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露高能晶面锐钛矿型Ti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志鸿 方晓明 张正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0-1330,共11页
在总结TiO2晶体的形貌结构理论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全面且深入地评述了不同形貌的暴露高能晶面锐钛矿相TiO2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调控机制。在合成出微米级单晶的基础上,暴露高能晶面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晶以及由基本纳米结构单元构成的三维... 在总结TiO2晶体的形貌结构理论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全面且深入地评述了不同形貌的暴露高能晶面锐钛矿相TiO2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调控机制。在合成出微米级单晶的基础上,暴露高能晶面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晶以及由基本纳米结构单元构成的三维纳米结构聚集体被陆续被制备出来。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暴露高能晶面锐钛矿型TiO2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阐述了新合成出的暴露高能晶面锐钛矿型TiO2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分解水、太阳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性能。最后,指出了暴露高能晶面TiO2在制备和应用研究上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TIO2 高能晶面 形貌理论预测 制备策略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银选择性修饰高能晶面暴露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辉 刘婷婷 董晓楠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以HF酸为表面形貌控制剂,采用烧结方法制备出了高能(001)晶面暴露的TiO_2光催化剂,并采用超声沉积方法在其特定晶面(001)晶面上沉积贵金属银.通过XRD、SEM、TEM、XPS和UV-vis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以HF酸为表面形貌控制剂,采用烧结方法制备出了高能(001)晶面暴露的TiO_2光催化剂,并采用超声沉积方法在其特定晶面(001)晶面上沉积贵金属银.通过XRD、SEM、TEM、XPS和UV-vis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该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对模拟污染物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_2纳米颗粒成功地暴露了高能(001)晶面,并使贵金属银选择性地沉积在(001)晶面上;贵金属银的沉积改变了TiO_2的禁带宽度和价带位置,从而使其可被可见光激发;高能晶面的暴露及贵金属的沉积都有利于TiO_2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故贵金属特定晶面修饰的高能晶面暴露TiO_2单晶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晶面 二氧化钛 贵金属银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晶面锐钛矿型TiO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杜意恩 牛宪军 安静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7-1158,共12页
以剥离的层状钛酸H2Ti4O9/H2Ti5O11纳米片复合物为前驱体,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形貌和暴露高能晶面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 以剥离的层状钛酸H2Ti4O9/H2Ti5O11纳米片复合物为前驱体,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形貌和暴露高能晶面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所制备的锐钛矿型TiO2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光降解亚甲基蓝溶液性能.与其他样品相比,{001}、{100}和{010}晶面共暴露的锐钛矿型pH1.5–TiO2棒状晶体在降解亚甲基蓝溶液过程中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120 min时,对亚甲蓝基溶液的降解率高达9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片 二氧化钛 高能晶面 水热合成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001)晶面外露的锐钛矿TiO2微球的水热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4
作者 梁艳 周清华 +3 位作者 刘文华 胡伟 王涛 杨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1-404,共4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由高能(001)晶面外露的锐钛矿相单晶组装而成的TiO_2微球.通过反应体系p H值的调控可以对TiO_2微球的微观形貌进行调控.对TiO_2微球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中的氢氟酸分子浓度对高能(001)晶面的稳定至关...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由高能(001)晶面外露的锐钛矿相单晶组装而成的TiO_2微球.通过反应体系p H值的调控可以对TiO_2微球的微观形貌进行调控.对TiO_2微球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中的氢氟酸分子浓度对高能(001)晶面的稳定至关重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得益于高能(001)晶面的外露以及独特的分级形貌,这种TiO_2微球对丙酮表现出了优异的气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微球 高能(001)晶面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制备以{211}晶面为主的Ti_(1-x)V_xO_2薄膜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5
作者 谢鹏程 黄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7-2204,共8页
以金属Ti和V作为靶材,采用直流反应共溅射技术在室温下制备了以{211}晶面为主的锐钛矿相Ti1-xVxO2薄膜,研究了不同V靶功率对Ti1-xVxO2薄膜的薄膜成分、晶相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1-xVxO2薄膜的晶相结构为锐钛矿相,择... 以金属Ti和V作为靶材,采用直流反应共溅射技术在室温下制备了以{211}晶面为主的锐钛矿相Ti1-xVxO2薄膜,研究了不同V靶功率对Ti1-xVxO2薄膜的薄膜成分、晶相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Ti1-xVxO2薄膜的晶相结构为锐钛矿相,择优取向为(211),而结晶度受V靶功率的影响。随着V靶功率的增加,薄膜中V元素含量逐渐增加,同时,晶粒和沉积速率也逐渐增加。另外,当V靶功率为150 W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值有一个最大值。V的掺杂导致薄膜的能带间隙变窄,对光的吸收向可见光区偏移,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薄膜的可见光催化能力。当V靶功率为150 W时,Ti1-xVxO2薄膜的能带间隙值为2.82 e V,其在2 h的可见光照射下分解了80%的Rh B染料。这被归结于能带间隙窄,高能晶面{211}和结晶度高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反应磁控溅射 Ti1-xVxO2薄膜 室温 高能晶面 可见光催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昱 王京钰 +1 位作者 李维尊 鞠美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3,共11页
TiO2以稳定性高、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在早期光催化研究中备受青睐。然而,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程度低、量子效率低等问题,使得光催化领域对TiO2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着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从晶面调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石... TiO2以稳定性高、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在早期光催化研究中备受青睐。然而,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程度低、量子效率低等问题,使得光催化领域对TiO2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着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从晶面调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石墨烯复合三个方面入手,总结了在设计和合成光催化剂方面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最后基于结构设计、合成工艺优化以及新材料探索的角度对新型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高能晶面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面暴露TiO2催化剂的常压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常岩航 夏静芬 +6 位作者 杨国靖 赵博 唐力 张妮 王宇 谢周云 王冬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1,共5页
以HF为晶面控制剂,通过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暴露高活性(001)晶面的TiO2。XRD、TEM、N2-BET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产物主要为锐钛矿TiO2,HF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001)晶面占比,超声辅助可以明显减小TiO2粒径,增大比表面积。当HF添加... 以HF为晶面控制剂,通过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暴露高活性(001)晶面的TiO2。XRD、TEM、N2-BET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产物主要为锐钛矿TiO2,HF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001)晶面占比,超声辅助可以明显减小TiO2粒径,增大比表面积。当HF添加量为1.0 mL,超声功率为180 W,煅烧温度为600℃时,制备的TiO2对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最佳。超声辅助和HF的添加可使光催化剂的催化速率显著提高。当TiO2投加量为250 mg/L,RhB初始浓度为0.5×10^-5 mol/L时,降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高能晶面 TIO2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晶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健武 葛美英 +2 位作者 尹桂林 张芳 何丹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9-1124,共6页
传统半导体纳米材料大部分为多晶结构或单晶结构。而介晶是一类由初级纳米颗粒以结晶学有序的方式自组装而成的纳米粒子超结构,具有类似单晶的原子结构和散射特征,既保留着初级纳米颗粒的晶界,又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从而具有与多晶和... 传统半导体纳米材料大部分为多晶结构或单晶结构。而介晶是一类由初级纳米颗粒以结晶学有序的方式自组装而成的纳米粒子超结构,具有类似单晶的原子结构和散射特征,既保留着初级纳米颗粒的晶界,又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从而具有与多晶和单晶均不同的独特结构与性能。例如,介晶结构中的初级纳米颗粒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与无序堆积的多晶相比,具有极高的结晶性,甚至接近单晶,能够有效减小载流子在材料内部的复合概率;初级纳米颗粒之间的晶界并未完全消失,存在一定的空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和比表面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初级纳米颗粒在定向吸附过程中有序地取向排列,暴露出高能晶面,显著提高了其反应活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电化学和气敏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反应机理均是发生在材料表面的气-液、气-气、气-固反应,因而均需要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活性。而介晶结构是以纳米颗粒作为基本构筑单元的非经典结晶产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表面活性高等优点,有望获得远超过传统材料的优异性能,因此近年来介晶结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制备成为了研究热点。研究者们基于物理或者化学驱动的纳米架构自组装过程,通过改进传统制备工艺,如水热法、溶剂热法、离子热法等,成功调控纳米材料成核、生长的方式,制备出具有介晶结构的TiO_2、ZnO、CuO、SnO_2等半导体材料,并且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可以调节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活性。进一步分析介晶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对推广介晶结构材料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介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组分、形貌和结构的介晶的合成、结晶理论的基础研究以及材料的应用开发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归纳了介晶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及不同制备方法所获得材料的特征及优缺点;介绍了半导体介晶材料在光催化性能、电化学性能和气敏性能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总结了介晶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对介晶结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其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晶结构 非经典结晶 三维超结构 半导体材料 高能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TiO_2薄膜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肖帆 陈劲宇 +3 位作者 姜珍兰 宗晨 项军 刘升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使用TiCl_3盐酸溶液作为前驱液,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水热法在Ti-6Al-4V合金基体表面原位生长TiO_2纳米棒阵列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研究不同水热反应条件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的... 使用TiCl_3盐酸溶液作为前驱液,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水热法在Ti-6Al-4V合金基体表面原位生长TiO_2纳米棒阵列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研究不同水热反应条件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棒阵列薄膜为混晶结构,具有沿[001]轴择优生长和金红石(101)高能晶面曝露的特点,并且能够适用于3D打印的多孔钛合金种植体,说明了该薄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该基体表面的TiO_2在3d就能诱导羟基磷灰石的生长,说明其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显示了其在骨科、牙科等植入体表面改性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基体 高能晶面 水热合成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表面金红石型TiO2薄膜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帆 刘升沛 +2 位作者 项军 陈燚云 翟月丽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93,共6页
使用TiCl3/HCl/H2O2混合溶液为前驱液,通过水热法在Ti-6Al-4V基体表面制得原位生长的纳米棒阵列薄膜,探讨其生长机理,并研究前驱液中盐酸浓度对薄膜生长的影响作用。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样品进行表... 使用TiCl3/HCl/H2O2混合溶液为前驱液,通过水热法在Ti-6Al-4V基体表面制得原位生长的纳米棒阵列薄膜,探讨其生长机理,并研究前驱液中盐酸浓度对薄膜生长的影响作用。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棒阵列薄膜为{001}高能晶面曝露的金红石二氧化钛;TiO2晶核在有序的活性成核点快速成核,并沿[001]方向生长,当前驱液中盐酸浓度从1mol/L增至2 mol/L,金红石二氧化钛{001}晶面择优增强;该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亦能适用于3D打印多孔钛合金基体,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高能晶面 金红石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结构形貌可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郭田辉 李欣竹 张守臣 《工业催化》 CAS 2019年第10期54-57,共4页
以不同方法制备棒状、球状和花状3种形貌的TiO2纳米粒子,采用X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等对TiO2纳米粒子进行结构及形貌分析。以亚甲基蓝为降解模型,分别在紫外光与可见光条件下对TiO2纳米粒子进行光催化... 以不同方法制备棒状、球状和花状3种形貌的TiO2纳米粒子,采用X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等对TiO2纳米粒子进行结构及形貌分析。以亚甲基蓝为降解模型,分别在紫外光与可见光条件下对TiO2纳米粒子进行光催化性能研究,分析TiO2的形貌结构影响光催化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花状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性能最好,其中高能晶面与微观形貌尺寸对TiO2光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高能晶面 形貌理论 ROS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rystallinity, {001}/{101} ratio, and Au decoration on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anatase TiO_2 crystals 被引量:7
12
作者 Jiangyan Wang Baoshun Liu Kazuya Nakata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Anatase TiO2 nanocrystals and sub-microcrystals with truncated octahedral bipyramidal morphologies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calcination of TiOF2 precursors. The as-prepared TiO2 samples were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by... Anatase TiO2 nanocrystals and sub-microcrystals with truncated octahedral bipyramidal morphologies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calcination of TiOF2 precursors. The as-prepared TiO2 samples were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Raman spectroscopy,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UV-visible diffuse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crystallinity, grain size, and {001}/{101} ratio of the samples can be increased by raising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from 500 to 800℃. The higher crystallinity and {001}/{101} facet ratio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both aqueous and gas-phas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by inhibiting the recombination and separation of electrons and holes. After selecting two TiO2 samples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and {001}/{101} ratio, Au nanoparticles were decorated on their surfaces, an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resulting samples under visible light illumination was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visible light-indu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creased by 2.6 and 4.8 times, respectively, upon Au decoration of the samples prepared by calcination of TiOF2 at 700 and 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crystallinity Anatase TiO2 High energy facets Au decoration Photo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alloy bone plate treated by high-energy shot peening 被引量:11
13
作者 Shu-xu WU Shou-ren WANG +4 位作者 Gao-qi WANG Xiu-chun YU Wen-tao LIU Zheng-qi CHANG Dao-sheng WE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641-1652,共12页
To enha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loys,high-energy shot peening(HESP)was us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in-situ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ISNC)microstructure was fabrica... To enha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loys,high-energy shot peening(HESP)was us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in-situ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ISNC)microstructure was fabricated on the magnesium alloy surface,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was the coordination among twins,dislocations,subgrain boundary formation an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Under the released surface stress of sample,the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and microhardness rose,thus enhancing compactness of the surface passivation film Mg(OH)2.Besides,the corrosion rate dropped by 29.2% in maximum.In the polarization curve,the maximum positive shift of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of sample was 203 mV, and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decreased by 31.25% in maximum.Moreover,the compression resistance and bending resistance of the bone plate were enhanced,and the maximum improvement rates were 18.2% and 23.1%,respectively.Accordingly,HESP significantly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alloys high energy shot peening in-situ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rrosion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脱硝技术研究进展-催化剂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催化活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乔明 张继义 +1 位作者 宗路遥 周二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81,I0003,共18页
随着工业及城市交通的发展,其所排放的NO和NO2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与此同时,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同样受到了威胁.据此,NOx的消除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NOx的去除方法主要为选择性催化还... 随着工业及城市交通的发展,其所排放的NO和NO2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与此同时,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同样受到了威胁.据此,NOx的消除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NOx的去除方法主要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去除方法,该法具有高效率的NOx去除效果、高温度区间,较低的SO2转化率等特点.催化剂在SCR反应中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NOx脱除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一直是研究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两大部分构成,载体的物质种类、活性组分的组成物质以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载体物质目前常用的主要是Al2O3、SiO2和TiO2等金属氧化物,而活性组分则主要为Pd、Pt、Mn、Ce、V和W等,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活性组分主要为Mn、Ce、V和W等.研究开发新的载体物质及活性组分对催化脱硝技术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 活性组分 载体的结构和形貌 高能晶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