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合金AZ31B的高温塑性变形及加工图 被引量:53
1
作者 汪凌云 范永革 +1 位作者 黄光杰 黄光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采用加工图理论系统分析了AZ31B镁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加工图理论分析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材料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规律。分析加工图发现,AZ31B镁合金在300℃以上具有很好的塑性,但... 采用加工图理论系统分析了AZ31B镁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加工图理论分析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材料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规律。分析加工图发现,AZ31B镁合金在300℃以上具有很好的塑性,但是在变形温度为300~350℃时则需要采用较高的应变率,反之则会出现流变失稳现象,合金的塑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 加工图 流变失稳 高温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_2O_3复合材料的高温塑性变形 被引量:10
2
作者 申玉田 崔春翔 +2 位作者 徐艳姬 孟凡斌 王如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弥散强化型 Cu—Al2O3复合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及其对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Al2O3粒子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复合材料与纯Cu和Cu—Al合金相比具有... 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弥散强化型 Cu—Al2O3复合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及其对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Al2O3粒子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复合材料与纯Cu和Cu—Al合金相比具有更高的高温抗压强度;在复合材料的σ-ε曲线上,流变应力在一突降后稳定;稳定的Al2O3粒子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再结晶温度,高温变形未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动态回复是主要的软化机制;CU—Al2O3复合材料的高温变形机制是位错滑移和晶界滑移相协调;高温变形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高温塑性变形 回复 再结晶 铜基复合材料 三氧化二铝 铜铝合金 内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Zr-Sn-Mo-Si-Y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加工图 被引量:6
3
作者 戚运连 曾卫东 +5 位作者 赵永庆 奚正平 王蕊宁 杜宇 洪权 郭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91-1895,共5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Ti-Al-Zr-Sn—Mo—Si—Y合金进行了热压缩试验,采用动态材料模型建立的加工图研究了在变形温度800~1100℃,变形速率在0.002~10s^-1范围内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功率耗散效率的峰值区为87...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Ti-Al-Zr-Sn—Mo—Si—Y合金进行了热压缩试验,采用动态材料模型建立的加工图研究了在变形温度800~1100℃,变形速率在0.002~10s^-1范围内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功率耗散效率的峰值区为875~925℃,应变速率为0.001-0.002s^-1,峰值效率为85%。在温度为900~1000℃,应变速率为0.1~3s^-1的区域和850~950℃,应变速率为0.001-0.01s^-1的环形区域内进行等温压缩,Ti-Al-Zr-Sn-Mo-Si—Y合金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其功率耗散效率为40%~55%。在800~925℃,应变速率为0.03~10s^-1和温度为860~930℃,应变速率为0.003~0.03s^-1区域内易产生流变失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高温塑性变形 加工图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14Co-10Ni合金的高温塑性变形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7
4
作者 厉勇 王春旭 +2 位作者 刘宪民 田志凌 傅万堂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8,共5页
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850~1150℃,应变速率为0.1~10s-1的条件下,对具有高强韧性的Fe-14Co-10Ni基合金(16CoNi)在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其热加工图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6CoNi合金的具有较高的... 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850~1150℃,应变速率为0.1~10s-1的条件下,对具有高强韧性的Fe-14Co-10Ni基合金(16CoNi)在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其热加工图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6CoNi合金的具有较高的动态再结晶温度,完全动态再结晶晶粒的平均尺寸随着Zener-Hollomon参数的增加而减小,并得到了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与Z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16CoNi合金的热加工图(Processing Maps),当以0.1s-1的应变速率,在1050℃变形时,合金的能量消耗效率达到最大值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CoNi合金 高温塑性变形 动态再结晶 加工图
原文传递
TA15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流变应力行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纪仁峰 闵新华 +1 位作者 胡弘剑 廖洪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通过热/力模拟实验对TA15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变化显著影响合金流变应力的大小,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合金的高温塑性本... 通过热/力模拟实验对TA15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变化显著影响合金流变应力的大小,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合金的高温塑性本构方程常数,并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形式描述了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高温塑性变形 Zener—Hollomon参数 流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火电用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程晓农 王皎 +3 位作者 罗锐 朱晶晶 杨雨童 郑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950-1100℃和0.01-1 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变化规律及变形组织演变规律。建立了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的传统Arrhenius本构模型,耦合应变...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950-1100℃和0.01-1 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变化规律及变形组织演变规律。建立了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的传统Arrhenius本构模型,耦合应变量后建立改进型本构模型,并引进相关系数R、平均相对误差δ评估改进型本构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在高温热变形过程中,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的流变应力值受应变速率以及变形温度的影响显著,且动态再结晶更易在较低应变速率、较高变形温度条件下发生;应用改进型本构模型得到的流变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44,而平均相对误差值δ仅为1.9952%,说明该本构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新型奥氏体不锈钢CHDG-A的流变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塑性变形行为 流变应力 本构模型 应变量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氢对Ti-6Al-4V合金高温塑性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牛勇 李晓华 +4 位作者 王耀奇 侯红亮 李淼泉 林莺莺 李志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89-2093,共5页
利用XRD分析了置氢Ti-6Al-4V合金的相组成,应用Gleeble等温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置氢量对Ti-6Al-4V合金高温塑性变形的影响,计算了不同置氢量钛合金的变形激活能。结果表明:随置氢量的增加,Ti-6Al-4V合金β相含量增加,高温塑性变形的流动应... 利用XRD分析了置氢Ti-6Al-4V合金的相组成,应用Gleeble等温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置氢量对Ti-6Al-4V合金高温塑性变形的影响,计算了不同置氢量钛合金的变形激活能。结果表明:随置氢量的增加,Ti-6Al-4V合金β相含量增加,高温塑性变形的流动应力显著降低呈下凹型曲线变化,即存在一个最小值,应力最小值对应的置氢量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置氢可以促进高温塑性变形过程动态软化与硬化的平衡;在相同应力水平下,适量的置氢可使变形温度降低50℃,或应变速率提高一个数量级。置氢Ti-6Al-4V合金变形激活能随置氢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变形由不受扩散机制控制转变为受扩散机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置氢 高温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CrMoV钢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其本构方程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伦建伟 刘伟 +1 位作者 杨洋 郭诚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6-220,共5页
为了研究35CrMoV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借助Gleelble 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温度为950~1150℃的条件下进行轴向单道次高温压缩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绘制35CrMoV钢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研究了变形温度、... 为了研究35CrMoV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借助Gleelble 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温度为950~1150℃的条件下进行轴向单道次高温压缩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绘制35CrMoV钢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研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计算了变形激活能Q及参数n、A、α的取值。试验结果表明:35CrMoV钢在950~1150℃进行压缩试验时,存在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两种流动应力-应变关系,当应变速率为0.01和0.1 s^(-1)时,其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表现为动态再结晶型;当应变速率为1和10 s^(-1)时,其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表现为动态回复型。在试验条件下获得35CrMoV钢的平均变形激活能Q为310.433 kJ·mol^(-1),建立了用于描述35CrMoV钢流动应力、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三者之间关系的本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CrMoV钢 高温塑性变形 变形激活能 压缩变形 本构方程
原文传递
铸态ER8钢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飞 张晓峰 +2 位作者 党淑娥 任劲宇 朱雪彤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4-230,共7页
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上,以0.001~1 s^(-1)的应变速率和900~1250℃的温度对铸态ER8钢进行了单轴热压缩试验,得到了流动应力曲线,并基于此,建立了热加工图,详细地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对材料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形温... 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上,以0.001~1 s^(-1)的应变速率和900~1250℃的温度对铸态ER8钢进行了单轴热压缩试验,得到了流动应力曲线,并基于此,建立了热加工图,详细地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对材料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900~12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范围内,铸态ER8钢的流动应力曲线为动态再结晶型曲线,仅当变形温度低于900℃、应变速率高于1 s^(-1)时,流动应力曲线具有明显的动态回复型曲线的特征。结合ER8钢的热加工图分析可知,为了防止高温塑性变形失稳,在锻造时变形温度应大于950℃;当应变为0.20时,应变速率建议小于0.05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ER8钢 高温塑性变形 热加工图 流动应力曲线 热加工性能
原文传递
铸态42CrMo钢的高温塑性变形特性
10
作者 周旭东 李汉 +2 位作者 杨超 郭俊锋 高全德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利用Gleeble 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温度为1000~1150℃、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对铸态42Cr Mo钢的高温塑性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试验... 利用Gleeble 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变形温度为1000~1150℃、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对铸态42Cr Mo钢的高温塑性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试验钢的峰值应力激活能Q=325.63 k J/mol,稳态应力激活能Q=271.84 k J/mol;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其自然对数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自然对数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42CrMo钢 高温塑性变形 动态再结晶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铝锶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9
11
作者 万帆 运新兵 +1 位作者 毕胜 裴久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8-896,共9页
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压缩实验,结合连续挤压工艺制定热压缩实验方案,研究铝锶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分析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铝锶合金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和Al_4Sr相形态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铝锶合金... 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压缩实验,结合连续挤压工艺制定热压缩实验方案,研究铝锶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分析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铝锶合金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和Al_4Sr相形态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铝锶合金高温下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铝锶合金的热塑性变形软化机制以动态回复为主;在热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变形温度为400℃时Al_4Sr相破裂严重,而当温度为500℃时Al_4Sr相具有韧性而易于弯曲;可用包含Zener-Hollomon参数的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描述其热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锶合金 高温塑性变形 流变应力 显微组织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塑性变形摩擦磨损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川吉 王文正 +2 位作者 程先华 朱宗元 张家立 《安徽工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适应热作模具的高温塑性变形摩擦磨损的研究和为热作模具选材提供依据,建立了高温塑性变形摩擦磨损试验方法。对热作模具钢5CrMnMo,4Cr5MoV1Si和3Cr2W8V的高温塑变抗磨性能进行了评定,同时用环型试验测定了在无润滑和水剂石墨润滑条... 为适应热作模具的高温塑性变形摩擦磨损的研究和为热作模具选材提供依据,建立了高温塑性变形摩擦磨损试验方法。对热作模具钢5CrMnMo,4Cr5MoV1Si和3Cr2W8V的高温塑变抗磨性能进行了评定,同时用环型试验测定了在无润滑和水剂石墨润滑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摩擦系数。高温塑变抗磨性能评定结果与 Thomas,Dennis等人所测定的结果较好地吻合,同时还与汽车配件七厂的热锻模寿命试验结果较接近。借助于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的形貌分析,对5CrMnMo,4Cr5MoV1Si,3Cr2TW8V的高温塑变抗磨性能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变形 磨损系数 摩擦系数 热锻模具 高温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6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 被引量:9
13
作者 欧玲 浦荣 +2 位作者 曾方欣 聂宇峰 阳建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5A06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20~440℃,变形速率为0.3,1.0和10 s^-1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计算材料的特征参数并导入双曲正弦形式的Arrhenius方程,获得了以ZenerHollomon参数...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5A06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20~440℃,变形速率为0.3,1.0和10 s^-1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计算材料的特征参数并导入双曲正弦形式的Arrhenius方程,获得了以ZenerHollomon参数表示的本构方程,建立了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变形速率之间的关系,为该合金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指导,同时得出该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154.2 k J·mol^-1。利用DMM加工图理论与Prasad失稳准则,通过叠加功率耗散图与失稳图绘制出不同变形程度下5A06合金的加工图。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加工图中的失稳区增大。在安全加工区域内,变形速率为5~10 s^-1时功率耗散率值最大,为32%~38%,是最佳的热加工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合金 高温塑性变形行为 加工图 本构方程 流变应力
原文传递
高温塑性变形对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康喜英 赵宏伟 +1 位作者 高东升 郭鸿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9-161,共3页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和扫描电镜观察,着色渗透方式研究了不同高温塑性变形工艺对S32750双相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0℃试验条件下,变形道次和变形量显著影响试样力学性能。随着变形量增大,组织细化,抗拉强度...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和扫描电镜观察,着色渗透方式研究了不同高温塑性变形工艺对S32750双相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0℃试验条件下,变形道次和变形量显著影响试样力学性能。随着变形量增大,组织细化,抗拉强度提高。变形过程中部分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变形孪晶增加,塑性变形方式由滑移逐渐转变为滑移与孪生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塑性变形 双相不锈钢 变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粉末体的高温塑性变形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学平 王尔德 《金属成形工艺》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82-186,共5页
关键词 粉末体 高温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FEM探究M_(23)C_(6)对P92耐热钢高温塑性变形的影响
16
作者 王新宇 申俊杰 +1 位作者 郭祥如 乔吉新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20期33-35,共3页
本文基于晶体塑性理论,耦合Orowan位错动力学方程和泰勒硬化模型,建立了考虑位错密度的P92钢力学模型。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探究了M_(23)C_(6)的析出数量和取向关系对于P92耐热钢局部高温塑性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M_(23)C_(6)承担... 本文基于晶体塑性理论,耦合Orowan位错动力学方程和泰勒硬化模型,建立了考虑位错密度的P92钢力学模型。采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探究了M_(23)C_(6)的析出数量和取向关系对于P92耐热钢局部高温塑性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M_(23)C_(6)承担较高的应力而发生较小的塑性变形,应变集中现象主要出现在M_(23)C_(6)与基体交界处,M_(23)C_(6)数量的增加引起了明显应变梯度,加剧了局部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M_(23)C_(6)与基体的三种取向关系中,Pitsch取向更有利于降低局部应变集中,缓解位错塞积,减少P92钢服役过程中损伤开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耐热钢 M_(23)C_(6)碳化物 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CPFEM) 高温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摩擦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治华 赵兴东 曾卫东 《锻造与冲压》 2017年第7期40-43,共4页
本文利用圆环镦粗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GH4169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摩擦系数。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得到了摩擦系数的理论校准曲线,并根据圆环镦粗试验内径与高度变化的关系,将圆环镦粗后的内径和高度的变化百分比与模拟得到的摩擦系... 本文利用圆环镦粗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GH4169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摩擦系数。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得到了摩擦系数的理论校准曲线,并根据圆环镦粗试验内径与高度变化的关系,将圆环镦粗后的内径和高度的变化百分比与模拟得到的摩擦系数理论校准曲线进行对比,得出GH4169合金在润滑和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摩擦系数 高温塑性变形 测定 校准曲线 模拟方法 高温变形 高度变化
原文传递
铝锂合金高温变形流变应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雪峰 汪凌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1,共4页
对所获试验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变形稳态流变应力模型 ,其精度较低 ,同时建模过程复杂且工作量大。以Gleeble 150 0热模拟试验机得到的实验数据为基础 ,根据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建立了 142 0Al Li合金高温... 对所获试验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变形稳态流变应力模型 ,其精度较低 ,同时建模过程复杂且工作量大。以Gleeble 150 0热模拟试验机得到的实验数据为基础 ,根据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建立了 142 0Al Li合金高温塑性变形稳态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应关系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用于稳态流变应力建模是可行的 ,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偏差 <5% ,较好地反映了实际变形过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高温塑性变形 流变应力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层片状组织的TiAl基合金高温塑性的研究
19
作者 欧文沛 黄伯云 +2 位作者 贺跃辉 曲选辉 陈小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3-5,共3页
采用自制悬垂式流变拉伸机研究了TiAl基合金全层片状组织试样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较稳定的应变速率工艺下,合金在900℃的高温变形能力达75.5%。动态再结晶促使γ相的形成,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 采用自制悬垂式流变拉伸机研究了TiAl基合金全层片状组织试样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较稳定的应变速率工艺下,合金在900℃的高温变形能力达75.5%。动态再结晶促使γ相的形成,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混晶现象的出现。锯齿状晶界与混晶现象的存在,被认为是试样拉伸断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高温塑性变形 钛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32铝合金的高温压缩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强 陈拂晓 +1 位作者 杨永顺 郭俊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7-39,共3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4032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70~490℃、应变速率0.02~5s-1的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4032铝合金高温塑性变形应力的影响,计算出了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值。建立了4032铝合金的...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4032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70~490℃、应变速率0.02~5s-1的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4032铝合金高温塑性变形应力的影响,计算出了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值。建立了4032铝合金的本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32铝合金 高温塑性变形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