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高频振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1
作者 梅云飞 陈斌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6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高频振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根据患儿病历号尾号单双数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各40例。单药组给予吸入...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高频振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根据患儿病历号尾号单双数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各40例。单药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高频振动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高频振动雾化吸入治疗。2组以1周为1个疗程,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性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97.50%vs.77.50%,χ^(2)=7.314,P=0.007)。治疗2个疗程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联合组呼吸困难、喘息、肺部哮鸣音、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单药组(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vs.10.00%,P=1.000)。结论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高频振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恢复患儿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 硫酸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高频振动雾化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动刀技术在航天总装中的研究与工程实践
2
作者 杨利锋 皮崇鑫 +2 位作者 卢堃 林棋 李天啸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099-104,共6页
为了解决航天产品总体装配中手工裁剪复合柔性材料所面临的效率低、准确性差和高材料浪费等问题,本文分析了航天总装中常用的高温绝热布、无碱玻璃纤维布等多种复合材料的特性,并针对性提出了高频振动刀特种加工技术这种解决方案。基于... 为了解决航天产品总体装配中手工裁剪复合柔性材料所面临的效率低、准确性差和高材料浪费等问题,本文分析了航天总装中常用的高温绝热布、无碱玻璃纤维布等多种复合材料的特性,并针对性提出了高频振动刀特种加工技术这种解决方案。基于此技术,工作人员就“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航天生产的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展了工程性验证和实践。研究发现,通过对高频振动刀技术的研究开发,不仅能够提升航天装配效率和精度,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确保航天裁剪的高质量,这为航天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积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产品 总体装配 高频振动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有限元法研究进展及在飞行器高频振动响应预示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兆林 杨智春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6期51-65,共15页
结构的高频振动问题严重影响飞行器的服役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高效准确地预示结构的高频振动响应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能量有限元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频振动响应预示新方法,弥补了有限元法、统计能量法等... 结构的高频振动问题严重影响飞行器的服役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高效准确地预示结构的高频振动响应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能量有限元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频振动响应预示新方法,弥补了有限元法、统计能量法等传统方法在高频振动响应预示方面的不足。本文回顾了能量有限元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能量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工程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对能量有限元法在飞行器结构高频振动响应预示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对能量有限元法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有限元法 高频振动 响应预示 能量密度 能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部高频振动按摩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预防效果
4
作者 洪婷 戴玉璇 +3 位作者 吴小华 童丽梅 陈依琳 张巧莲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 观察背部高频振动按摩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三阶梯俯卧位,在此基础上观... 目的 观察背部高频振动按摩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三阶梯俯卧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配合使用背部高频振动按摩。观察两组住院期间氧疗周期、住院时间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氧疗周期、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18.0%,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阶梯俯卧位联合背部高频振动按摩,可缩短早产儿氧疗周期及住院时间,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梯俯卧位 背部高频振动按摩 早产儿 生命体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大直径楔形单桩高频振动沉桩特性
5
作者 袁兰 陆亚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9-1197,共9页
为研究海上风电中大直径楔形单桩基础在安装方面的经济性,文章采用ABAQUS中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CEL)建立高频振动荷载下单桩基础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同等用钢量的楔形单桩和等截面单桩的沉桩特性。通过分析桩体贯入速度、摩阻力... 为研究海上风电中大直径楔形单桩基础在安装方面的经济性,文章采用ABAQUS中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CEL)建立高频振动荷载下单桩基础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同等用钢量的楔形单桩和等截面单桩的沉桩特性。通过分析桩体贯入速度、摩阻力、土体位移和土体应力,探讨楔形结构对基础安装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楔形单桩在砂土中所需总沉桩时间比等截面单桩减少了38%,在施工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沉桩后期,楔形单桩的浅层土体位移峰值位置后移,峰值增量有所增加,传递到地基中的能量更多,对土体的扰动更为强烈,地表径向扰动范围增大了0.01r(r为等截面单桩半径)。研究成果不仅为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截面型式的设计提供依据,更为探索大直径楔形单桩基础在海上风电项目中的潜在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动 楔形单桩 海上风电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 沉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动沉桩技术原理及其工程应用
6
作者 肖勇杰 《四川水泥》 2024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为了促进桩基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并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对高频振动沉桩技术原理及其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高频振动沉桩技术的原理,包括由动力系统、传输系统和振动锤组成的沉桩系统,偏心块旋转产生激振力的机... 为了促进桩基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并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对高频振动沉桩技术原理及其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高频振动沉桩技术的原理,包括由动力系统、传输系统和振动锤组成的沉桩系统,偏心块旋转产生激振力的机理以及桩体贯入的土体液化和桩体下沉过程。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在全套管振动取土灌注桩和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振动贯入方面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高频振动沉桩技术具有独特原理和优势,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且正朝着智能化和绿色环保化方向发展,为工程建设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动沉桩技术 工作原理 工程应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处理中高频振动沉桩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李倩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5期58-60,共3页
针对钢管桩高频振动沉桩研究和应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ABAQUS有限元建模数字模拟分析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钢管桩高频振动沉桩的可靠性。该方法可有效分析钢管桩高频振动沉桩过程中的土体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距管周1 m处土体... 针对钢管桩高频振动沉桩研究和应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ABAQUS有限元建模数字模拟分析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钢管桩高频振动沉桩的可靠性。该方法可有效分析钢管桩高频振动沉桩过程中的土体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距管周1 m处土体径向的位移极值为6.5 mm,而距离管周3 m处土体径向的位移极值为2.3 mm,钢管桩高频振动沉桩对周边土体的影响局限在较小范围内,沉降影响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动沉桩 有限元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顾邦平 孔德军 +3 位作者 赖金涛 张明月 汤志鹏 潘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248,共6页
为了提高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优化设计一种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以振幅放大倍数和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 为了提高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优化设计一种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以振幅放大倍数和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研究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应用对高频振动时效消除AISI 1045钢淬火试样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振幅放大倍数可以达到7.30、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可以低至0.68;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能够显著的放大电磁式激振器的输出振幅,同时能够输出相对均匀的振幅;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了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基于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优化设计,可以减少设计方案的数目,提高设计的效率,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有限元 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 优化设计 高频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0kHz高频振动幅值和相位基准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于梅 左爱斌 +3 位作者 孙桥 杨丽峰 刘爱东 马明德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6-221,共6页
在外差激光干涉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外差正弦逼近法和基于波峰波谷的外差时间间隔法,研制了Mach-Zehnder外差式激光干涉仪和信号调理仪,构建了PXI虚拟仪器测量系统,在压电高频(2~50 kHz)振动台上,实现了1~500 nm振幅范围内的... 在外差激光干涉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外差正弦逼近法和基于波峰波谷的外差时间间隔法,研制了Mach-Zehnder外差式激光干涉仪和信号调理仪,构建了PXI虚拟仪器测量系统,在压电高频(2~50 kHz)振动台上,实现了1~500 nm振幅范围内的纳米级振动传感器灵敏度幅值和相移的测量,建立了国家高频振动幅值和相位基准,并在2~10 kHz频率范围内完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与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国际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高频振动幅值和相位基准 外差激光干涉法 改进的正弦逼近法 基于波峰波谷的时间间隔法 压电高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J-2025高频振动细筛替代MVS2420高频振动网筛试验
10
作者 李洪冰 郑金香 +2 位作者 李传林 刘占伟 史晓华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6年第2期54-55,59,共3页
文章介绍了wJ-2025高频振动细筛特点。介绍了WJ一2025高频振动细筛替代MVS2420高频振动网筛对比性工业试验,对两种筛子筛下品位、筛下产率、筛分量效率、筛分质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两种筛子运转时间、日常维护管理、运行成本进行了... 文章介绍了wJ-2025高频振动细筛特点。介绍了WJ一2025高频振动细筛替代MVS2420高频振动网筛对比性工业试验,对两种筛子筛下品位、筛下产率、筛分量效率、筛分质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两种筛子运转时间、日常维护管理、运行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分 高频振动细筛 高频振动网筛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等强度梁的光纤光栅高频振动传感器 被引量:28
11
作者 孙华 刘波 +2 位作者 周海滨 苗银萍 兰玉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70-1275,共6页
以光纤光栅为敏感元件,设计了一种基于钢制等强度悬臂梁结构的高频振动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光纤光栅粘贴于等强度悬臂梁的表面而实现。运用材料力学原理对该等强度悬臂梁的共振频率和应变特性进行了推导。采用匹配滤波法解调光信号,并进... 以光纤光栅为敏感元件,设计了一种基于钢制等强度悬臂梁结构的高频振动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光纤光栅粘贴于等强度悬臂梁的表面而实现。运用材料力学原理对该等强度悬臂梁的共振频率和应变特性进行了推导。采用匹配滤波法解调光信号,并进行了传感探头优化设计,使该传感器实现了温度补偿。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任意频率的振动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振动传感器可以实现高频振动信号的检测,实际上限频率达6kHz,测量频率误差小于0.5%,能够实现温度补偿,且集成度高,结构轻便,具有广阔的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高频振动传感器 匹配光栅滤波 光纤光栅 等强度梁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高频振动沉桩的饱和土超静孔压及单桩静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邓俊杰 陈龙珠 +1 位作者 邢爱国 宋春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为解决常规锤击、电动中低频振动法进行桩基施工时引起较为严重的噪声、振动和增大电网负荷等问题,发达国家已在应用液压高频振动施工技术,但沉桩的土动力学机理以及单桩静力荷载–沉降特性等尚缺乏深入的室内外试验研究。利用大吨位液... 为解决常规锤击、电动中低频振动法进行桩基施工时引起较为严重的噪声、振动和增大电网负荷等问题,发达国家已在应用液压高频振动施工技术,但沉桩的土动力学机理以及单桩静力荷载–沉降特性等尚缺乏深入的室内外试验研究。利用大吨位液压高频振动锤,在某深厚饱和软土场地对直径500 mm、长度26~29 m的预应力管桩进行了沉桩施工试验,观测了邻近地基土超静孔压随沉桩深度而上升及其后续消散的过程;在休止期满后进行了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并将实测极限承载力与其它常规施工方法的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对推广应用液压高频振动沉桩新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地基 预制桩施工 液压高频振动 超静孔隙水压力 单桩静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出砂高频振动信号采集监测系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刚 刘澎涛 +2 位作者 韩金良 陈超 杨全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0,118,共3页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适度出砂开采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和油井产能.通过室内模拟油井出砂环境实验,研发了一套对油井出砂产生的高频振动信号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不同粒径的砂粒撞击管壁产生的高频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适度出砂开采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和油井产能.通过室内模拟油井出砂环境实验,研发了一套对油井出砂产生的高频振动信号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不同粒径的砂粒撞击管壁产生的高频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确定了砂粒撞击管壁产生的振动信号所在的频率段为10 000~20 000 Hz,得到了油井出砂状态下砂粒的振动特征频率,进而获得了不同出砂量与信号时域幅值和自功率谱幅值的关系曲线,实现了对油井出砂量的实时检测,验证了高频振动信号监测油井出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出砂 实时监测 高频振动信号 时频分析 出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泵泵阀高频振动时不完全关闭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越 杨志刚 +2 位作者 刘勇 董景石 林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266,共5页
为了阐述压电泵高频工作时其阀的不完全关闭现象,并更好地利用该状态下压电泵特有的优点,分析了此条件下泵的出流机理,从理论上证明了现象的存在性,并得到预测依据。以流体作用在阀上的动压为基础,建立阀在液体中的振动力学模型,得到阀... 为了阐述压电泵高频工作时其阀的不完全关闭现象,并更好地利用该状态下压电泵特有的优点,分析了此条件下泵的出流机理,从理论上证明了现象的存在性,并得到预测依据。以流体作用在阀上的动压为基础,建立阀在液体中的振动力学模型,得到阀在压电泵工作状态下的频率响应,同时利用流体动力学分析阀在工作液体中的平均受力及位移,通过动态响应和平均位移的相对关系,得出阀不完全关闭的充分条件为振幅放大系数小于0.25。试验结果表明:80 Hz时阀处于可完全关闭状态;140 Hz时振幅放大系数小于0.25,阀的不完全关闭现象出现;随着频率升高振幅放大系数减小,260 Hz时阀的不完全关闭现象更加明显,阀与阀座的最小间距大于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单向阀 高频振动 动力学模型 工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体外高频振动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克群 李娟 +3 位作者 陶桂珍 范希君 朱榕 曾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33-1634,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体外高频振动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便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腹部体外高频振动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便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腹部体外高频振动法。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后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性状及排便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排便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病人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体外高频振动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病人便秘症状,缩短病人排便间隔时间,提高病人住院满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振动 体外高频振动 脑卒中 便秘 并发症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桩套管高频振动贯入过程中挤土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勇杰 陈福全 林良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68-3274,共7页
随着全套管振动取土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发展,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关于灌注桩套管高频振动贯入机制,特别是套管贯入引起的挤土效应研究还不全面。全面介绍了套管高频振动贯入全过程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后,对... 随着全套管振动取土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发展,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关于灌注桩套管高频振动贯入机制,特别是套管贯入引起的挤土效应研究还不全面。全面介绍了套管高频振动贯入全过程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后,对地表隆起、土体侧移及超孔隙水压力等挤土效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向的挤土位移随套管贯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竖向挤土位移随着套管贯入深度的增加,浅层土表现为隆起量增大,而深层土表现为下沉量增大;最大挤土位移与套管贯入深度存在滞后效应;浅层土体的隆起为水平向应力加载引起竖向应力增加所致,且隆起分界面深度随着动力荷载幅值增大而增大,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超孔隙水压力随套管贯入深度增加而增大,随径向距离增大呈指数型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套管 高频振动 挤土效应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垂向高频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林芽 吕锐 刘海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分析不平顺条件下无砟轨道的高频振动特性及声辐射特性,建立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在轮轨表面粗糙度激励下考虑接触滤波,模拟出了轮轨垂向高频振动相互作用力,并将此力作用在按我国实际轨道结构建立的三... 为了分析不平顺条件下无砟轨道的高频振动特性及声辐射特性,建立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在轮轨表面粗糙度激励下考虑接触滤波,模拟出了轮轨垂向高频振动相互作用力,并将此力作用在按我国实际轨道结构建立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上,仿真模拟轨道系统在随机荷载作用下的高频振动特性,得到了钢轨轨头、轨腰、轨底3处的振动响应与轨道板同一截面离钢轨不同距离的3处振动响应和竖向振动加速度级谱。结果表明:钢轨振动响应中轨头处振动响应最大,轨道板振动响应中距离钢轨越近响应也越大;在计算频域内轨道系统的高频振动主要以钢轨的振动为主,钢轨高振幅的振动主要集中在0~3 000 Hz,而轨道板的高振幅振动就主要集中在0~1 000 Hz,这为以后采用三维轨道结构面上的振动响应结果作为速度边界条件,利用声学边界元法计算轨道的声辐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动 振动响应 无砟轨道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系统高频振动响应 被引量:18
18
作者 魏伟 翟婉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轮对导纳特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轮轨耦合系统在轮轨表面粗糙度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轮轨高频振动主要以钢轨振动为主,轮对只在高频较窄频域振动强烈,并且车轮横向振动振幅超过垂向对应值。降低轮/轨导纳可以有效降低轮... 在轮对导纳特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轮轨耦合系统在轮轨表面粗糙度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轮轨高频振动主要以钢轨振动为主,轮对只在高频较窄频域振动强烈,并且车轮横向振动振幅超过垂向对应值。降低轮/轨导纳可以有效降低轮/轨高频振动响应,轮轨导纳合理匹配有利于轮轨系统响应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轮轨系统 高频振动 响应 轮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术后高频振动与叩背排痰效果比较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杨芳 贺琳晰 +1 位作者 富园园 周明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排痰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ICU 8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按收入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行人工叩背排痰辅助清理呼吸道,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排痰方法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ICU 8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按收入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行人工叩背排痰辅助清理呼吸道,观察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应用高频振动排痰进行辅助清理呼吸道护理。结果两组首次排痰护理10min及吸痰后15min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吸痰后15min血气分析检查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及干预后72h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应用高频振动排痰行辅助清理呼吸道的护理效果优于人工叩背,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肺泡灌洗 高频振动排痰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动对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威 樊小力 +1 位作者 吴苏娣 宋新爱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 (SOL)梭内、外肌纤维MH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 ,高频正弦波振动大鼠比目鱼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大鼠比目鱼肌 (SOL)梭内、外肌纤维MHC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 (SOL)梭内、外肌纤维MH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 ,高频正弦波振动大鼠比目鱼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大鼠比目鱼肌 (SOL)梭内、外肌纤维MHC表达变化。结果尾部悬吊 7d后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中快缩型MHC的表达均有所增加 ,而在吊尾期间给予高频正弦波振动比目鱼肌后梭内、外肌快缩型MHC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MHC表型转化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尾部悬吊 高频振动 肌梭 基因表达 梭内肌纤维 梭外肌纤维 比目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