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焊接药剂中硫含量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攀 唐伟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4-68,共5页
研究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焊剂、焊条药皮和药芯焊丝药粉等焊接药剂中硫含量的方法。最佳工作条件为先将0.1~0.15g样品加入预先放置有0.3~0.5g铁屑的瓷坩埚中,再覆盖0.2g锡粒和1.7g钨粒;采用0.3~0.5g钢铁有证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 研究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焊剂、焊条药皮和药芯焊丝药粉等焊接药剂中硫含量的方法。最佳工作条件为先将0.1~0.15g样品加入预先放置有0.3~0.5g铁屑的瓷坩埚中,再覆盖0.2g锡粒和1.7g钨粒;采用0.3~0.5g钢铁有证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助熔剂为0.2g锡粒-1.7g钨粒)。结果表明,方法的测定下限为0.005%(高纯氧气)至0.008%(普通氧气)。将实验方法用于不同硫含量的焊接药剂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不大于7%,加标回收率为83%~107%。采用焊剂及矿石标准样品进行准确度验证,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炼焊剂 烧结焊剂 焊条药皮 药芯焊丝药粉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攀 张毅 +1 位作者 常国梁 张欣耀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0,共7页
碳对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含量的方法,优化了样品尺寸、称样量、助熔剂等关键参数。确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如下:将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剪切为尺寸不大于5mm×5m... 碳对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中碳含量的方法,优化了样品尺寸、称样量、助熔剂等关键参数。确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如下:将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剪切为尺寸不大于5mm×5mm的碎片;称取0.2g样品于陶瓷坩埚中,按照0.2g锡-0.4g铁-1.7g钨,或0.2g锡-1.7g钨的顺序加入多元混合助熔剂;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校准仪器。结果表明:样品尺寸对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较大的样品尺寸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对测定结果有轻微影响。采用0.2g锡-0.4g铁-1.7g钨作助熔剂时,方法空白值为(22±9.7)μg/g(n=10),检出限为0.003%,定量限为0.010%。采用0.2g锡-1.7g钨作助熔剂时,方法空白值为(4.4±6.7)μg/g(n=10),检出限为0.002%,定量限为0.007%。综上,实验方法的定量限为0.007%~0.010%。将实验方法用于铁硅硼非晶合金薄带实际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3.5%,加标回收率为90%~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硅硼 非晶合金 薄带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 样品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的碳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彩霞 李涛 付鹏飞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9年第2期65-67,共3页
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碳含量。分别考察了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称样量为100~200 mg,以1.5 g钨粒、0.8 g铁粒和0.3 g锡粒为助熔剂。碳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84μg... 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碳含量。分别考察了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称样量为100~200 mg,以1.5 g钨粒、0.8 g铁粒和0.3 g锡粒为助熔剂。碳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84μg/g,测定下限为2.8μ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3%~2.02%(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6%~101.1%。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碳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中铜合金中硫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彩霞 孙海峰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7期103-104,共2页
按照分析测试中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的方法程序,对利用CS844红外碳硫仪测定铜合金中硫含量时重复测量、称量、标准物质、分析仪、仪器示值误差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计算出的硫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4.0×10... 按照分析测试中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的方法程序,对利用CS844红外碳硫仪测定铜合金中硫含量时重复测量、称量、标准物质、分析仪、仪器示值误差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计算出的硫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4.0×10^(-4)和8.0×10^(-4)。硫的测定结果可表示为(0.0051±0.0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 不确定度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轧钢含油污泥中硫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董礼男 周莉莉 +1 位作者 朱春要 张继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8-72,共5页
钢铁厂在热轧、酸洗、冷轧等工序产生的固体混合物被称为轧钢含油污泥,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皮和油脂,这类固体废弃物经一系列处理后可作为烧结原料被重新利用。轧钢含油污泥中含一定量的硫,硫元素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作为有害杂质需严格控... 钢铁厂在热轧、酸洗、冷轧等工序产生的固体混合物被称为轧钢含油污泥,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皮和油脂,这类固体废弃物经一系列处理后可作为烧结原料被重新利用。轧钢含油污泥中含一定量的硫,硫元素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作为有害杂质需严格控制其含量,因此准确测定轧钢含油污泥中硫含量对其后续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建立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轧钢含油污泥中硫含量的方法,重点讨论样品除油前处理的温度、称样量、助熔剂等参数,确定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除油温度为500℃,称样量为0.10 g,助熔剂用量为1.2 g W+0.2 g Sn+0.2 g Fe,采用铁矿石、炉渣标准样品校准曲线,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 67%,定量限为0.002 2%。按照本实验方法测定轧钢含油污泥中硫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8)小于3.0%,加标回收率在97.4%~1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 轧钢 含油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倩倩 张毅 +2 位作者 张健豪 刘攀 张欣耀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6-1580,共5页
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框架材料,准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有利于从源头上指导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等关键参数考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量为0.025~0.050 g... 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框架材料,准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有利于从源头上指导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等关键参数考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量为0.025~0.050 g,助熔剂组合为0.4 g铁+0.2 g锡+1.5 g钨。采用合金钢、生铁和高碳铬铁标准样品校准碳硫分析仪,建立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试样测定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验证,证明方法用于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分析切实可行。方法在含量为0.006%~9%线性良好,实际样品中碳测定结果的精密度(RSD,n=6)为0.50%~1.3%,加标回收率为93.0%~100%。方法满足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快速准确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铝基复合材料 中子吸收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
7
作者 王琳 王楠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3-1568,共6页
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元素对矿产开采、钢铁冶炼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碳、硫的准确、快速定量检测至关重要,但未见有对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同时测定的研究。将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含量科学分为C1、C2、S1、S2... 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元素对矿产开采、钢铁冶炼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碳、硫的准确、快速定量检测至关重要,但未见有对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同时测定的研究。将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含量科学分为C1、C2、S1、S2四段,并分别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加入比例及种类等因素进行探究,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的方法,并通过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与再现性。结果表明,C1、C2、S1、S2称样量分别为0.200 0、0.100 0、0.100 0、0.100 0 g,助熔剂组合方式为Fe+W=(0.6000+0.6000)、(0.6000+0.6000)、(0.9000+0.6000)、(0.6000+0.600 0) g为最佳实验条件。C1、C2、S1、S2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5 9、0.999 9、0.998 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1.3%、1.5%、1.3%、1.3%,使用3种不同型号的红外碳硫仪进行对比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56%~6.5%。结果均显示,方法准确、可靠,满足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的同时、准确快速定量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矿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分析金属材料中碳、硫的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攀 唐伟 +1 位作者 张斌彬 李治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钢铁、铁合金和有色金属合金(如镍基合金、难熔金属、硬质合金、稀土金属等)中的碳、硫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侧重汇总了仪器、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和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该方法的...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钢铁、铁合金和有色金属合金(如镍基合金、难熔金属、硬质合金、稀土金属等)中的碳、硫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侧重汇总了仪器、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和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引用文献14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硫分析 金属 钢铁 铁合金 有色金属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攀 唐伟 +1 位作者 张斌彬 李治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固体化学品(固体氧化物和无机盐)、金属矿物、岩石、土壤、尘、煤、碳素材料、石墨矿、硅酸盐、耐火材料、固体催化剂等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元素的应用,侧重汇总了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固体化学品(固体氧化物和无机盐)、金属矿物、岩石、土壤、尘、煤、碳素材料、石墨矿、硅酸盐、耐火材料、固体催化剂等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元素的应用,侧重汇总了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及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分析条件,并展望了该法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引用文献15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无机非金属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线吸收法测定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蒙益林 汪磊 +3 位作者 颜京 张佩佩 高晋峰 武玉杰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6年第5期45-48,共4页
建立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测定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对称样质量、助熔剂种类选择及加入量、空白坩埚的处理、仪器分析参数进行优化后,确定实验方案:称样质量0.5g,助熔剂选用1.0g钨锡粒,坩埚使用前于1100℃中灼烧4h后自... 建立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测定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对称样质量、助熔剂种类选择及加入量、空白坩埚的处理、仪器分析参数进行优化后,确定实验方案:称样质量0.5g,助熔剂选用1.0g钨锡粒,坩埚使用前于1100℃中灼烧4h后自然冷却,保存于干燥器中,仪器分析高频功率设定为1.54kW。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以钢铁标准样品绘制单点校准曲线,以钛合金标准物质IARM271A验证曲线准确性,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测定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分别对记忆合金样品NiTiNb–59炉、NiTiNb–40炉中碳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2%,2.76%(n=10),在两样品中分别加入Leco501–501–1#及AR871碳标准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106%之间。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性高,可用于镍钛铌记忆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铌记忆合金 碳含量 高频燃烧感应红外吸收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管线钢碳硫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涛 宫庆 宗秋丽 《钢管》 CAS 2015年第4期78-82,共5页
依据JJF 1059.1—2012标准,分析了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管线钢中碳硫含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并对管线钢中碳硫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确定和计算测定过程中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对不确定度分量的数值进... 依据JJF 1059.1—2012标准,分析了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管线钢中碳硫含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并对管线钢中碳硫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确定和计算测定过程中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对不确定度分量的数值进行比较发现,B类标准不确定度是分析碳硫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仪器示值误差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C含量 S含量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 不确定度 仪器示值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硅中总碳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毅 柳洪超 +2 位作者 郭国建 吴立军 尤瑜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7-1459,共3页
碳化硅又称金刚砂,主要由石英砂、石油焦等原料通过电阻炉炼制而成,是一种高强度、耐磨削、耐高温、耐腐蚀的无机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宽带隙以及高电子迁移率等优良的性能,在机械、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4... 碳化硅又称金刚砂,主要由石英砂、石油焦等原料通过电阻炉炼制而成,是一种高强度、耐磨削、耐高温、耐腐蚀的无机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宽带隙以及高电子迁移率等优良的性能,在机械、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4]。碳化硅中的总碳含量是评价碳化硅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不同领域中对其含量都有明确规定[5-6]。目前测定碳化硅中总碳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燃烧重量法[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碳 高频感应 红外吸收光谱 高化学稳定性 电子迁移率 高热导率 石油焦 重量 无机材料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13
作者 耶曼 李田义 +1 位作者 李小桂 李湘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4,共6页
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已难以满足测定批量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绿色环保要求,为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试剂的目标,提出了题示方法。取0.050 0 g样品(已于105℃烘2 h)于陶瓷坩埚(已于1 000℃灼烧4 h)中,置于8... 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已难以满足测定批量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绿色环保要求,为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试剂的目标,提出了题示方法。取0.050 0 g样品(已于105℃烘2 h)于陶瓷坩埚(已于1 000℃灼烧4 h)中,置于85℃恒温电热板上,滴加体积比1∶5的盐酸-水混合溶液,直至溶液停止冒泡,蒸干后于105℃恒温干燥箱中烘烤2~3 h,取出,加入0.4 g纯铁助熔剂和1.5 g纯钨助熔剂,选择高碳池分析气路,分析时间为30 s,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总有机碳的检出限(3s)为0.012%,有机质的检出限(3s)为0.021%。测定了6种标准物质中总有机碳,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小于5.0%,与认定值基本一致。方法用于分析20个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NY/T 1121.6-2006中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有机质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 土壤 水系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检测铜冶炼烟灰中的硫
14
作者 李昊泽 韩水英 +1 位作者 李建伟 闫雪松 《云南冶金》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检测铜冶炼烟灰中的硫分析方法。该试验过程中选择称量0.05~0.06 g样品,加入0.05 g纯铁助熔剂、0.15 g钨粒。将混合试样放入高频燃烧炉中,在富氧条件下高频感应加热燃烧,硫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通过高和低含... 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检测铜冶炼烟灰中的硫分析方法。该试验过程中选择称量0.05~0.06 g样品,加入0.05 g纯铁助熔剂、0.15 g钨粒。将混合试样放入高频燃烧炉中,在富氧条件下高频感应加热燃烧,硫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通过高和低含量的二氧化硫红外检测室检测含量。标准加入法得到硫系数在0.95~1.05之间,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 3%,相对误差小于1.3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5%(n=11)。此方法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适合批量检测,结果准确,可满足快速检测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烟灰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量红土镍矿中碳、硫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15
作者 李菲 马李 +3 位作者 刘书慧 丁仕兵 管嵩 宋飞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93-96,共4页
按照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红土镍矿中的碳、硫含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对样品均匀性、吸湿性、熔融完全性、高频感应电流和氧气等仪器波动、操作熟练性等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采用预评估标准差法,对一试样重复测定10次,通过格拉布斯法(G... 按照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红土镍矿中的碳、硫含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对样品均匀性、吸湿性、熔融完全性、高频感应电流和氧气等仪器波动、操作熟练性等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采用预评估标准差法,对一试样重复测定10次,通过格拉布斯法(Grubbs)检验可疑值后,运用贝塞尔公式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对仪器的曲线拟合、称量偏差等B类不确定度逐一进行了量化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合成。最终合并A类、B类不确定度得出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测得红土镍矿试样A中碳含量0.080%、硫含量0.019%,在95%的置信概率下,取包含因子k=2,碳含量扩展不确定度U=0.011%,硫含量扩展不确定度U=0.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 红土镍矿 碳、硫含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蒙乃尔镍铜合金中碳 被引量:9
16
作者 常国梁 刘攀 张毅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21,共6页
蒙乃尔(Monel)合金是一种以镍、铜为基体成分的特种耐蚀合金,典型成分为67%Ni-30%Cu。现行标准方法GB/T 21931.1—2008《镍、镍铁和镍合金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对Monel合金在内的分析条件不甚明确,且实验中存在熔融物喷溅... 蒙乃尔(Monel)合金是一种以镍、铜为基体成分的特种耐蚀合金,典型成分为67%Ni-30%Cu。现行标准方法GB/T 21931.1—2008《镍、镍铁和镍合金碳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对Monel合金在内的分析条件不甚明确,且实验中存在熔融物喷溅等现象,基于此,开展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Monel合金中碳含量的方法研究。探讨了助熔剂、样品量对碳含量测定的影响,并从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等方面进行方法学评价,建立了适用于Monel合金中碳含量测定的专用方法。确定的最佳分析条件为:称取0.20~0.30g样品于陶瓷坩埚中,加入1.5~2.0g钨粒作助熔剂;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校正仪器,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定量限为0.003%。应用于Monel K500、Monel 400实际样品中碳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3%。加入钢铁标准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106%。本法结果同GB/T 21931.1—2008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 红外吸收 蒙乃尔(Monel)合金 燃烧 镍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复合碳硅锰铁合金中碳和硫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兰群 尹艳清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5,共4页
介绍了利用红外碳硫测定仪测定新型铁合金材料复合碳硅锰铁合金中碳和硫含量的方法。对助熔剂的种类、助溶剂的用量、试样称样量和校正标样作了较详细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分析条件。在没有复合碳硅锰铁合金标准样品情况下,实验选用... 介绍了利用红外碳硫测定仪测定新型铁合金材料复合碳硅锰铁合金中碳和硫含量的方法。对助熔剂的种类、助溶剂的用量、试样称样量和校正标样作了较详细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分析条件。在没有复合碳硅锰铁合金标准样品情况下,实验选用含量接近的铁合金和生铁标样分别校准碳和硫的校准曲线。通过该方法对试样测定的精密度、准确度以及回收率的实验,证明该方法用于复合碳硅锰铁中碳和硫的分析切实可行。实际样品中碳、硫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和3%,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7%~103%和97%~1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碳硅锰铁合金 助熔剂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石油焦中的硫含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光云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0,共2页
采用高频红外吸收法测定延迟石油焦中的硫含量,对坩埚、助熔剂、称样量、冲洗时间、截止电平等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 高频感应 红外吸收 石油焦
原文传递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铍铍铝合金中碳的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军 孙洪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7-1460,共4页
高铍铍铝合金(铍质量分数为60%~65%)中的碳含量直接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将高铍铍铝合金样品0.10~0.20 g置于预先盛有0.3 g纯铁助熔剂的陶瓷坩埚中,覆盖上2.0 g钨锡助熔剂,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 高铍铍铝合金(铍质量分数为60%~65%)中的碳含量直接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将高铍铍铝合金样品0.10~0.20 g置于预先盛有0.3 g纯铁助熔剂的陶瓷坩埚中,覆盖上2.0 g钨锡助熔剂,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碳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3s)为0.00069%。对不同碳含量的高铍铍铝合金样品分别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高铍铍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银杏及银杏叶中的硫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宇梁 吴邵卿 +3 位作者 王飞飞 孙效轩 刘凯 张琦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7年第2期61-65,共5页
采用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银杏叶、银杏果肉、银杏壳和银杏仁中的硫含量。样品以艾士卡试剂为熔融剂,在800℃马弗炉内熔融1 h,冷却后测定硫含量。硫的质量分数在0.40%~4.00%范围内与吸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 采用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银杏叶、银杏果肉、银杏壳和银杏仁中的硫含量。样品以艾士卡试剂为熔融剂,在800℃马弗炉内熔融1 h,冷却后测定硫含量。硫的质量分数在0.40%~4.00%范围内与吸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 4,检出限为0.000 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04%(n=1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03%。将红外吸收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硫酸钡重量法进行比对试验,3种方法测定结果相一致。利用该方法测定了不同区域银杏叶中硫的含量,结果表明,风景区和居民区银杏叶干燥基全硫的含量较低,重工业区硫含量较高。对同一地区的银杏果肉、银杏壳、银杏仁中干燥基全硫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银杏果肉硫含量最高,银杏壳次之,银杏仁最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银杏及银杏叶中硫含量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