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CT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鉴别诊断检查技术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詹伟雄 朱富金 汤雪雪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0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鉴别诊断检查技术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能谱CT显示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患者60例,以手术治疗后24h常规CT复查结果作为标准,分为脑出血转化组(n=26)与对比剂渗出组(n=... 目的:探讨能谱CT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鉴别诊断检查技术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能谱CT显示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患者60例,以手术治疗后24h常规CT复查结果作为标准,分为脑出血转化组(n=26)与对比剂渗出组(n=34)。比较两组脑组织CT值、碘(水)基值与水(碘)基值。结果:两组颅内异常高密度影CT值与CT值相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脑出血转化组,对比剂渗出组的水(碘)基值更小(P<0.05),碘(水)基值更大(P<0.05);相较于脑出血转化组,对比剂渗出组的水(碘)基值相对值更小(P<0.05),碘(水)基值相对值更大(P<0.05);水(碘)基图上对比剂渗出呈现为等低密度,出血呈现为高密度;在碘(水)基图上对比剂渗出呈现为高密度,出血呈现为等低密度。结论:能谱CT可有效鉴别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争取脑出血转化治疗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能谱CT 介入手术 高密度影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球后壁点状高密度影患者误诊为球内异物1例
2
作者 刘子瑶 熊蕾 王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44-2445,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王某,男,32岁,陕西户县人,入院前7h于工作中异物迸及右眼,当时眼痛、流泪、视物不清,在"西安航天医院"行眼眶CT示:球内金属异物。未予治疗,于2012-01-19晚9∶00急诊入院。入院初步诊断:(1)眼球穿通伤伴球内异物;(... 1病例报告 患者王某,男,32岁,陕西户县人,入院前7h于工作中异物迸及右眼,当时眼痛、流泪、视物不清,在"西安航天医院"行眼眶CT示:球内金属异物。未予治疗,于2012-01-19晚9∶00急诊入院。入院初步诊断:(1)眼球穿通伤伴球内异物;(2)外伤性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内异物 高密度影 患者 眼球后 误诊 点状 外伤性白内障 急诊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应用能谱CT诊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庞嫣琼 王浩然 刘影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介入治疗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均采用能谱CT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患者颅内是否可见高密度影,以介入治疗后24h常规CT检查结果为参考,... 目的:探讨能谱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介入治疗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均采用能谱CT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患者颅内是否可见高密度影,以介入治疗后24h常规CT检查结果为参考,评估能谱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诊断效能。结果:90例患者中有37例可见介入治疗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共见59个颅内异常高密度影。介入治疗后24h常规CT检查结果显示,59个颅内异常高密度影中,23个(38.98%)为颅内出血,5个(8.47%)为颅内出血合并造影剂,31个(52.54%)为造影剂。以介入治疗后24h常规CT检查结果为标准,能谱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颅内出血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3%、96.77%、96.61%、96.43%和96.77%。结论:能谱CT可有效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对介入治疗后颅内出血诊断效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异常高密度影 能谱CT 常规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内高密度影CT征象辅助诊断中毒致意识障碍4例
4
作者 李伟 斯一夫 +1 位作者 姜建平 闫广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5期48-49,共2页
临床工作中可见到大量意识障碍的患者入急诊,其中大部分通过明确的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治,但有时因患者自身或家属就诊时不能提供详细准确的发病经过或病史情况,患者意识障碍乃至昏迷的原因可能为中毒所致。我... 临床工作中可见到大量意识障碍的患者入急诊,其中大部分通过明确的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治,但有时因患者自身或家属就诊时不能提供详细准确的发病经过或病史情况,患者意识障碍乃至昏迷的原因可能为中毒所致。我院ICU经急诊会诊通过CT胃肠腔影像表现诊断4例中毒致意识障碍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56岁,既往体健,因“发现昏迷3小时”于2013年11月入急诊。家属未提供特殊情况及异常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患者 辅助诊断 CT征象 胃肠道内 中毒 高密度影 实验室检查 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诊断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价值
5
作者 卢宏锋 庄凯帆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2期91-94,共4页
目的:研究能谱C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术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于汕尾市人民医院行介入手术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患者术后行能谱CT检查且均显示有颅内异常高密度影。患者于术后24 ... 目的:研究能谱C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术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于汕尾市人民医院行介入手术治疗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患者术后行能谱CT检查且均显示有颅内异常高密度影。患者于术后24 h行常规CT复查,与能谱CT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将碘对比剂渗出所致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39例患者纳入碘对比剂渗出组,将脑出血转化所致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43例患者纳入脑出血转化组。统计不同原因所致颅内异常高密度影CT指标、相对值及周围正常脑白质CT指标的差异。结果:碘对比剂渗出组异常高密度影区域碘-水基值明显高于脑出血转化组,水-碘基值则明显低于脑出血转化组(P <0.05);碘对比剂渗出组的水-碘基值相对值明显小于脑出血转化组,碘-水基值相对值明显大于脑出血转化组(P <0.05)。结论:能谱CT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能够鉴别颅内异常高密度影产生原因,为早期干预提供了依据,对于后续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鉴别诊断 急性脑梗死 介入治疗 颅内高密度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内高密度影与出血转化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雷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期89-91,共3页
探究论缺血性脑卒中经过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脑内高密度影与出血转化的关系,通过对各参数进行量化来预测术后的出血转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且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 探究论缺血性脑卒中经过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脑内高密度影与出血转化的关系,通过对各参数进行量化来预测术后的出血转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且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介入治疗后CT影像显示的缺血区脑实质、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的新发高密度影。结果 根据术后 72h内的平扫CT复查结果分为出血组(14例)及无出血组(54例),以Spearman相关分析来评价 CT参数与出血转化的关系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的68例患者中,有42例(42/68)患者即刻复查后发现 CT发现缺血区有新发的高密度影。在这42例患者中,有16例(16/42)患者之后又出现了出血转化。出血组患者的新发高密度影占比、高密度影平均CT值及其体积均大于无出血组(P<0.05)。新发的高密度影的平均CT值、最大CT值及其体积均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r=0.702, 0.643, 0.602, P=0.000)。结论 通过CT影像能够鉴别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高密度影与出血转化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高密度影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片园地第90例——右下胸大片状高密度影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晓东 徐世文 +1 位作者 王唯英 张晓仙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475,共1页
患者女性,36岁,因右侧胸背疼1年于2006年7月23日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入院前2d曾在外院摄X线胸片显示右下大片均匀高密度影,右侧肋膈角消失,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患者自幼全身皮肤逐渐... 患者女性,36岁,因右侧胸背疼1年于2006年7月23日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入院前2d曾在外院摄X线胸片显示右下大片均匀高密度影,右侧肋膈角消失,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患者自幼全身皮肤逐渐出现灰褐色斑块沉着,10岁时因右眼球突出在上海某医院诊为“右眼视神经瘤”。母亲有明显“驼背”史,父亲健康,其女5岁前囟尚未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影 右侧胸腔积液 片状 下胸 右侧肋膈角 X线胸片 视神经瘤 眼球突出
原文传递
机械取栓术后CT高密度影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丹丹 吕桦 邸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年第8期596-600,共5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即刻平扫颅脑CT出现新发异常高密度影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表现。CT高密度影通常包括对比剂增强、对比剂外渗或脑出血,其中脑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CT高密度影对患者最终梗死体积、颅内出血转化以及功能预...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即刻平扫颅脑CT出现新发异常高密度影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表现。CT高密度影通常包括对比剂增强、对比剂外渗或脑出血,其中脑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CT高密度影对患者最终梗死体积、颅内出血转化以及功能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T高密度影的出现往往预示患者发生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较高及预后不良(90 d改良Rankin量表≤2分)。CT高密度影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普遍认为CT高密度影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脑屏障的破坏、应用抗凝药物、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入器械对血管壁的损伤、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探讨它们发生的相关机制对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CT高密度影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术 CT 高密度影 发生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头颅CT高密度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胜 幸伟芳 +1 位作者 谢颖 何锦照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救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介入再通术后即刻头颅CT发现的高密度影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可能是出血、造影剂增强、造影剂外渗,或者是多种因素并存,尽早识别术后即刻CT高密度影的本质,有助于...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救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介入再通术后即刻头颅CT发现的高密度影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可能是出血、造影剂增强、造影剂外渗,或者是多种因素并存,尽早识别术后即刻CT高密度影的本质,有助于术后精准用药。另外,有研究提出高密度影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发现高密度影后及时制定血压调控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脑出血或减轻脑出血的危害,对高密度影进行充分认识有利于指导术后管理。本综述将从研究历程,发生率,出现过程、机制和监测方法,危险因素、分型及其对术后用药的指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处理措施,预防手段等方面对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头颅CT高密度影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即刻头颅CT 高密度影
原文传递
以高密度块影伴斑片状钙化为表现的单纯性脑囊肿一例
10
作者 袁浚 罗国耀 李恒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8-588,共1页
关键词 单纯性脑囊肿 高密度 斑片状钙化 CT 外科手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颈内动脉血流参数和年龄相关的脑白质高密度影相关
11
作者 刘莉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1,共1页
脑白质高密度影(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人员对血压、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参数和wMH的交互作用进行评估,分别获取694名社区居民在(69.6±0.8)和(72.6±0.7)岁时的血压资料,和(73.0&#... 脑白质高密度影(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与高血压相关。研究人员对血压、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参数和wMH的交互作用进行评估,分别获取694名社区居民在(69.6±0.8)和(72.6±0.7)岁时的血压资料,和(73.0±1.O)岁时的脑部MRI与颈内动脉超声资料。73岁时与70岁时相比,舒张压和平均血压降低,脉压增加,但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血流速度 动脉血流参数 高密度影 高血压 脑白质 年龄 研究人员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盆腔右侧椭圆形高密度影--请分析病变性质
12
作者 李加其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3-1303,共1页
患者男,8岁。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及脐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体检: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部微膨隆,未见胃肠型、异常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触诊全腹部压痛,尤以中下腹为甚,有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全腹未触及包块。B... 患者男,8岁。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及脐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体检: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部微膨隆,未见胃肠型、异常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触诊全腹部压痛,尤以中下腹为甚,有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全腹未触及包块。B超:腹腔局限性少量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性质 高密度影 椭圆形 右侧 盆腔 腹壁静脉曲张 持续性钝痛 下腹部
原文传递
警惕:枸橼酸钾片与泌尿系高密度影
13
作者 李腾成 高新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3期49-49,共1页
近期Onal等报道了一例口服枸橼酸钾后,腹部平片(KUB)检查示输尿管高密度影误诊为结石的女性患儿。患儿8岁,因“左输尿管结石”(大小4mm)在其医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15d复查KUB发现原输尿管结石影消失,患儿左肾可见一大小10m... 近期Onal等报道了一例口服枸橼酸钾后,腹部平片(KUB)检查示输尿管高密度影误诊为结石的女性患儿。患儿8岁,因“左输尿管结石”(大小4mm)在其医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15d复查KUB发现原输尿管结石影消失,患儿左肾可见一大小10mm的结石影。详细向其父母追问病史,她在做检查2h前服用了一片枸橼酸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钾 高密度影 泌尿系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腹部平片 患儿 KUB
原文传递
盆腔内高密度影的CT检查方法及其诊断意义
14
作者 侯庆荣 方益民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7年第10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盆腔 CT 高密度影 诊断
原文传递
真菌性鼻-鼻窦炎合并细菌感染的CT影像特征分析
15
作者 陈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4期123-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CT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取病变处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35...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CT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取病变处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35)和非感染组(n=45),均开展CT检查,比较两组CT影像特征。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病灶主要累及部位为上颌窦(42.86%、42.22%),其次是蝶窦(25.71%、28.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特征多为鼻窦壁增厚(97.14%、100.00%)、鼻窦内软组织影(82.86%、71.11%)、钙化灶(94.29%、9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有液平的患者(42.86%vs 0.00%)多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且广泛的窦壁破坏的患者(48.57%vs 11.11%)多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及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均可出现鼻窦壁增厚、钙化灶等CT表现,但真菌性鼻-鼻窦炎合并细菌感染可伴有液平,且对窦壁的破坏程度严重而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鼻-鼻窦炎 CT 细菌感染 液平 高密度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厚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1期101-101,共1页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为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7例临床确诊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图像分析,总结出血性脑梗死CT影像学特点。结果:3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梗死范围均达到或超...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为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7例临床确诊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图像分析,总结出血性脑梗死CT影像学特点。结果:3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梗死范围均达到或超过两个脑叶,病变特征多为低密度病灶内点片状高密度影,低密度灶内团块样高密度影少见,多具有明显占位效应,出血范围多与动脉分布一致。结论:CT影像学出血性脑梗死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变化,平扫CT能够为出血性脑梗死提供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CT 像学 密度 高密度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87例——高密度肿块伴多发圆形透亮影
17
作者 倪崇俊 凌春华 +1 位作者 黄建安 马家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6-227,共2页
患者女性,52岁。因发热伴咳嗽2个月以右肺肿块待查入院。患者既往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史2年,曾服用羟基脲8个月。无肺结核和肿瘤史。患者咳嗽时痰量少(白色黏痰),在当地医院摄X线胸片显示右肺中叶高密度影,考虑右肺肺炎给予头... 患者女性,52岁。因发热伴咳嗽2个月以右肺肿块待查入院。患者既往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史2年,曾服用羟基脲8个月。无肺结核和肿瘤史。患者咳嗽时痰量少(白色黏痰),在当地医院摄X线胸片显示右肺中叶高密度影,考虑右肺肺炎给予头包曲松及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3周无效,胸部CT显示右肺中叶块状影,考虑肺部肿瘤来我院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肿块 高密度影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圆形 多发 读片 静脉滴注治疗 纤维支气管镜
原文传递
2016年1-6月含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河 温琳 赵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2287-2289,共3页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media),是为增强影像效果而注入或服用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这些制品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可借助医疗器械显像,从而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常用的高密度影造影剂有硫酸钡和含碘造影...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media),是为增强影像效果而注入或服用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这些制品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可借助医疗器械显像,从而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常用的高密度影造影剂有硫酸钡和含碘造影剂,本文着重介绍含碘造影剂。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含碘造影剂广泛应用于增强CT、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及其他临床医学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碘造 不良反应 冠状动脉造 化学制品 高密度影 人体组织 组织形成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PET/CT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杰 续蕊 +2 位作者 李红磊 刘晓建 颜珏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5期58-60,20,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PET/CT图像质量的因素,以充分理解获得高质量PET/CT图像的必要条件,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1229例受检者的PET/CT扫描图像,并对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结果影响PET/CT图像质量的... 目的:研究影响PET/CT图像质量的因素,以充分理解获得高质量PET/CT图像的必要条件,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1229例受检者的PET/CT扫描图像,并对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结果影响PET/CT图像质量的因素有:①检查前的准备;②检查过程中患者自身的移位、呼吸运动伪影和高密度物质伪影、尿液污染;③采集时间和注射示踪剂的剂量;④注射技术;⑤不常见的生理性摄取(包括棕色脂肪摄取)。结论规范PET/CT扫描技术能提高PET/CT图像质量,为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运动伪 高密度物质伪 生理性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 Hispeed dual双排螺旋CT伪影故障分析与排除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耀斌 王美萍 卢铭松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22期2926-2926,共1页
1故障现象 我院于2008年1月引进一台美国GE Hispeeddud双排螺旋CT机,接诊20例1个月-4周岁的小儿头颅外伤患者做颅脑CT扫描,发现右基底节区和右颞顶叶2—3个层面出现一斑点状或同心圆状高密度影,且在其前外侧方可见斑点状或小片状低... 1故障现象 我院于2008年1月引进一台美国GE Hispeeddud双排螺旋CT机,接诊20例1个月-4周岁的小儿头颅外伤患者做颅脑CT扫描,发现右基底节区和右颞顶叶2—3个层面出现一斑点状或同心圆状高密度影,且在其前外侧方可见斑点状或小片状低密度影。并在当天及一周后不同时间内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分析 CT伪 GE 颅脑CT扫描 螺旋CT机 故障现象 外伤患者 高密度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