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房价与城镇居民创业——基于CHIP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普蓂喆 郑风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4,共14页
以往有关高房价与创业的研究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基于2002年和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分析了高房价对城镇居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房价能够提高中国城镇居民的创业概率,负担房贷会降低城镇居民... 以往有关高房价与创业的研究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基于2002年和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分析了高房价对城镇居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房价能够提高中国城镇居民的创业概率,负担房贷会降低城镇居民创业的可能性,高房价刺激的多为自雇型创业,对老板型创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由于促进的大多是自雇型创业,所以不能高估高房价对创业活动的激励作用,在未来鼓励大众创业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其他制度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城镇居民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房价与福利效应、财富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高开仙 莫申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近年来,在投资和需求的快速拉动下,房价被迅速推高,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虽不断出台政策以抑制日趋上涨的房价,但效果却不甚明显。基于此,首先将掌握土地资源的政府理解为是一个具有自身效用... 近年来,在投资和需求的快速拉动下,房价被迅速推高,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虽不断出台政策以抑制日趋上涨的房价,但效果却不甚明显。基于此,首先将掌握土地资源的政府理解为是一个具有自身效用函数的经济行为人,在对其效用函数及构成变量分析后,尝试就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因房价上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问题,进行了机理性的描述,并根据对合理房价水平的理论界定,进一步就如何缓解房价高企问题作了相关的对策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效用函数 财富效应 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房价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振国 徐光辉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我国高房价现状主要表现在房价收入比、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房价租金比均过高等方面。其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供给严重不足、需求过于旺盛、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信贷扩张与违规贷款现象严重以及各种垄断机制盛行等。我国应建立健... 我国高房价现状主要表现在房价收入比、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房价租金比均过高等方面。其原因包括房地产市场供给严重不足、需求过于旺盛、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信贷扩张与违规贷款现象严重以及各种垄断机制盛行等。我国应建立健全房地产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和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有效遏制房价过高过快增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土地财政 住房保障 住房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房价的成因及其法律抑制对策——以财政分权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光志 邓世缘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0,173,共7页
对于高房价产生的原因及抑制对策问题,可以从财政分权的角度进行解析。文章通过解析力图表明,高房价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渊源于体制失灵,而财政分权是诱发体制失灵的一个基本原因;运用经济法的制度构建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分权制是从根本上... 对于高房价产生的原因及抑制对策问题,可以从财政分权的角度进行解析。文章通过解析力图表明,高房价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渊源于体制失灵,而财政分权是诱发体制失灵的一个基本原因;运用经济法的制度构建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分权制是从根本上抑制目前高房价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体制失灵 财政分权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房价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挤出还是挤入?——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测算 被引量:44
5
作者 刘建江 石大千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0-165,共16页
本文以兼具消费品与投资品属性的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供求两方面详解高房价对企业创新的双边作用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房价影响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挤入效应及其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房价的挤出效应(... 本文以兼具消费品与投资品属性的住房双重属性为基础,从供求两方面详解高房价对企业创新的双边作用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房价影响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挤入效应及其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房价的挤出效应(27.46%)和挤入效应(18.21%)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实际企业创新水平低于前沿企业创新水平9.25%;②房价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净效应为负,房价的挤出效应仍然占主导地位;③基于政府行为角度,从土地供应和金融发展两个层面分析房价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土地供应量减少强化了房价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弱化了房价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①要着重从供给侧解决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增加土地供应量,改善土地供应偏向性,释放住房需求,从而弱化房价过快上涨带来的负效应;②促进企业创新着力点在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要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降低金融抑制和金融垄断,提高金融市场发展效率,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企业创新 土地供应 金融发展 双边随机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土地财政”与城市高房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成玉 段家芬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7-93,共7页
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土地财政"动机明确。政府垄断供地长久有之,可地价和房价飙涨却是近10年的事情。"招拍挂"只是发现了土地的真实价值和改变了土地利益的分配结构而已,本身并不抬... 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土地财政"动机明确。政府垄断供地长久有之,可地价和房价飙涨却是近10年的事情。"招拍挂"只是发现了土地的真实价值和改变了土地利益的分配结构而已,本身并不抬高土地价值。"土地财政"过程合法、方式公正,"土地财政"收入的多少与增长速度更不构成房价上涨推动因素。"土地财政"与城市高房价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高房价 “招拍挂” 土地垄断 地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房价成因分析及调控建议 被引量:5
7
作者 朱一鸣 董运来 宋璨 《中国市场》 2013年第32期58-62,共5页
近十年来,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受土地市场和住房金融政策的影响,2013年房价仍有上升趋势。然而,房价的非理性持续上涨,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但高... 近十年来,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受土地市场和住房金融政策的影响,2013年房价仍有上升趋势。然而,房价的非理性持续上涨,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但高房价现象对于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不仅导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同时阻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层级的提高,成为扩大内需的绊脚石。为了消除高房价对居民生活和整体经济运行的负外部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完善房地产运行的政策措施、加快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镇化,使房价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趋于正常化。本文通过阐释投资渠道单一、房地产税收结构不合理、住房需求高涨和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过度依赖、宏观政策的短期效应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房价的成因。最后本文提出对我国高房价的调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房地产税收 城镇化 土地出让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产税能降低高房价吗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福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4,共7页
本文论述了房产税酝酿征收的背景,分析了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及房价的影响,阐释了高房价产生的制度背景,分析了房产税征收的难点:法理上的障碍,公平和效率的冲突,现有税费的处理难题;探究了高房价的制度性因素:收入差距过大,"土地财... 本文论述了房产税酝酿征收的背景,分析了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及房价的影响,阐释了高房价产生的制度背景,分析了房产税征收的难点:法理上的障碍,公平和效率的冲突,现有税费的处理难题;探究了高房价的制度性因素:收入差距过大,"土地财政"对高房价的支撑,央企的不当行为;提出了抑制高房价的制度创新及具体措施: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央企的税后利润分配制度,规范土地制度,增大政府的住房责任,加快公有住房的上市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税 高房价 土地财政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平 吴剑平 魏清泉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7-268,共2页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行业,房价要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房价的大起大落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冲击。本文分析了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希望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房价避免大起大...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行业,房价要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房价的大起大落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冲击。本文分析了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希望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房价避免大起大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经济社会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房地产市场正需求曲线的均衡分析——对高房价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完定 贾金宇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先根据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推导出了房地产市场正的需求曲线,然后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价位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得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房价短期... 本文先根据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推导出了房地产市场正的需求曲线,然后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价位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得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房价短期不稳定和长期上涨的特点及其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房产需求 市场供给 高房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振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90,共5页
高房价是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经济学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供求失衡、周期理论等视角来解释中国的高房价现象。这些解释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政治经济视角在肯定高房价现象经济起因的同时,尤其关注政治性因素... 高房价是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经济学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供求失衡、周期理论等视角来解释中国的高房价现象。这些解释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政治经济视角在肯定高房价现象经济起因的同时,尤其关注政治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并由此主张,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着眼,而应该经济对策和政治对策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利益集团 房地产市场 政治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的贫困、高房价与社会公正--基于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邹诗鹏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43,共7页
青年人的贫困与高房价,是近些年来中国发展尤其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两个难题。青年人、尤其是出身低层的城市青年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些年来不公正的分配机制的后果,其中伴随着一定的代际不公,高校扩招也带来了社会人群结构以及贫富... 青年人的贫困与高房价,是近些年来中国发展尤其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两个难题。青年人、尤其是出身低层的城市青年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些年来不公正的分配机制的后果,其中伴随着一定的代际不公,高校扩招也带来了社会人群结构以及贫富关系的新变化。高房价与贫富分化互为因果。征收房产税、培植中产阶级并辅之以效率激励手段,建立或重构一个公正的分配制度,是改变青年人的贫困、抑制高房价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高房价 贫富差距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房价”背后的闲置土地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滔 张坤 +1 位作者 陈履理 胡烯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房价不断攀高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当前由于缺乏闲置土地的界定标准和处置方法,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开发商囤地、地价飞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象出现。经研究分析,认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结构的建设、开展闲置土地利... 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房价不断攀高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当前由于缺乏闲置土地的界定标准和处置方法,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开发商囤地、地价飞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象出现。经研究分析,认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结构的建设、开展闲置土地利用评价、征收土地闲置费、加强建设用地的批后管理,建立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体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土地闲置 地价飞涨 高房价 民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房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方志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9,共7页
房地产业被定位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严重脱离了社会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政府对房价一再调控,但无济于事... 房地产业被定位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严重脱离了社会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政府对房价一再调控,但无济于事,这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复杂的政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 支柱产业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高房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房价成因的供求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飞 《经济与管理》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近年来,中国房价一直持续上涨,过高的房价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房地产市场的非常规发展也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中国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过旺与有效供给相对不足造成的,因此,抑制有效需求与增加供给... 近年来,中国房价一直持续上涨,过高的房价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房地产市场的非常规发展也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中国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过旺与有效供给相对不足造成的,因此,抑制有效需求与增加供给是遏制高房价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有效供求 有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房价推高我国实体经济成本的累积效应--基于逆向分解产品价格构成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孟凯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0-166,共7页
文章通过逆向分解产品的单位价格构成后发现:与高房价相关的房租及用地成本上涨,通过直接与间接的路径,会产生全面提高实体经济成本的累积效应!我国直接的商业用地及租金成本平均接近产品价格的30%,居住消费支出也平均超过人工成本的30%... 文章通过逆向分解产品的单位价格构成后发现:与高房价相关的房租及用地成本上涨,通过直接与间接的路径,会产生全面提高实体经济成本的累积效应!我国直接的商业用地及租金成本平均接近产品价格的30%,居住消费支出也平均超过人工成本的30%,工业用地及租金成本相对较低,而累积的房租及用地成本会达到实体经济成本的更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实体经济成本 房租与用地成本 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房价下中国公租房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文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5期133-134,共2页
中国房价从2004年开始就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房价不断上涨已经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指出中国的住房保障以"住有所居"为目标,即每个人都能有房子住,而不是"居者有其产"或"居有其所",... 中国房价从2004年开始就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房价不断上涨已经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指出中国的住房保障以"住有所居"为目标,即每个人都能有房子住,而不是"居者有其产"或"居有其所",并非强调每个人都要有自己房屋的房产,而是要有稳定的居所。在201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公共租赁房"。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是加快租赁市场建设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公租房 现状 原因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房价之下的中国经济隐忧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汉生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高房价是当今的热门话题。高房价在伤害民生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高房价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恶化了社会财富分配结构,加速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大多数居民的消费需求,制约我国经济增长主导模式的转... 高房价是当今的热门话题。高房价在伤害民生的同时,也在深深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高房价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恶化了社会财富分配结构,加速社会财富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大多数居民的消费需求,制约我国经济增长主导模式的转型;对我国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我国农业人口的产业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加大经济的运行风险,成为引发我国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民生 经济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当前高房价的影响因素与政府调控措施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梦实 《地方财政研究》 2011年第2期25-27,共3页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已明显超过一般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成为妨害社会和谐的隐患。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对房地产业的管理与调控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现状,从政府...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已明显超过一般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成为妨害社会和谐的隐患。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对房地产业的管理与调控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现状,从政府、企业、供需关系和外部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房价 垄断 土地财政 政府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价级差、贸易顺差与高房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剑锋 彭兴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8,共8页
本文所做的分析表明,政府的土地基价级差是导致贸易顺差与房价上涨问题不断加剧的核心制度安排。首先,以"牺牲"农民利益为特征的土地"农转非",以及非农用地中"重工轻商"的分类价格级差制度,通过为工业部... 本文所做的分析表明,政府的土地基价级差是导致贸易顺差与房价上涨问题不断加剧的核心制度安排。首先,以"牺牲"农民利益为特征的土地"农转非",以及非农用地中"重工轻商"的分类价格级差制度,通过为工业部门提供成本低廉的土地,促进了工业产出扩张并引发贸易顺差;其次,贸易顺差累积所对应的"超额储蓄"与资本项目管制会导致可交易性资产供给缺口率上扬,并推动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又通过赋予政府更强大的土地收入汲取能力,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并带来工业部门的进一步扩张。最终的宏观经济结果是,中国的贸易顺差与房价不断交替上升。按照上述逻辑,尽管受美欧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贸易顺差自2008年以来出现下滑,然而,一旦外部因素出现逆向变化,中国贸易顺差完全有可能重拾上升的势头,并再次从基本面角度给房价上涨注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府的地价级差 贸易顺差 高房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