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复合碳硅锰铁合金中碳和硫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兰群 尹艳清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5,共4页
介绍了利用红外碳硫测定仪测定新型铁合金材料复合碳硅锰铁合金中碳和硫含量的方法。对助熔剂的种类、助溶剂的用量、试样称样量和校正标样作了较详细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分析条件。在没有复合碳硅锰铁合金标准样品情况下,实验选用... 介绍了利用红外碳硫测定仪测定新型铁合金材料复合碳硅锰铁合金中碳和硫含量的方法。对助熔剂的种类、助溶剂的用量、试样称样量和校正标样作了较详细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分析条件。在没有复合碳硅锰铁合金标准样品情况下,实验选用含量接近的铁合金和生铁标样分别校准碳和硫的校准曲线。通过该方法对试样测定的精密度、准确度以及回收率的实验,证明该方法用于复合碳硅锰铁中碳和硫的分析切实可行。实际样品中碳、硫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和3%,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7%~103%和97%~1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碳硅锰铁合金 助熔剂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倩倩 张毅 +2 位作者 张健豪 刘攀 张欣耀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6-1580,共5页
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框架材料,准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有利于从源头上指导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等关键参数考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量为0.025~0.050 g... 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框架材料,准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有利于从源头上指导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等关键参数考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量为0.025~0.050 g,助熔剂组合为0.4 g铁+0.2 g锡+1.5 g钨。采用合金钢、生铁和高碳铬铁标准样品校准碳硫分析仪,建立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试样测定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验证,证明方法用于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分析切实可行。方法在含量为0.006%~9%线性良好,实际样品中碳测定结果的精密度(RSD,n=6)为0.50%~1.3%,加标回收率为93.0%~100%。方法满足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快速准确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铝基复合材料 中子吸收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分析金属材料中碳、硫的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攀 唐伟 +1 位作者 张斌彬 李治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钢铁、铁合金和有色金属合金(如镍基合金、难熔金属、硬质合金、稀土金属等)中的碳、硫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侧重汇总了仪器、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和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该方法的...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钢铁、铁合金和有色金属合金(如镍基合金、难熔金属、硬质合金、稀土金属等)中的碳、硫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侧重汇总了仪器、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和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引用文献14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硫分析 金属 钢铁 铁合金 有色金属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攀 唐伟 +1 位作者 张斌彬 李治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固体化学品(固体氧化物和无机盐)、金属矿物、岩石、土壤、尘、煤、碳素材料、石墨矿、硅酸盐、耐火材料、固体催化剂等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元素的应用,侧重汇总了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固体化学品(固体氧化物和无机盐)、金属矿物、岩石、土壤、尘、煤、碳素材料、石墨矿、硅酸盐、耐火材料、固体催化剂等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元素的应用,侧重汇总了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及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分析条件,并展望了该法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引用文献15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无机非金属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硅中总碳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鲁毅 柳洪超 +2 位作者 郭国建 吴立军 尤瑜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7-1459,共3页
碳化硅又称金刚砂,主要由石英砂、石油焦等原料通过电阻炉炼制而成,是一种高强度、耐磨削、耐高温、耐腐蚀的无机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宽带隙以及高电子迁移率等优良的性能,在机械、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4... 碳化硅又称金刚砂,主要由石英砂、石油焦等原料通过电阻炉炼制而成,是一种高强度、耐磨削、耐高温、耐腐蚀的无机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宽带隙以及高电子迁移率等优良的性能,在机械、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4]。碳化硅中的总碳含量是评价碳化硅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不同领域中对其含量都有明确规定[5-6]。目前测定碳化硅中总碳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燃烧重量法[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碳 高频感应 红外吸收光谱 高化学稳定性 电子迁移率 高热导率 石油焦 重量 无机材料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6
作者 耶曼 李田义 +1 位作者 李小桂 李湘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4,共6页
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已难以满足测定批量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绿色环保要求,为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试剂的目标,提出了题示方法。取0.050 0 g样品(已于105℃烘2 h)于陶瓷坩埚(已于1 000℃灼烧4 h)中,置于8... 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已难以满足测定批量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绿色环保要求,为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试剂的目标,提出了题示方法。取0.050 0 g样品(已于105℃烘2 h)于陶瓷坩埚(已于1 000℃灼烧4 h)中,置于85℃恒温电热板上,滴加体积比1∶5的盐酸-水混合溶液,直至溶液停止冒泡,蒸干后于105℃恒温干燥箱中烘烤2~3 h,取出,加入0.4 g纯铁助熔剂和1.5 g纯钨助熔剂,选择高碳池分析气路,分析时间为30 s,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总有机碳的检出限(3s)为0.012%,有机质的检出限(3s)为0.021%。测定了6种标准物质中总有机碳,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小于5.0%,与认定值基本一致。方法用于分析20个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NY/T 1121.6-2006中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有机质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 土壤 水系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
7
作者 王琳 王楠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3-1568,共6页
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元素对矿产开采、钢铁冶炼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碳、硫的准确、快速定量检测至关重要,但未见有对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同时测定的研究。将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含量科学分为C1、C2、S1、S2... 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元素对矿产开采、钢铁冶炼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碳、硫的准确、快速定量检测至关重要,但未见有对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同时测定的研究。将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含量科学分为C1、C2、S1、S2四段,并分别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加入比例及种类等因素进行探究,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的方法,并通过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与再现性。结果表明,C1、C2、S1、S2称样量分别为0.200 0、0.100 0、0.100 0、0.100 0 g,助熔剂组合方式为Fe+W=(0.6000+0.6000)、(0.6000+0.6000)、(0.9000+0.6000)、(0.6000+0.600 0) g为最佳实验条件。C1、C2、S1、S2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5 9、0.999 9、0.998 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1.3%、1.5%、1.3%、1.3%,使用3种不同型号的红外碳硫仪进行对比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56%~6.5%。结果均显示,方法准确、可靠,满足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的同时、准确快速定量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矿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蒙乃尔镍铜合金中碳 被引量:9
8
作者 常国梁 刘攀 张毅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21,共6页
蒙乃尔(Monel)合金是一种以镍、铜为基体成分的特种耐蚀合金,典型成分为67%Ni-30%Cu。现行标准方法GB/T 21931.1—2008《镍、镍铁和镍合金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对Monel合金在内的分析条件不甚明确,且实验中存在熔融物喷溅... 蒙乃尔(Monel)合金是一种以镍、铜为基体成分的特种耐蚀合金,典型成分为67%Ni-30%Cu。现行标准方法GB/T 21931.1—2008《镍、镍铁和镍合金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对Monel合金在内的分析条件不甚明确,且实验中存在熔融物喷溅等现象,基于此,开展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Monel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研究。探讨了助熔剂、样品量对碳含量测定的影响,并从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等方面进行方法学评价,建立了适用于Monel合金中碳含量测定的专用方法。确定的最佳分析条件为:称取0.20~0.30g样品于陶瓷坩埚中,加入1.5~2.0g钨粒作助熔剂;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校正仪器,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定量限为0.003%。应用于Monel K500、Monel 400实际样品中碳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3%。加入钢铁标准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106%。本法结果同GB/T 21931.1—2008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 红外吸收 蒙乃尔(Monel)合金 燃烧 镍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钴基钎料中碳和硫 被引量:9
9
作者 蒙益林 汪磊 +1 位作者 孙涛 张佩佩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44,共6页
将坩埚于1100℃马弗炉中灼烧4h后自然冷却,置于干燥器中1d内使用,且使用前在电炉上烘烤30rain,然后称取O.5g试样、O.3g纯铁和1.Og钨锡粒加入到经过处理的坩埚中,以钢铁碳硫标样建立单点校准曲线,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 将坩埚于1100℃马弗炉中灼烧4h后自然冷却,置于干燥器中1d内使用,且使用前在电炉上烘烤30rain,然后称取O.5g试样、O.3g纯铁和1.Og钨锡粒加入到经过处理的坩埚中,以钢铁碳硫标样建立单点校准曲线,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钴基钎料中碳和硫的方法。优化后仪器参数如下:高频功率为90%,吹扫和延迟时间均为10S,炉头刷工作频率为5次。碳和硫的方法检测下限分别为O.00O64%和O.0O040%。采用方法对C050NiCrWB、C045NiCrWB两种钴基钎料样品中碳和硫分别进行测定,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O%~5.1%和4.2%~9.O%,在C050NiCrWB、C045NiCrWB样品中加入Lec05015011#钢铁碳硫标样,在C050NiCrWB样品中加入LECO5015012#钢铁碳硫标样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1%~1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钎料 高频燃烧感应 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镍基自熔合金中碳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郑立春 张庸 +4 位作者 闫秀芬 张继民 杨丽 詹秀嫣 李继超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70,共4页
介绍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FZNCr-60A镍基自熔合金中碳的方法。对助熔剂的种类、加入方式以及用量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同时试验了不同的样品称样量和加入顺序,确定了先加0.3g铁助熔剂,然后加0.2g试样,最后加1.5g钨锡助熔剂的最佳的加... 介绍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FZNCr-60A镍基自熔合金中碳的方法。对助熔剂的种类、加入方式以及用量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同时试验了不同的样品称样量和加入顺序,确定了先加0.3g铁助熔剂,然后加0.2g试样,最后加1.5g钨锡助熔剂的最佳的加入顺序。在没有FZNCr-60A镍基自熔合金标准样品的情况下,选择含量接近的LECO 501-506钢铁中碳和硫校准样品(w(C)=0.895%±0.007%)以及其他合金标样对仪器进行了校准。将实验确定的方法用于两个含量不同的实际样品中碳的测定,测得结果分别为0.857%和0.81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18%(n=11),加标回收率在99%~10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自熔合金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化学物质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镍铝粉末中的碳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庸 张继民 +4 位作者 杨丽 郑立春 张作东 刘睿 余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3-527,共5页
镍基粉末中碳含量的分析质量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但由于碳含量范围较宽,且测定干扰不同,最佳测量条件不一致,更无国家标准方法。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已广泛用于新型材料(如复合碳硅锰铁)中碳和硫的分析,本文基于前期测定镍基钎料以及... 镍基粉末中碳含量的分析质量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但由于碳含量范围较宽,且测定干扰不同,最佳测量条件不一致,更无国家标准方法。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已广泛用于新型材料(如复合碳硅锰铁)中碳和硫的分析,本文基于前期测定镍基钎料以及镍基自熔合金的研究,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镍铝粉末中的碳,实验中选择纯铁与钨锡作助熔剂,高温燃烧分解样品,通过优化助熔剂用量及其添加顺序、样品称样量等测定条件,获得了较为准确的结果。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碳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RSD,n=11),加标回收率为98.0%~105.0%。本方法采用的助熔剂解决了样品导磁性差、燃烧易飞溅等问题,并且针对新型材料缺少标准样品,根据待测样品含量配制相应浓度的基准物质碳酸钠绘制校准曲线,消除了无标准校正的影响,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可分析镍铝粉末中含量在0.005%~0.60%范围的碳,也可为制定镍基粉末中碳的标准分析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铝粉末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 碳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锆基非晶合金中碳、硫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兰 余琼 +2 位作者 张立君 覃广河 贾建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1-723,共3页
锆基非晶合金的应用极为广泛,常被用在穿甲弹、电子产品外壳、医疗器械、空间工程材料、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强度高、模量低是锆基非晶合金不容置疑的优点,但塑性的制约使得锆基非晶合金的应用受到限制。添加合金元素可以提高体系塑性... 锆基非晶合金的应用极为广泛,常被用在穿甲弹、电子产品外壳、医疗器械、空间工程材料、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强度高、模量低是锆基非晶合金不容置疑的优点,但塑性的制约使得锆基非晶合金的应用受到限制。添加合金元素可以提高体系塑性,增强耐腐蚀的性能,改善力学性能[1-4]。研究表明,随着碳的加入量的递增,Zr-Nb-Cu-Fe系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会有显著影响;碳的添加会提高Zr-Cu基合金的电阻率[5]。硫在锆基非晶合金中是一种有害元素,一般以MnS和FeS的形式存在,会降低其塑性、韧性和延展性。因此,准确测定碳、硫元素的含量在非晶合金的研制过程中至为关键,严格控制碳、硫含量也成为了冶金、铸造、检测等领域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非晶合金 硫元素 红外吸收 中碳 高频燃烧 测定 体育休闲用品 Cu-Fe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攀 张毅 +1 位作者 常国梁 张欣耀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0,共7页
碳对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含量的方法,优化了样品尺寸、称样量、助熔剂等关键参数。确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如下:将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剪切为尺寸不大于5mm×5m... 碳对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含量的方法,优化了样品尺寸、称样量、助熔剂等关键参数。确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如下:将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剪切为尺寸不大于5mm×5mm的碎片;称取0.2g样品于陶瓷坩埚中,按照0.2g锡-0.4g铁-1.7g钨,或0.2g锡-1.7g钨的顺序加入多元混合助熔剂;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校准仪器。结果表明:样品尺寸对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较大的样品尺寸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对测定结果有轻微影响。采用0.2g锡-0.4g铁-1.7g钨作助熔剂时,方法空白值为(22±9.7)μg/g(n=10),检出限为0.003%,定量限为0.010%。采用0.2g锡-1.7g钨作助熔剂时,方法空白值为(4.4±6.7)μg/g(n=10),检出限为0.002%,定量限为0.007%。综上,实验方法的定量限为0.007%~0.010%。将实验方法用于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实际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3.5%,加标回收率为90%~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硅硼 非晶合金 薄带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 样品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煤及焦炭中硫含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瑾 刘凯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77,共3页
采用程序升温高频燃烧熔解试样和红外吸收法测定煤和焦炭中高含量硫。根据经验和实际样品分析曲线设置了分析参数。样品采用导磁良好的纯铁和熔点较高的钨粒,再加入少量锡粒作助熔剂熔解,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本法的测定范围为0.100%~3... 采用程序升温高频燃烧熔解试样和红外吸收法测定煤和焦炭中高含量硫。根据经验和实际样品分析曲线设置了分析参数。样品采用导磁良好的纯铁和熔点较高的钨粒,再加入少量锡粒作助熔剂熔解,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本法的测定范围为0.100%~3.50%(质量分数),检出限为0.006 3%(质量分数),测定下限为0.063%(质量分数)。用本法测定4个煤和焦炭的国家标准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且测定值与认定值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燃烧 红外吸收 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铍铍铝合金中碳的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军 孙洪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7-1460,共4页
高铍铍铝合金(铍质量分数为60%~65%)中的碳含量直接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将高铍铍铝合金样品0.10~0.20 g置于预先盛有0.3 g纯铁助熔剂的陶瓷坩埚中,覆盖上2.0 g钨锡助熔剂,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 高铍铍铝合金(铍质量分数为60%~65%)中的碳含量直接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将高铍铍铝合金样品0.10~0.20 g置于预先盛有0.3 g纯铁助熔剂的陶瓷坩埚中,覆盖上2.0 g钨锡助熔剂,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碳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3s)为0.00069%。对不同碳含量的高铍铍铝合金样品分别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高铍铍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铬矿石中碳和硫含量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吕新明 孙振泽 +2 位作者 王东 许海瑞 陈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8年第3期19-22,共4页
建立了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铬矿中的碳和硫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测定时助熔剂种类、配比及加入量的选择,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制定方法的工作曲线,方法的检出限C 0.0020%、S 0.00012%,方法的加标回收率C 98%~100%、S 99%~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 建立了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铬矿中的碳和硫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测定时助熔剂种类、配比及加入量的选择,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制定方法的工作曲线,方法的检出限C 0.0020%、S 0.00012%,方法的加标回收率C 98%~100%、S 99%~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C小于1.5%、S小于2.1%,方法用于铬矿硫含量的测定结果与现有的国家标准方法(GB/T 24224—2009)测定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 铬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线吸收法测定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 被引量:5
17
作者 蒙益林 汪磊 +3 位作者 颜京 张佩佩 高晋峰 武玉杰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6年第5期45-48,共4页
建立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测定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对称样质量、助熔剂种类选择及加入量、空白坩埚的处理、仪器分析参数进行优化后,确定实验方案:称样质量0.5g,助熔剂选用1.0g钨锡粒,坩埚使用前于1100℃中灼烧4h后自... 建立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测定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对称样质量、助熔剂种类选择及加入量、空白坩埚的处理、仪器分析参数进行优化后,确定实验方案:称样质量0.5g,助熔剂选用1.0g钨锡粒,坩埚使用前于1100℃中灼烧4h后自然冷却,保存于干燥器中,仪器分析高频功率设定为1.54kW。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以钢铁标准样品绘制单点校准曲线,以钛合金标准物质IARM271A验证曲线准确性,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测定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分别对记忆合金样品NiTiNb–59炉、NiTiNb–40炉中碳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2%,2.76%(n=10),在两样品中分别加入Leco501–501–1#及AR871碳标准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106%之间。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性高,可用于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铌记忆合金 碳含量 高频燃烧感应红外吸收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焊接药剂中硫含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攀 唐伟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4-68,共5页
研究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焊剂、焊条药皮和药芯焊丝药粉等焊接药剂中硫含量的方法。最佳工作条件为先将0.1~0.15g样品加入预先放置有0.3~0.5g铁屑的瓷坩埚中,再覆盖0.2g锡粒和1.7g钨粒;采用0.3~0.5g钢铁有证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 研究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焊剂、焊条药皮和药芯焊丝药粉等焊接药剂中硫含量的方法。最佳工作条件为先将0.1~0.15g样品加入预先放置有0.3~0.5g铁屑的瓷坩埚中,再覆盖0.2g锡粒和1.7g钨粒;采用0.3~0.5g钢铁有证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助熔剂为0.2g锡粒-1.7g钨粒)。结果表明,方法的测定下限为0.005%(高纯氧气)至0.008%(普通氧气)。将实验方法用于不同硫含量的焊接药剂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不大于7%,加标回收率为83%~107%。采用焊剂及矿石标准样品进行准确度验证,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炼焊剂 烧结焊剂 焊条药皮 药芯焊丝药粉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槽探样品中固定碳的含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宏丽 高小飞 +3 位作者 王盘喜 姚明星 肖芳 倪文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8-1191,共4页
样品0.100 0 g置于坩埚中,加入铁屑助熔剂0.50 g,钨锡助熔剂1.50 g,在马弗炉中于400℃灼烧1 h。冷却后,向坩埚中缓慢分批加入硝酸(1+9)溶液至无气泡冒出。样品于110℃烤干后,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固定碳的含量。按上... 样品0.100 0 g置于坩埚中,加入铁屑助熔剂0.50 g,钨锡助熔剂1.50 g,在马弗炉中于400℃灼烧1 h。冷却后,向坩埚中缓慢分批加入硝酸(1+9)溶液至无气泡冒出。样品于110℃烤干后,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固定碳的含量。按上述方法分析2个国家标准物质(GBW 03118,GBW 03119),其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 槽探样品 固定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化学物质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碳 被引量:22
20
作者 钟华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4,共5页
研究了纯化学物质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对钛及钛合金、校准样品(蔗糖)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量中所使用的助熔剂进行了条件试验,确定二元助熔剂(0.50g Sn+1.50g Cu)能为钛及钛合金提供最佳... 研究了纯化学物质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对钛及钛合金、校准样品(蔗糖)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量中所使用的助熔剂进行了条件试验,确定二元助熔剂(0.50g Sn+1.50g Cu)能为钛及钛合金提供最佳释放条件。在钛及钛合金助熔剂(0.50g Sn+1.50g Cu)的基础上,加入0.500g纯铁有助于纯化学物质(蔗糖)中碳的释放,测定结果与加入0.500g纯钛的结果一致。采用不同碳含量的蔗糖标准溶液建立了校准曲线,测定范围为0.004%~0.060%(碳质量分数)。采用该校准曲线测定了10个钛及钛合金标准样品中的碳含量,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吻合。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分析结果与重量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0.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