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贝氏体钢棒料热轧裂纹及断裂原因分析
1
作者 程巨强 《特钢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38-41,共4页
高强度贝氏体钢棒料在热轧、校直及下料过程产生裂纹及断裂,结合棒料的生产过程分析产生裂纹及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热轧过程出现裂纹主要与热轧过程轧制温度偏低,方坯料冷却过快,变形不均匀,抗力过大引起。冷校直过程的裂纹及断裂与... 高强度贝氏体钢棒料在热轧、校直及下料过程产生裂纹及断裂,结合棒料的生产过程分析产生裂纹及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热轧过程出现裂纹主要与热轧过程轧制温度偏低,方坯料冷却过快,变形不均匀,抗力过大引起。冷校直过程的裂纹及断裂与棒料热轧冷却后硬度偏高,没有进行高温回火,进行冷校直而产生,并提出防止高强度合金钢热轧及冷矫直过程出现裂纹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贝氏体钢 断裂 裂纹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组织对水电用高强度贝氏体钢再加热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扬 高悦敏 +4 位作者 张苏渊 张学峰 张跃飞 王坤 刘国权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58,共8页
对某水电用800 MPa调质贝氏体高强钢进行了热变形-热处理晶粒长大的实验室联合试验。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钢试样进行不同工艺热压缩变形后冷却至室温,随后对试样进行模拟淬火再加热,在900~1200℃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 对某水电用800 MPa调质贝氏体高强钢进行了热变形-热处理晶粒长大的实验室联合试验。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钢试样进行不同工艺热压缩变形后冷却至室温,随后对试样进行模拟淬火再加热,在900~1200℃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奥氏体化,研究热变形组织的差异对重新奥氏体化晶粒长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0.01~10 s^(-1))、变形温度(900~1150℃)和60%工程应变下,试验钢获得的变形组织大致可分为3类:带有明显变形特征的组织、均匀细小的完全再结晶组织和已长大粗化的再结晶组织。3类组织再加热过程中其晶粒长大趋势基本相同,起始晶粒尺寸越大则最终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大;但在950℃等温时,带有明显变形特征组织的变形试样奥氏体晶粒先缓慢长大后又迅速长大粗化。经评估验证,所建立的Sellars模型、Beck模型和Hillert模型晶粒长大动力学方程对于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均有比较满意的预测效果。3类变形组织对应的Hillert模型及Sellars模型中奥氏体长大激活能基本相同,说明同一成分钢种的初始组织的差异并未显著影响晶粒长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用高强度贝氏体钢 热变形 淬火加热 奥氏体 晶粒长大模型
原文传递
奥氏体化条件对高强度贝氏体钢相变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英焕岩 刘昊炎 +1 位作者 蓝慧芳 柳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101,共4页
以低碳Si-Mn-Nb贝氏体钢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变仪进行贝氏体区等温实验。通过对热膨胀曲线的分析,获得了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奥氏体化条件对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分析了奥氏体化条件及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对贝氏体组织形态的影响... 以低碳Si-Mn-Nb贝氏体钢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变仪进行贝氏体区等温实验。通过对热膨胀曲线的分析,获得了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奥氏体化条件对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分析了奥氏体化条件及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对贝氏体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晶粒尺寸的细化,贝氏体相变动力学进程减缓,且相同等温温度下对应的贝氏体体积分数降低;随着贝氏体区等温温度的升高,贝氏体板条宽度增加,马氏体/奥氏体混合组织体积分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贝氏体钢 奥氏体晶粒尺寸 贝氏体相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贝氏体钎头用钢组织、性能与耐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元辉 程巨强 刘志学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09-1111,共3页
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对新型贝氏体钎钢的组织、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贝氏体钢900℃正火,300℃低温回火,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力学性能达到Cr-Ni型钎头用钢的性能,耐磨性能良好,用作钎... 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对新型贝氏体钎钢的组织、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贝氏体钢900℃正火,300℃低温回火,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力学性能达到Cr-Ni型钎头用钢的性能,耐磨性能良好,用作钎头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贝氏体钢 钎头 组织 性能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对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克鲁 鲁世强 +2 位作者 康永林 李鑫 郑海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共4页
采用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硼对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加入0.005%硼元素对提高低碳贝氏体钢的综合力学性能非常有效。其中轧制后直接油淬至室温的钢板,含硼钢的屈服... 采用多功能材料试验机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硼对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加入0.005%硼元素对提高低碳贝氏体钢的综合力学性能非常有效。其中轧制后直接油淬至室温的钢板,含硼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分别为687 MPa、891 MPa及21.3%,比不含硼钢分别高71 MPa、137 MPa和1.3%。硼元素对试验钢的回火工艺及回火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也有显著影响,不同温度回火的含硼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均优于不含硼钢,且对于含超微量合金元素硼的钢,在600℃回火较为适宜;而对于不含硼的钢,在650℃回火更合适。微观组织观察表明,轧制及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试验钢均由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板条状贝氏体及极少量的针状铁素体组成,含硼钢与不含硼钢中各种组织所占的比例有很大不同;钢中加入0.005%硼对获得细小的微观组织极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低碳贝氏体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DB-590的试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志宏 陈良 《武钢技术》 CAS 2000年第2期14-16,28,共4页
在工业性试制的条件下 ,通过对热轧工艺的控制和调整 ,获得具有贝氏体组织特征的低碳贝氏体钢 ,该钢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性能 ,并确定了其热轧工艺制度。
关键词 工业试制 强度低碳贝氏体 热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低碳贝氏体高强度钢板Q800CFE的研发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丽华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3,共3页
研发的25 mm Q800CFE钢板(/%:0.04~ 0.08C,0.20 ~0.50Si,1.50~1.80Mn,≤0.015P,≤0.005S,0.015~0.060Nb,≤0.30Mo,≤0.03Ti,0.0008~0.003 0B;裂纹敏感性指数≤0.23)的冶金流程为铁水预处理-120 t转炉-LF-RH-220 mm CC-轧制工艺... 研发的25 mm Q800CFE钢板(/%:0.04~ 0.08C,0.20 ~0.50Si,1.50~1.80Mn,≤0.015P,≤0.005S,0.015~0.060Nb,≤0.30Mo,≤0.03Ti,0.0008~0.003 0B;裂纹敏感性指数≤0.23)的冶金流程为铁水预处理-120 t转炉-LF-RH-220 mm CC-轧制工艺.成品板终轧≤850℃,水冷至≤400℃,冷却速度20~30℃/s,并进行530 ~635℃回火处理.测试了Q800CFE钢板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试验了该钢的焊接性能.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增加,板条组织尺寸增大;在530℃回火时,Q800CFE钢板具有较优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900 MPa、伸长率≥15%,-40℃夏比冲击功≥100 J;25 mm板室温下预热75℃焊接接头即可防止产生冷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强度Q800CFE 在线淬火 回火 组织 力学性能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强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贤平 李显强 《柳钢科技》 2017年第5期27-30,42,共5页
分析低碳贝氏体钢主要有细晶强化、沉淀析出强化、组织强化、位错强化等强化机理。各强化机理互相影响、作用,其良好性能是各强化机理的共同作用,不可单一分割。
关键词 强度低碳贝氏体 细晶 沉淀析出 组织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管的研制及在东海大桥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勇伟 《焊管》 2008年第2期37-39,共3页
介绍了采用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通过调整冷弯成型及焊接工艺参数来实现东海大桥护栏用直缝焊管的生产情况。对原料成分和力学性能对冷弯成型工艺参数的影响,轧制线速度和焊接高频功率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 介绍了采用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通过调整冷弯成型及焊接工艺参数来实现东海大桥护栏用直缝焊管的生产情况。对原料成分和力学性能对冷弯成型工艺参数的影响,轧制线速度和焊接高频功率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高频功率为295~300kW,线速度为9~17m/min时,用MDB400钢生产的φ114mm×6mm钢管,其焊缝组织为贝氏体+细晶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且含碳量低,冷裂纹敏感性小,各项指标均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低碳贝氏体 频直缝焊管 东海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950CF高强钢超窄间隙激光焊接头组织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成竹 陈辉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8,共12页
超窄间隙激光填丝焊(Ultra-narrow gap laser welding,Ultra-NGLW)是一种先进的厚贝氏体钢焊接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超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厚度(20,50,70 mm)的超窄间隙激光填... 超窄间隙激光填丝焊(Ultra-narrow gap laser welding,Ultra-NGLW)是一种先进的厚贝氏体钢焊接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超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厚度(20,50,70 mm)的超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头的表面,残余应力均呈"W"形分布。利用微型剪切试验,分析了显微组织对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熔合线处形成的马氏体脆硬组织使接头形成了"软-硬-软"的夹心组织,导致接头的应力分布与一般的焊接接头不同,而多层填丝焊的特殊工艺导致接头中间层的应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超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 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法 微型剪切试验 高强度贝氏体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