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量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戴冠东 刘国辉 +1 位作者 吴爱国 罗丽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0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高能量所致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SchatzkerⅤ型、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34例,对不同病例,分别选用螺钉、单侧钢板、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部分使用外固定支架作为临时辅助... 目的:分析总结高能量所致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SchatzkerⅤ型、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34例,对不同病例,分别选用螺钉、单侧钢板、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部分使用外固定支架作为临时辅助复位固定工具或者保守治疗。结果:经6个月~5年随访,平均28个月,骨折均愈合,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优良率82.4%,术后1年优良率79.4%。结论:手术切开复位牢靠内固定或结合外固定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注意严密的术前检查,对不同类型的高能量所致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型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活血消肿方减轻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肢体肿胀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邵加龙 要少飞 +2 位作者 钟世荣 薛锦标 汤继磊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消肿方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准备阶段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就诊于启东市中医院骨伤科8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消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自...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消肿方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准备阶段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就诊于启东市中医院骨伤科8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消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自拟活血消肿方。对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炎症因子水平、治疗进程、肿胀消退情况、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后3、5和7 d,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7 d,观察组的疼痛递质(SP、PGE2、NPY)、炎症因子(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5、7 d,观察组的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5、7 d,观察组肿胀优良率及术后6月HSS评分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操作特征(ROC)分析显示,观察组肿胀优良率和术后6个月HSS评分优良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0.613和AUC=0.600。结论:自拟活血消肿方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术前准备中能够有效减少肿胀,缓解疼痛,促进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自拟活血消肿方 消肿 疼痛控制 关节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吴丰财 陈世桢 +2 位作者 蔡立平 周浩 张仲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TPF)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瑞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Ⅲ型TPF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锁...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TPF)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瑞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Ⅲ型TPF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联合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炎症反应[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恢复情况、关节功能[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L-1β、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IL-1β、TNF-α、CRP水平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均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HSS膝关节评分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Ⅲ型TPF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炎症反应,促进骨折愈合,缩短负重时间,提升踝关节、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Ⅲ 关节镜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 锁定钢板内固定 骨折愈合时间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1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陆鸣 刘山虎 +3 位作者 沈书明 刘杰 朱杉 马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高能量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特征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支架转内固定分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叶晓生 王洪震 +3 位作者 贾正平 郝彦明 钱荣勋 高宜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895-89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外支架转换内固定分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21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7~60岁,平均43.8岁。采用分期治疗:初期采用单臂或组合外支架(Orthofix)超关... 目的探讨应用外支架转换内固定分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21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7~60岁,平均43.8岁。采用分期治疗:初期采用单臂或组合外支架(Orthofix)超关节固定;待全身情况好转及局部软组织条件好转后,再一期或二期转换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采用X线评估骨折愈合及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平均外支架固定时间为11.8 d(7~17 d)。均转为内固定,其中18例一期转换内固定治疗(85.7%);2例因创面及1例钉道感染,行二期转换内固定(14.3%)。术后平均随访16.3个月(3~24个月),所有切口均愈合,有1例(4.7%)局部皮肤坏死,2例(9.5%)浅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愈合;无深部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及骨髓炎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X线愈合时间6个月(3~10个月)。随访终末平均膝关节活动度99°(50°~130°)。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级,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外支架转换内固定的分期治疗策略,符合损伤控制原则,可有效降低软组织并发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支架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损伤控制 分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关节暂时外固定器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罗贤红 占紫龙 +2 位作者 王维学 符仲秋 顾磊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6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关节暂时外固定器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患者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9例。所有患者一期行超关节暂时外固定器治疗,并配合中药消肿治疗,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两... 目的评价超关节暂时外固定器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例患者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9例。所有患者一期行超关节暂时外固定器治疗,并配合中药消肿治疗,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两次手术间隔时间、软组织并发症、复位丢失情况,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结果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7~18 d,平均(10.3±3.7)d。两次手术间隔期内无伤口不愈合,无皮瓣坏死出现,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无骨折复位丢失现象。二次手术后无伤口感染,出现1例伤口边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无骨髓炎发生。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骨折复位丢失现象。术后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为:疼痛76~95分,平均(91.30±3.50)分;主动活动72~96分,平均(91.20±4.10)分;活动范围65~94分,平均(85.20±6.10)分;稳定性68~92分,平均(82.80±5.70)分;患者自我评价73~96分,平均(90.50±2.50)分。参照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各项指标平均优良率82.2%。结论采用超关节暂时外固定器一期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能在二期手术前加快软组织恢复,维持骨折复位,改善术后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超关节外固定器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薛建利 王光林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923-924,共2页
关键词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高能量损伤 诊治 骨质疏松患者 术后伤口感染 关节功能障碍 运动损伤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敷预防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姚菊英 罗凯燕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10期2672-2673,共2页
关键词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折 预防 冰敷 周围软组织 交通事故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9
9
作者 金晨 胡小鹏 +1 位作者 陆雄伟 丁勇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 996年 1月 - 2 0 0 2年 1 2月收治高能量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38例 ,骨折按 Schatzker分类 : 型骨折 1 1例 ; 型骨折 1 8例 ; 型骨折 9例 ,均采用了切开复位 ,T型... 目的 :探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 996年 1月 - 2 0 0 2年 1 2月收治高能量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38例 ,骨折按 Schatzker分类 : 型骨折 1 1例 ; 型骨折 1 8例 ; 型骨折 9例 ,均采用了切开复位 ,T型和 L型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35例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4.5月 (6- 2 9月 )。功能评价采用 Mechant评分标准 ,优良率为 80 %。结论 :手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必须着重于早期正确处理软组织损伤、骨折的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20例分析
10
作者 王兴平 刘德俊 +1 位作者 严益军 李关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4174-4175,共2页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改良双钢板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钢板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李振华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1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24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0例,良7...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1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24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1.0%。结论解剖型钢板是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可靠内固定材料,可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 胫骨平台骨折 解剖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附38例治疗体会)
12
作者 刘国检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9期183-184,共2页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类型之一,系高能量损伤所致,有关节面塌陷和折块移位,并伴有半月板及韧带损伤,需要手术治疗,本组38例均采取开放复位、自体植骨加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解剖支持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陆栋 黄国伟 +2 位作者 周枫 汤志军 王思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接受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研究组接受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随访12个月,比较组间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的影像学资料(内翻角、后倾角、活动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于末次随访时评估疗效,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45±0.56)、(3.01±0.34)、(2.56±0.38)分,均低于对照组[(3.88±0.61)、(3.37±0.33)、(2.98±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两组间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内翻角、后倾角分别为(85.11±4.32)°、(5.03±0.35)°,均低于对照组[(88.98±3.16)°、(6.11±0.36)°],活动度为(113.26±13.66)°,高于对照组[(106.56±1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有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相当,但在术后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面半脱位 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 Wahlquist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庞涛 郭燕芬 陈纪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比较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植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和异体骨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 目的 比较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植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和异体骨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组胫骨平台塌陷处植入自体髂骨,异体骨组胫骨平台塌陷处植入异体骨。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6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自体髂骨组术中出血量(62.70±3.34)ml多于异体骨组的(44.50±3.03)ml,手术时间(86.50±5.87)min、骨折愈合时间(18.40±3.20)周长于异体骨组的(77.30±2.98)min、(14.80±2.2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2/37),与自体髂骨组的8.1(3/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较自体髂骨在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相对具有优势,但在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效果相当,说明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schatkz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手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atzkerⅡ胫骨平台骨折 自体髂骨 同种异体骨 植骨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C型臂X线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15
作者 孔丹辉 陈金亮 +2 位作者 夏炎 成欣 郑鸿鸣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C型臂X线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关节镜联合C型...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C型臂X线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关节镜联合C型臂X线机微创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Lysholm、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联合C型臂X线机治疗的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C臂X线机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2
16
作者 顾国庆 喻任 +3 位作者 薛锋 张玉发 李国庆 杜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7期578-579,共2页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部常见骨折,约占全部骨折1%,特别是高能量损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不仅使胫骨平台关节面严重粉碎,累及干骺端甚至骨干,而且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容易引起软组织并发症及骨不连。本文通过经皮...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部常见骨折,约占全部骨折1%,特别是高能量损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不仅使胫骨平台关节面严重粉碎,累及干骺端甚至骨干,而且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容易引起软组织并发症及骨不连。本文通过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探讨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固定治疗 钢板 微创 经皮 切开复位内固定 软组织并发症 高能量损伤 软组织损伤 严重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大庆 苏延喜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高能量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Ⅳ型骨折11例;Ⅴ型骨折18例;Ⅵ型骨折9例,均采用了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结果3... 目的探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高能量伤所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Ⅳ型骨折11例;Ⅴ型骨折18例;Ⅵ型骨折9例,均采用了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结果35例获得随访,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功能评价采用按照马元璋评价标准,优良率为84.2%。结论手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必须着重于需选择手术时机、坚强的内固定、尽量维持正常的力轴线,确保关节稳定,积极早期处理合并伤、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高能量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固定手术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彦文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8期114-115,共2页
目的对双钢板手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长沙市第八医院东院骨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78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双钢板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单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对照... 目的对双钢板手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长沙市第八医院东院骨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78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双钢板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单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39),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1±2.3)周,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7.6±2.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测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理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长韦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49例获得6个月以上时间随访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术后...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49例获得6个月以上时间随访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循序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并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9±1.2)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屈膝达80°~120°,平均(94.2±8.7)°;伸膝为0°~20°,平均(4.2±2.1)°;所有患者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值小于1cm,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术后出现骨折畸形愈合4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或坏死2例。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治疗有效率为87.8%。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更好地获得视野,恢复下肢长度、力线和关节面的平整,能够有效地提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高能量 内外侧联合入路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7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固定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钢板治疗,分别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固定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钢板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价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膝关节评分优良率明显升高,且发生关节面塌陷、骨髓炎和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是一种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有效、安全的方法 ,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 固定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