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代汉语极高频字探索 |
郭小武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2
|
试论唐诗宋词中的高频字 |
龚岚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现代汉语高频字取象溯源:形声字主流标音及其复杂性考辨 |
张玉梅
沈涛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17 |
1
|
|
4
|
汉语文献高频字的调查 |
李波
|
《商情》
|
2011 |
0 |
|
5
|
现代汉语高频字取象溯源:指事字取象的稳定性及其应用价值 |
张玉梅
沈涛
|
《世界华文教学》
|
2018 |
0 |
|
6
|
从高频字看宋词的女性化倾向 |
朱崇才
|
《中国韵文学刊》
|
1993 |
6
|
|
7
|
高频字“的”的概率分布 |
周士本
高磊
|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8
|
五笔字型高频字联想记忆法 |
武春岭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9
|
从唐楷高频字看楷书学习的方法与特点 |
杜潇
|
《书法教育》
|
2020 |
0 |
|
10
|
高频字优先处理技术的设计 |
陆建明
|
《常熟高专学报》
|
1993 |
0 |
|
11
|
形符不表义的高频汉字的加工特点——来自启动实验的探索 |
徐彩华
邓园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现代汉语高频会意字取象考辨——基于古文字溯源视角 |
张玉梅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3
|
声旁家族大小和高频同声旁字对汉字命名的影响 |
姜敏敏
张积家
李虎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1 |
4
|
|
14
|
形旁家族、声旁家族和高频同声旁字对形声字识别的影响 |
张积家
姜敏敏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4
|
|
15
|
《怀风藻》极高频字研究 |
廖继莉
|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
2019 |
0 |
|
16
|
高频汉字优先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
王晓武
|
《计算机杂志》
|
1991 |
0 |
|
17
|
中国人名用字特征的调查——以福建东游人为例 |
于芳
潘文
|
《衡水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8
|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字的选字原则 |
吕禾
任晓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9
|
论宋词中“人”字的运用及其文化内涵 |
龚岚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20
|
汉字识别中的形旁家族效应 |
钱怡
张逸玮
毕鸿燕
|
《人类工效学》
|
2015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