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浒传》中经典人物的形象塑造及其英译研究——以沙译鲁智深为例
1
作者 刘锋 傅桂荣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聚焦于《水浒传》核心人物——鲁智深的形象,通过考察原作和沙博理(Sidney Shapiro)译本中对鲁智深形象的塑造,发现沙译总体上能够再现原作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从而构建出相似的人物形象。作为翻译家,沙博理对英语语言的驾驭之精湛... 聚焦于《水浒传》核心人物——鲁智深的形象,通过考察原作和沙博理(Sidney Shapiro)译本中对鲁智深形象的塑造,发现沙译总体上能够再现原作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从而构建出相似的人物形象。作为翻译家,沙博理对英语语言的驾驭之精湛在处理某些汉英转换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作为英语母语译者,沙译无法彻底避免因语言文化障碍而对部分形象描写的处理存在误译或死译之嫌,有时这甚至会损毁经典人物形象从原作向译作的“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鲁智深 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鲁智深形象中的“大”——基于《水浒传》的思想和审美意蕴
2
作者 梁振鹏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可用一个“大”字对其形象进行透视。鲁智深济危扶困、舍身忘己,是为“大”侠;舒张人性、不拘形迹,是为“大”禅;放下屠刀、幡然“慧悟”,是为“大”佛。正是在这个“大”的维度,鲁智深的形象...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可用一个“大”字对其形象进行透视。鲁智深济危扶困、舍身忘己,是为“大”侠;舒张人性、不拘形迹,是为“大”禅;放下屠刀、幡然“慧悟”,是为“大”佛。正是在这个“大”的维度,鲁智深的形象超越了其他梁山好汉,蕴含了古代文人的理想,寄托了作者的终极审美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水浒传》 鲁智深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鲁智深形象的塑造看《水浒传》的深层思想蕴涵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庆纪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出场最早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侠义英雄之一,作者对他的形象塑造呈现出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赞扬鲁智深仗义助人、豪侠勇武的美德,褒奖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称赞他的"无欲",表现出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另一方...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出场最早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侠义英雄之一,作者对他的形象塑造呈现出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赞扬鲁智深仗义助人、豪侠勇武的美德,褒奖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称赞他的"无欲",表现出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他对佛门清规戒律的践踏,对其毫不留情地进行暴露与讽刺。虽然鲁智深杀人放火,不守"三归"、"五戒",但作者却让他坐化成佛,终成正果,并获得朝廷封赠。这表明《水浒传》蕴涵着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消解的矛盾,既蔑视和批判佛教戒律的虚伪,又走不出佛教成正果的圈子。鲁智深形象的塑造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褒扬 讽刺 矛盾 蕴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贽评《水浒传》看晚明文人阅读视野中的鲁智深形象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9,共8页
《水浒传》鲁智深形象 ,在晚明被解读为具有佛性的真和尚 ,最有代表性的是李贽的批点。这固然与这一形象的文化内涵已经具备了狂禅意味有关 ,在当时的环境下 ,文人超越出世入世界限看问题 ,推崇豪杰品格 ,以及狂禅的纵情自在的人生境界 ... 《水浒传》鲁智深形象 ,在晚明被解读为具有佛性的真和尚 ,最有代表性的是李贽的批点。这固然与这一形象的文化内涵已经具备了狂禅意味有关 ,在当时的环境下 ,文人超越出世入世界限看问题 ,推崇豪杰品格 ,以及狂禅的纵情自在的人生境界 ,也构成了接受过程中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导致了当时的评点者 ,在阅读中 ,依循着禅理、禅趣的思路展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儒禅合一 豪杰品格 自在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鲁智深形象的形成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明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28-32,共5页
有关《水浒传》人物原型的研究 ,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然均未涉及鲁智深。本文从五台山和相国寺僧人的武事活动入手 ,探讨鲁智深形象的可能来源 ,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创作者们充分汲取了当时丰富的社会素材创作出来的。另外文章还分析... 有关《水浒传》人物原型的研究 ,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然均未涉及鲁智深。本文从五台山和相国寺僧人的武事活动入手 ,探讨鲁智深形象的可能来源 ,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创作者们充分汲取了当时丰富的社会素材创作出来的。另外文章还分析了《水浒传》对鲁智深武功 (特别是腿功 )的描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水浒传>> 鲁智深形象 人物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宗金刚、转世罗汉的佛教传说与鲁智深形象之生成 被引量:3
6
作者 项裕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136,共6页
《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坏金刚塑像、在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此两处情节皆有来历。从唐至宋元时代的文言小说及民间故事中探其源渊,则"倒拔垂杨柳"源于密宗"大力金刚"的"拔拄"系列... 《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坏金刚塑像、在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此两处情节皆有来历。从唐至宋元时代的文言小说及民间故事中探其源渊,则"倒拔垂杨柳"源于密宗"大力金刚"的"拔拄"系列传说;"打毁金刚"则源自民间"罗汉戏耍金刚(塑像)"的系列传说。正是因为佛教传说所提供的素材及佛教文化的熏染,鲁智深才显得如此神威凛凛、奇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水浒传》 密宗 佛教 金刚 罗汉 《续夷坚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智深:理想人格范式的承载——兼从鲁智深形象塑造中的佛教内容考察其在《水浒传》中的特殊地位 被引量:3
7
作者 熊明 《菏泽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
鲁智深这一人物形象,历来被认为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细读《水浒传》,我们会发现,鲁智深恐怕不仅仅单纯是作者塑造的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在他身上还承载着某些其他命意。本文试图探析作者塑造鲁智深形象时的... 鲁智深这一人物形象,历来被认为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细读《水浒传》,我们会发现,鲁智深恐怕不仅仅单纯是作者塑造的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在他身上还承载着某些其他命意。本文试图探析作者塑造鲁智深形象时的相关佛教内容,从其独特的身份定位、生命历程与宿命的事先宣示以及圆寂正果的生命归属等方面,来考察其在《水浒传》中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佛教 鲁智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鲁智深的自我迷失与自我发现之途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燕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中记述鲁智深的文字"通篇只是鲁达纪程图也"。这一"纪程",不仅是鲁达行侠仗义的人生轨迹,更是鲁达自我迷失、自我探寻、自我发现的心路历程,完成了从自我、本我到超我以及从有我到无我的超越...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中记述鲁智深的文字"通篇只是鲁达纪程图也"。这一"纪程",不仅是鲁达行侠仗义的人生轨迹,更是鲁达自我迷失、自我探寻、自我发现的心路历程,完成了从自我、本我到超我以及从有我到无我的超越。作品把鲁智深推进到生存结构之中,从形而上的哲学叩问和形而下的道德实践中拷问自我,探讨人类的存在方式,从而对陷入尘世的人生进行哲学上的探究。这种探寻态度,以及对于"存在"纬度之下的人性的省思,使它成为我国尤罕的"哲理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鲁智深 自我迷失 自我探寻 自我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水浒传》中的文人信仰模式——从鲁智深与五座寺庙的结缘说起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珂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1-75,共5页
文章从鲁智深与五座寺庙的六次结缘入手,考察《水浒传》的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揭示文人佛教视野中的《水浒传》,如何在儒家忠义思想与佛教解脱理念之间求取微妙的美学平衡,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对佛教信仰模式的独特理解与精... 文章从鲁智深与五座寺庙的六次结缘入手,考察《水浒传》的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揭示文人佛教视野中的《水浒传》,如何在儒家忠义思想与佛教解脱理念之间求取微妙的美学平衡,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对佛教信仰模式的独特理解与精妙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鲁智深 佛教寺庙 文人信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而不同处有辨”——《水浒传》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鲁智深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夏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4,共3页
明代小说戏曲评点家叶昼在评价《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说:“描画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见容与堂刻本《忠义水浒传》)所谓“《水浒传》文字,妙... 明代小说戏曲评点家叶昼在评价《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说:“描画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见容与堂刻本《忠义水浒传》)所谓“《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即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对共性与个性、类型与典型的把握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故能描绘出像鲁智深这样“千古若活”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同而不同 鲁智深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忠义水浒传》 共性与个性 戏曲评点 明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智深人物形象论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士钦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9-62,共4页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之所以如此受世人喜爱,与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关系密切。在《水浒传》中成功塑造的人物有很多,鲁智深无疑是个中翘楚,可以说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这既源于其高超的武艺又源...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之所以如此受世人喜爱,与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关系密切。在《水浒传》中成功塑造的人物有很多,鲁智深无疑是个中翘楚,可以说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这既源于其高超的武艺又源于其复杂的性格,同时还得益于其独特的上梁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武艺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鲁智深缘何成佛作祖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正群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3-57,共5页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身为和尚却并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而最终修成正果,似乎不可思议。其实鲁智深的成佛,既有佛教的理论依据,又是由其本身的佛性所决定的。佛教的理论依据如佛家的"禅非坐卧"、"呵佛骂祖&...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身为和尚却并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而最终修成正果,似乎不可思议。其实鲁智深的成佛,既有佛教的理论依据,又是由其本身的佛性所决定的。佛教的理论依据如佛家的"禅非坐卧"、"呵佛骂祖"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思想。而他的"率性而为,不拘小节"、"无性"大境界和"侠骨佛肠"等则是其佛性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佛学依据 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智深缘何成佛作祖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正群 《淄博师专学报》 2008年第4期56-60,共5页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身为和尚却并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最终却修成正果,似乎不可思议。鲁智深的成佛,既有佛教的理论依据,又是由其本身的佛性所决定的。佛教的理论依据,如佛家的"禅非坐卧"、"呵佛骂祖&qu...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他身为和尚却并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最终却修成正果,似乎不可思议。鲁智深的成佛,既有佛教的理论依据,又是由其本身的佛性所决定的。佛教的理论依据,如佛家的"禅非坐卧"、"呵佛骂祖"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思想。"率性而为,不拘小节"、"无性"大境界和"侠骨佛肠"等,则是其佛性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佛学依据 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智深的自由生命意识
14
作者 董晔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86-187,共2页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他性格品质中最美丽的华彩在于其自由生命意识,这使他成为梁山108位英雄好汉中为下层人民争得自由的代表。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人生境界,使人们能在自身的生命历程中发现生命本身的光...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他性格品质中最美丽的华彩在于其自由生命意识,这使他成为梁山108位英雄好汉中为下层人民争得自由的代表。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人生境界,使人们能在自身的生命历程中发现生命本身的光彩和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鲁智深 自由生命意识 人物形象 施耐庵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智深与武松
15
作者 林榕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6期99-101,105,共4页
鲁智深、武松均曾为官府效劳,但后来都因杀人而离开。鲁智深非传统型和尚,但确曾在五台山出家,而武松并未真正出家,因逃难装扮为行者。在梁山上,鲁智深应比武松更受人敬重。两人都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 鲁智深、武松均曾为官府效劳,但后来都因杀人而离开。鲁智深非传统型和尚,但确曾在五台山出家,而武松并未真正出家,因逃难装扮为行者。在梁山上,鲁智深应比武松更受人敬重。两人都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言,鲁智深而非武松是最突出的代表。武松有滥杀的一面,鲁智深没有。武松比鲁智深更机敏、警觉些,而鲁智深则更急躁、粗心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武松 水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与鲁智深
16
作者 高曼霞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2期44-45,共2页
禅与鲁智深高曼霞禅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对中国的土大夫即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在艺术领域,中国文人的诗画讲究“禅思”、“境”和“禅趣”,从而使中国文学更加呈现出自然、凝... 禅与鲁智深高曼霞禅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对中国的土大夫即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在艺术领域,中国文人的诗画讲究“禅思”、“境”和“禅趣”,从而使中国文学更加呈现出自然、凝炼、含蓄而耐人寻味的艺术特征。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禅宗 《水浒传》 五灯会元 五台山 杀人放火 无法无天的行为 不立文字 终极真理 寻找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传》鲁智深论
17
作者 刘洪强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异于其他好汉的光辉形象,在他的身上有济公和尚、孙悟空、六祖慧能、堂吉诃德的影子。智深是一个天生就有佛性的人,他有深厚的山水情怀。智深与其师智真长老并不是同一个辈份。他在拳打镇关西时开始点化郑屠...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异于其他好汉的光辉形象,在他的身上有济公和尚、孙悟空、六祖慧能、堂吉诃德的影子。智深是一个天生就有佛性的人,他有深厚的山水情怀。智深与其师智真长老并不是同一个辈份。他在拳打镇关西时开始点化郑屠,可惜郑屠并没领会到智深的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智深 济公 孙悟空 六祖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形象
18
作者 田月丽 刘佳 《爱情婚姻家庭(中旬)》 2021年第1期0001-0001,共1页
明代作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给我们塑造了各类人物形象,通过鲁智深勇于追求正义、敢于向不公平的社会发出挑战的故事, 给我们精心塑造了一个行侠仗义、古道热肠、重情重义、粗豪洒脱的英雄形象。
关键词 鲁智深 嫉恶如仇 重义疏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智深与野猪林
19
作者 胥惠民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9期4-5,共2页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水浒传》中最动人的故事之一。这个故事表明鲁智深是第一个站出来同奸臣高俅作斗争的英雄。"除恶就是扬善"是鲁智深思想性格的本质特点。鲁智深粗中有细,勇而有谋。鲁智深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做人的境界很高。
关键词 鲁智深 林冲 野猪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智深与开封大相国寺
20
作者 陈世和 《贵阳文史》 2015年第1期96-97,共2页
如果说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的菜园里渡过了一段放旷豪性、自在自为的时光,是其初入佛门的潇洒欢畅。那么在聚啸山林,除暴安良之后,不愿与官吏为伍,重新投入佛祖怀抱,则是鲁智深大彻大悟后的至善选择。大相国寺是北宋京城开封的一大名寺,我... 如果说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的菜园里渡过了一段放旷豪性、自在自为的时光,是其初入佛门的潇洒欢畅。那么在聚啸山林,除暴安良之后,不愿与官吏为伍,重新投入佛祖怀抱,则是鲁智深大彻大悟后的至善选择。大相国寺是北宋京城开封的一大名寺,我到开封大相国寺却是冲着《水浒》中的和尚鲁智深而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相国寺 鲁智深 《水浒》 唐睿宗 自在自为 至善 西罗马帝国 提辖 林冲 信陵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