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锻炼对小麦细胞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人纲 樊志和 +2 位作者 李晓芝 王占武 韩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3-37,共5页
通过电解质渗漏量的变化研究了冬小麦细胞膜的耐热性.耐热性的程度用50℃下热致死时间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34℃下锻炼3天可获得最大耐热性.在20℃/15℃(日/夜)生长条件下.耐热品种与热敏感品种之间耐热性无明显差异,它们在50... 通过电解质渗漏量的变化研究了冬小麦细胞膜的耐热性.耐热性的程度用50℃下热致死时间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34℃下锻炼3天可获得最大耐热性.在20℃/15℃(日/夜)生长条件下.耐热品种与热敏感品种之间耐热性无明显差异,它们在50℃下热致死时间为8~26Min.在34℃下锻炼3天后,耐热品种的耐热性明显地高于热敏感品种,耐热品种的50℃热致死时间为87~110min,而热敏感品种为35~5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温锻炼 细胞膜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和高温锻炼与葡萄抗热性及抗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利军 黄卫东 战吉成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2-454,共3页
对‘京秀’葡萄 (Vitisviniferacv .Jingxiu)高温锻炼和外施水杨酸 (salicylicacid ,SA)都能显著提高其幼苗的抗热性。高温锻炼 1h ,叶片内自由态SA含量急剧升高 ,其后又迅速下降。在抗热性诱导过程中 (高温锻炼 12h或水杨酸喷施后 6h) ... 对‘京秀’葡萄 (Vitisviniferacv .Jingxiu)高温锻炼和外施水杨酸 (salicylicacid ,SA)都能显著提高其幼苗的抗热性。高温锻炼 1h ,叶片内自由态SA含量急剧升高 ,其后又迅速下降。在抗热性诱导过程中 (高温锻炼 12h或水杨酸喷施后 6h) ,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 (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的活性都明显升高 ,但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下降 ;高温锻炼或外施SA 1h ,过氧化氢 (H2 O2 )含量急剧升高 ,之后又迅速下降 ,可能起着一种信号分子的作用。以上结果说明内源SA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参与了高温锻炼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高温锻炼 葡萄 抗热性 抗氧化 诱导过程 抗氧化酶系统 酶活性 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锻炼和水杨酸预处理对热激下葡萄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悦萍 黄卫东 张俊环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1-495,共5页
以‘京秀’葡萄(Vitis viniferaL.‘Jingxiu’)幼苗为试材,研究了高温锻炼或水杨酸预处理对热激后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后细胞结构明显被破坏,高温锻炼预处理对叶肉细胞造成了轻微的伤害,但延缓了之后的热激对叶肉细... 以‘京秀’葡萄(Vitis viniferaL.‘Jingxiu’)幼苗为试材,研究了高温锻炼或水杨酸预处理对热激后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后细胞结构明显被破坏,高温锻炼预处理对叶肉细胞造成了轻微的伤害,但延缓了之后的热激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进一步伤害,主要表现在质膜、液泡膜、细胞核和叶绿体等部位。水杨酸预处理对叶肉细胞结构无明显影响,并在之后的热激下细胞结构的受伤程度远低于蒸馏水处理。这说明,高温锻炼或水杨酸预处理保持了叶肉细胞结构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葡萄幼苗的抗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热激 高温锻炼 水杨酸 叶片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和高温锻炼对葡萄幼苗耐热性及其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培琴 郁松林 詹妍妮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用50μmol/L的茉莉酸(JA)和38℃高温锻炼(HA)预处理6h后,葡萄幼苗与不经预处理的葡萄幼苗(CK)相比,前者在常温下的SOD、POD、CAT和APX等酶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在遭受42℃高温胁迫(HS)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述酶活性的... 用50μmol/L的茉莉酸(JA)和38℃高温锻炼(HA)预处理6h后,葡萄幼苗与不经预处理的葡萄幼苗(CK)相比,前者在常温下的SOD、POD、CAT和APX等酶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在遭受42℃高温胁迫(HS)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述酶活性的降低趋势和电解质外渗的增加受到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苗高温耐性.通过一系列结果分析,推测JA和HA处理在诱导葡萄抗热性能上具有相似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 高温锻炼 葡萄 耐热性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锻炼对苹果果皮适应突发性强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郝燕燕 李文来 黄卫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7-1352,共6页
以苹果的套袋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离体条件下高温锻炼后果皮对自然强光的响应反应。结果表明:高温锻炼明显提高果皮POD和PPO活性,果皮甲醇提取物总抗氧化剂活性也明显提高,其中表儿茶素、绿原酸、水杨酸含量提高。高温锻炼后将除袋果实移... 以苹果的套袋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离体条件下高温锻炼后果皮对自然强光的响应反应。结果表明:高温锻炼明显提高果皮POD和PPO活性,果皮甲醇提取物总抗氧化剂活性也明显提高,其中表儿茶素、绿原酸、水杨酸含量提高。高温锻炼后将除袋果实移至自然强光下,在短时间内果皮仍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对强光胁迫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对照果实强,从而可以延缓果实日烧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日烧病 高温锻炼 强光 适应性 酚类物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幼苗高温锻炼过程中与水杨酸相关的信号转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利军 战吉成 黄卫东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0-715,共6页
对无性繁殖的‘京秀’葡萄 (Vitisviniferacv.Jingxiu)幼苗高温锻炼 1 2h或外施水杨酸 (SA)后 1 2h发现 ,两种处理引起葡萄内源AB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 ,即在处理后 1h急剧升高 ,然后又迅速下降 ,并保持这种低水平到处理结束 ,而脂氧合酶... 对无性繁殖的‘京秀’葡萄 (Vitisviniferacv.Jingxiu)幼苗高温锻炼 1 2h或外施水杨酸 (SA)后 1 2h发现 ,两种处理引起葡萄内源AB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 ,即在处理后 1h急剧升高 ,然后又迅速下降 ,并保持这种低水平到处理结束 ,而脂氧合酶 (LOX)活性并没有表现出和ABA相似的变化趋势。高温锻炼期间 ,葡萄叶片内自由态SA含量与ABA变化趋势相似 ,表现出一种典型的化学信号分子特征。而SA合成的限速酶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也表现出和前两者相似的变化趋势。推测SA单独或通过ABA诱导葡萄抗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幼苗 高温锻炼过程 水杨酸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与高温锻炼对高温逆境下葡萄幼苗叶片钙离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康喜亮 郁松林 +3 位作者 胡伟 詹妍妮 陈培琴 王延书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82-486,共5页
为研究SA与高温锻炼(HA)对高温逆境下葡萄细胞中钙含量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叶片中的可溶性钙及结合态钙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促进幼叶细胞中可溶性钙和总钙含量的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钙的增幅变大而总... 为研究SA与高温锻炼(HA)对高温逆境下葡萄细胞中钙含量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叶片中的可溶性钙及结合态钙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促进幼叶细胞中可溶性钙和总钙含量的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钙的增幅变大而总钙含量的增幅变小;经SA与HA分别处理后,可溶性钙和总钙含量的变化表现出同步性,并且它们都可以不同程度地缓减高温胁迫下钙含量的增加,以维持细胞中钙离子水平的稳定;特别是经HA处理后,可溶性钙含量的变化更加明显,各处理中的可溶性钙含量甚至都低于对照中的钙离子水平。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SA与HA对于提高葡萄抗热性的效果是一致的,但与SA相比,HA处理后的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SA 高温锻炼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与高温锻炼对高温胁迫下葡萄叶肉细胞质膜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杨 康喜亮 +1 位作者 杨丽娟 白志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采用水性两相分配法对经水杨酸(SA)和高温锻炼处理过的葡萄幼苗叶肉细胞中ATPase进行了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高温下,细胞质膜ATPase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均呈下降趋势,经SA和高温锻炼预处理后再经高温胁迫,发现质膜ATPase的活性低于... 采用水性两相分配法对经水杨酸(SA)和高温锻炼处理过的葡萄幼苗叶肉细胞中ATPase进行了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高温下,细胞质膜ATPase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均呈下降趋势,经SA和高温锻炼预处理后再经高温胁迫,发现质膜ATPase的活性低于正常条件下的水平(CK1),但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直接进行高温胁迫后ATPase活性水平,即高温锻炼和SA预处理的质膜酶活仍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并且后一种处理效果更明显。说明质膜上ATPase活性的变化对高温胁迫作出了一定的响应,SA和高温锻炼对提高葡萄幼苗叶片的抗热性与二者可以维持细胞质膜上ATPase活性的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葡萄幼苗 高温锻炼 SA 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分析高温锻炼对白芨种子苗耐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黎 万新屏 何宪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9-62,共4页
全球气温上升,植物生长面临的高温伤害越来越严重。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高温伤害,以白芨种子苗为材料,研究了33℃+3 d高温锻炼对白芨种子苗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关性及种子苗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 全球气温上升,植物生长面临的高温伤害越来越严重。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高温伤害,以白芨种子苗为材料,研究了33℃+3 d高温锻炼对白芨种子苗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关性及种子苗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所有指标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相关性;高温锻炼使白芨种子苗的耐热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S分析 高温锻炼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温锻炼过程中钙调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芝 周人纲 +1 位作者 樊志和 白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3,共4页
研究了小麦悬浮培养细胞及小麦幼苗高温锻炼过程中钙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麦悬浮培养细胞或幼苗经 34℃锻炼均可引起钙调素的积累 ,Ca2 +
关键词 小麦 钙调素 高温锻炼 细胞培养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锻炼对干旱胁迫下南方红豆杉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杨 陈亚飞 +3 位作者 何辉 郑伟 孙耀清 尹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7-63,共7页
为给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种植南方红豆杉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5年生南方红豆杉为材料,设置40、45、50℃高温锻炼8 h后再恢复至25℃培养的处理组和一直处于25℃培养的对照(CK),之后对这4个处理同时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对南方红豆杉生物... 为给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种植南方红豆杉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5年生南方红豆杉为材料,设置40、45、50℃高温锻炼8 h后再恢复至25℃培养的处理组和一直处于25℃培养的对照(CK),之后对这4个处理同时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对南方红豆杉生物量、根冠比和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干旱胁迫21天时,40、45℃处理南方红豆杉的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及生物量随着温度的上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根冠比则不断增大。干旱胁迫21天时,40℃和45℃高温处理南方红豆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POD活性显著高于CK和50℃处理,MDA含量显著低于CK;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两处理的CAT活性呈现干旱胁迫前期高后期低的现象;40℃处理南方红豆杉叶片POD活性最高,其叶片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冠比、生物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综之,南方红豆杉存在温度和干旱交叉适应现象,适宜高温锻炼后的南方红豆杉比未经高温锻炼的更能适应干旱半干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高温锻炼 干旱胁迫 交叉适应性 生理生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锻炼对不同耐热性辣椒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人纲 李晓芝 +2 位作者 樊志和 韩炜 王占武 《河北农业科学》 1994年第3期14-15,共2页
用电解质渗漏量的变化研究植物的耐热性,耐热性的大小用50℃下的热致死时间来表示。用热敏感不同的两个辣椒品种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热锻炼,发现40℃时可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再在4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锻炼,发现24h是最佳的锻炼时... 用电解质渗漏量的变化研究植物的耐热性,耐热性的大小用50℃下的热致死时间来表示。用热敏感不同的两个辣椒品种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热锻炼,发现40℃时可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再在4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锻炼,发现24h是最佳的锻炼时间。抗热品种中椒4号和热敏感品种农发的抗热性只有在一定的锻炼温度和锻炼时间下才能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电解质渗漏 高温锻炼 耐热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经历高温锻炼的玉米象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会娜 吕建华 +1 位作者 张晨光 白旭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明确热处理对经历过短时高温锻炼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先将玉米象成虫置于36℃环境中锻炼5 h,然后放在43、47、51、57℃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测定试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 为明确热处理对经历过短时高温锻炼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先将玉米象成虫置于36℃环境中锻炼5 h,然后放在43、47、51、57℃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测定试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象体内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则是先降低后升高,POD活性变化则因温度不同而异.本研究结果对理解昆虫的耐热机制、制定科学高效的热处理杀虫策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锻炼 玉米象 SOD POD CAT
原文传递
小麦的高温伤害与高温适应 被引量:41
14
作者 邹琦 《Acta Botanica Sinica》 1988年第4期388-395,共8页
小麦叶片经受30分钟高温胁迫后,其电解质伤害性渗漏量(IL)随胁迫温度而增加,两者关系符合指数曲线性质,但超过某一临界温度时,曲线突然变陡,(IL)的温度系数(Q_(10))比临界温度之前增加数十倍至数百倍。该临界温度大致相当于或略高于致... 小麦叶片经受30分钟高温胁迫后,其电解质伤害性渗漏量(IL)随胁迫温度而增加,两者关系符合指数曲线性质,但超过某一临界温度时,曲线突然变陡,(IL)的温度系数(Q_(10))比临界温度之前增加数十倍至数百倍。该临界温度大致相当于或略高于致死温度。麦株经适当高温锻炼后,致死温度及 IL 达50%时的温度(IT50)均显著增高,但恢复常温后,锻炼效果逐渐解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伤害 高温适应 小麦 高温胁迫 电解质渗漏 高温锻炼 质膜透性
全文增补中
葡糖基水杨酸:一种可能参与植物诱导型耐热性形成的信号物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洪涛 杨皓茹 +2 位作者 黄卫东 侯智霞 唐柯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5,共5页
该文旨在初步探讨水杨酸的主要结合态——葡糖基水杨酸(salicylic acid 2-O-β-D-glucose,SAG),是否参与了高温诱导的植物耐热性信号传递过程。采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生物合成抑制剂——多效唑(paclobutrazol,PAC),预处理豌豆(P... 该文旨在初步探讨水杨酸的主要结合态——葡糖基水杨酸(salicylic acid 2-O-β-D-glucose,SAG),是否参与了高温诱导的植物耐热性信号传递过程。采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生物合成抑制剂——多效唑(paclobutrazol,PAC),预处理豌豆(Pisum sativum)叶片,再加以高温诱导,结果发现与未经PAC处理的对照相比,豌豆叶片受高温诱导的耐热性降低。同时,PAC预处理导致高温锻炼过程中SAG信号峰值消失。利用同位素标记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发现,PAC所导致的SAG信号减弱,不仅是由于SA生物合成受到抑制,而且还归因于水杨酸糖苷转移酶(salicylic acid glucosyltransferase,SAGT)蛋白合成和活性降低所引起的自由态SA向SAG转化的减缓。以上结果表明,SAG表现出了与自由态SA相似的信号功能,并参与了高温锻炼诱导植物耐热性的信号传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锻炼 多效唑 水杨酸 葡糖基水杨酸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抗热育种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包灵丰 林纲 +1 位作者 赵德明 李云武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技术 育种 抗热 高温锻炼 生态条件 抽穗期 新材料 灌浆期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黄瓜栽培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雪莲 张庆 +1 位作者 顾见勋 肖辉 《上海蔬菜》 2010年第5期49-50,共2页
黄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但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恶劣环境的胁迫,使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如果将黄瓜进行低温或高温锻炼能明显提高黄瓜对逆境的抵抗能力,促进产量的形成,在生产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黄瓜 栽培生理 温度 栽培过程 品质变劣 抵抗能力 高温锻炼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icylic acid and heat acclimation pretreatment protects Laminaria japonica sporophyte(Phaeophyceae) from heat stress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斌 唐学玺 王悠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24-932,共9页
Possible mediatory roles of heat acclimation and salicylic acid in protecting the sporophyte of marine macroalga Laminaria japonica(Phaeophyceae) from heat stress were studied.Heat stress resulted in oxidative injury ... Possible mediatory roles of heat acclimation and salicylic acid in protecting the sporophyte of marine macroalga Laminaria japonica(Phaeophyceae) from heat stress were studied.Heat stress resulted in oxidative injury in the kelp blades.Under heat stress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H_2O_2) and malonaldehyde(MDA),a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and a drastic decrease in chlorophyll a content were recorded.Activity of the enzymatic antioxidant system was drastically affected by heat stress.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peroxidase(POD),catalase(CAT)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 were greatly inhibited and,simultaneously,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was activated while polyphenol oxidase(PPO) was inhibited.Both heat acclimation pretreatment and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salicylic acid alleviated oxidative damage in kelp blades.Blades receiving heat acclimation pretreatment and exogenous salicylic acid prior to heat stress exhibited a reduced increase in H_2O_2 and MDA content,and a lower reduction in chlorophyll a content.Pretreatment with heat acclimation and salicylic acid elevated activities of SOD,POD,CAT,GPX and PPO.Considering these results collectively,we speculate that the inhibition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s a possible cause of the heat-stress-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L.japonica,and enhanced thermotolerance may be associated,at least in part,with the elevated activity of the enzymatic antioxidan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ria japonica salicylic acid heat acclimation THERMOTOLERANCE oxidative stress antioxidan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热激因子家族基因HaHsfA5的鉴定及其在高温胁迫记忆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波 满玲娟 张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8-865,共8页
植物能够对经历过的高温胁迫产生"胁迫记忆",从而更好地适应反复发生的高温胁迫。鉴定梭梭热激因子基因HaHsfA5序列和结构特征,分析其在梭梭幼苗高温胁迫记忆中的表达规律,对梭梭高温胁迫适应性研究有重要理论价值。本研究内... 植物能够对经历过的高温胁迫产生"胁迫记忆",从而更好地适应反复发生的高温胁迫。鉴定梭梭热激因子基因HaHsfA5序列和结构特征,分析其在梭梭幼苗高温胁迫记忆中的表达规律,对梭梭高温胁迫适应性研究有重要理论价值。本研究内容包括:以反转录PCR克隆HaHsfA5读码框全长序列;以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HaHsfA5的蛋白理化参数、蛋白结构域和基元;进行HaHsfA5的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以qRT-PCR分析HaHsfA5在高温胁迫记忆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分析显示HaHsfA5为分子量较小、不稳定、亲水的HSFs家族A亚族蛋白,与甜菜、菠菜、藜麦的Hsf A5有较近亲缘关系。qRT-PCR分析显示经过高温胁迫锻炼的梭梭幼苗在高温胁迫处理下HaHsfA5表达显著上调,而正常条件下生长的梭梭幼苗在高温胁迫处理下其表达并未显著上调。综合Ha HsfA5的结构特征和表达规律,提示HaHsfA5功能可能与梭梭幼苗的高温胁迫记忆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Ha Hsf A5在梭梭幼苗高温胁迫记忆中的功能提供研究基础,对梭梭耐高温品系选育和耐逆机制研究可能具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因子 高温胁迫锻炼 胁迫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