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铁石观一带金红石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永开 徐永利 +6 位作者 郑有业 周宾 吕登 张晓鹏 吴亮 马超 许荣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0-911,共12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矿相学等研究手段,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及铁石观一带均发现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其单个矿体长可达千米以上,宽均达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金红石物相Ti平均品位可达2.58%,属于高钛榴辉岩的范畴,且其矿床地质特征...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矿相学等研究手段,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及铁石观一带均发现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其单个矿体长可达千米以上,宽均达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金红石物相Ti平均品位可达2.58%,属于高钛榴辉岩的范畴,且其矿床地质特征与大别—苏鲁地区的金红石矿床特征极为相似。鱼卡和铁石观金红石矿床的发现,填补了柴北缘榴辉岩变质带没有金红石矿床的空缺,并暗示柴北缘地区有发现大型榴辉岩矿床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矿床 柴北缘 榴辉岩 鱼卡 铁石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鲁静 邵龙义 +4 位作者 刘天绩 文怀军 汪浩 尚潞君 杨敏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青海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区... 运用钻井岩心、测井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青海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区层序界面主要包括区域不整合面(古风化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下切谷、河道间古土壤和盆地内基准面下降—暴露—上升旋回的转折点;与海相含煤盆地不同,厚煤层在层序格架内的发育具有多样性。在古隆起和盆地内部,厚煤层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煤7);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常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煤5)。总体来看,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聚煤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卡地区 侏罗系 合煤地层 层序地层学 柴达木盆地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鱼卡凹陷侏罗系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储集条件——以柴页1井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浩涵 任收麦 +3 位作者 郭天旭 王胜建 周志 徐秋枫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凹陷发育的侏罗系泥页岩是中国北方陆相页岩气勘探的目的层系之一。为进一步明确鱼卡凹陷侏罗系泥页岩地化-储集条件,系统采集了柴页1井泥页岩岩心样品,开展了总有机碳、热解氢指数、镜质体反射率、孔隙度和渗透率、...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凹陷发育的侏罗系泥页岩是中国北方陆相页岩气勘探的目的层系之一。为进一步明确鱼卡凹陷侏罗系泥页岩地化-储集条件,系统采集了柴页1井泥页岩岩心样品,开展了总有机碳、热解氢指数、镜质体反射率、孔隙度和渗透率、扫描电镜、矿物组成及等温吸附特征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柴页1井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泥页岩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利于有机质孔隙发育,较高的总有机碳含量利于页岩气富集;粘土矿物的存在虽然抑制了泥页岩微孔隙的发育,但对其吸附能力有促进作用。鱼卡凹陷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生成和储集条件,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卡凹陷 页岩气 地球化学 储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鱼卡榴辉岩的pT演化历史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建新 孟繁聪 杨经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54,共10页
鱼卡榴辉岩位于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西段,榴辉岩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在变质泥质岩、花岗质片麻岩及少量大理岩中,主要由石榴石和绿辉石组成,具有含量不等的多硅白云母、角闪石、黝帘石(斜黝帘石或绿帘石)、金红石和石英等。岩相学和... 鱼卡榴辉岩位于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西段,榴辉岩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在变质泥质岩、花岗质片麻岩及少量大理岩中,主要由石榴石和绿辉石组成,具有含量不等的多硅白云母、角闪石、黝帘石(斜黝帘石或绿帘石)、金红石和石英等。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榴辉岩经历了3期与俯冲和折返作用有关的变质演化阶段:(1)前榴辉岩相进变质阶段,榴辉岩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核)+绿帘石+斜长石+角闪石,以包体的形式保存于具有生长环带的石榴石核部,形成的温压条件为p=1.06~1.11GPa,t=560~577℃;(2)榴辉岩相变质阶段,以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等矿物围绕石榴石定向分布为特征,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边)+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黝帘石,温压估算获得榴辉岩相的变质条件为p=2.35~2.52GPa,t=610~680℃;(3)后榴辉岩相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角闪石+斜长石,主要存在于围绕榴辉岩透镜体分布的退变榴辉岩(角闪石化榴辉岩)中,形成的温压条件为p=1.09±0.12GPa,t=635±44℃。研究结果显示榴辉岩的pT轨迹具有“发卡”型特点,表明鱼卡榴辉岩经历了快速俯冲和折返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鱼卡 榴辉岩 pT演化 矿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鱼卡大煤沟组七段油页岩开发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新民 郝海燕 +2 位作者 马峰 段国禄 程玉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8,共7页
针对柴达木盆地鱼卡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七段(J_2d^7)油页岩,开展了以固体矿产形式的开发、综合利用的研究。通过野外实测剖面、钻井、地震资料、样品分析,对鱼卡凹陷油页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并对鱼卡油页岩矿产进... 针对柴达木盆地鱼卡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七段(J_2d^7)油页岩,开展了以固体矿产形式的开发、综合利用的研究。通过野外实测剖面、钻井、地震资料、样品分析,对鱼卡凹陷油页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并对鱼卡油页岩矿产进行资源经济技术评价,认为鱼卡地区油页岩品质好,储量大,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对其进行勘探、开发,一方面可以改善柴达木盆地当前能源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循环利用,有利于促进柴达木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借鉴中外多年来油页岩开发经验,结合柴达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地上开采和原位开采相结合,以提取页岩油、燃烧发电、燃烧取暖为主,建筑材料、有机复合肥等循环经济为辅的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大煤沟组 鱼卡 柴北缘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鱼卡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金红石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鑫 郑有业 +5 位作者 许荣科 蔡鹏捷 林成贵 白杰 孙述海 鲁立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85-1703,共19页
鱼卡金红石矿床是青海省境内发现的第一个超大型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笔者在总结前人基础资料及详细野外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榴辉岩岩石学及金红石矿物学研究,利用LA-ICP-MS法对该矿床中的金红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等。结果表明... 鱼卡金红石矿床是青海省境内发现的第一个超大型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笔者在总结前人基础资料及详细野外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榴辉岩岩石学及金红石矿物学研究,利用LA-ICP-MS法对该矿床中的金红石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等。结果表明:金红石赋存状态主要有五种,即包裹结构、粒间结构、串珠状结构、退变残余结构、丝缕状出溶结构,其中以粒间和串珠状赋存状态产出时,含矿性最好。同时,变质阶段的差异、流体活动的强弱将影响金红石的赋存状态。流体活动越弱时,野外表现为榴辉岩的新鲜程度越高、且少或不发育长英质脉体、矿物越自形,则越有利于形成粒间和串珠状金红石富矿;折返过程中流体或熔体作用过强、野外表现为广泛发育长英质脉体、榴辉岩中矿物呈他形产出时,则金红石已经退变为钛铁矿和榍石。总结前人的地球化学和年龄数据表明:富集地幔源区、演化程度高、陆壳混染程度低的富钛基性原岩是鱼卡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主要物质来源,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促进了钛的进一步富集成矿,成矿年代集中在440~430Ma。金红石锆温度计显示的成矿温度主要在570~671℃之间,金红石中高场强元素Ti、Nb、Ta、Zr、Hf等富集,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俯冲带环境。这些成因认识等将为柴北缘成矿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进一步找矿工作部署、勘查评价及突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矿床 榴辉岩 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成矿物质来源 鱼卡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鱼卡凹陷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志 任收麦 +3 位作者 吴永良 郭天旭 王胜建 赵为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9,共8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页1井揭示,鱼卡凹陷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具有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但资源潜力不明。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识别和优选含气页岩厚度、面积、含气量等参数,采用体积法计算鱼卡凹陷页岩气地质资源量。结果表明,埋深1500-3... 柴达木盆地北缘柴页1井揭示,鱼卡凹陷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具有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但资源潜力不明。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识别和优选含气页岩厚度、面积、含气量等参数,采用体积法计算鱼卡凹陷页岩气地质资源量。结果表明,埋深1500-3000m的页岩气资源最为富集,占鱼卡凹陷总地质资源量的38.95%,其中游离气占38%,展示了鱼卡凹陷良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页岩气 鱼卡凹陷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北缘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的变质变形演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建新 于胜尧 孟繁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68-1474,共7页
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位于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西段。微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显示,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经历了3期与俯冲和折返作用有关的变质变形阶段:①前榴辉岩相阶段,变质变形组构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保存在具有生长环带的石榴... 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位于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西段。微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显示,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经历了3期与俯冲和折返作用有关的变质变形阶段:①前榴辉岩相阶段,变质变形组构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保存在具有生长环带的石榴子石核部,矿物组合为Ep+Pl+Amp,并局部显示出S形或反S形分布的特征,反映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变形组构以不对称的旋转应变为特征。②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等矿物围绕石榴子石定向分布为特征,构成榴辉岩相条件下的面理和拉伸线理。缺乏明显的不对称组构,显示榴辉岩相的变形作用以共轴变形为特征。③后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角闪石、斜长石等矿物的定向分布为特征,其变形组构主要存在于围绕榴辉岩透镜体分布的退变榴辉岩(角闪石化榴辉岩)和围岩中,与区域上占主导地位的片麻岩中角闪岩相的变形构造一致,与榴辉岩的折返作用有关。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的变质变形演化代表了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从俯冲到折返的构造热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北缘 鱼卡-落凤坡 变质变形演化 榴辉岩-片麻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卡地区油砂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占元 梁晓飞 +2 位作者 张晓宝 蒋峥文 孙国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0,153,共4页
运用钻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和地震解释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鱼卡地区油砂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鱼卡地区油源丰富、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低;储层物性较好,属于中高孔、中渗储层;泥岩封盖能力强,形成下生... 运用钻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和地震解释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鱼卡地区油砂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鱼卡地区油源丰富、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低;储层物性较好,属于中高孔、中渗储层;泥岩封盖能力强,形成下生上储、自生自储式的生储盖组合;圈闭形成期与主生烃期的匹配关系良好,断裂构造发育,具备形成大型油砂矿的有利条件。综合分析认为鱼卡地区为构造抬升型油砂成矿模式。研究可对柴达木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鱼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油页岩类型及成矿差异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君贤 刘招君 +2 位作者 孙平昌 白悦悦 邓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8-174,共7页
柴达木盆地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发育多层油页岩,通过对YYY-1井全井岩心观察和地化分析,在页岩段和含煤段识别出两种类型油页岩。上部页岩段油页岩发育于深湖—半深湖环境中,含油率中等,单层和累计厚度均较大,w(TOC)为5.97%~15.35%,... 柴达木盆地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发育多层油页岩,通过对YYY-1井全井岩心观察和地化分析,在页岩段和含煤段识别出两种类型油页岩。上部页岩段油页岩发育于深湖—半深湖环境中,含油率中等,单层和累计厚度均较大,w(TOC)为5.97%~15.35%,S_1+S_2为29.71~118.62 mg/g,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Ⅱ1型,有机质来源主要以藻类体湖泊生物为主;下部含煤段油页岩发育于湖沼环境中,含油率较高,单层和累计厚度均较小,且与煤和炭质泥岩互层,w(TOC)为13.80%~48.80%,S_1+S_2为39.31~162.12mg/g,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有机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来源是影响这两种油页岩矿床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鱼卡地区 中侏罗统 油页岩类型 有机质特征 成矿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九龙山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思远 张永庶 +4 位作者 吴磊 张军勇 汪立群 肖安成 沈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反射剖面解释和热年代学测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九龙山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总体为一个箱状背斜形态,两翼较陡、核部宽缓,马海尕秀背斜和九龙山背斜为箱状背斜两翼受次级...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反射剖面解释和热年代学测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九龙山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总体为一个箱状背斜形态,两翼较陡、核部宽缓,马海尕秀背斜和九龙山背斜为箱状背斜两翼受次级断裂影响的次级褶皱,鱼卡本部背斜和鱼卡北部背斜为箱状背斜的宽缓核部发育的次级褶皱。该箱状背斜的形态主要受一些高角度、具有一定右旋走滑分量的逆断层控制,在剖面上形成了明显的正花状构造。结合沉积学研究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认为,鱼卡—九龙山地区是一个自新生代早期就开始微弱发育的古隆起构造,使得其上的新生界厚度很薄,其强烈的褶皱变形则发生在晚中新世以后。鱼卡—九龙山古隆起邻近发育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的赛南凹陷,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鱼卡-九龙山地区 新生代 变形特征 箱状背斜 古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川 孟庆涛 +3 位作者 刘招君 孙平昌 李锋 白悦悦 《世界地质》 CAS 2017年第3期871-879,共9页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含油页岩盆地,其中柴北缘鱼卡地区油页岩潜力巨大。为查明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对研究区鱼油页1井(YYY-1)岩芯进行系统取样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油页岩为中等含油率、中...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含油页岩盆地,其中柴北缘鱼卡地区油页岩潜力巨大。为查明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品质特征,对研究区鱼油页1井(YYY-1)岩芯进行系统取样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油页岩为中等含油率、中等发热量、高灰分、中等挥发分、低水分、低密度和低硫型油页岩。鱼卡地区交通便利、地质条件好,结合一系列工业分析指标,认为鱼卡地区油页岩品质好、埋藏浅、具有较高工业开发价值。建议对鱼卡油页岩含矿区可采用一套联合干馏炼油-发电-二氧化硅-建材的一体化工业开发流程,进而建设鱼卡地区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工程,不仅可以改善柴达木盆地当前能源短缺的局面,还有利于促进柴达木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鱼卡地区 中侏罗统 石门沟组 油页岩 工业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煤田侏罗系煤层气特征及含气性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磊 田景春 +2 位作者 文怀军 刘世明 杨颖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21,共7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蕴含丰富的煤炭资源及煤层气资源,鱼卡煤田便是一个富含煤层气的典型区域,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和大煤沟组。鱼卡凹陷地区受区域构造影响,含气量分布不均,其中石门沟组M5煤层和大煤沟组M7煤层煤层气资源前景较好。... 柴达木盆地北缘蕴含丰富的煤炭资源及煤层气资源,鱼卡煤田便是一个富含煤层气的典型区域,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和大煤沟组。鱼卡凹陷地区受区域构造影响,含气量分布不均,其中石门沟组M5煤层和大煤沟组M7煤层煤层气资源前景较好。通过深度—含气性关系分析,发现二井田地区含气性梯度明显且深度—含气性关系的离散性较小,M7煤层含气性随埋深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尕秀地区、羊水河和鱼卡东部地区M7煤层含气性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鱼卡凹陷侏罗系M7煤层的含气性在不同构造单元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不均一性,整体来看,鱼卡凹陷西部煤层含气性显著高于东部,北部略优于南部,由南向北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鱼卡煤田北部F2断层和F10断层所控制的区域,在一个小型背斜构造存在2个相对高含气量区,由南向北煤层含气量逐渐增高;而鱼卡煤田东部北山和二井田地区,其煤层含气量普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性预测 煤层气 侏罗系 鱼卡煤田 柴达木盆地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卡—大柴旦盆地地下水生态环境效应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战 李向全 +2 位作者 王振兴 韩双平 侯新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活跃的生态因子。本文搜集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开展水位统测、地下水取样、土壤取样等野外工作,研究鱼卡—大柴旦盆地地下水表生生态环境效应,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以下结论: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活跃的生态因子。本文搜集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开展水位统测、地下水取样、土壤取样等野外工作,研究鱼卡—大柴旦盆地地下水表生生态环境效应,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以下结论:地下水位埋深〈1 m,以芦苇、苔草为优势物种的沼泽区,植被指数〉0.3,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地下水位埋深1~2 m,以芨芨草、盐角草为优势物种的盐生草甸区,植被指数随地下水位埋深和土壤含盐量增高而降低,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地下水位埋深2~3 m,以棱棱为优势物种的高大灌木区,植被指数随土壤含盐量的降低而升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地下水位埋深〉3 m,以驼绒藜为优势物种的矮小灌木区,植被指数不随地下水位埋深而变化,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下水位 鱼卡—大柴旦盆地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技术在柴达木盆地鱼卡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生海 田景春 +1 位作者 肖玲 潘语录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7-201,168,共5页
鱼卡是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主要煤田,其地质勘探投入了较大的工程量,其中测井工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经研究表明,含煤地层在测井上具有特殊的响应特征,其中煤层表现为低密度、低伽玛和高电阻的特征。此外,根据测井响应特征还可以确定煤... 鱼卡是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主要煤田,其地质勘探投入了较大的工程量,其中测井工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经研究表明,含煤地层在测井上具有特殊的响应特征,其中煤层表现为低密度、低伽玛和高电阻的特征。此外,根据测井响应特征还可以确定煤层的性质和厚度,符合率达到95%以上,精确确定了含水层的性质和厚度。并在煤层对比,岩体物理性质分析,以及煤层顶、底板板压、强度预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技术 鱼卡煤田 勘探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鱼卡断陷构造变形特征及变形环境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春林 姜波 +2 位作者 彭德华 张飞燕 汪焰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10期28-30,共3页
在鱼卡断陷及其周边构造变形系统观测的基础上,结合构造岩和构造煤显微构造分析,探讨了鱼卡断陷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变形环境。研究表明,盆缘断裂构造变形强烈,具有强烈的塑性变形特征,反映了较高的应力—应变环境;而盆内断裂变形较弱,以... 在鱼卡断陷及其周边构造变形系统观测的基础上,结合构造岩和构造煤显微构造分析,探讨了鱼卡断陷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变形环境。研究表明,盆缘断裂构造变形强烈,具有强烈的塑性变形特征,反映了较高的应力—应变环境;而盆内断裂变形较弱,以脆性变形为主,反映出地壳浅层次构造变形环境的特征。区内至少经历了近NS向和NE向两期不同方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但以近NS向的构造挤压作用为主,对煤层赋存状态具有较为强烈的改造和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 鱼卡断陷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研究鱼卡煤田7煤层厚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红恩 倪新辉 +1 位作者 段建华 董守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6期66-69,共4页
7煤层为青海省鱼卡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物测队利用该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结合钻孔资料,对7煤层厚度与其反射波T7波的相位特征、振幅特征、频率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T7波的相位特征与7煤层厚度有较好... 7煤层为青海省鱼卡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物测队利用该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结合钻孔资料,对7煤层厚度与其反射波T7波的相位特征、振幅特征、频率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T7波的相位特征与7煤层厚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而T7波的频率特征、顺层振幅与7煤层厚度的相关性很差,即使煤层较厚时也是如此。通过例举薄煤层、较厚煤层、厚煤层等具体实例,说明煤层与反射波相位个数及相位时差具有正相关关系。由不同煤厚模型(0~50m)正演出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反射波相位特征,也验证了7煤层厚度变化与其T7波相位特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相位特征 频率特征 振幅特征 相关关系 三维地震 鱼卡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卡地区侏罗系油页岩测井评价及目标区优选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晶晶 王延斌 李永红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5期-,共6页
对青海鱼卡地区侏罗系油页岩特征及以往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页岩参数井的测井、录井及测试数据,得到研究区油页岩具有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低密度及低自然伽马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参数井数据建立3种含油率预测方法并对比其... 对青海鱼卡地区侏罗系油页岩特征及以往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油页岩参数井的测井、录井及测试数据,得到研究区油页岩具有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低密度及低自然伽马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参数井数据建立3种含油率预测方法并对比其预测效果,最终选择效果好、应用方便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判别含油率。通过研究区单井油页岩识别,综合考虑油页岩的埋深、厚度、含油率及构造影响等因素,初步建立了油页岩目标区的优选标准,根据标准在研究区划分出3个A类和2个B类目标区;对A类目标区油页岩资源进行计算,共计3.41×109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油页岩 含油率 目标区 侏罗系 鱼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卡煤田控煤构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航 杨颖 陈磊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14,共2页
在鱼卡煤田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鱼卡煤田各区块构造特征及与煤层发育特征,总结控煤构造样式,并进行了构造控煤过程分析,认为鱼卡煤田以褶皱断裂型控煤构造样式为主要特征,经历燕山中至中后期的构造沉降期(原始聚煤盆地发育期)... 在鱼卡煤田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鱼卡煤田各区块构造特征及与煤层发育特征,总结控煤构造样式,并进行了构造控煤过程分析,认为鱼卡煤田以褶皱断裂型控煤构造样式为主要特征,经历燕山中至中后期的构造沉降期(原始聚煤盆地发育期)、燕山晚期的构造挤压变形期(控煤构造发育形成期)和燕山期后的构造破坏期(煤层后期破坏作用期),区内沿逆断层发育的地方为勘查重点,尤其是背斜部分,逆冲断层将含煤地层变浅,利于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卡煤田 侏罗系 控煤构造 逆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构造混杂岩带解剖填图新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猛 王超 +5 位作者 张鑫 李荣社 陈守建 潘晓萍 彭岩 邵东 《中国地质调查》 2017年第5期40-47,共8页
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混杂岩带中不同成因类型镁铁质—超镁铁质和高压—超高压岩的组成、俯冲-碰撞-折返机制及形成演化过程等关键地质问题,在柴北缘鱼卡地区开展了解剖地质填图工作,取得了系列新认识:查明了深俯冲地质体与原地岩块... 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混杂岩带中不同成因类型镁铁质—超镁铁质和高压—超高压岩的组成、俯冲-碰撞-折返机制及形成演化过程等关键地质问题,在柴北缘鱼卡地区开展了解剖地质填图工作,取得了系列新认识:查明了深俯冲地质体与原地岩块的接触关系,表现为早期韧性—脆韧性剪切带接触,后期叠加逆冲推覆;查明了深俯冲地质体中榴辉岩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表明榴辉岩原岩在峰期变质之前就发生了分层剪切;查明了片麻状花岗岩体内部榴辉岩的产出特征,榴辉岩以鱼卡岩群残蚀体产出于片麻状花岗岩体中;厘定了深俯冲地质体内部变形序列,识别出4期构造变形组合,表现为挤压型变形,指示本区经历了多期挤压汇聚作用;明确了超基性岩体的就位环境,与深俯冲地质体为侵入接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鱼卡地区 混杂岩带 榴辉岩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