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髹漆工艺在革制品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崟 江诗颖 黄少青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髹漆工艺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手艺,兼具独特的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文章通过介绍髹漆工艺技法及特点,从髹漆工艺在革制品设计应用中所涉及的技法、形态、局限性等方面综合考量,阐述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与操作方法,探索传统髹漆工艺在当... 髹漆工艺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手艺,兼具独特的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文章通过介绍髹漆工艺技法及特点,从髹漆工艺在革制品设计应用中所涉及的技法、形态、局限性等方面综合考量,阐述二者相结合的可能性与操作方法,探索传统髹漆工艺在当代可创新应用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传统髹漆工艺与革制品设计结合提供参考,挖掘新的发展道路,促进传统手工艺市场化、艺术化和生态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髹漆工艺 革制品 传统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博物院藏龚承钧仲尼式琴髹漆工艺研究
2
作者 蔺朝颖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为揭示古琴的髹漆工艺,了解其制作工艺特点,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联用能谱仪、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和红外显微镜对馆藏龚承钧仲尼式琴修复时掉落的漆膜残片的表面、底面和特征部位的横截面进行了观察与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琴的漆... 为揭示古琴的髹漆工艺,了解其制作工艺特点,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联用能谱仪、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和红外显微镜对馆藏龚承钧仲尼式琴修复时掉落的漆膜残片的表面、底面和特征部位的横截面进行了观察与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琴的漆膜包括漆层、漆灰层和裹布层,整体厚度较厚,用料十分丰富。漆层为上黑下丹结构,即上层为黑色漆层,下层为朱色漆层,显色物质为朱砂,两者的成膜成分都为大漆。漆灰层包括底灰层、中灰层和面灰层,底灰层与中灰层的粗细程度相差不大,面灰层最细,每层漆灰髹涂之后表面未经打磨。底灰层由黄铜、鹿角霜、硬石膏和大漆混合而成;中灰层由鹿角霜、硬石膏、大漆以及近似椭球形颗粒物四种物质组成,其中近似椭球形颗粒物是提前制备好后再用于中灰层的制作,由二氧化硅、氧化铁和非常少量的锐钛型二氧化钛三种物质混合而成;面灰层由硬石膏和大漆混合而成。裹布层是先髹涂硬石膏和大漆的混合物,再裱布,最后再髹涂一层硬石膏与大漆的混合物,裹布层所用织物可能为葛布。该琴漆膜所用的大漆中均加入了干性油成分。综合分析结果揭示了该琴漆膜的分层结构、物质组成以及髹漆工艺特点,推测该琴琴音压抑而短促,音色细紧,且在民国时期有做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髹漆工艺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髹漆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立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52-54,共3页
叙述中国元代以前漆器的发现与发展概况,介绍中国古代漆器制作的主要工艺.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髹漆工艺 工艺 元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传统的髹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曦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0年第7期68-70,共3页
髹漆工艺作为湘南传统民间家具制作中的一个重要加工环节,在保护和美化家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湘南家具制作中髹漆的主要材料、制作要求和工艺流程的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湘南地区传统的明光漆和退光漆工艺特点。
关键词 湘南 传统 髹漆工艺 明光 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髹漆工艺研究(上)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15年第4期22-25,32,共5页
六朝是一个科技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取得辉煌成就、开创"六朝文明"的时代。在各类工艺美术门类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雕刻、金工,髹漆工艺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密陀僧的使用,绿沉漆、犀皮漆的出现,漆画工艺的盛行,夹纻... 六朝是一个科技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取得辉煌成就、开创"六朝文明"的时代。在各类工艺美术门类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雕刻、金工,髹漆工艺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密陀僧的使用,绿沉漆、犀皮漆的出现,漆画工艺的盛行,夹纻造像技术的兴起,以及多种镶嵌工艺的综合运用,都是这一时期漆器艺术的主要成就,显露出六朝髹漆工艺的勃勃生机。社会虽然消沉了,但漆艺的光辉依然灿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髹漆工艺 六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楚式髹漆工艺的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妍洁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5期97-102,共6页
针对湖北荆州地区民间特色楚式髹漆工艺所面临的生存和传承困境,对楚式髹漆工艺的程序、特性、现状、漆器特征、价值与传承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将楚式髹漆工艺与现代文创产品结合的传承创新方法,通过指导毕业设计课题... 针对湖北荆州地区民间特色楚式髹漆工艺所面临的生存和传承困境,对楚式髹漆工艺的程序、特性、现状、漆器特征、价值与传承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将楚式髹漆工艺与现代文创产品结合的传承创新方法,通过指导毕业设计课题案例的实践验证,拓展了楚式髹漆工艺的应用领域。运用数字化建模实现数据应用与共享,并将现代先进加工技术与传统髹漆工艺制作结合,以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视角,融合传统文化设计语意,来传播该技艺价值,实现文化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式髹漆工艺 文化创意产品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髹漆工艺研究(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16年第2期11-15,共5页
5犀皮工艺出现 犀皮又写作西皮、犀毗,或称斑纹漆。它是在漆地上先做出高底不平的花纹,再交替填髹多层色漆,干后磨光,使漆面乍看十分匀称,细看又变化无穷,色泽斑驳陆离,呈现一层层、一圈圈的斑犀之文,漫无定律,天然流动。其纹如片云状... 5犀皮工艺出现 犀皮又写作西皮、犀毗,或称斑纹漆。它是在漆地上先做出高底不平的花纹,再交替填髹多层色漆,干后磨光,使漆面乍看十分匀称,细看又变化无穷,色泽斑驳陆离,呈现一层层、一圈圈的斑犀之文,漫无定律,天然流动。其纹如片云状斑纹者叫片云斑犀皮,若象圆花形者称为圆花斑犀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髹漆工艺 六朝 斑纹 花纹 地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髹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评《髹饰录图说》
8
作者 胡晓欢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7-I0007,共1页
明朝漆器制作大家黄成的《髹饰录》,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领域极为重要的漆器修饰工艺著作,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部古代漆工专著。当代漆器工艺大师长北曾校勘了《髹饰录图说(2007版)》,时隔十多年后,又再次对修订版本《髹饰录图说(2021年版... 明朝漆器制作大家黄成的《髹饰录》,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领域极为重要的漆器修饰工艺著作,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部古代漆工专著。当代漆器工艺大师长北曾校勘了《髹饰录图说(2007版)》,时隔十多年后,又再次对修订版本《髹饰录图说(2021年版)》进行了注释,此版本与之前版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将蒹葭堂抄本和德川抄本置于同一平台进行校勘研讨,同时还对朱氏刻本和已经出版的四种解说本进行了校勘,并且采用古书、古图、古物及工坊流程等对《髹饰录》进行详细注解,丰富性、严谨性较强,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从该书的注解中,我们能够得知,《髹饰录》是对明代以及明代之前漆工技艺与经验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录》 蒹葭 工艺 髹漆工艺 饰录 修订版本 传承与发展 图说
原文传递
髹漆工艺与陶瓷结合的表现探索
9
作者 关涛 丁玲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3期111-111,共1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和最善于用漆的国家,髹漆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传统手工艺特色。漆液由于本身的附着特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不同漆胎的工艺品。本文探讨了将髹漆工艺与陶胎相结合的历史特点,利用现代装饰的表现语言表达内...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和最善于用漆的国家,髹漆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传统手工艺特色。漆液由于本身的附着特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不同漆胎的工艺品。本文探讨了将髹漆工艺与陶胎相结合的历史特点,利用现代装饰的表现语言表达内涵,制作独具匠心的工艺作品,并对二者结合的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髹漆工艺 陶瓷 陶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耳杯的髹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佳佳 姚政权 +2 位作者 徐靖 杨娟 李华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4,共7页
为研究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木胎和夹纻胎耳杯残片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耳杯的结构由内表面漆膜、内侧漆灰、胎体、外侧漆灰和外表面漆... 为研究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木胎和夹纻胎耳杯残片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耳杯的结构由内表面漆膜、内侧漆灰、胎体、外侧漆灰和外表面漆膜组成。木胎耳杯以榆木为胎,夹纻胎耳杯中的纺织品为麻类。红色漆膜的呈色物质为硫化汞。木胎耳杯漆灰层薄而细腻,填料主要为石英、钠长石和云母,夹纻胎耳杯漆灰层掺杂了大颗粒无机矿物,填料主要为骨灰、石英和钠长石。不同胎体的耳杯体现了不同的工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一号汉墓 夹纻胎 木胎 耳杯 髹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髹漆平脱秘色瓷碗髹漆工艺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勇剑 杨军昌 姜捷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2,共7页
在1987年的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出土一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是秘色瓷与金银工艺、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珍贵文物。为了对其髹漆工艺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利用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髹漆残块、银扣残块样品进行... 在1987年的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出土一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是秘色瓷与金银工艺、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珍贵文物。为了对其髹漆工艺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利用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髹漆残块、银扣残块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髹漆工艺的流程。研究结果可为文物保护修复、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史研究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器 髹漆工艺 平脱工艺 法门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漆琴的髹漆工艺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欢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3年第1期98-101,共4页
漆琴是漆制乐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唐代漆琴的髹漆工艺的制作材料与特征、漆质断纹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唐代漆琴中的漆工艺有力地推动了部分漆艺技法的发展和形成。同时也为漆器制作的领域拓宽了范围。
关键词 髹漆工艺 特征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秦汉时期的巴蜀髹漆工艺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昭和 《四川文物》 2004年第4期31-40,共10页
古代巴蜀髹漆工艺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巴蜀地域内出土的战国至汉时期的漆器特点 ,结合异地出土有关材料 ,展示了从“成亭”→“成市”→“工官” ,从战国到秦汉 ,巴蜀髹漆工艺一脉相承 ,并经由了原始、发... 古代巴蜀髹漆工艺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巴蜀地域内出土的战国至汉时期的漆器特点 ,结合异地出土有关材料 ,展示了从“成亭”→“成市”→“工官” ,从战国到秦汉 ,巴蜀髹漆工艺一脉相承 ,并经由了原始、发展、成熟等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源流 髹漆工艺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彩席漆膜的成分、表面形态及髹漆工艺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思予 陈家昌 +1 位作者 张良帅 武志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9,共9页
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M8为高等级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该墓出土了以漆木器为主的各类文物400余件,其中尤以黑、红两色竹蔑编织而成的髹漆竹席最为精美。为开展彩漆竹席脱水保护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 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M8为高等级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该墓出土了以漆木器为主的各类文物400余件,其中尤以黑、红两色竹蔑编织而成的髹漆竹席最为精美。为开展彩漆竹席脱水保护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竹席漆膜的成分及表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髹漆文献资料探讨了漆膜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城阳城彩席中的黑色漆膜为大漆自然显色,红色漆膜是大漆掺加朱砂调制而成;黑色漆膜表面较为平整,漆膜与胎体结合紧密,红色漆膜表面相对粗糙,结构较为疏松;竹席漆膜的厚度在0.02~0.03 mm之间,应是由大漆涂刷至少3~5次制备而成。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彩漆竹席的脱水保护及展示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表面形态 髹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髹漆工艺介入陶瓷装饰技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婧婧 逯欢欢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7年第6期43-46,共4页
髹漆与陶瓷的结合创作,自古有之,古代陶与漆结合的形式,多以通体髹饰陶器或罩漆彩绘的形式。现代髹漆工艺与陶瓷的结合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陶瓷作为漆艺的胎体,属于漆陶范畴;另一种是以髹漆工艺作为技法介入陶瓷装饰,丰富陶瓷的装饰... 髹漆与陶瓷的结合创作,自古有之,古代陶与漆结合的形式,多以通体髹饰陶器或罩漆彩绘的形式。现代髹漆工艺与陶瓷的结合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陶瓷作为漆艺的胎体,属于漆陶范畴;另一种是以髹漆工艺作为技法介入陶瓷装饰,丰富陶瓷的装饰语言。本文通过对陶瓷和髹漆工艺的材料、特点,结合可能性以及应用的方式等方面的探究来寻求现代髹漆工艺介入陶瓷装饰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髹漆工艺 陶瓷装饰 材料 介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髹漆工艺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
16
作者 张晶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传统髹漆工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应局限于艺术圈这个狭小的空间,而应开拓市场,以更有利于传统漆艺的传承与保护。室内装饰与室内陈设与人们的生活关系紧密,且市场广大,应合理地开发利用。
关键词 髹漆工艺 运用 室内装饰 室内陈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楚式髹漆工艺的创造性转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柴晶 王宇晖 庄园 《天工》 2023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前关于楚式髹漆工艺的研究较少,且多以漆器工艺介绍、漆器外形设计等纯艺术视角为主。基于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开展楚式髹漆工艺的创造性转化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楚式髹漆工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依托文旅产业消费诉求与特征需... 目前关于楚式髹漆工艺的研究较少,且多以漆器工艺介绍、漆器外形设计等纯艺术视角为主。基于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开展楚式髹漆工艺的创造性转化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楚式髹漆工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依托文旅产业消费诉求与特征需要,对荆楚漆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内涵与表现加以创造性转化,能够解决荆楚漆艺文旅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新荆楚漆艺传承路径,赋予并激活荆楚漆艺在现代艺术语境中的数字经济效益与艺术生命力,助力楚式髹漆工艺在时代语境下的传承与开发,助推湖北旅游业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楚式髹漆工艺 创造性转化 路径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鲁王墓出土红漆木桌的髹漆工艺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勇 徐军平 《科技视界》 2015年第1期396-397,共2页
明代鲁荒王朱檀墓的陪葬品中发现有多件漆器家具,它为研究明初的家具式样和髹漆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为了解明鲁王墓出土红漆木桌的髹漆技术,本工作在对木桌保存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漆膜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 明代鲁荒王朱檀墓的陪葬品中发现有多件漆器家具,它为研究明初的家具式样和髹漆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为了解明鲁王墓出土红漆木桌的髹漆技术,本工作在对木桌保存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漆膜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从而对漆桌的髹漆材料和工艺有了初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鲁王墓 髹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髹漆工艺经验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文光 《中国生漆》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髹漆工艺 血料 猪血 火温制血 温开水制血 太阳能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古琴的髹漆工艺和样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露荃 《工业设计》 2021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明朝是古琴发展的极盛时期,因古琴受帝王的喜爱,宗室和民间的斫琴之风盛行,现存的传世古琴中,明琴所占的比例最多,在样式上对比前代更加复杂。文章着重阐述了明代古琴的髹漆工艺及样式。以期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对现代古琴的制作提供... 明朝是古琴发展的极盛时期,因古琴受帝王的喜爱,宗室和民间的斫琴之风盛行,现存的传世古琴中,明琴所占的比例最多,在样式上对比前代更加复杂。文章着重阐述了明代古琴的髹漆工艺及样式。以期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对现代古琴的制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古琴 髹漆工艺 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