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合作大学是不是第三种高校类型?——兼与刘梦今商榷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瑞瑞 袁征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4,110,共6页
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问题始终是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外合作大学的权利和义务,并影响到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方向。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外合作大学公私属性的认知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现象,政策失... 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问题始终是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外合作大学的权利和义务,并影响到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方向。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外合作大学公私属性的认知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现象,政策失真、研究者的思维惯习和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博弈是造成中外合作大学属性模糊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中外合作大学具有或公或私的属性,而没有"非公非私、亦公亦私"的第三条道路可走。区分公私两种属性的中外合作大学,有助于探讨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促使中外合作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公立大学 私立大学 第三种高校类型 权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校类型中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3,共2页
通过对我国10个省份不同类型的50所高校农民阶层子女的抽样调查,探讨了不同高校类型中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发现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阶层男女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逐渐缩小,尤其在公立高职院校农民阶层女... 通过对我国10个省份不同类型的50所高校农民阶层子女的抽样调查,探讨了不同高校类型中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发现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阶层男女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逐渐缩小,尤其在公立高职院校农民阶层女子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已经超过农民阶层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阶层子女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高校类型 差异分析 抽样调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校类型差异的辅导员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光辉 林喜臣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年第5期84-88,共5页
对上海12所四种类型高校辅导员调查表明,辅导员的年龄、学历与专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仍然较低:30岁以下的辅导员比例教学型高校最高达81.6%,高职院校最低为71%;本科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职院校最高达61.3%,最低为教学型... 对上海12所四种类型高校辅导员调查表明,辅导员的年龄、学历与专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仍然较低:30岁以下的辅导员比例教学型高校最高达81.6%,高职院校最低为71%;本科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职院校最高达61.3%,最低为教学型高校为7.9%;非思政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比例教学研究型高校最高达60.7%,高职院校最低为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专业化发展 高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校类型差异的“非升即走”聘用制度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白玲 徐雷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8,共7页
“非升即走”制度最早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引入我国,现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得到实施。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基于高校间异质性对“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高校招聘教师的成本,教师对高... “非升即走”制度最早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引入我国,现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得到实施。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基于高校间异质性对“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高校招聘教师的成本,教师对高校事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进入高校终身轨任职对教师的收益等三个差异化参数决定了“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结论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外的普通高校由于难以满足差异化参数的取值条件,导致“非升即走”制度难以有效实施,甚至会促使教师主动离职而造成人才流失,从而加剧高校间人才竞争的“内卷化”。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首聘期升水”的存在,普通高校在对教师实施有效激励时,可对不同聘期中的激励强度进行差异化设定。文章明确了“非升即走”制度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实施的前提,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类型 非升即走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类型与艺术类通识课程数量——基于四大在线教育平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文 王远 《艺术科技》 2018年第8期230-231,共2页
在线教育从开始的热潮发展至今逐渐稳定,艺术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分支,同样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可发现,不同高校类型对于在线艺术教育建设存在进度节奏、理念方法等差异。本文以高校类型为切入点讨论艺术类在线... 在线教育从开始的热潮发展至今逐渐稳定,艺术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分支,同样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可发现,不同高校类型对于在线艺术教育建设存在进度节奏、理念方法等差异。本文以高校类型为切入点讨论艺术类在线课程的差异,尝试探究其差异形成的原因与造成的问题,并对在线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类型 四大在线教育平台 艺术教育 艺术类通识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类型在发生变化?——对应用科学大学未来在德国高校体系中扮演角色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Frank Ziegele Isabel Roessler +1 位作者 Lisa Mordhorst 陈颖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67-74,共8页
综合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实践经验证明,差异化发展进程一方面是社会发展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事实存在。中国要把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高校类型建立起来,建议通过国家调控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朝应用型高校发展,... 综合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实践经验证明,差异化发展进程一方面是社会发展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事实存在。中国要把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高校类型建立起来,建议通过国家调控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朝应用型高校发展,并促进相关进程的跟进,而德国多年的经验可资借鉴。基于此,对应用科学大学今后在德国高校体系中将扮演的角色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类型 应用科学大学 趋同化 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类型知多少
7
作者 李煜棋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2年第3期69-71,共3页
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你知道我国院校有哪些类型吗?不同类型的院校又具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参考阳光高考平台的分类,综合学校办学特色分别对综合、工科、农林、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体、民族等... 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你知道我国院校有哪些类型吗?不同类型的院校又具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参考阳光高考平台的分类,综合学校办学特色分别对综合、工科、农林、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体、民族等院校类型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办学特色 志愿填报 院校 艺体 高校类型 高考 师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分类型发展与历史的逻辑 被引量:2
8
作者 冒荣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近年来,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型发展是为了以具有统一性的高等教育框架促进高等学校“以多样化在许多目标上争取优秀”。它是高等教育为了更好适应和满足普及化时代的社会人才需求和个体教育需求,把“机会和质量、优秀和平等”结合起来的... 近年来,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型发展是为了以具有统一性的高等教育框架促进高等学校“以多样化在许多目标上争取优秀”。它是高等教育为了更好适应和满足普及化时代的社会人才需求和个体教育需求,把“机会和质量、优秀和平等”结合起来的一种兼容性选择。这种兼容性选择要获得预期效果需要人们对待高等教育有关观念的转变,也需要社会阶层区隔逐步减小乃至消除的社会扁平化。在高校的分类型发展中,要促进高等学校在发展中摆脱单一化、同质化的倾向,避免盲目“升格”风,需要一定的均衡机制而不能赢者通吃。这种高校的类型划分,虽然从学理的逻辑看并不完美,但从历史的逻辑看却具有自然的合理性,因而其类型结构也会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进程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类型 多样化 扁平化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OBE理念 强高校文化教育
9
作者 张轩瑜 孙晓燕 《文化产业》 2025年第7期145-147,共3页
应用型高校作为新兴的高校类型,其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重视学生毕业后的技能应用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树立其远大理想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以OBE理念为框架,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中华优秀传统... 应用型高校作为新兴的高校类型,其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重视学生毕业后的技能应用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树立其远大理想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以OBE理念为框架,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内容,构建适应于应用型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以期为应用型高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技能应用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类型 文化自信 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文化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体制类型对高校知识转移的影响:一个基于资源观的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原长弘 贾一伟 +1 位作者 方坤 刘朝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4-138,共5页
以资源基础观为分析视角,考察了大学类型对高校知识转移的影响。采用负二项回归,对中国98所重点高校2007年的知识转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高校的声誉、所处地区、人员和经费投入的前提下,理工类院校的知识转移量在所有类型的... 以资源基础观为分析视角,考察了大学类型对高校知识转移的影响。采用负二项回归,对中国98所重点高校2007年的知识转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高校的声誉、所处地区、人员和经费投入的前提下,理工类院校的知识转移量在所有类型的院校中最大;农林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次之;医药类院校的知识转移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技术转移 高校类型 资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与高校科研绩效: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晓红 张奔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42,共8页
本文利用2007-2014年我国88所高校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Sys-GMM)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校企合作活动对我国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校企合作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2)高校类型对校企合... 本文利用2007-2014年我国88所高校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Sys-GMM)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校企合作活动对我国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校企合作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2)高校类型对校企合作与高校科研绩效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理论,同时对高校制定及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科研绩效 高校类型
原文传递
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关系的变迁研究(1982-2010年)——基于四川省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伟宜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2,共7页
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优势阶层子女更多地就读于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部属重点高校,而弱势阶层子女大多就读于专科院校。近30年来,这种"对应关系"变得日趋明显甚至固... 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优势阶层子女更多地就读于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部属重点高校,而弱势阶层子女大多就读于专科院校。近30年来,这种"对应关系"变得日趋明显甚至固化。政府可通过早期干预、缩小收入差距及培育中间阶层等措施尽量降低家庭背景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弱化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阶层再生产现象,进而提高各阶层子女间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高校类型 条件概率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13
作者 尹航 李怡 张颖 《体育风尚》 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或要求、课程结构与学分占比、核心课程、学制学期学分与学位等5个方面对四所不同类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两个结论,提出了两...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或要求、课程结构与学分占比、核心课程、学制学期学分与学位等5个方面对四所不同类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两个结论,提出了两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不同类型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类型、质量与政府拨款——基于美国加州公立高校的分析
14
作者 由由 翁逸帆 闵维方 《教育经济评论》 2017年第1期51-66,共16页
本文基于美国最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院校2004—2013年的10年数据,分析了政府对高校的生均教学与一般运行拨款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该差异除了由州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财政状况和高校运行成本决定外,... 本文基于美国最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院校2004—2013年的10年数据,分析了政府对高校的生均教学与一般运行拨款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该差异除了由州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财政状况和高校运行成本决定外,还受其他若干因素影响。特别是在教学与科研一定程度上相对分化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政府对高校的拨款也受到反映高校不同社会经济功能的学校类型和科研质量等非教学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一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对公立高校的拨款也应考虑不同类型高校的成本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拨款机制既应促进教育公平,也应体现对效益和质量的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高校 拨款 高校类型 高校质量 美国
原文传递
中外合作大学是不是第三种高校类型?——兼与刘梦今商榷
15
作者 张瑞瑞 袁征 《社会科学文摘》 2016年第10期29-31,共3页
根据机构的组织特性,可以把中外合作办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二级学院,一类是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与前者不同,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在学术界,多数学者从经验出发,认为中外合作... 根据机构的组织特性,可以把中外合作办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二级学院,一类是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与前者不同,中外合作大学的公私属性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在学术界,多数学者从经验出发,认为中外合作大学正在超越公私两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大学 属性 公私 高校类型 私立高校 刘梦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刘芳芳 白丽英 +3 位作者 谢叶鑫 叶晓云 吴传赛 陈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8期857-85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和肖计划修订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福州大学城3所高校5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普遍存在5类压力;2不同类型高校学生...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和肖计划修订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福州大学城3所高校5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普遍存在5类压力;2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在就业压力和家庭或生活压力存在显著差异;33种高校学生大都能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4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在"解决问题"这一压力应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校工作者应根据学校类型对学生的压力状况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源 应对策略 大学生 不同类型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组织类型与学生骨干能力塑造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娜 王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7,共3页
大学生骨干群体是高校学生群体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他们具备学习研究、规划决策、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能力素质既是做好当前工作的需要,也是未来事业的要求。高校各类学生组织以其特定的组织结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开展活动,为学生骨... 大学生骨干群体是高校学生群体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他们具备学习研究、规划决策、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能力素质既是做好当前工作的需要,也是未来事业的要求。高校各类学生组织以其特定的组织结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开展活动,为学生骨干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文章探讨了高校学生组织类型与学生骨干能力培养的相关性,在明确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类型学生组织塑造学生骨干能力的侧重点、方法途径以及党团组织的协调引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组织类型 学生骨干 能力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特征研究——基于百所高校大样本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宁德鹏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178-184,共7页
基于学情校情分析视角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在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10个构念上的现状与差异特征,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后发现,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在10个构念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应充分发挥创业教... 基于学情校情分析视角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在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10个构念上的现状与差异特征,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后发现,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在10个构念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应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多主体作用,形成创业教育合力,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起来,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提升创业动机境界追求,实现立德树人使命;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并举办校际创业论坛,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创业政策的宣讲,以提升各类型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政策满意度、坚定创业动机、增强创业意向、激发创业激情、助推创业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类型 创业行为 影响因素 差异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断头桥”到“立交桥”: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的路径探寻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小容 朱德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3,共9页
地方高校试点转型正式拉开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序幕,至此,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便走上了从"断头桥"向"立交桥"的体系转变之路。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须首先厘清其所关涉并容易混淆的几对概念逻辑,在明... 地方高校试点转型正式拉开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序幕,至此,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便走上了从"断头桥"向"立交桥"的体系转变之路。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须首先厘清其所关涉并容易混淆的几对概念逻辑,在明晰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概念实质的基础上,正视我国转型高校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与条件性束缚,并有针对性地从问题层面突破转型高校发展的瓶颈,从而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 高校转型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断头桥” “立交桥”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内涵探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彦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4,共4页
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产生背景、办学导向和办学定位与类型等方面存在共同特征,可视为其本质特征。"我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一个应然概念,也具有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通过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 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产生背景、办学导向和办学定位与类型等方面存在共同特征,可视为其本质特征。"我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一个应然概念,也具有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通过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进行建设是其"中国特色"的核心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 特征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