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etatrophin、YKL-40预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价值
1
作者 韩东 夏国庆 +1 位作者 王东晓 张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17-35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胎球蛋白(FA)、血管生成素样蛋白betatrophin、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预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9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均成功... 目的探讨血清胎球蛋白(FA)、血管生成素样蛋白betatrophin、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预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9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均成功实施神经内镜术,根据术后48 h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无再出血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术前、术后即刻血清FA、betatrophin、YKL-40及三者手术前后差值,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出血组血肿量、抗凝药物应用、脑疝患者多于无再出血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低于无再出血组(P<0.05);再出血组术前、术后即刻血清FA、betatrophin、YKL-40高于无再出血组(P<0.05);血肿量、应用抗凝药物、脑疝、入院时GCS评分、血清FA、betatrophin与YKL-40手术前后差值均与术后再出血有关(P<0.05);血清FA、betatrophin与YKL-40手术前后差值预测再出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8、0.779、0.788,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血清FA、betatrophin与YKL-40手术前后差值≥对应最佳截断值者再出血的危险度分别为小于对应截断值的4.412、7.464、6.033倍。结论血清FA、betatrophin、YKL-40与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有关,监测术前、术后即刻各指标变化有助于预测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球蛋白 betatrophin 甲壳质酶蛋白-40 高血压深部脑出血 神经内镜术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新乾 赵奇煌 +1 位作者 吴卫 宋仁兴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3年10月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5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3d拔管,术后1个月内总优良率为82.8%;55例随访2~30月,总优...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3年10月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5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3d拔管,术后1个月内总优良率为82.8%;55例随访2~30月,总优良率为92.7%。结论: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加尿激酶溶解血凝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方法,特别适应于血肿量不大、部位较深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 治疗 深部高血压出血 手术方法 尿激酶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定向钻颅治疗高血压性幕上深部脑出血11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运华 曲怀谦 +2 位作者 姜桂生 朱建新 商晓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70-372,共3页
幕上深部位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钻颅抽吸引流,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准确地选择钻颅点、钻颅方向及置管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快速定向钻颅仪治疗高血压... 幕上深部位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钻颅抽吸引流,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准确地选择钻颅点、钻颅方向及置管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快速定向钻颅仪治疗高血压性幕上深部位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幕上深部出血 置管深度 快速定向钻颅仪 钻颅抽吸 钻颅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