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含量对Fe-Cr-Si合金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郝威 龙海洋 +3 位作者 贵永亮 宋春燕 马汝成 张学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8-103,129,共7页
为研究Si含量对Fe-Cr-Si合金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改善Fe-Cr-Si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磨性能,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4种不同Si含量(原子分数5%、10%、15%、20%)的Fe-Cr-Si合金,研究了Si含量变化对其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Fe-C... 为研究Si含量对Fe-Cr-Si合金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改善Fe-Cr-Si合金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磨性能,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4种不同Si含量(原子分数5%、10%、15%、20%)的Fe-Cr-Si合金,研究了Si含量变化对其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Fe-Cr-Si合金均由单相组织构成,Si含量的增加使得合金硬度逐渐升高,并且促进了金属硅化物Fe_(3)Si的形成。随着Si含量的增加,Fe-Cr-Si合金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逐渐减小,磨损机制由剥落磨损转变为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Si合金 金属硅化物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熔对NiCrBSi涂层组织及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天顺 李小兵 +3 位作者 李国禄 王海斗 刘明 周秀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112,共8页
目的改善Ni Cr BSi涂层的组织及高温耐磨性能。方法采用等离子喷涂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Ni Cr BSi涂层,并用氩弧对其进行重熔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喷涂层与重熔层的形貌、微观组织、成分与物相进行分析。采用... 目的改善Ni Cr BSi涂层的组织及高温耐磨性能。方法采用等离子喷涂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Ni Cr BSi涂层,并用氩弧对其进行重熔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喷涂层与重熔层的形貌、微观组织、成分与物相进行分析。采用显微硬度仪与纳米压痕仪测试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并计算出涂层的断裂韧性。通过室温、300℃、500℃的摩擦磨损试验评价和比较喷涂层与重熔层的耐磨性能。结果重熔层各元素分布较均匀,主要由γ-(Fe,Ni)、Cr2B、Mn5Si2和α-Fe等物相组成。重熔层由喷涂层的层状结构转变为致密的铸态组织,孔隙率由7.2%降低至0.4%,重熔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了冶金结合。涂层重熔后硬度由724HV降低至608HV,但是弹性模量与断裂韧性分别由161.15 GPa和0.63 MPa·m^(1/2)提高至195.92 GPa和7.18 MPa·m^(1/2)。结论重熔处理改善了涂层的组织,使得重熔层在室温、300℃、500℃的耐磨性能均优于喷涂层。随着温度的升高,喷涂层氧化脱落越来越严重,而重熔层无明显氧化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BSi涂层 氩弧重熔 组织 力学性能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工艺下H13钢的高温耐磨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英坤 朱峰 +1 位作者 伍超群 侯惠君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2年第10期645-648,共4页
首先对调质处理状态的H13钢进行了渗氮、物理气相沉积(PVD)镀膜、渗氮+PVD镀膜三种不同的表面处理,然后在UMT-3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600℃的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下H13钢的高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试样的... 首先对调质处理状态的H13钢进行了渗氮、物理气相沉积(PVD)镀膜、渗氮+PVD镀膜三种不同的表面处理,然后在UMT-3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处理后的试样进行600℃的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下H13钢的高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试样的磨损形式主要是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经表面处理后试样的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其中渗氮+PVD镀膜表面处理试样的高温耐磨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高温耐磨性能 表面处理 渗氮+PVD镀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n-Al_2O_3/Ni复合电刷镀层的组织及高温耐磨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斌 徐滨士 +1 位作者 董世运 吴斌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263-266,共4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自动化电刷镀设备及技术制得含纳米Al2O3复合电刷镀层,对比研究了手动与自动刷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试验得知,相对于手动刷镀层,自动化刷镀层表面更加均匀、组织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更高。高温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表明,... 采用自主研制的自动化电刷镀设备及技术制得含纳米Al2O3复合电刷镀层,对比研究了手动与自动刷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试验得知,相对于手动刷镀层,自动化刷镀层表面更加均匀、组织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更高。高温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表明,自动化刷镀层的耐磨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电刷镀 复合刷镀层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镍基合金层的组织与高温耐磨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路程 刘江文 +1 位作者 马文有 陈和兴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4,共4页
为了改善304不锈钢工件的高温耐磨性能,利用CO2激光器在其表面熔覆了Ni基高温合金层。研究了熔覆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成分分布,测试了其显微硬度、高温耐磨性能等,并与基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基合金熔覆层的组织从熔池底部到... 为了改善304不锈钢工件的高温耐磨性能,利用CO2激光器在其表面熔覆了Ni基高温合金层。研究了熔覆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成分分布,测试了其显微硬度、高温耐磨性能等,并与基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基合金熔覆层的组织从熔池底部到表层为胞状晶—柱状枝晶—树枝晶;熔覆层的主要组成相是Ni3Cr2,NbC,Mo2C与Cr23C6;Ni基合金粉末中添加难熔元素Cr,Mo,Nb等对熔覆层的组织起到了固溶强化、硬质相强化和弥散强化作用;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达到了405 HV,高温耐磨性能是基体的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i基合金层 难熔元素 显微组织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温度和回火工艺对4Cr5Mo2V钢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百航 左鹏鹏 吴晓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共7页
将4Cr5Mo2V钢在1000~1090℃下淬火,并通过不同温度2次回火处理将相同淬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回火硬度分别调整至55,52 HRC,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工艺对显微组织、冲击韧性和高温(350℃)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硬度相同时,淬火温度过... 将4Cr5Mo2V钢在1000~1090℃下淬火,并通过不同温度2次回火处理将相同淬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回火硬度分别调整至55,52 HRC,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工艺对显微组织、冲击韧性和高温(350℃)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硬度相同时,淬火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试验钢的韧性而加剧磨损表面材料剥落,从而降低耐磨性能;相同回火硬度下,1030℃淬火条件下试验钢的韧性和高温耐磨性能最好,1090℃淬火条件下最差;淬火温度相同时,较低温度回火试验钢因具有较高回火硬度,能够起到支撑表面氧化层的作用,其耐磨性能比较高温度回火时好;4Cr5Mo2V钢的推荐热处理工艺为1030℃×30 min油淬+560℃×2 h×2次回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2V钢 淬火温度 回火工艺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内孔喷涂超致密Mo涂层的高温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博 陆海峰 +3 位作者 刘艺武 覃恩伟 黄骞 潘晨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2,共7页
为提升铝合金的高温强度及耐磨性,采用等离子内孔喷涂技术制备超致密Mo涂层,解决了铝合金套筒等内壁耐高温及耐磨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Mo涂层微观结构;评估了Mo涂层维氏硬度及与铝合金基体的拉伸... 为提升铝合金的高温强度及耐磨性,采用等离子内孔喷涂技术制备超致密Mo涂层,解决了铝合金套筒等内壁耐高温及耐磨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Mo涂层微观结构;评估了Mo涂层维氏硬度及与铝合金基体的拉伸结合强度;利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Mo层的高温摩擦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喷涂在铝合金基体上得到了超致密Mo涂层,在喷涂过程中Mo涂层未发生明显氧化,结合强度为21.4 MPa,平均维氏硬度达469 HV3 N。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显示,Mo涂层在200℃、400℃时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体积较铝合金基体大幅度降低,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其高温磨损形式主要以氧化磨损、黏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内孔喷涂 Mo涂层 摩擦系数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渗氮对304L不锈钢组织及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振 李季 +3 位作者 罗平 李佳惠 李炯利 王旭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3-258,共6页
以焚烧炉用热电偶304L不锈钢套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的离子渗氮试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304L不锈钢离子渗氮前后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并研究了其在400℃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304L不锈钢离子... 以焚烧炉用热电偶304L不锈钢套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的离子渗氮试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304L不锈钢离子渗氮前后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并研究了其在400℃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304L不锈钢离子渗氮后,可形成硬度1300 HV以上的表面硬化层。随着渗氮温度的提高,表面硬度有所提升,同时硬化层厚度显著增加。离子渗氮可提高304L不锈钢的磨损性能及耐高温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炉热电偶套管 304L不锈钢 离子渗氮 硬化层 高温耐磨性能
原文传递
可控离子渗入对新型热作模具钢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文明 罗德福 +1 位作者 廖宏毅 潘虹吉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6-152,共7页
借助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可控离子渗入(PIP)对新型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及高温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可控离子渗入技术处理后的新型热作模具钢试样表面形成了40μm厚的致密且... 借助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可控离子渗入(PIP)对新型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及高温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可控离子渗入技术处理后的新型热作模具钢试样表面形成了40μm厚的致密且均匀的渗层。最外层的Fe_(3)O_(4)相能降低试样表面的摩擦因数,次表层的Fe_(2-3)N和Fe_(4)N能显著提高基体硬度。磨损温度低于600℃时,Fe_(2-3)N和Fe_(4)N相稳定存在;磨损温度高于800℃时,Fe_(2-3)N和Fe_(4)N相转变为α-Fe相,形成含氮马氏体组织,提高了材料的抗高温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热作模具钢 可控离子渗入技术 高温耐磨性能
原文传递
铸造CoCrW合金的高温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峰 李佳佳 淡振华 《材料科学研究(中英文版)》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铸造CoCrW合金为研究对象,借助XRD、SEM和EDS在研究其微观组织基础上,通过高温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铸造CoCrW合金高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铸态CoCrW合金组织主要由碳化物强化相和γ-Co基体相组成,其中碳化物主要为M23C6、M6C碳化物,在... 以铸造CoCrW合金为研究对象,借助XRD、SEM和EDS在研究其微观组织基础上,通过高温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铸造CoCrW合金高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铸态CoCrW合金组织主要由碳化物强化相和γ-Co基体相组成,其中碳化物主要为M23C6、M6C碳化物,在γ-Co基体中呈大小不同的块状分布;合金的摩擦系数和磨损失重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600℃时合金的耐磨性能最好,但当实验温度超过800℃时,合金发生明显氧化,耐磨性能下降。不同温度下CoCrW合金的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剥落和氧化磨损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W合金 组织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2O3强化等离子喷焊镍包铝涂层的组织及高温耐磨性能
11
作者 王怀伟 王艳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7,共6页
加入稀土氧化物可改善喷焊层的组织结构,提高涂层硬度。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在20钢表面制备不同添加量La2O3的镍包铝合金喷焊层。通过光学显微镜、SEM、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热震试验以及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La2O3对喷焊... 加入稀土氧化物可改善喷焊层的组织结构,提高涂层硬度。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在20钢表面制备不同添加量La2O3的镍包铝合金喷焊层。通过光学显微镜、SEM、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热震试验以及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La2O3对喷焊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包铝等离子喷焊层显微组织的主体形态为树枝晶,树枝晶内部为α-(Fe,Ni)板条马氏体群,晶间网状组织为γ-(Fe,Ni);这种组织结构使镍包铝等离子喷焊层在750℃仍保持较好的抗热震性;添加0.5%La2O3后镍包铝喷焊层硬度提高了19.4%,但对喷焊层抗热震性能无明显改善;镍包铝喷焊层在500℃时的高温摩擦磨损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摩擦稳定性和理想的高温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其组织结构中存在韧性较好的晶间γ-(Fe,Ni)组织,呈网状包裹着强硬度较高的α-(Fe,Ni)板条马氏体,因而不易在磨损时发生剥离现象。添加0.5%La2O3可使其高温耐磨性能达到最佳;当La2O3添加量达1.0%时,镍包铝等离子喷焊合金层的硬度、抗热震性能以及高温耐磨性能较0.5%添加量时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焊 镍包铝合金层 LA2O3 高温耐磨性能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堆焊Stellite6合金高温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关锰 雍兴平 +3 位作者 田云 邹有序 林雪健 黄宏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5-820,共6页
为了提高轴承用304H不锈钢耐磨性,采用等离子堆焊在不锈钢表面制备Stellite6合金堆焊层,研究了堆焊层微观组织及高温耐磨性能,分析了不同温度对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层与基体结合良好,Stellite6合金堆焊层以柱状晶为主,熔合区... 为了提高轴承用304H不锈钢耐磨性,采用等离子堆焊在不锈钢表面制备Stellite6合金堆焊层,研究了堆焊层微观组织及高温耐磨性能,分析了不同温度对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层与基体结合良好,Stellite6合金堆焊层以柱状晶为主,熔合区为平面晶区。堆焊层主要由γ-Co固溶体和Cr、Ni、W及C元素形成的M7C3型复合碳化物以及WC组成。从基体到堆焊层硬度值不断增加,距熔合线0.2 mm后堆焊层硬度进入稳定区,硬度值(HV)高于460。在250、350、450和500℃与Stellite21堆焊层对磨时,Stellite6堆焊层摩擦因数与磨损质量损失随着磨损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摩擦面粗糙度在3.9~8.6μm之内。堆焊层高温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以及氧化磨损,且随温度升高,磨损程度加剧,但磨损机制没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堆焊 Stellite6合金 微观组织 高温耐磨性能
原文传递
H13钢表面激光熔覆NbC/Ni60复合涂层组织及高温耐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倾城 任利兵 +2 位作者 刘英 谢咏馨 李卫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目的研究NbC颗粒的加入量对H13钢表面激光熔覆NbC/Ni60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方法将Ni60合金粉末与NbC碳化物粉末球磨混合,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基体表面制备不同NbC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增强的NbC... 目的研究NbC颗粒的加入量对H13钢表面激光熔覆NbC/Ni60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方法将Ni60合金粉末与NbC碳化物粉末球磨混合,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基体表面制备不同NbC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增强的NbC/Ni60合金复合涂层。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借助显微硬度计,研究复合涂层的截面显微硬度分布规律。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复合涂层在真空4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在激光熔覆NbC/Ni60复合涂层中,物相主要由γ-(Ni,Fe)固溶体、Ni_(2)Si、CrB、Cr23C6、NbC组成;熔覆层以胞晶和枝晶为主,NbC含量对复合熔覆层组织及形态具有显著影响,加入少量NbC可使熔覆层组织细化;在NbC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大量弥散的NbC颗粒在枝晶间呈聚集趋势;在NbC的质量分数为30%时,熔覆层中NbC相呈现块状、花瓣状形貌。NbC/Ni60复合涂层的硬度显著高于H13钢基体,随着NbC含量的增加,NbC/Ni60复合熔覆层的显微硬度逐渐升高,NbC的质量分数为30%的NbC/Ni60复合熔覆层的平均硬度高达848HV。在真空400℃、压力100 N、转速100 r/min、时间7200 s磨损工况下,NbC质量分数为20%的NbC/Ni60复合涂层的磨损量最小,因此其高温耐磨性最好。NbC质量分数为10%的NbC/Ni60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最小。随着NbC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摩擦因数反而升高。结论NbC/Ni60复合涂层与H13钢基体具有很好的冶金结合,显著提高了高温耐磨性能;NbC颗粒硬质相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能够明显提高NbC/Ni60复合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粗大NbC相不利于复合涂层耐磨性的进一步提高。NbC/Ni60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疲劳剥落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bC/Ni60复合涂层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焊电流对Fe-Cr-W-Nb药芯焊丝堆焊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子锐 潘应君 柯德庆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5,104,共7页
设计了一种Fe-Cr-W-Nb药芯焊丝,采用埋弧堆焊技术在不同堆焊电流(350,400,450,500 A)下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熔覆层,研究了堆焊电流对熔覆层组织、显微硬度及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堆焊电流制备的熔覆层均主要由Fe-Cr固溶体... 设计了一种Fe-Cr-W-Nb药芯焊丝,采用埋弧堆焊技术在不同堆焊电流(350,400,450,500 A)下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熔覆层,研究了堆焊电流对熔覆层组织、显微硬度及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堆焊电流制备的熔覆层均主要由Fe-Cr固溶体、M_(23)C_(6)、NbC以及少量M_(7)C_(3)、Fe_(3)W_(3)C等物相组成;随着堆焊电流的增大,NbC硬质相颗粒形状逐渐规则,当堆焊电流为450 A时,熔覆层中的硬质相颗粒形状最规则,尺寸一致,分布均匀,熔覆层与钢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当堆焊电流过大(500 A)时,硬质相颗粒互相连接形成不规则形状,尺寸明显增大,分布不均匀。随着堆焊电流的增大,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磨损质量损失先减小后增大,当堆焊电流为450 A时,熔覆层显微硬度最大,磨损质量损失最小,耐磨性能最优,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芯焊丝 埋弧堆焊 熔覆层 高温耐磨性能 N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Stellite6–60WC复合涂层工艺及高温耐磨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月祥 潘雄飞 +1 位作者 沈晓辉 王会廷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94-400,共7页
以Co基Stellite6合金与陶瓷(WC)为熔覆粉末,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沉没辊316L基体添加质量分数为60%的WC粉末,制备Stellite6-60WC熔覆层,分析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量等工艺因素对熔覆层形貌的影响,确定最优熔覆工艺参数;且对复合涂层... 以Co基Stellite6合金与陶瓷(WC)为熔覆粉末,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沉没辊316L基体添加质量分数为60%的WC粉末,制备Stellite6-60WC熔覆层,分析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量等工艺因素对熔覆层形貌的影响,确定最优熔覆工艺参数;且对复合涂层的物相、硬度和耐磨性进行研究,探讨熔覆层高温耐磨性能改善的机理。结果表明:激光功率1.5 kW、扫描速度300 mm/min、送粉速率18.8 g/min时,熔覆层表面质量较好,涂层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表面无裂纹和孔洞;熔覆层的相组成主要为γ-Co,M_(7)C_(3),M_(23)C_(6)(M=Co,Cr,Fe),W_(2)C等硬质相,利于提高熔覆层的硬度,硬度可达736.2 HV,是基体的3.5倍;熔覆层的高温耐磨性优于316L基体,比基体提高了6.1倍,主要是熔覆层多种硬质强化相及未熔的WC颗粒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Stellite6粉末 Co-WC复合涂层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耐磨堆焊焊条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永传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耐磨堆焊焊条中各种金属成分的合理匹配及稀土元素的作用.试验表明,本文所研制的高温堆焊焊条的堆焊层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其堆焊层经900℃高温退火,HRC值为54.9,具有很好的高温耐磨性能,它是一种既适用于一...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耐磨堆焊焊条中各种金属成分的合理匹配及稀土元素的作用.试验表明,本文所研制的高温堆焊焊条的堆焊层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其堆焊层经900℃高温退火,HRC值为54.9,具有很好的高温耐磨性能,它是一种既适用于一般工况,又适用于高温工况的耐磨堆焊焊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焊焊条 高温耐磨性能 正交试验 金属成分 稀土元素 堆焊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表面Cr-Si合金化改善TiAl基合金高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亚非 张平则 许浩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9,共7页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Al基合金表面实现了Cr-Si二元共渗。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衍射仪(XRD)检测了合金渗层的形貌、合金元素含量与相组成,并研究了合金化处理对TiAl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与高温耐磨性能的改善效果...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TiAl基合金表面实现了Cr-Si二元共渗。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衍射仪(XRD)检测了合金渗层的形貌、合金元素含量与相组成,并研究了合金化处理对TiAl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与高温耐磨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合金渗层组成相为Cr3Si及Laves相TiCr2,过渡层物相主要为Al8Cr5与Al3Ti,合金层内Cr,Si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经高温氧化,合金渗层表层形成致密CrO2,内层形成连续Al2O3阻隔层,其氧化动力学曲线呈现典型的抛物线型。较之原始TiAl基合金摩擦学特性,Cr-Si合金渗层的磨粒磨损程度降低极大,氧化磨损受到抑制,其相对耐磨性能提高了17.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高温抗氧化性能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TiCN/W-Cu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18
作者 黄友庭 李晓伟 +5 位作者 查元飞 周晓龙 黄歆 花能斌 陈文哲 彭栋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0,共10页
以铜粉、TiCN粉以及由化学镀法制备的铜包覆钨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CN/W-Cu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致密,细小的TiCN颗粒弥散分布在钨和铜相界处;复合材... 以铜粉、TiCN粉以及由化学镀法制备的铜包覆钨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CN/W-Cu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致密,细小的TiCN颗粒弥散分布在钨和铜相界处;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为97.9%,硬度为282.7 HV,分别比W-Cu合金提高了0.6%和22.2%,常温与高温下的磨损率均低于W-Cu合金,25℃下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转变为疲劳磨损、黏着磨损与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TiCN/W-Cu复合材料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镍含量对马氏体不锈钢硬面药芯焊丝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吕彦 余圣甫 +2 位作者 行舒乐 刘雨龙 王乐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2,共4页
通过优化钼和镍元素的含量,研制了一种焊接工艺优良的马氏体不锈钢硬面药芯焊丝,并采用埋弧焊堆焊方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堆焊层,研究了钼、镍含量对堆焊层组织、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层显微组织均由马氏体、残余... 通过优化钼和镍元素的含量,研制了一种焊接工艺优良的马氏体不锈钢硬面药芯焊丝,并采用埋弧焊堆焊方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堆焊层,研究了钼、镍含量对堆焊层组织、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层显微组织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组成;添加钼和镍元素后能够提高堆焊层的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且当钼、镍的质量分数均为2%时,得到的堆焊层的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均最好,硬度为47.8HRC,磨损质量损失为3.6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埋弧焊 硬度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基体表面PTA工艺制备Ni基耐磨层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振东 汪瑞军 +3 位作者 李宏 王伟平 史萌 詹华 《热喷涂技术》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等离子粉末堆焊(PTA)工艺在Cu基体表面制备了Ni基耐磨层,对该耐磨层的微观组织、相结构、元素成分、显微硬度性能及高温耐磨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磨层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稀释率仅为6%,且其显微组织细小,呈枝状晶形... 采用等离子粉末堆焊(PTA)工艺在Cu基体表面制备了Ni基耐磨层,对该耐磨层的微观组织、相结构、元素成分、显微硬度性能及高温耐磨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磨层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稀释率仅为6%,且其显微组织细小,呈枝状晶形貌,硬质相呈弥散分布。耐磨层主要由γ相固溶体、Cr23C6、Ni3Fe、和Cr7C3以及少量的硼化物相组成。耐磨层中的碳化物和硼化物的存在使得耐磨层的平均显微硬度365HV,较紫铜基体的平均显微硬度46.4HV提高了近7倍,并且其高温耐磨性能提高了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粉末堆焊 Cu基体 稀释率 高温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