粒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特别运用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对其内部超微结构、单晶结构和单晶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长江口地区的绿色颗粒... 本文对长江下游河道、长江口现代沉积区、口外残留砂沉积区及大陆架现代沉积区表层沉积物中的绿色颗粒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特别运用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对其内部超微结构、单晶结构和单晶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长江口地区的绿色颗粒从宏观形态上可分为三类:颗粒状、书页状和生物状。不同形态者,其形成机制基本相同,只是微晶聚集的微空间环境不同。绿色颗粒的颜色和成熟度有较密切的关系,颜色愈深,K和Fe含量愈高,其成熟度也愈高。在某些颗粒中可以发现从边缘到中心,K和Fe增加,而Al和Si减少。本区绿色颗粒成熟度不高,K_2O含量为8—7%,仅少数可达8.5%。绿色颗粒主要矿物成分为海绿石、鲕绿泥石、磁绿泥石和蒙皂石。其中以海绿石为主,因此是一种复合型绿色颗粒。不同形态及不同沉积亚环境中绿色颗粒的矿物成分并无太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颗粒 海绿石 蒙皂石 鲕绿泥石 绿泥石 透射电子显微术 江苏 矿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宣威来宾B_1煤层煤中矿物赋存成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0,共3页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了云南来宾矿区B1煤层煤样中矿物组成及赋存状态,并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来宾煤中主要矿物为石英、鲕绿泥石和方解石,且均为自生成因。说明泥炭沼泽在...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了云南来宾矿区B1煤层煤样中矿物组成及赋存状态,并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来宾煤中主要矿物为石英、鲕绿泥石和方解石,且均为自生成因。说明泥炭沼泽在煤炭堆积早期受到了较为强烈的热液流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 石英 鲕绿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陈塘坞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维维 董传万 +2 位作者 马晓雄 顾虹艳 吕青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2-47,共6页
对浙江浦江地区新元古代地层陈塘坞组泥岩进行粘土矿物的研究,探讨其沉积环境,有利于为江绍拼合带的形成提供理论意义,得到新的认识。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红外测试(IR)及扫描电子显微(SEM)分析方法,得到陈塘坞组泥岩粘土矿物种类... 对浙江浦江地区新元古代地层陈塘坞组泥岩进行粘土矿物的研究,探讨其沉积环境,有利于为江绍拼合带的形成提供理论意义,得到新的认识。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红外测试(IR)及扫描电子显微(SEM)分析方法,得到陈塘坞组泥岩粘土矿物种类主要以伊利石和鲕绿泥石为主,出现高岭石和蒙脱石,且鲕绿泥石为自生粘土矿物。其含有高岭石的粘土矿物组合代表了潮湿气候。鲕绿泥石是浅海标志性矿物,指示了陈塘坞组当时处于浅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塘坞组 粘土矿物 鲕绿泥石 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环境是铁建造分类的基础
8
作者 G.A.格罗斯 张健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0年第4期98-103,共6页
人们认为含铁沉积物有以下两种类型:1.通过化学沉淀形成的铁建造主要由薄层燧石条带和铁矿物所组成;2.含有相当数量的粘士和碎屑成份,通常由鲕绿泥石—菱铁矿—针铁矿组成的泥铁矿层。这两种类型都是在大范围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并且都... 人们认为含铁沉积物有以下两种类型:1.通过化学沉淀形成的铁建造主要由薄层燧石条带和铁矿物所组成;2.含有相当数量的粘士和碎屑成份,通常由鲕绿泥石—菱铁矿—针铁矿组成的泥铁矿层。这两种类型都是在大范围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并且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岩相和矿物相。硅质铁建造依其沉积盆地的特征以及伴生岩石的种类可分成两种主要类型即苏必利尔湖型和阿尔戈马型。其中,苏必利尔湖型是:在大陆架环境中,沉积有石英岩、白云岩和黑色页岩;而阿尔戈马型则是:沿着火山弧,断裂带以及深成断层和破裂系,沉积有火山岩和硬砂岩的组合。与铁建造中铁和硅化学沉淀的沉积环境分类有关的因素有:浅海环境、大陆架环境和深海盆地环境;靠近火山中心的断裂带和断层系;伴生沉积物和火山岩的类型;矿物学、沉积特征和铁建造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阿尔戈 沉积盆地 沉积特征 苏必利尔 火山岩相 白云岩 石英岩 火山弧 鲕绿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自生黏土矿物指示中元古代末期浅海氧化还原条件的时空差异性
9
作者 谢宝增 汤冬杰 +6 位作者 刘亚婕 杨欣囡 柯竺彤 孙龙飞 李超 王新强 史晓颖 《地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6-1081,共16页
为了重建中元古代末期冠群真核生物快速演化的环境背景,以华北4条剖面的长龙山组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沉积学和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怀来剖面深-浅潮下带细-粗砂岩中的黏土矿物以鲕绿泥石为主,指示缺氧铁化的海水环境;而深潮下带粉... 为了重建中元古代末期冠群真核生物快速演化的环境背景,以华北4条剖面的长龙山组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沉积学和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怀来剖面深-浅潮下带细-粗砂岩中的黏土矿物以鲕绿泥石为主,指示缺氧铁化的海水环境;而深潮下带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以海绿石为主,反映次氧化的海水条件.门头沟剖面浅潮下带中-粗砂岩中的黏土矿物以鲕绿泥石为主,指示缺氧铁化的海水条件;蓟县和卢龙剖面深潮下带砂岩中的黏土矿物则以海绿石为主,表明次氧化的环境条件.这些结果揭示,长龙山组沉积期华北浅海的氧化还原条件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增氧促进了龙凤山藻的出现,但氧化水体分布的时空不连续性限制了它们的持续演化与广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龙山组 海绿石 鲕绿泥石 氧化还原环境 空间差异性 冠群真核生物 沉积学 矿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