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包建文 徐松华 +1 位作者 李晔 陈祥宝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6,共4页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 0 /EB99— 1预浸料 ,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 0增强EB99— 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 ,并与M4 0 / 5 2 2 8、M4 0 / 4 2 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 0 /EB99— 1预浸料 ,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 0增强EB99— 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 ,并与M4 0 / 5 2 2 8、M4 0 / 4 2 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 ,除了剪切强度稍逊于热固化M4 0 / 5 2 2 8复合材料外 ,其它常规力学性能都优于热固化M4 0 / 5 2 2 8、M4 0 / 4 2 11复合材料 ,表现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电子束固化M4 0 /EB99— 1复合材料经冷热交变循环后的性能明显优于热固化M4 0 / 5 2 2 8、M4 0 / 4 2 11复合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固化 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纤维复丝编织过程中折角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檀江涛 秦志刚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19,共3页
针对高模量纤维复丝在电脑横机织造过程中易受折角磨损断裂的情况,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及自制的纱线折角磨损测试仪,对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复丝进行折角磨损试验研究,探讨机速、纱线与导纱瓷眼折角和纱线张力对纱线磨损程... 针对高模量纤维复丝在电脑横机织造过程中易受折角磨损断裂的情况,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及自制的纱线折角磨损测试仪,对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复丝进行折角磨损试验研究,探讨机速、纱线与导纱瓷眼折角和纱线张力对纱线磨损程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纱线强力损伤率对比分析3种纱线的折角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纱线张力对高模量纤维复丝折角磨损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折角,机速的影响最小。随着纱线张力增大、折角增大和机速增加,纱线磨损程度越来越严重。相同折角磨损条件下,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复丝的耐磨性能较差,玻璃纤维复丝的耐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复丝 电脑横机 折角磨损试验 纱线强力损伤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胶纺丝法制备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3
作者 冯雨丁 黄光琳 余洪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4-19,共6页
本文概述了冻胶纺丝技术发展简况,以聚乙烯为例,对冻胶超高拉伸制备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原理以及制备过程和用途作了介绍。
关键词 冻胶纺丝 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超高拉伸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春葆 《天津橡胶》 1996年第3期8-13,共6页
本文对于国外近期内所开发的工业用聚酯、聚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等类,以高强度高模量为主的高性能纤维所用原料、制法、特性、用途和发展趋势作一简介。 随着汽车、航空、航天、微电子和特种服装等工业的发展,对于高强度、高模量为... 本文对于国外近期内所开发的工业用聚酯、聚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等类,以高强度高模量为主的高性能纤维所用原料、制法、特性、用途和发展趋势作一简介。 随着汽车、航空、航天、微电子和特种服装等工业的发展,对于高强度、高模量为主的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已为各工业发达国家合成纤维行业的热点之一,且已取得很大的成果,本文对此作一扼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强度 进展 特种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华大学研制出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5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20,共1页
一根看似普通的纤维绳,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将是同样粗细钢丝绳的8倍。记者日前从东华大学获悉,经过20多年的攻关,该校化纤所与中纺投资公司合作,批量纺出了世界上强度最高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打破了美国和荷兰长期对这一技术领... 一根看似普通的纤维绳,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将是同样粗细钢丝绳的8倍。记者日前从东华大学获悉,经过20多年的攻关,该校化纤所与中纺投资公司合作,批量纺出了世界上强度最高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打破了美国和荷兰长期对这一技术领域的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东华大学 高强度 聚乙烯纤维 高强高模 钢丝绳 化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得自二氨基二苯砜的纤维和高模量纤维的共混物制成的阻燃短纺纱和由其制得的织物和衣服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6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1年第5期61-61,共1页
本发明涉及阻燃短纤纱和包含这些纱线的织物和衣服、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制备方法 高模量纤维 二氨基二苯砜 衣服 织物 阻燃 共混物 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力、高模量纤维信息
7
《纺织器材》 2008年第4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高强力 信息 聚乙烯纤维 高性能纤维 超高分子 芳纶纤维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业中的高模量纤维及其技术经济展望
8
作者 C.Wilms M.Warnecke +4 位作者 G.Seide T.Gries H.Yilmaz O.Lorz 湛烂瑜 《国际纺织导报》 2011年第11期4-4,6,7,共3页
高模量纤维,特别是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已用于各种汽车用产品中。纤维增强结构便是典型的例子,如减震器和无负荷轴承部件等。汽车行业对高模量纤维的需求极可能会继续增加。科技文献分析了这类纤维对运输行业特别是汽车业的作用,但经济观... 高模量纤维,特别是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已用于各种汽车用产品中。纤维增强结构便是典型的例子,如减震器和无负荷轴承部件等。汽车行业对高模量纤维的需求极可能会继续增加。科技文献分析了这类纤维对运输行业特别是汽车业的作用,但经济观点较为鲜见。通过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说明这类材料的潜力,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除了当前的应用外,预计高模量纤维今后将成为汽车工业通用的材料,以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汽车工业 应用分析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改性对高模量碳纤维在水中分散性的影响
9
作者 都哲源 曹洪硕 +6 位作者 周明正 敖静 乔伟静 陈玉姣 张水木 田艳红 张学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86,共6页
高模量碳纤维(HMCF)因经过高温石墨化,表面惰性高,表现出很强的疏水性,不易在水中分散,成为湿法制备碳纤维纸需要克服的瓶颈。为改善HMCF在水中的分散性,采用电泳沉积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的方法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电泳沉积参... 高模量碳纤维(HMCF)因经过高温石墨化,表面惰性高,表现出很强的疏水性,不易在水中分散,成为湿法制备碳纤维纸需要克服的瓶颈。为改善HMCF在水中的分散性,采用电泳沉积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的方法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电泳沉积参数、纤维特性对HMCF表面改性效果及其在水中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MXene表面改性后,HMCF表面的极性官能团数量增加,在水中的分散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善。MXene沉积4min时BHM3碳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情况改善最为显著,对水的接触角从100.7°降至36.2°,达到一级分散水平,沉降时间增加到42min。相同条件下,MXene在HMCF表面的均匀分布能提升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MXene 电泳沉积 沉积时间 纤维特性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管件高低温交变环境结构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武海生 罗锦涛 +4 位作者 顾轶卓 孙天峰 刘佳 姚旗 黎昱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1,共5页
针对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管件高低温交变环境下截面变形、分层问题,基于纤维混杂思路,在其大角度差铺层之间增设单层超薄(0.02 mm)无碱玻璃纤维平纹布,仿真分析表明,该玻璃纤维平纹布的加入,有效缓解了碳纤维大角度铺层之间的热膨胀失... 针对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管件高低温交变环境下截面变形、分层问题,基于纤维混杂思路,在其大角度差铺层之间增设单层超薄(0.02 mm)无碱玻璃纤维平纹布,仿真分析表明,该玻璃纤维平纹布的加入,有效缓解了碳纤维大角度铺层之间的热膨胀失配,降低了层间应力。高低温交变试验结果印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经过液氮温度(-196℃)至+150℃共六个高低温交变循环后,层间设置玻璃纤维平纹布的管件试件截面结构保持完整,几何尺寸未发生变化。单向板弯曲对比试验表明,超薄玻璃纤维平纹布的加入不仅起到了层间增韧效果,且对结构的弯曲性能无明显影响,这得益于超薄玻璃纤维平纹布的低模量与极小的厚度占比(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复合材料 高低温交变环境 结构稳定性 层间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保刚 滕翠青 余木火 《纤维复合材料》 CAS 1997年第4期17-24,共8页
本文分析了超高模量聚乙烯(UHMPE)纤维表面改性的现状,详细论述了近年来在UHMP纤维表面改性方面的进展,具体论述了不同改性方法对界面剪切强度(IFSS)的影响。
关键词 聚合 聚乙烯纤维 表面改性 高模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脱粘法研究等离子处理的高模量聚乙烯纤维的粘结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保刚 余木火 滕翠青 《合成技术及应用》 1998年第2期19-22,58,共5页
对等离子处理后的高模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形态、表面官能团和与环氧树脂的粘结性进行了研究。相关参数是平均界面剪切应力和临界嵌入长度。微粘法固有的数据分散是纤维结构和表面缺陷造成的。实验结果表明 ,等离子处理后 ,纤维表面出现... 对等离子处理后的高模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形态、表面官能团和与环氧树脂的粘结性进行了研究。相关参数是平均界面剪切应力和临界嵌入长度。微粘法固有的数据分散是纤维结构和表面缺陷造成的。实验结果表明 ,等离子处理后 ,纤维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刻痕 ,官能团含量增加 ,界面剪切强度随等离子处理时间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高模量纤维 微脱粘法 等离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炭纤维的研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常维璞 沈曾民 +1 位作者 王理 田艳红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8-33,共6页
进行了高模炭(石墨)纤维工艺的研究。对五种用作石墨化原料的炭纤维进行了评价,选择其中四种进行了石墨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纤维抗拉强度达到3.5GPa,模量在230GPa以上时,采用石墨化温度为2500℃以上时... 进行了高模炭(石墨)纤维工艺的研究。对五种用作石墨化原料的炭纤维进行了评价,选择其中四种进行了石墨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纤维抗拉强度达到3.5GPa,模量在230GPa以上时,采用石墨化温度为2500℃以上时,可制得强度为2.7GPa,模量390GPa的炭(石墨)纤维。同时,,还对高模量炭纤维的表面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石墨纤维 石墨化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化温度对PAN基高模量碳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韩赞 张学军 +2 位作者 田艳红 杨延风 沈曾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05-1808,共4页
以日本东丽公司T800碳纤维为原料,经不同温度的连续石墨化处理得到性能不同的高模量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光谱(Raman光谱)研究了5种自制PAN基高模量碳纤维(1#,2#,3#,4#,5#)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化温度的升高,... 以日本东丽公司T800碳纤维为原料,经不同温度的连续石墨化处理得到性能不同的高模量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光谱(Raman光谱)研究了5种自制PAN基高模量碳纤维(1#,2#,3#,4#,5#)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化温度的升高,石墨微晶尺寸Lc、La10、La110及取向度均逐渐增大,而d002和取向角则逐渐减小。石墨化温度越高,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越高,结晶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温度 高模量纤维 微晶尺寸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的现状及发展(1) 被引量:27
15
作者 沈曾民 迟伟东 +1 位作者 张学军 田艳红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0年第3期5-13,共9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模化向高强高模化方向迈进,如东丽公司的M50J和M60J的抗拉伸强度(σ)分别为4.12 GPa和3.92 GPa,抗拉伸模量(E)分别为475 GPa和588 GPa,与M50(σ:2.45 GPa,E:490 GPa)相比均大幅度提高;1990年代率先研制出XN-70(σ:3.3 GPa,E:690 GPa)和FT-700(σ:3.3 GPa,E:700 GPa)沥青基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不久,美国AMOCO公司也生产出Thorne K-1000(σ:3.1 GPa,E:956 GPa)商品,满足了工业界的需求。⑵原丝的品质是提升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关键:人们特别关注聚合物单体、溶剂、环境等的净化,以及聚合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目的是如何能生产出低灰份杂质,细直径,高碳收率,高取向度和结晶度,毛丝少,柔韧性好,均匀稳定的优质原纤维。优质原纤维是制备高强高模的物质基础。⑶热处理制备工序、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的调控也是提高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们在热处理过程用DSC-TG(热分析仪)、EA(元素分析仪)、F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HRTEM(高分辨透射电镜)、XES(X-射线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Raman(拉曼光谱)、NMR(核磁共振仪)、STM(原子力显微镜)和AAS(原子吸收光谱)等先进的测试分析方法以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并详细的用图表阐述之。前人研究的成果加速了世界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提升。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高强高模碳纤维的关键技术(例如研制非硅系新油剂,加强各工序的净化度和设备加工精度,强化工艺参数调控精度和加强灵活可变性,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和测试方法的统一性等)。同时简介了高模量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制备 性能 结构 反应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基高模量碳纤维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韩赞 张学军 +2 位作者 田艳红 杨延风 沈曾民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0年第5期65-71,共7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拉曼光谱(Raman光谱)研究了3种自制PAN基高模量碳纤维(1#,2#,3#)的微观结构,并与M40J,M46J,M55J碳纤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自制PAN基高模量碳纤维微晶尺寸的大小顺序为3#>2#>1#;1#到3... 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拉曼光谱(Raman光谱)研究了3种自制PAN基高模量碳纤维(1#,2#,3#)的微观结构,并与M40J,M46J,M55J碳纤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自制PAN基高模量碳纤维微晶尺寸的大小顺序为3#>2#>1#;1#到3#碳纤维表面和截面Raman光谱所获得的R值(D峰和G峰的积分强度比)均减小,石墨化程度升高,结晶性变好;1#碳纤维的结晶性介于M40J碳纤维和M46J碳纤维之间,2#和3#介于M46J碳纤维和M55J碳纤维之间;三者的石墨化程度略高于M46J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微观结构 结晶性 石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铆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增强 盛熙 +2 位作者 夏力农 彭雅明 梁鸿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研究了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电磁铆接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了铆钉外伸量、钉孔间隙等工艺参数,给出了复合材料结构铆接用垫圈的几何尺寸,提出了合理的镦头尺寸。强度实验和损伤检测表明电磁铆接可以代替螺栓连接,成功地铆接高模量... 研究了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电磁铆接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了铆钉外伸量、钉孔间隙等工艺参数,给出了复合材料结构铆接用垫圈的几何尺寸,提出了合理的镦头尺寸。强度实验和损伤检测表明电磁铆接可以代替螺栓连接,成功地铆接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复合材料 电磁铆接 加工工艺 航空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的现状及发展(2)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曾民 迟伟东 +1 位作者 张学军 田艳红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16-24,共9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模化向高强高模化方向迈进,如东丽公司的M50J和M60J的抗拉伸强度(σ)分别为4.12 GPa和3.92 GPa,抗拉伸模量(E)分别为475 GPa和588 GPa,与M50(σ:2.45 GPa,E:490 GPa)相比均大幅度提高;1990年代率先研制出XN-70(σ:3.3 GPa,E:690 GPa)和FT-700(σ:3.3 GPa,E:700 GPa)沥青基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不久,美国AMOCO公司也生产出Thorne K-1000(σ:3.1 GPa,E:956 GPa)商品,满足了工业界的需求。⑵原丝的品质是提升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关键:人们特别关注聚合物单体、溶剂、环境等的净化,以及聚合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目的是如何能生产出低灰份杂质,细直径,高碳收率,高取向度和结晶度,毛丝少,柔韧性好,均匀稳定的优质原纤维。优质原纤维是制备高强高模的物质基础。⑶热处理制备工序、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的调控也是提高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们在热处理过程用DSC-TG(热分析仪)、EA(元素分析仪)、F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HRTEM(高分辨透射电镜)、XES(X-射线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Raman(拉曼光谱)、NMR(核磁共振仪)、STM(原子力显微镜)和AAS(原子吸收光谱)等先进的测试分析方法以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并详细的用图表阐述之。前人研究的成果加速了世界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提升。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高强高模碳纤维的关键技术(例如研制非硅系新油剂,加强各工序的净化度和设备加工精度,强化工艺参数调控精度和加强灵活可变性,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和测试方法的统一性等)。同时简介了高模量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制备 性能 结构 反应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增强改性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任鹏刚 梁国正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折光指数控制法研究了改性氰酸酯树脂体系的预聚效果。结果表明:当折光指数在1.574 5~1.578 5时,改性氰酸酯树脂的软化点可控制在25~30℃,室温铺覆性能良好。力学性能及耐环境性研究表明M40/BADCy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67.8 ... 采用折光指数控制法研究了改性氰酸酯树脂体系的预聚效果。结果表明:当折光指数在1.574 5~1.578 5时,改性氰酸酯树脂的软化点可控制在25~30℃,室温铺覆性能良好。力学性能及耐环境性研究表明M40/BADCy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67.8 MPa。高低温交替变化及紫外线老化对M40/BADCy复合材料的力学性影响很小。M40/BADCy复合材料水煮100 h后的吸水率小于0.94%,其层间剪切强度仅下降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氰酸酯树脂 复合材料 卫星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的现状及发展(3) 被引量:4
20
作者 沈曾民 迟伟东 +1 位作者 张学军 田艳红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0年第5期9-19,45,共12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⑴高模量碳纤维的发展方向:1980年代,两大高模量碳纤维都朝着高强高模方向发展,以满足飞机主承力结构件高强高模并重的需要,因而促使高模量碳纤维的性能从单一高模化向高强高模化方向迈进,如东丽公司的M50J和M60J的抗拉伸强度(σ)分别为4.12 GPa和3.92 GPa,抗拉伸模量(E)分别为475 GPa和588 GPa,与M50(σ:2.45 GPa,E:490 GPa)相比均大幅度提高;1990年代率先研制出XN-70(σ:3.3 GPa,E:690 GPa)和FT-700(σ:3.3 GPa,E:700 GPa)沥青基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不久,美国AMOCO公司也生产出Thorne K-1000(σ:3.1 GPa,E:956 GPa)商品,满足了工业界的需求。⑵原丝的品质是提升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关键:人们特别关注聚合物单体、溶剂、环境等的净化,以及聚合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目的是如何能生产出低灰份杂质,细直径,高碳收率,高取向度和结晶度,毛丝少,柔韧性好,均匀稳定的优质原纤维。优质原纤维是制备高强高模的物质基础。⑶热处理制备工序、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的调控也是提高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们在热处理过程用DSC-TG(热分析仪)、EA(元素分析仪)、F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HRTEM(高分辨透射电镜)、XES(X-射线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Raman(拉曼光谱)、NMR(核磁共振仪)、STM(原子力显微镜)和AAS(原子吸收光谱)等先进的测试分析方法以及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并详细的用图表阐述之。前人研究的成果加速了世界高强高模碳纤维性能的提升。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高强高模碳纤维的关键技术(例如研制非硅系新油剂,加强各工序的净化度和设备加工精度,强化工艺参数调控精度和加强灵活可变性,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和测试方法的统一性等)。同时简介了高模量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纤维 制备 性能 结构 反应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