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校学科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和趋向——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方建锋
1
作者 王黎 杨毅恒 +1 位作者 郭伟 方建锋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2期1-3,共3页
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既是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依托和载体,也是我国高校进行各种资源配置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五次更新学科专业目录,逐步建立了国家重点学科制度、学科评估制度、一流... 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既是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依托和载体,也是我国高校进行各种资源配置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五次更新学科专业目录,逐步建立了国家重点学科制度、学科评估制度、一流学科建设制度,并确立了学科动态调整机制,高校学科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优化调整高校学科布局,既是深厚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更是具有预见性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学科专业目录 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体系建设 学科评估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大需求 高校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管理》课程在普通高校的学科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云 杨博琼 《经济师》 2015年第7期224-224,226,共2页
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使得现代经营不能忽视对品牌人才的培养,但品牌管理科学的教育却远远滞后于企业品牌的发展,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努力使品牌管理的教育教学规范并系统起来,但品牌管理科学在我国普通高校的现状确实令人堪忧的。即使是在... 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使得现代经营不能忽视对品牌人才的培养,但品牌管理科学的教育却远远滞后于企业品牌的发展,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努力使品牌管理的教育教学规范并系统起来,但品牌管理科学在我国普通高校的现状确实令人堪忧的。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已开设品牌管理专业的院校,其品牌体系性并不完整,也不独立。尽管国内学者一直学习西方品牌教育的经验,但都未能完成品牌管理科学在国内高校的问题。文章从高校学科发展的视角,认真审视了品牌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品牌管理科学的学科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普通高校调整品牌管理的教育方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科发展 品牌管理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旅游类硕、博士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沈世伟 Violier PHILIPPE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8,共3页
尽管中国高校当前学科建设的动力、起点、路径、模式都与西方大学存在较大差异,但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向来都是中外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多学科介入旅游研究以及旅游学科现有地位与旅游产业重要性严重不符是中外旅游学界共同面对的... 尽管中国高校当前学科建设的动力、起点、路径、模式都与西方大学存在较大差异,但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向来都是中外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多学科介入旅游研究以及旅游学科现有地位与旅游产业重要性严重不符是中外旅游学界共同面对的现象。因而,旅游强国法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与实践值得正致力于建设旅游管理一级学科的中国同仁们了解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学科 博士人才培养 旅游管理一级学科 严重不符 高校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 共同面对 旅游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intain Vigilance at “Three Forgottens” in Higher Education
4
作者 Ni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5期69-71,共3页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also play a vital role. In China,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ve played a due role around talent training, 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also play a vital role. In China,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ve played a due role around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the number of trained talents is only focused in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moral ability training is neglect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number of research projects and achievements is only pursued and the "profound learning" is forgotten to pursu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xcess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 and social services, but forget to abide by the limited principle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service, etc. All these problems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Moral Ability Training Profound Learning the Finiteness in Social Servi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university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complying with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in Shanxi province Taking young English teacher from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xample
5
作者 Gao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1期39-41,共3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dertaken by higher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dertaken by higher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and othe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gent and practitioner of all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these ar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which are the main power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Highly qualified team of teachers have an important value for higher education. New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also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change from denotative growth gradually to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concerning over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eaching quality, which bring up more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us we will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ow to comply with cormotative development and come up with new strategy of teachers' pro fession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Teachers' 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学科评估改革的新思维”
6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1年第3期223-223,共1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专题《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推出“新时代学科评估改革的新思维”笔谈:刘振天、俞兆达的《学科评估如何引领地方高校学科发展》指出,现行学科评估之于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存在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专题《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推出“新时代学科评估改革的新思维”笔谈:刘振天、俞兆达的《学科评估如何引领地方高校学科发展》指出,现行学科评估之于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存在三重制约:评价标准单一,地方高校依附性被动跟随;偏重学术导向,与应用型学科发展B标背离;加剧马太效应,促使地方高校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首大学学报 学科评估 学术导向 马太效应 高校学科发展 评价标准 应用型学科 新思维
原文传递
对话邱松教授:设计形态学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7
作者 周度 《大学生》 2021年第6期50-51,共2页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早在10多年前就作出规划,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嵌入到设计学的研究生教学之中。围绕这个话题,我采访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邱松教授。
关键词 研究生教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研室主任 交叉融合 高校学科发展 采访 必然趋势
原文传递
这些本科新专业,你了解吗?
8
作者 高灵(整理) 《高中生(高考)》 2023年第8期14-18,共5页
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一直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晴雨表,备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近年来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呈现工学类新增专业较多的特点,带有“智慧”“智能”等字样的新工科专业频频出现。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 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一直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晴雨表,备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近年来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呈现工学类新增专业较多的特点,带有“智慧”“智能”等字样的新工科专业频频出现。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工科专业或将继续成为未来几年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近几年部分新增本科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专业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 工学 高校学科发展 人才需求 新增本科专业 本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