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8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鲎与圆尾鲎潜在栖息地评估与生态位特征分析
1
作者 廖健 李懿扬 +6 位作者 张水源 杨圆枫 熊春晖 肖绍军 王学锋 王中铎 郭昱嵩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鲎作为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鲎栖息地丧失日益严重。该研究运用MaxEnt模型对中国鲎与圆尾鲎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栖息地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深入分析了其生态位特征。通过整合地理分布数据... 鲎作为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人为因素导致鲎栖息地丧失日益严重。该研究运用MaxEnt模型对中国鲎与圆尾鲎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栖息地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深入分析了其生态位特征。通过整合地理分布数据与环境变量,构建了高精度的生态位模型(中国鲎训练集AUC值为0.9963,测试集AUC值为0.9958;圆尾鲎训练集AUC值为0.9980,测试集AUC值为0.9972)。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鲎与圆尾鲎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受到多种环境因素(水深、最小叶绿素a含量和离岸距离等)的共同影响。影响中国鲎潜在栖息地的关键环境因子贡献率为:水深(29.75%)>最小叶绿素a含量(23.98%)>离岸距离(13.49%),而影响圆尾鲎潜在栖息地的关键环境因子贡献率为:最小叶绿素a含量(55.85%)>离岸距离(14.28%)>水深(10.03%)。多重生态位图揭示了中国鲎与圆尾鲎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Schoener's D=47.2%),中国鲎显示了较宽的生态位。中国鲎更倾向于分布在更深的海域,而圆尾鲎则偏好于初级生产力更丰富的近岸海域。生态位特征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两种鲎类在资源利用和适应环境策略上的不同。该研究不仅为鲎类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未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圆尾 潜在栖息地 生态位重叠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用鲎试剂及重组试剂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宇希 裴宇盛 +2 位作者 刘涛 高华 蔡彤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8期847-85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检验用鲎试剂及重组试剂的使用及管理现状,为细菌内毒素检测和鲎试剂使用的科学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日常医疗产品检测和管理工作实践,梳理检测用鲎试剂的相关历史沿革和国内外监管现状,分析在鲎资源短缺情况下,细菌... 目的通过研究检验用鲎试剂及重组试剂的使用及管理现状,为细菌内毒素检测和鲎试剂使用的科学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日常医疗产品检测和管理工作实践,梳理检测用鲎试剂的相关历史沿革和国内外监管现状,分析在鲎资源短缺情况下,细菌内毒素检测主要替代方法及其所用重组试剂的基本情况。结果与结论对目前在无菌医疗产品细菌内毒素检测领域可能面临的原材料短缺、监管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建议明确鲎试剂的管理归属、对医疗产品检验用鲎试剂的质量标准开展标准提高及生产质量管理的研究工作、加强鲎试剂检测替代方法相关试剂的监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剂 中国 检测试剂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替代方法 重组试剂 监督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海域鲎的种类和分布 被引量:9
3
作者 廖永岩 刘金霞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90,共6页
审核有关亚洲海域鲎种类和分布的历史文献发现,亚洲海域只有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3种鲎分布。圆尾鲎分布于中国香港、北部湾、雷州湾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 审核有关亚洲海域鲎种类和分布的历史文献发现,亚洲海域只有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3种鲎分布。圆尾鲎分布于中国香港、北部湾、雷州湾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和恒河河口印度东北部以东的海域。中国鲎分布于长江口以南的中国海域、日本濑户内海、九州岛北岸以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苏门答腊岛印度洋侧以东和苏拉威西岛以西的海域。南方鲎分布于越南西贡以南、爪哇岛北岸以北、菲律宾南部以西的太平洋海域及印度恒河印度东北部以东的印度洋海域。以前有关中国北部湾海域和香港海域有南方鲎的报道是错误的,把中国鲎的幼体及成体误当成了南方鲎。中国海域只有中国鲎和圆尾鲎2种鲎分布。中国的海南、广西、广东西部和香港(可能还包括台湾)等是圆尾鲎分布的海域。其沿岸要严禁食鲎,以防误食圆尾鲎而引起河豚毒素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尾Carcinoscorpius rotu ldicauda 中国Tachypleus tridentatus 南方Tachypleus GIGAS 种类 分布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鲎C因子(rFC)替代鲎血制备鲎试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绍宇 温芝婷 +3 位作者 荣冬颖 卢楚群 罗杰雄 王红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8期118-120,共3页
鲎试剂广泛用于检测医药产品中的细菌内毒素,但由于鲎资源稀缺,制约了鲎试剂的生产。重组鲎C因子(rFC)作为鲎试剂的替代品,通过基因工程表达获得,可特异性检测内毒素,不依赖动物资源。综述了rFC的检测机制、发展历程及药典认可情况。研... 鲎试剂广泛用于检测医药产品中的细菌内毒素,但由于鲎资源稀缺,制约了鲎试剂的生产。重组鲎C因子(rFC)作为鲎试剂的替代品,通过基因工程表达获得,可特异性检测内毒素,不依赖动物资源。综述了rFC的检测机制、发展历程及药典认可情况。研究表明,rFC方法具有特异性强、不依赖动物资源等优点,已渐被药典认可,是解决鲎试剂供应短缺的可靠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因子 基因工程 试剂 药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陈志 邹双燕 +2 位作者 翁朝红 邹丽珍 方垂弘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0期149-154,共6页
为筛选有效促进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亲鲎性腺发育及产卵的生物饵料,选取成年中国鲎15对,于2021年7—8月开展生物饵料实验,以菲律宾蛤仔(A组)、双齿围沙蚕(B组)、近江牡蛎肉(C组)、菲律宾蛤仔+双齿围沙蚕(D组)和近江牡蛎肉+... 为筛选有效促进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亲鲎性腺发育及产卵的生物饵料,选取成年中国鲎15对,于2021年7—8月开展生物饵料实验,以菲律宾蛤仔(A组)、双齿围沙蚕(B组)、近江牡蛎肉(C组)、菲律宾蛤仔+双齿围沙蚕(D组)和近江牡蛎肉+双齿围沙蚕(E组)5组生物饵料投喂亲鲎,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比较卵径、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和孵化率以及1龄幼体头胸甲宽,研究不同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和后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D组产卵数量和次数均高于其他试验组,其次是E组,混合试验组产卵数量和质量均高于单独试验组。研究发现,双齿围沙蚕和菲律宾蛤仔组合投喂较适合开发为亲鲎性腺强化培育的生物饵料,对性腺发育及产卵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安全、高效、优质的中国鲎性腺促熟饵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饵料营养 繁殖 卵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域鲎的种类和分布 被引量:14
6
作者 廖永岩 洪水根 李晓梅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8-111,共4页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ituated between 107.5°~122.5°East longitude and 17°~25° North latitude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rainfall which belongs to the...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ituated between 107.5°~122.5°East longitude and 17°~25° North latitude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rainfall which belongs to the oceanic climate of the torrid zone and subtropical zone. From September, 1994 to June, 1998,during the research on the species of Horseshoe crab within the scope between the south from North gulf and the north to Xiamen, choosing Xiamen, Shantou, Wuchuan, Donghaidao and Qishui as fixed positions and irregularly going to Xuwen and Suixi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Fangcheng in Guangxi province,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only Tachypleus tridentatus in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sea area from Wuchuan to Xiamen, and found that there were two species of horseshoe crab which were Tachypleus tridentatus and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in the southern area to East Sea Island, referring to East Sea Island, Qishui, Xuwen, Suixi and Fangcheng, most of which were Tachypleus tridentatus, and found a great number of larvae of Tachypleus tridentatus including zooids with different sizes from 7cm bodily length to mature. In Minan we found not only big colonies of adult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 but also a great number of larvae of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with different body size from 7cm body length to maturity. All these show that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the area where both Tachypleus tridentatus and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distribute and reproduce. On January 1st, 1998 at the town of Qishui in Leizhou, we found an adult male Horseshoe crab and majority of its eggs was immature, while the eggs with above 4mm diameters were only 0.87 percent but the eggs with below 1.0mm diameter was 58 percent(1 160 pills). It shows that Qishui is a place where Tachyplers tridentatus survive in the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圆尾 种类 分布 中国南海 肢口纲 剑尾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鲎,一种珍贵的海洋药用动物 被引量:13
7
作者 廖永岩 叶富良 洪水根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40,共7页
本文介绍了鲎的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古代、现代我国中医药内有关中国鲎的药用、毒性及防治,鲎试剂,鲎素类抗菌肽。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鲎的药用价值,特别是鲎素抗菌肽,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说明鲎是一种珍贵的海洋药用动物,是有待... 本文介绍了鲎的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古代、现代我国中医药内有关中国鲎的药用、毒性及防治,鲎试剂,鲎素类抗菌肽。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鲎的药用价值,特别是鲎素抗菌肽,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说明鲎是一种珍贵的海洋药用动物,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药用资源。这一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将对我国沿海经济、特别是南海沿海经济的发展及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药用动物 素抗菌肽 试剂 分布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鲎的分布及生活习性 被引量:21
8
作者 翁朝红 洪水根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共5页
鲎是一种古老的节肢动物 ,现存的鲎分为二亚科三属四种。
关键词 分布 生活习性 美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鲎和圆尾鲎组织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廖永岩 李晓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4-185,共2页
以昆明种小白鼠进行中国鲎和圆尾鲎组织的提取物毒性试验。结果发现圆尾鲎的毒性远远大于中国鲎。圆尾鲎致小白鼠死亡的征象为急动、惊跳而死 ,与河豚毒素中毒特点类似 ;而中国鲎中毒则为静伏昏睡而死。成鲎的毒性均比幼鲎大。
关键词 食物中毒 中国 圆尾 组织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远古生物鲎体内活性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海伟 代建国 郭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512-6515,共4页
鲎具有强的体液免疫体系和血细胞免疫体系,在鲎体内现在已经发现40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类物质,包括一系列凝固因子、蛋白酶抑制剂、抗菌多肽、抗菌蛋白等。笔者就鲎血淋巴中活性功能物质以及鲎天然免疫系统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种属 免疫因子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i293F表达重组鲎C因子用于荧光法内毒素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柯文锋 李诗洁 +2 位作者 郑梦林 白仲虎 杨艳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鲎C因子是一种对痕量内毒素高度敏感的丝氨酸蛋白酶原,在医药行业可替代鲎试剂用于内毒素检测。然而其重组表达困难,且对于环境中内毒素的控制要求极高。该文首先克隆了来源于东方鲎的全长C因子,并在N末端和C末端分别添加了Flag标签和6&... 鲎C因子是一种对痕量内毒素高度敏感的丝氨酸蛋白酶原,在医药行业可替代鲎试剂用于内毒素检测。然而其重组表达困难,且对于环境中内毒素的控制要求极高。该文首先克隆了来源于东方鲎的全长C因子,并在N末端和C末端分别添加了Flag标签和6×His标签,同时用哺乳细胞表达载体中的分泌信号肽替换掉了原始C因子信号肽。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至人胚胎肾脏细胞Expi293F悬浮培养7 d后收获上清液,Western Blot检测蛋白与预测大小128 kDa一致,具有与内毒素结合以及结合后切割荧光底物的能力。该研究首次在人胚胎肾脏细胞Expi293F中成功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全长C因子,表达量达到19.18 mg/L,比DING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量提高了113%。该方法对于后续开发低成本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检测 C因子 Expi293F 重组表达 脂质体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鲎人工繁育系列装置设计和养殖效果分析
12
作者 翁朝红 何泽基 +4 位作者 钟赟民 陈志 谢仰杰 高锐 周洪磊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为提高中国鲎人工繁育养殖效率,针对中国鲎人工繁殖和幼体培育过程中的养殖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并比较了新旧装置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新型亲鲎暂养系统平均每只雌鲎产卵量为3530粒,显著高于常规亲鲎暂养系统(2320粒)(P<0.05)... 为提高中国鲎人工繁育养殖效率,针对中国鲎人工繁殖和幼体培育过程中的养殖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并比较了新旧装置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新型亲鲎暂养系统平均每只雌鲎产卵量为3530粒,显著高于常规亲鲎暂养系统(2320粒)(P<0.05),过滤桶清洗频率显著低于常规亲鲎暂养系统(P<0.05);新型幼体培育装置获得2龄幼体比率(93.33%)和3龄幼体比率(35.33%)显著高于常规幼体培育装置(2龄83.33%和3龄10.33%)(P<0.05);新型幼体培育装置1龄幼体平均死亡率(6.67%)和2龄幼体平均死亡率(6.33%)均显著低于常规幼体培育装置(16.67%和30.67%)(P<0.05);新型幼体培育装置养殖第11~12 d开始2龄蜕壳、21~30 d开始3龄蜕壳,常规幼体培育装置2、3龄蜕壳均从第31~40 d开始,新型幼体培育装置所需蜕壳时间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显示,新型亲鲎暂养系统可增强水体净化能力,提高亲鲎产卵量,显著加快2龄和3龄幼鲎蜕皮速度,降低2龄幼鲎死亡率。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大规模鲎人工繁育和幼体培育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工繁殖 幼体培育 养殖装置 孵化率 蜕皮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鲎肽素(tachyplesins)、tachystatins和polyphemusins
13
作者 陈皓文 《生命科学》 CSCD 2003年第5期304-306,共3页
本文介绍分离自中国鲎、美洲鲎的三个肽类物质,即鲎肽素(tachyplesin)、tachystatin、 polyphemusin及其氨基酸序列、生物活性、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国 肽素 tachystatin polyphemu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鲎保育的三赢策略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蕙莲 范航清 +5 位作者 廖永岩 关杰耀 邱广龙 林吴颖 陈瑞芳 陈章波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509-515,共7页
鲎有活化石之称,不仅是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亦是医药试剂的原料,保育鲎不仅维系了人类生存,更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跃升。但近年来,鲎被人类大量捕食、采血及破坏栖息地,种群大规模下降,迫切需要得到保育。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 鲎有活化石之称,不仅是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亦是医药试剂的原料,保育鲎不仅维系了人类生存,更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跃升。但近年来,鲎被人类大量捕食、采血及破坏栖息地,种群大规模下降,迫切需要得到保育。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南,鲎的物种保育工作以划设鲎保护区、增加鲎的种群量以及促进大众参与保育为重点。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南部沿海,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与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的稚鲎共同栖息在有红树林分布的河口,这两种鲎的食物中大约60%的碳源来自海草衍生的食物;在户外养殖条件下,稚鲎与方斑东凤螺(Babylonia areolata)混养能够加速稚鲎脱壳率并提高存活率,因而可以获得大量适合放流的稚鲎(3龄)。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鲎保育的三赢策略:支持有效的海岸及河口保护区经营管理,在保护区内维系鲎的种群,对大众与小区进行鲎资源的明智利用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圆尾 保育策略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上人们对鲎的认识、利用及其在岭南的地理分布变迁
15
作者 倪根金 陈桃仪 《海洋史研究》 2022年第2期180-200,共21页
鲎,剑尾目鲎科海生动物。目前世界上仅存四种:中国鲎、美洲鲎、巨鲎和圆尾鲎。在我国,鲎分布于长江以南海域,有中国鲎、巨鲎、圆尾鲎等三种,又名马蹄蟹,民间俗称海怪、鸳鸯鱼、三刺鲎、两公婆、夫妻鱼等。形似蟹,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 鲎,剑尾目鲎科海生动物。目前世界上仅存四种:中国鲎、美洲鲎、巨鲎和圆尾鲎。在我国,鲎分布于长江以南海域,有中国鲎、巨鲎、圆尾鲎等三种,又名马蹄蟹,民间俗称海怪、鸳鸯鱼、三刺鲎、两公婆、夫妻鱼等。形似蟹,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及剑尾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马蹄蟹 剑尾目 美洲 分布变迁 圆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鲎鲎素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化的观察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祺福 欧阳高亮 +1 位作者 刘庆榕 洪水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0-483,共4页
背景与目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抗肿瘤活性研究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与抗癌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则是肿瘤药物治疗的新策略。本文拟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鲎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化的影响,以为鲎素抗肿瘤作用... 背景与目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抗肿瘤活性研究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与抗癌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则是肿瘤药物治疗的新策略。本文拟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鲎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化的影响,以为鲎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中国鲎血细胞酸抽提液提取鲎素,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3.0μg/ml鲎素处理前后人肝癌SMMC-7721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细胞化学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鲎素处理前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甲胎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变化。结果:经3.0μg/ml鲎素处理的SMMC-7721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恢复性变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弱,甲胎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降低。结论:鲎素能有效改变肝癌细胞恶性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改变肝癌细胞相关酶活性和抗原表达,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肝癌细胞 诱导分化 肝癌 药物治疗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联鲎抗菌肽Tachyplesin Ⅱ毕赤酵母重组质粒构建及其表达
17
作者 曾臻 罗家英 +5 位作者 蔡依婕 上官雪茹 黄艺虹 李雅婷 李婉褀 谭强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
利用重组毕赤酵母表达四联鲎抗菌肽Tachyplesin Ⅱ以实现高效制备。根据鲎抗菌肽Tachyplesin Ⅱ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胰弹性蛋白酶和羧肽酶A的特异性裂解位点,设计四联鲎抗菌肽(4Tp Ⅱ)序列,按照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经EcoR Ⅰ和N... 利用重组毕赤酵母表达四联鲎抗菌肽Tachyplesin Ⅱ以实现高效制备。根据鲎抗菌肽Tachyplesin Ⅱ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胰弹性蛋白酶和羧肽酶A的特异性裂解位点,设计四联鲎抗菌肽(4Tp Ⅱ)序列,按照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经EcoR Ⅰ和Not Ⅰ双酶切后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4Tp Ⅱ,电转至毕赤酵母X-33,利用Zeocin抗性筛选阳性转化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4Tp Ⅱ,并筛选出阳性转化子,经30℃、250 r/min、1%甲醇诱导表达5 d后,获得重组蛋白,可为高效制备鲎抗菌肽Tachyplesin Ⅱ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TachyplesinⅡ 重组毕赤酵母 串联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鲎鲎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祺福 李长友 +3 位作者 欧阳高亮 叶军 李筱泉 洪水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应用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胃癌 BGC- 82 3细胞 ,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 ,经 2 .0 μg/m L鲎素处理的 BGC- 82 3细胞生长缓慢 ,倍增时间延长 ,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减弱 ,细胞生长抑制率达 62 .67% ,... 应用从中国鲎血细胞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胃癌 BGC- 82 3细胞 ,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 ,经 2 .0 μg/m L鲎素处理的 BGC- 82 3细胞生长缓慢 ,倍增时间延长 ,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减弱 ,细胞生长抑制率达 62 .67% ,细胞分裂指数下降 4 0 .91% .处理后细胞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反应减弱、分布改变 ,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分别下降 4 0 .59%和 76.0 5% .结果表明 ,鲎素能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活动 ,具有与癌细胞诱导分化物相似的抗肿瘤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胃癌细胞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鲎人工培育的幼体对不同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程鹏 周爱娜 +6 位作者 霍淑芳 黄秀梅 刘润中 卢小宁 翁忠钗 许华曦 洪水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408,共5页
中国鲎由于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遭受大规模滥捕乱杀,鲎数量急剧锐减,目前我国鲎资源已面临枯竭的危险.人工育苗及海区放流是一种保护和恢复鲎资源种群有效可行的措施.我们从2004年7月至9月,在厦门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鲎人工授精,... 中国鲎由于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遭受大规模滥捕乱杀,鲎数量急剧锐减,目前我国鲎资源已面临枯竭的危险.人工育苗及海区放流是一种保护和恢复鲎资源种群有效可行的措施.我们从2004年7月至9月,在厦门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鲎人工授精,并以人工授精培育的鲎幼体为材料,模拟海区生态环境,自2004年10月14日至2005年3月15日进行鲎幼体钻沙、钻泥实验,并比较幼鲎在不同生态环境生长发育情况,共计152 d.结果表明,幼鲎具有钻入沙或泥的生活习性,且幼鲎在含沙或泥的海水比在普通海水中生长发育的情况更好.本实验结果为鲎苗海区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中国 人工育苗 钻泥 钻沙 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鲎精子发生的研究: Ⅰ.精子的发生过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洪水根 孙涛 +1 位作者 倪子绵 薛茹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93-399,共7页
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精子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中国鲎精子发生可划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五个时期。在精子发生中... 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精子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中国鲎精子发生可划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五个时期。在精子发生中,出现顶体丝结构,这是鲎精子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页体由顶囊和亚顶体间隙组成。顶体丝由顶体囊底部发出,穿过亚顶体间隙,贯穿核中央部分的通道.沿核底部穿出,绕核缠绕,形成约28匝的百体丝螺圈。这一特点可能与精子在受精时必须穿越厚的卵膜密切相关。成熟精子头部如梨形,前端覆盖有吸盘状后帽,头部长约4μm,尾部鞭毛长达35μm、鞭毛为9 ×2结构,在鞭毛基部有一对中心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精子发生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