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与静脉炎的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马俊 许燕玲 +1 位作者 汤维娟 金燕萍 《上海护理》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与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老年科2012年1—3月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患者3 623例为对照组(活动前);2012年10—12月接受高渗性...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与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老年科2012年1—3月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患者3 623例为对照组(活动前);2012年10—12月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患者3 772例为观察组(活动后)。2012年4—9月以"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发生率由18.41%降为8.85%,静脉炎发生率由6.73%降为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显著提高(P<0.05)。活动后圈组成员在品管圈应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与责任荣誉6个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与静脉炎的发生,规范临床高渗性药物的输注,提高输液护理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输液外渗 静脉炎 品管圈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药物临床输液途径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燕萍 马俊 张彩华 《上海护理》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高渗性药物输液途径的现况调查,分析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和神经内科接受输注高渗性药物的住院患者6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临床高渗... 目的通过对临床高渗性药物输液途径的现况调查,分析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和神经内科接受输注高渗性药物的住院患者6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临床高渗性药物的输液途径现状和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情况。结果 600例患者中,使用中心静脉途径的占32.5%,使用外周静脉途径的占67.5%;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1%,中心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结论高渗性药物经中心静脉输液可显著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重复静脉穿刺的次数,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和舒适,同时,需重视输液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认知状态,有利于临床输液的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静脉输液 输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药物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朱姝 黎贵湘 兰霞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高渗性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如10%氯化钠、10%氯化钾、209/6甘露醇、50%葡萄糖、10%葡萄糖酸钙、25%硫酸镁等,应用此类药物对局部血管损伤较大,当快:速、高浓度输入时可导致静脉炎,增加患者痛苦。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高渗性药物... 高渗性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如10%氯化钠、10%氯化钾、209/6甘露醇、50%葡萄糖、10%葡萄糖酸钙、25%硫酸镁等,应用此类药物对局部血管损伤较大,当快:速、高浓度输入时可导致静脉炎,增加患者痛苦。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高渗性药物导致的静脉炎,本文对其防治进展进行综述,供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静脉炎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管理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覃喜香 彭铁立 +3 位作者 刘均英 欧阳美丽 赵琳丽 江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2880人次作为对照组(活动前),采用常规输液治疗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2880人次作为对照组(活动前),采用常规输液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2977人次作为观察组(活动后),成立PDCA管理活动小组进行干预。比较分析开展PDCA管理活动前后的高渗性药物发生静脉炎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开展PDCA活动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发生率由4.20%降为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0.00%提高到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活动能进一步规范高渗性药物输液的合理使用,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高渗性药物: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神丸蜂蜜膏外敷治疗高渗性药物静脉外渗的护理 被引量:8
5
作者 孙桂红 陆静波 沈永红 《上海护理》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当前,静脉输液领域不断发展,但输液前对药物渗透压、pH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尚未成为规范,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多见。高渗性药物是指药物渗透压〉450mOsm/L的药物。输液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输入的药液漏出或渗浸在静脉以外的皮下... 当前,静脉输液领域不断发展,但输液前对药物渗透压、pH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尚未成为规范,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多见。高渗性药物是指药物渗透压〉450mOsm/L的药物。输液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输入的药液漏出或渗浸在静脉以外的皮下组织中。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时药液外渗易刺激静脉和皮下组织,造成局部血管损伤、静脉炎和膜间室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静脉输液 外渗六神丸蜂蜜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师干预高渗性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白东玉 刘颖 梅浩兴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2045-2046,共2页
高渗性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其使用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也日益引起关注。在卫生部发布的等级医院评审中对包括高渗性药物在内的高危性药品的管理使用具有明确的规定,临床路径的开展对于高渗性药物等高危药品的使... 高渗性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其使用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也日益引起关注。在卫生部发布的等级医院评审中对包括高渗性药物在内的高危性药品的管理使用具有明确的规定,临床路径的开展对于高渗性药物等高危药品的使用也进行规范和约束。在临床使用中,药品的合理应用离不开药师的参与,药师在临床治疗中,要更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药物安全的用到患者。我院药师对高渗性药物加强管理和使用指导,以促进高渗性药物的合理使用,取得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 干预 高渗性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药物临床使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白东玉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237-1238,共2页
在临床使用中,对于药物渗透压〉450mosm/L的药物称之为高渗性药物。高渗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血管损伤,对静脉产生刺激性,临床中由于输注或推注使用高渗性药物导致的静脉炎、膜间室综合征、肾损伤等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在临床使用中,对于药物渗透压〉450mosm/L的药物称之为高渗性药物。高渗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血管损伤,对静脉产生刺激性,临床中由于输注或推注使用高渗性药物导致的静脉炎、膜间室综合征、肾损伤等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在增加患者身体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迫切需要妥善的措施和正规的操作来规避和减少该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临床使用 不良反应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药物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瑞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6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渗性药物管理模式,规避风险。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本院特点制定管理方案,并测试其可行性。结果通过制定目录、明确合理给药、建立预防方案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本院高渗性药物使用趋于规范,不良事件减少。结论高渗性药物目录... 目的探讨高渗性药物管理模式,规避风险。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本院特点制定管理方案,并测试其可行性。结果通过制定目录、明确合理给药、建立预防方案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本院高渗性药物使用趋于规范,不良事件减少。结论高渗性药物目录的制定和相关知识的宣教等模式适用于本院高渗性药物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风险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新结合基础疗法治疗老年人高渗性药物外渗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晓红 蓝玉清 +2 位作者 朱龙红 廖松 肖倩 《药品评价》 CAS 2019年第16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贝复新结合基础疗法治疗老年人高渗性药物外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98例发生高渗性药物外渗的老年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疗法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贝复新结合基础疗法治疗老年人高渗性药物外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98例发生高渗性药物外渗的老年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贝复新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额外增加住院天数、额外增加治疗费用以及平均治愈时间,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和治疗后48h的疼痛度,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结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额外增加住院时间和平均治愈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额外增加治疗费用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治疗24h和48h后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复新结合基础疗法治疗老年人高渗性药物外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缩短额外增加住院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和额外增加治疗费用,疼痛感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外渗 贝复新 碘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慧 赵明宜 曹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8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医鼎水胶体敷料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输注七叶皂苷钠、20%甘露醇、甘油果糖的患者4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医鼎水胶体敷料敷于穿刺静脉上方,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两... 目的:探讨医鼎水胶体敷料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输注七叶皂苷钠、20%甘露醇、甘油果糖的患者4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医鼎水胶体敷料敷于穿刺静脉上方,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两组输注高渗性药物后局部表现、疼痛情况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炎的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医鼎水胶体敷料预防高渗性药物致静脉炎的效果显著,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 预防 高渗性药物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封闭加冰敷在糖尿病高渗性药物外渗中的应用
11
作者 叶洪江 王爱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9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封闭加冰敷在糖尿病患者高渗性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高渗性药物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热敷处理,观察组在高渗性药物渗漏处使用局部封闭加冰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局部封闭加冰敷在糖尿病患者高渗性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高渗性药物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热敷处理,观察组在高渗性药物渗漏处使用局部封闭加冰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高渗性药物渗漏早期使用局部封闭加冰敷具有很好的疗效,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渗性药物 渗漏 局部封闭 冰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用高渗性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云霞 李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对用高渗性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使用高渗性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9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45例)和集束化组(4... 目的 :探讨对用高渗性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使用高渗性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9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45例)和集束化组(45例)。在两组患者使用高渗性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期间,我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集束化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接受护理的优良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集束化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更低,其接受护理的优良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用高渗性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静脉输液 老年 患者 集束化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性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博 李瑞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性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使用高渗性药物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性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使用高渗性药物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渗漏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静脉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医护合作、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使用高渗性药物患者的渗漏性损伤和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改善医护合作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预见性护理 高渗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温晓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3期73-73,共1页
目的:观察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输入高渗性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静脉输入高渗性药物时,沿静脉走向距离穿刺点5厘米处外敷芪柏塌渍膏,至静脉输液结束后1小时。对... 目的:观察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输入高渗性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静脉输入高渗性药物时,沿静脉走向距离穿刺点5厘米处外敷芪柏塌渍膏,至静脉输液结束后1小时。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记录两组静脉炎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芪柏塌渍膏外敷预防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显著。结论:采用芪柏塌渍膏外敷静脉穿刺以上部位(沿静脉走向),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高渗性药物 静脉炎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预防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尚月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5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中药外敷法预防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的1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未采取预防静... 目的 :探讨用中药外敷法预防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的1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未采取预防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该院自制的中药进行局部外敷。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中药外敷预防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高渗性药物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管理对住院患者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的预防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孔小静 张亚军 +3 位作者 王引侠 马媛 陈静 张亚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49-251,共3页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约80%的静脉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1]。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长期输注浓度较大、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置入刺激性较大的留置管,或因静脉输液过程中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局部炎...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约80%的静脉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1]。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长期输注浓度较大、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置入刺激性较大的留置管,或因静脉输液过程中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局部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灼热等症状,且沿着静脉走向出现条状红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静脉输液 静脉炎 PDCA管理 住院患者 预防 临床治疗 输液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玲 庄红 《现代临床医学》 2019年第4期307-309,共3页
护理临床工作中的大量时间都用于静脉治疗,静脉治疗的效果不容忽视,但因静脉治疗而给病人造成的损害也备受关注,其中静脉炎是输液过程中较常见的不良事件。静脉炎的发生来自药物的浓度、pH值、输注速度、穿刺时血管的位置、穿刺时是否... 护理临床工作中的大量时间都用于静脉治疗,静脉治疗的效果不容忽视,但因静脉治疗而给病人造成的损害也备受关注,其中静脉炎是输液过程中较常见的不良事件。静脉炎的发生来自药物的浓度、pH值、输注速度、穿刺时血管的位置、穿刺时是否严格无菌操作等几方面。本文主要研究高渗性药液输注引起的静脉炎,总结近年来高渗性药液输注引起的静脉炎的相关文献发现,可通过提高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和穿刺工具,加强观察和沟通,生理盐水冲管、封管,不同敷料的应用等措施预防和治疗静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 静脉炎 护理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药物导致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因素与预防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3期86-87,共2页
高渗性药物临床应用相当广泛,由于药物高渗的浓度和微粒,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故导致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近年来,各种杂志关于高渗药物导致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报道日趋增多,我们通过几年来的临床观察,就其发生的原因与预防综述如下。
关键词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高渗性药物 预防 临床应用 操作不当 医疗护理 高渗药物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疗妥治疗静脉高渗性药物渗漏30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乐平 周长燕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喜疗妥 高渗性药物 渗漏 输注 静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纳米银抗菌凝胶对高渗性药物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萍 槐金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5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纳米银抗菌凝胶对高渗性药物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渗性药物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纳米银抗菌凝胶对高渗性药物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渗性药物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纳米银抗菌凝胶。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5-HT、NPY、SP、PGE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纳米银抗菌凝胶应用于高渗性药物输液患者中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疼痛介质水平,减轻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药物输液 集束化护理 纳米银抗菌凝胶 疼痛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