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鲁文公(前626-前609)前后的政治与历史——春秋时代之成立
1
作者
吴明明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8,共18页
从西周末年到鲁僖公时期的历史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在周人的“革命”历史观下,这个时代处于周王朝覆灭、新秩序未知的迷茫忧惶当中,种种力量在这一时期进行尝试和挑战,齐桓公和晋文公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霸业,给历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未...
从西周末年到鲁僖公时期的历史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在周人的“革命”历史观下,这个时代处于周王朝覆灭、新秩序未知的迷茫忧惶当中,种种力量在这一时期进行尝试和挑战,齐桓公和晋文公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霸业,给历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未来仍然处于不确定之中。晋文公成霸之后,参与鲁僖公时期剧烈政治事件的强主纷纷去世,下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还未登台,历史在鲁文公前后进入了近二十年的平静期,期间晋文公霸业以政治惯性持续运作,终于使得霸主政治体系成为受到王朝与诸侯都认同的新秩序。此后,王朝名分地位再次底定,诸侯僭越之心渐沉,历史走出迷范期,霸权选兴成为新的基调,社会观念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变化,春秋时代正是因此而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文公
霸主政治
平静期
后西周时代
原文传递
告朔礼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田家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告朔礼在先秦是一种很重要的礼。告朔礼的顺利施行,能使全国政令、时令修备,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诸侯从天子处接受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政,归藏于祖庙。而于每月朔日(初一)朝于庙,以天子所颁之的朔政告于祖宗神灵,然后杀特羊(一只羊)以...
告朔礼在先秦是一种很重要的礼。告朔礼的顺利施行,能使全国政令、时令修备,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诸侯从天子处接受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政,归藏于祖庙。而于每月朔日(初一)朝于庙,以天子所颁之的朔政告于祖宗神灵,然后杀特羊(一只羊)以享于太庙,接着出国门颁布这个月的政令,最后在明堂听治此月之政。即使闰月亦不能缺告朔礼。但告朔礼从鲁文公开始遭到破坏,其后渐废而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告朔礼
鲁文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杞国史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光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63-67,共5页
杞国为夏禹之后,封于今河南杞县,后来东迁山东诸城、安丘,到战国初年,才被楚惠王所灭。这个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古国,而历史文献却寥寥无几,《史记》虽列有《陈杞世家》一篇,而对杞国的叙述仅二百七十多字,这么简略的记载是不能概括杞国...
杞国为夏禹之后,封于今河南杞县,后来东迁山东诸城、安丘,到战国初年,才被楚惠王所灭。这个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古国,而历史文献却寥寥无几,《史记》虽列有《陈杞世家》一篇,而对杞国的叙述仅二百七十多字,这么简略的记载是不能概括杞国的全部历史的。从《春秋左传》和《公羊传》中也只能窥见一鳞半爪。正因司马迁认为“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而使杞国历史被忽略了。但是,杞是夏族的主要一支,是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先民。“杞人忧天”的成语几乎在我国成为老少皆知的典故。故此,值得对杞国进行一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杞
史考
夏人
山东诸城
夏禹
王所
五百
鲁文公
《
公
羊传》
《韩诗外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姓名看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演变
被引量:
1
4
作者
谢茂权
《文史杂志》
1993年第2期10-11,共2页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是命名者的文化修养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文化背景的折射,人们从中可以窥见到一个时代的社会特征。诚如肖遥天先生所言:“偶然翻捡起一张人名录,肯下功夫深沉玩索,其中告诉你的东西,也许比一篇历史文物...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是命名者的文化修养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文化背景的折射,人们从中可以窥见到一个时代的社会特征。诚如肖遥天先生所言:“偶然翻捡起一张人名录,肯下功夫深沉玩索,其中告诉你的东西,也许比一篇历史文物的报告还要丰富。”(《中国人名的研究》) 姓,最初起源于母系社会。从广义上说,图腾就是某一氏族全体成员特有的“姓”。如传说中的炎帝,姜姓,从羊从女,以羊为图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妇女
最初起源
从女
中国人名
人名录
肖遥
历史文物
命名者
鲁文公
母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征地拆迁的麻烦事
5
作者
刘志松
《农村农业农民》
2015年第2期56-58,共3页
征地拆迁,无论对于"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是一件麻烦事!往往是,征地拆迁方软硬兼施,甚至威逼利诱;被征被拆方软磨硬泡,甚至群访、自焚。领导干部都知道征地拆迁工作不好干,经常抱怨说:“现在征块地、拆间房,咋就那么难呢?要在过去...
征地拆迁,无论对于"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是一件麻烦事!往往是,征地拆迁方软硬兼施,甚至威逼利诱;被征被拆方软磨硬泡,甚至群访、自焚。领导干部都知道征地拆迁工作不好干,经常抱怨说:“现在征块地、拆间房,咋就那么难呢?要在过去,那还不是皇帝一句话、官府一张纸的事?”古代的征地拆迁,真的是“皇帝一句话、官府一张纸”那么简单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方
威逼利诱
领导干部
周桓王
司马冏
周庄王
鲁文公
欧阳棐
莫非王土
曾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笛赋》“哀姜”考辨
6
作者
李成荣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9-51,共3页
对《文选》所收东汉马融《长笛赋》中“哀姜”的注释 ,有鲁哀公夫人、鲁文公夫人两说 ,在《左传》中鲁庄公夫人亦称“哀姜”。结合版本差异、人物生平及《长笛赋》中具体语境 ,认为《长笛赋》中“哀姜”
关键词
哀姜
鲁哀
公
夫人
鲁文公
夫人
鲁庄
公
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条成语的考释
7
作者
文昌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94-,共1页
鲁迅的《范爱农》,记述作者和范爱农的交往云:“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句中的“愚不可及”,课本无注。有些练习设计的书,也只涉及“及”(“及”,比得上,赶得上)。“愚不可及”语出《论语·公冶长...
鲁迅的《范爱农》,记述作者和范爱农的交往云:“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句中的“愚不可及”,课本无注。有些练习设计的书,也只涉及“及”(“及”,比得上,赶得上)。“愚不可及”语出《论语·公冶长》: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姓宁,名俞,春秋时候卫国的大夫。“武”,是他死后的谥号(“刚强直理曰武”)。据《左传·文公四年》载:“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爱农
宁武子
练习设计
知可
鲁文公
湛露
醉后
四年
有道
卫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楚庄王的立霸与个人性格完善的和谐统一
8
作者
魏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85-90,共6页
恩格斯在论及给资产阶级打下基础的各种人物时,说他们毫无例外地都在实际斗争的磨炼中,“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6页)。研究历史上的各种突出人物,除了从时代背景。
关键词
个人性格
三年不蜚
鲁文公
《韩诗外传》
申叔时
孙叔敖
诸御已
阶级关系
王亲
著乎竹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问》二题试解
9
作者
翟振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66-68,共3页
一、《天问》“日德月刑”说屈原的作品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屈原对于自然科学则一向本着求实的精神,主张“参验以考实”(《九章·惜往日》),又说“名不可以虚作”(《九章·抽思》)。《天问》“夜光何德,死则...
一、《天问》“日德月刑”说屈原的作品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屈原对于自然科学则一向本着求实的精神,主张“参验以考实”(《九章·惜往日》),又说“名不可以虚作”(《九章·抽思》)。《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正是屈原本着这种求实精神对日月的所谓“德刑”提出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
惜往日
九章
求实精神
九歌
天问
考实
浪漫主义色彩
鲁文公
真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虫》与周初婚制
10
作者
陈绍炎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2期65-69,共5页
《毕节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载吴从松君《【草虫】本义评述》一文,《评述》是为我的《【诗·草虫】旧说新解》(载《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4期)而发的。我觉得《评述》的批评,尚有商榷的必要。一、周初是否实行“亚群婚”《评述》...
《毕节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载吴从松君《【草虫】本义评述》一文,《评述》是为我的《【诗·草虫】旧说新解》(载《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4期)而发的。我觉得《评述》的批评,尚有商榷的必要。一、周初是否实行“亚群婚”《评述》认为《草虫》产生的年代,与《出车》相距不会久远,大概在宣王时期。这个时期的婚姻制度,“周初还没有完全脱离亚群婚的状态,即两个不同的氏族之间集体通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文史丛刊
对偶家庭
婚姻制度
文子
宣王
婚制
鲁文公
《淮南子》
鹑之奔奔
寡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赵宣子荐贤
11
作者
蔡肇基
《文教资料》
2005年第4Z期19-20,共2页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 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 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厥
献子
荐贤
子言
赵孟
使人
鲁文公
赵衰
升之
不称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苑猎真
12
作者
魏辑
《上海文博论丛》
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
《左传》赋诗研究毛振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闻一多先生曾说:"诗似乎没有在第二国度里像它这样发挥过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社会生活。"至少在两千多年前的...
《左传》赋诗研究毛振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闻一多先生曾说:"诗似乎没有在第二国度里像它这样发挥过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社会生活。"至少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段话是完全适用的。作为宗周礼乐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政治交际的重要工具,"诗"是贵族文化不可或缺的课程。而且熟于吟诵仅仅是初阶,还须活学活用,赋诗言志,否则难免遭到类似孔夫子"虽多,亦奚以为"的批评。《左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先生
诗言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
鲁文公
春秋时期
社会功能
季文子
宗周
采薇
华夷变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死亡”用语杂谈
13
作者
杨同庚
张蜀碧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25-26,24,共3页
阅读经史子集中的文章,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词语:“崩”、“薨”(hong)、“不禄”、“没”、“升遐”、“捐馆”、“殒”(yun)、“大辟”(bi)、“磔”(zhe)、“殣”、“汤镬”……诸如此类古人用以表示“死亡”的词语,连同与之有关的确...
阅读经史子集中的文章,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词语:“崩”、“薨”(hong)、“不禄”、“没”、“升遐”、“捐馆”、“殒”(yun)、“大辟”(bi)、“磔”(zhe)、“殣”、“汤镬”……诸如此类古人用以表示“死亡”的词语,连同与之有关的确凿的事实,生动地描绘出了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黑暗而阴森的历史画面:不可逾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家庭内部带有血腥味的政治斗争;哀鸿遍野的凄凉及其必然由新的进步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趋势。 先谈“崩”、“薨”、“卒”、“不禄”和“死”。这五个词都是“死”的代称。《礼记·曲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镬
礼记·曲礼
历史画面
鲁文公
季友
《过秦论》
灭九族
义帝
焚如
佩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烛之武的年龄之谜——兼谈烛之武、郑文公对话中的人物形象
14
作者
李欣荣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
2017年第5期51-54,共4页
作为教学名篇,《烛之武退秦师》历来为解读者重视,其中对烛之武、郑伯等人物形象的分析,卓见迭出,屡见诸教研期刊,其中尤以对话为重。但这类解读,隐约将文本视为文学作品而孤立在《左传》之外,并以后世文人的演义小说作为分析的依据,使...
作为教学名篇,《烛之武退秦师》历来为解读者重视,其中对烛之武、郑伯等人物形象的分析,卓见迭出,屡见诸教研期刊,其中尤以对话为重。但这类解读,隐约将文本视为文学作品而孤立在《左传》之外,并以后世文人的演义小说作为分析的依据,使得很多识见常常以解读者的想象为前提。需要明确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文
公
人物形象
后世文人
解读者
小说情节
鲁文公
鲁僖
公
烛之武退秦师
七十岁
春秋时期
原文传递
古人为何称公婆和岳父岳母为舅姑?
15
作者
江林昌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编辑同志:我读古人诗文,常碰到有将公婆和岳父岳母称为'舅姑'的,这是怎么回事?请作些介绍。浙江读者俞根宝古代妻子有称公婆为舅姑的,《尔雅·释亲》曰:'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为姑。'古籍中类似例子颇多。例如,...
编辑同志:我读古人诗文,常碰到有将公婆和岳父岳母称为'舅姑'的,这是怎么回事?请作些介绍。浙江读者俞根宝古代妻子有称公婆为舅姑的,《尔雅·释亲》曰:'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为姑。'古籍中类似例子颇多。例如,《礼记·檀弓下》载,孔子过泰山,闻一妇人于墓前哀哭,便让弟子子路过去问缘由,那妇人答道:'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这里,'舅'、'夫'、'子'对文为言,为三代直系关系甚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系关系
释亲
鲁桓
公
公
族
饮马长城窟行
姬姜
对文
鲁文公
白居易诗
朱庆余
原文传递
古代的新闻发言人
被引量:
1
16
作者
胡百精
《国际公关》
2016年第4期8-8,共1页
春秋时代的发言人大多是《诗经》的狂热爱好者。今日的发言人则大不同,有人脑子一团麻,肝中一团火,一年翻不完半本书发言人是一个体面又悲催的职业。演得好,顺了大事件的势,深度干预社会场景和历史进程;演砸了,舆论的狂潮就成了黄河水,...
春秋时代的发言人大多是《诗经》的狂热爱好者。今日的发言人则大不同,有人脑子一团麻,肝中一团火,一年翻不完半本书发言人是一个体面又悲催的职业。演得好,顺了大事件的势,深度干预社会场景和历史进程;演砸了,舆论的狂潮就成了黄河水,沉下去,洗不清;浮上来,水面更有惊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发言人
一团火
社会场景
历史进程
大事件
鲁文公
季文子
诸侯国
郑穆
公
诗可以兴
原文传递
哀姜之“哀”
17
作者
黄朴民
《文史知识》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公元前609年,在鲁国国都曲阜城的闹市上,出现了令人震撼而悲伤的一幕场景—一位中年妇女,“哭而过市”,她泪如雨下,号啕大哭,同时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天乎!(襄)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在场围观的民众,无不一掬同情之泪,陪着她一起恸哭流涕...
公元前609年,在鲁国国都曲阜城的闹市上,出现了令人震撼而悲伤的一幕场景—一位中年妇女,“哭而过市”,她泪如雨下,号啕大哭,同时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天乎!(襄)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在场围观的民众,无不一掬同情之泪,陪着她一起恸哭流涕,“市人皆哭”!这悲惨的一幕遂永远定格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上!这位伤心欲绝的妇女,可不是寻常的妇女,她是齐国的公室之女,鲁文公四年(前623)被聘娶为鲁文公的正妃,被后世称为“出姜”或“哀姜”。所谓“出”,指的是她未能终老于夫家鲁国,最后被“休出”,逐“回”娘家齐国。而称之“哀”,是人们用一个“哀”字来形容和痛惜她的不幸遭遇。这里的“出”与“哀”,都不是“谥”号,只是对这位姜氏苦命之人悲惨人生的历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鲁文公
中年妇女
鲁国
伤心欲绝
历史定位
原文传递
以民为本的仁政传统 对当下政德建设的启示
18
作者
马士远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第3期46-47,共2页
孟子、司马迁都认为六经之一的《春秋》是孔子所作,孔子也自诩:"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春秋》乃人主之学,孔子之后解释《春秋》的流派有多家,著名者如《春秋》左氏学、《春秋》公羊学、《春秋》谷梁学等...
孟子、司马迁都认为六经之一的《春秋》是孔子所作,孔子也自诩:"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春秋》乃人主之学,孔子之后解释《春秋》的流派有多家,著名者如《春秋》左氏学、《春秋》公羊学、《春秋》谷梁学等。《春秋》治政大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以诠释,但《春秋》诸学中以民为本的仁政阐释始终是其主流,特别是左氏学、公羊学,对我国古代的仁政传统的生成、传播与深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今天的政德建设也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
羊学
鲁桓
公
鲁文公
沈尹戌
仁政学说
卫懿
公
晋灵
公
鲁昭
公
清代学者
鲁襄
公
原文传递
孔子和孟子的价格思想
19
作者
甄实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1年第6期47-48,共2页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在商品货币关系产生后才出现的经济范畴。据古籍记载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早在商朝已经使用玄贝作货币;到周代,商品流通就大量存在;在春秋来年的晋国和戎狄交界的边缘地区,出现了'土可贾焉'的现象。
关键词
地下文物
商品货币关系
戎狄
边缘地区
玄贝
古籍记载
子贡
滕文
公
上
庄园经济
鲁文公
原文传递
漫谈哈雷彗星
20
作者
郭正谊
《文史知识》
1985年第11期62-65,共4页
1910年5月上旬的夜晚,一颗彗星犹如一把长刀横亘在夜空,这颗星便是哈雷彗星,由于它的形状象一把扫帚,所以俗称为扫帚星。实际上,哈雷彗星是一团尘埃和冰以及气体的冰冻团块。
关键词
鲁文公
鹑火
武王
《九歌》
马端临
营室
中国通史简编
南行
洪范
七十六
原文传递
题名
鲁文公(前626-前609)前后的政治与历史——春秋时代之成立
1
作者
吴明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8,共18页
文摘
从西周末年到鲁僖公时期的历史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在周人的“革命”历史观下,这个时代处于周王朝覆灭、新秩序未知的迷茫忧惶当中,种种力量在这一时期进行尝试和挑战,齐桓公和晋文公在这一背景下建立了霸业,给历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未来仍然处于不确定之中。晋文公成霸之后,参与鲁僖公时期剧烈政治事件的强主纷纷去世,下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还未登台,历史在鲁文公前后进入了近二十年的平静期,期间晋文公霸业以政治惯性持续运作,终于使得霸主政治体系成为受到王朝与诸侯都认同的新秩序。此后,王朝名分地位再次底定,诸侯僭越之心渐沉,历史走出迷范期,霸权选兴成为新的基调,社会观念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变化,春秋时代正是因此而成立。
关键词
鲁文公
霸主政治
平静期
后西周时代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告朔礼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田家溧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文摘
告朔礼在先秦是一种很重要的礼。告朔礼的顺利施行,能使全国政令、时令修备,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诸侯从天子处接受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政,归藏于祖庙。而于每月朔日(初一)朝于庙,以天子所颁之的朔政告于祖宗神灵,然后杀特羊(一只羊)以享于太庙,接着出国门颁布这个月的政令,最后在明堂听治此月之政。即使闰月亦不能缺告朔礼。但告朔礼从鲁文公开始遭到破坏,其后渐废而不行。
关键词
《论语》
告朔礼
鲁文公
Keyword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Gaoshuo ceremony
Feudatory Wen of Lu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杞国史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光岳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63-67,共5页
文摘
杞国为夏禹之后,封于今河南杞县,后来东迁山东诸城、安丘,到战国初年,才被楚惠王所灭。这个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古国,而历史文献却寥寥无几,《史记》虽列有《陈杞世家》一篇,而对杞国的叙述仅二百七十多字,这么简略的记载是不能概括杞国的全部历史的。从《春秋左传》和《公羊传》中也只能窥见一鳞半爪。正因司马迁认为“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而使杞国历史被忽略了。但是,杞是夏族的主要一支,是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先民。“杞人忧天”的成语几乎在我国成为老少皆知的典故。故此,值得对杞国进行一番研究.
关键词
陈杞
史考
夏人
山东诸城
夏禹
王所
五百
鲁文公
《
公
羊传》
《韩诗外传》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姓名看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演变
被引量:
1
4
作者
谢茂权
机构
江苏
出处
《文史杂志》
1993年第2期10-11,共2页
文摘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是命名者的文化修养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文化背景的折射,人们从中可以窥见到一个时代的社会特征。诚如肖遥天先生所言:“偶然翻捡起一张人名录,肯下功夫深沉玩索,其中告诉你的东西,也许比一篇历史文物的报告还要丰富。”(《中国人名的研究》) 姓,最初起源于母系社会。从广义上说,图腾就是某一氏族全体成员特有的“姓”。如传说中的炎帝,姜姓,从羊从女,以羊为图腾。
关键词
古代妇女
最初起源
从女
中国人名
人名录
肖遥
历史文物
命名者
鲁文公
母系社会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征地拆迁的麻烦事
5
作者
刘志松
机构
天津市社科院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15年第2期56-58,共3页
文摘
征地拆迁,无论对于"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是一件麻烦事!往往是,征地拆迁方软硬兼施,甚至威逼利诱;被征被拆方软磨硬泡,甚至群访、自焚。领导干部都知道征地拆迁工作不好干,经常抱怨说:“现在征块地、拆间房,咋就那么难呢?要在过去,那还不是皇帝一句话、官府一张纸的事?”古代的征地拆迁,真的是“皇帝一句话、官府一张纸”那么简单吗?
关键词
拆方
威逼利诱
领导干部
周桓王
司马冏
周庄王
鲁文公
欧阳棐
莫非王土
曾布
分类号
K20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笛赋》“哀姜”考辨
6
作者
李成荣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9-51,共3页
文摘
对《文选》所收东汉马融《长笛赋》中“哀姜”的注释 ,有鲁哀公夫人、鲁文公夫人两说 ,在《左传》中鲁庄公夫人亦称“哀姜”。结合版本差异、人物生平及《长笛赋》中具体语境 ,认为《长笛赋》中“哀姜”
关键词
哀姜
鲁哀
公
夫人
鲁文公
夫人
鲁庄
公
夫人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条成语的考释
7
作者
文昌荣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94-,共1页
文摘
鲁迅的《范爱农》,记述作者和范爱农的交往云:“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句中的“愚不可及”,课本无注。有些练习设计的书,也只涉及“及”(“及”,比得上,赶得上)。“愚不可及”语出《论语·公冶长》: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姓宁,名俞,春秋时候卫国的大夫。“武”,是他死后的谥号(“刚强直理曰武”)。据《左传·文公四年》载:“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
关键词
范爱农
宁武子
练习设计
知可
鲁文公
湛露
醉后
四年
有道
卫宁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楚庄王的立霸与个人性格完善的和谐统一
8
作者
魏昌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85-90,共6页
文摘
恩格斯在论及给资产阶级打下基础的各种人物时,说他们毫无例外地都在实际斗争的磨炼中,“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6页)。研究历史上的各种突出人物,除了从时代背景。
关键词
个人性格
三年不蜚
鲁文公
《韩诗外传》
申叔时
孙叔敖
诸御已
阶级关系
王亲
著乎竹帛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问》二题试解
9
作者
翟振业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66-68,共3页
文摘
一、《天问》“日德月刑”说屈原的作品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屈原对于自然科学则一向本着求实的精神,主张“参验以考实”(《九章·惜往日》),又说“名不可以虚作”(《九章·抽思》)。《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正是屈原本着这种求实精神对日月的所谓“德刑”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
《天问》
惜往日
九章
求实精神
九歌
天问
考实
浪漫主义色彩
鲁文公
真伪问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虫》与周初婚制
10
作者
陈绍炎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2期65-69,共5页
文摘
《毕节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载吴从松君《【草虫】本义评述》一文,《评述》是为我的《【诗·草虫】旧说新解》(载《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4期)而发的。我觉得《评述》的批评,尚有商榷的必要。一、周初是否实行“亚群婚”《评述》认为《草虫》产生的年代,与《出车》相距不会久远,大概在宣王时期。这个时期的婚姻制度,“周初还没有完全脱离亚群婚的状态,即两个不同的氏族之间集体通婚。
关键词
贵州文史丛刊
对偶家庭
婚姻制度
文子
宣王
婚制
鲁文公
《淮南子》
鹑之奔奔
寡君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赵宣子荐贤
11
作者
蔡肇基
出处
《文教资料》
2005年第4Z期19-20,共2页
文摘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 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
关键词
韩厥
献子
荐贤
子言
赵孟
使人
鲁文公
赵衰
升之
不称职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苑猎真
12
作者
魏辑
出处
《上海文博论丛》
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
文摘
《左传》赋诗研究毛振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闻一多先生曾说:"诗似乎没有在第二国度里像它这样发挥过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社会生活。"至少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段话是完全适用的。作为宗周礼乐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政治交际的重要工具,"诗"是贵族文化不可或缺的课程。而且熟于吟诵仅仅是初阶,还须活学活用,赋诗言志,否则难免遭到类似孔夫子"虽多,亦奚以为"的批评。《左传》
关键词
闻一多先生
诗言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
鲁文公
春秋时期
社会功能
季文子
宗周
采薇
华夷变态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死亡”用语杂谈
13
作者
杨同庚
张蜀碧
出处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25-26,24,共3页
文摘
阅读经史子集中的文章,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词语:“崩”、“薨”(hong)、“不禄”、“没”、“升遐”、“捐馆”、“殒”(yun)、“大辟”(bi)、“磔”(zhe)、“殣”、“汤镬”……诸如此类古人用以表示“死亡”的词语,连同与之有关的确凿的事实,生动地描绘出了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黑暗而阴森的历史画面:不可逾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家庭内部带有血腥味的政治斗争;哀鸿遍野的凄凉及其必然由新的进步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趋势。 先谈“崩”、“薨”、“卒”、“不禄”和“死”。这五个词都是“死”的代称。《礼记·曲礼》
关键词
汤镬
礼记·曲礼
历史画面
鲁文公
季友
《过秦论》
灭九族
义帝
焚如
佩韦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烛之武的年龄之谜——兼谈烛之武、郑文公对话中的人物形象
14
作者
李欣荣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出处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
2017年第5期51-54,共4页
文摘
作为教学名篇,《烛之武退秦师》历来为解读者重视,其中对烛之武、郑伯等人物形象的分析,卓见迭出,屡见诸教研期刊,其中尤以对话为重。但这类解读,隐约将文本视为文学作品而孤立在《左传》之外,并以后世文人的演义小说作为分析的依据,使得很多识见常常以解读者的想象为前提。需要明确的是:
关键词
郑文
公
人物形象
后世文人
解读者
小说情节
鲁文公
鲁僖
公
烛之武退秦师
七十岁
春秋时期
分类号
K225.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人为何称公婆和岳父岳母为舅姑?
15
作者
江林昌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8-111,共4页
文摘
编辑同志:我读古人诗文,常碰到有将公婆和岳父岳母称为'舅姑'的,这是怎么回事?请作些介绍。浙江读者俞根宝古代妻子有称公婆为舅姑的,《尔雅·释亲》曰:'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为姑。'古籍中类似例子颇多。例如,《礼记·檀弓下》载,孔子过泰山,闻一妇人于墓前哀哭,便让弟子子路过去问缘由,那妇人答道:'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这里,'舅'、'夫'、'子'对文为言,为三代直系关系甚明。
关键词
直系关系
释亲
鲁桓
公
公
族
饮马长城窟行
姬姜
对文
鲁文公
白居易诗
朱庆余
分类号
K892.27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代的新闻发言人
被引量:
1
16
作者
胡百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国际公关》
2016年第4期8-8,共1页
文摘
春秋时代的发言人大多是《诗经》的狂热爱好者。今日的发言人则大不同,有人脑子一团麻,肝中一团火,一年翻不完半本书发言人是一个体面又悲催的职业。演得好,顺了大事件的势,深度干预社会场景和历史进程;演砸了,舆论的狂潮就成了黄河水,沉下去,洗不清;浮上来,水面更有惊雷。
关键词
新闻发言人
一团火
社会场景
历史进程
大事件
鲁文公
季文子
诸侯国
郑穆
公
诗可以兴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哀姜之“哀”
17
作者
黄朴民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文史知识》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文摘
公元前609年,在鲁国国都曲阜城的闹市上,出现了令人震撼而悲伤的一幕场景—一位中年妇女,“哭而过市”,她泪如雨下,号啕大哭,同时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天乎!(襄)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在场围观的民众,无不一掬同情之泪,陪着她一起恸哭流涕,“市人皆哭”!这悲惨的一幕遂永远定格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上!这位伤心欲绝的妇女,可不是寻常的妇女,她是齐国的公室之女,鲁文公四年(前623)被聘娶为鲁文公的正妃,被后世称为“出姜”或“哀姜”。所谓“出”,指的是她未能终老于夫家鲁国,最后被“休出”,逐“回”娘家齐国。而称之“哀”,是人们用一个“哀”字来形容和痛惜她的不幸遭遇。这里的“出”与“哀”,都不是“谥”号,只是对这位姜氏苦命之人悲惨人生的历史定位。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鲁文公
中年妇女
鲁国
伤心欲绝
历史定位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民为本的仁政传统 对当下政德建设的启示
18
作者
马士远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出处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第3期46-47,共2页
文摘
孟子、司马迁都认为六经之一的《春秋》是孔子所作,孔子也自诩:"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春秋》乃人主之学,孔子之后解释《春秋》的流派有多家,著名者如《春秋》左氏学、《春秋》公羊学、《春秋》谷梁学等。《春秋》治政大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以诠释,但《春秋》诸学中以民为本的仁政阐释始终是其主流,特别是左氏学、公羊学,对我国古代的仁政传统的生成、传播与深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今天的政德建设也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公
羊学
鲁桓
公
鲁文公
沈尹戌
仁政学说
卫懿
公
晋灵
公
鲁昭
公
清代学者
鲁襄
公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孔子和孟子的价格思想
19
作者
甄实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1年第6期47-48,共2页
文摘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在商品货币关系产生后才出现的经济范畴。据古籍记载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早在商朝已经使用玄贝作货币;到周代,商品流通就大量存在;在春秋来年的晋国和戎狄交界的边缘地区,出现了'土可贾焉'的现象。
关键词
地下文物
商品货币关系
戎狄
边缘地区
玄贝
古籍记载
子贡
滕文
公
上
庄园经济
鲁文公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漫谈哈雷彗星
20
作者
郭正谊
出处
《文史知识》
1985年第11期62-65,共4页
文摘
1910年5月上旬的夜晚,一颗彗星犹如一把长刀横亘在夜空,这颗星便是哈雷彗星,由于它的形状象一把扫帚,所以俗称为扫帚星。实际上,哈雷彗星是一团尘埃和冰以及气体的冰冻团块。
关键词
鲁文公
鹑火
武王
《九歌》
马端临
营室
中国通史简编
南行
洪范
七十六
分类号
K10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鲁文公(前626-前609)前后的政治与历史——春秋时代之成立
吴明明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告朔礼考
田家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杞国史考
何光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姓名看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演变
谢茂权
《文史杂志》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代征地拆迁的麻烦事
刘志松
《农村农业农民》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长笛赋》“哀姜”考辨
李成荣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一条成语的考释
文昌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谈楚庄王的立霸与个人性格完善的和谐统一
魏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天问》二题试解
翟振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草虫》与周初婚制
陈绍炎
《贵州文史丛刊》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赵宣子荐贤
蔡肇基
《文教资料》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书苑猎真
魏辑
《上海文博论丛》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古代“死亡”用语杂谈
杨同庚
张蜀碧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烛之武的年龄之谜——兼谈烛之武、郑文公对话中的人物形象
李欣荣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
2017
0
原文传递
15
古人为何称公婆和岳父岳母为舅姑?
江林昌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
0
原文传递
16
古代的新闻发言人
胡百精
《国际公关》
2016
1
原文传递
17
哀姜之“哀”
黄朴民
《文史知识》
2023
0
原文传递
18
以民为本的仁政传统 对当下政德建设的启示
马士远
《党员干部之友》
2016
0
原文传递
19
孔子和孟子的价格思想
甄实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1
0
原文传递
20
漫谈哈雷彗星
郭正谊
《文史知识》
198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