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习服的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高钰琪 罗德成 +3 位作者 牛文忠 黄缄 黄庆愿 刘福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53-1454,共2页
目的 研究制定适合我军高原部队使用的评价高原习服的国家军用标准和方法。方法 遵照国家军用标准制定规范 ,系统回顾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广泛征求高原医学有关专家的意见 ,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 ,本着科学、简便、易行的原则 ,制定... 目的 研究制定适合我军高原部队使用的评价高原习服的国家军用标准和方法。方法 遵照国家军用标准制定规范 ,系统回顾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广泛征求高原医学有关专家的意见 ,针对部队的实际情况 ,本着科学、简便、易行的原则 ,制定出本标准。结果 将高原习服分为初步习服、基本习服和完全习服 ,其判断指标和依据为习服时间、基础生理指标 (呼吸次数、血压、脉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和体能评价指标 (VO2 max和 1 0 0 0m跑成绩 )。结论 制定了对我军高原部队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价高原习服的标准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习服评价 军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训练对高原习服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永超 金国辉 +5 位作者 叶忠明 张磊 庞斌 张红军 陈学庚 刘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2-1382,共1页
急性高原反应是部队进驻高原后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部队官兵提前进行缺氧训练,对促进习服高原缺氧环境,缩短适应调整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航空兵部队某部进驻高原驻训前,利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对部分飞行员和地面官... 急性高原反应是部队进驻高原后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部队官兵提前进行缺氧训练,对促进习服高原缺氧环境,缩短适应调整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航空兵部队某部进驻高原驻训前,利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对部分飞行员和地面官兵进行适应性缺氧训练,以观察高原习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训官兵高原习服与急性高山病发病情况 被引量:11
3
作者 谷有全 石向群 +1 位作者 杨金升 张晓燕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7期629-630,共2页
目的为常驻内陆的官兵特别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急进高原执行任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部队进驻青藏高原驻训期间226名官兵为研究对象,应用Lake Lou ise急性高山病评分表的症状自评部分对官兵在不同环境下的急性高山病症状评分进行了测... 目的为常驻内陆的官兵特别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急进高原执行任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某部队进驻青藏高原驻训期间226名官兵为研究对象,应用Lake Lou ise急性高山病评分表的症状自评部分对官兵在不同环境下的急性高山病症状评分进行了测评,并且将不同海拔高度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进高原官兵急性高山病症状评分的阳性率分别为2800m:14.6%,3800m:21.2%,4500m:27.4%,不同高度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2=11.184,P<0.01),而且评分阳性率与海拔高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本次外训习服策略安排科学合理,确保了相对较低的AMS评分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E Louise评分 急性高山病 适应性训练 高原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青年男性移居高原后血浆铜、锌、钙、镁元素含量变化及与高原习服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后显华 罗勇军 +4 位作者 蒋春华 刘福玉 刘燕 杨晓红 高钰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青年男性移居高原后血浆铜(Cu)、锌(Zn)、钙(Ca)、镁(Mg)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高原习服的关系。方法分别在1 400 m某地选取20名拟进入4 200 m高原的健康青年男性,测定其静息心率(HR)、血压(B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采... 目的探讨健康青年男性移居高原后血浆铜(Cu)、锌(Zn)、钙(Ca)、镁(Mg)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高原习服的关系。方法分别在1 400 m某地选取20名拟进入4 200 m高原的健康青年男性,测定其静息心率(HR)、血压(B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于0 d检测血红蛋白(Hb)浓度及Cu、Zn、Ca、Mg元素含量。跟踪该20名男性到达4 200 m高原,分别在到达高原后7、30 d时再测定其上述指标。同时选取职业、年龄相匹配的20名从平原移居4 200 m高原90 d的健康男性,测定其上述指标。结果移居高原后血浆Cu元素无显著变化;移居高原后30、90 d血浆Zn元素含量显著低于0、7 d(P<0.05);90 d血浆Ca元素含量显著低于0、7 d(P<0.05);90 d血浆Mg元素含量显著低于0、7、30 d(P<0.05)。移居高原7 d血浆Zn元素含量与高原习服评价指标HR呈线性负相关(r=-1.137,P<0.05)。结论移居高原后,血浆Zn、Ca和Mg元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在高原习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补充Zn、Ca和Mg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对急进高原人员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科 琚国全 +1 位作者 郭春 汪辉武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92-296,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重要数据库中高原习服对人员健康影响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统计学相关理论,就高原习服对急进高原人员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采用路易斯湖标准,一共提取了2466名未习服人员与647... 通过对国内外重要数据库中高原习服对人员健康影响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统计学相关理论,就高原习服对急进高原人员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采用路易斯湖标准,一共提取了2466名未习服人员与6477名习服人员进入高原地区的症状反应作为对比,通过研究得出未经过习服对进入高原人员健康有较大的影响,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为头痛(RR=2.35,95%CI=[1.75,3.17]),相对不容易出现的是胃肠道症状(RR=1.00,95%CI=[0.69,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人员健康 统计学理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过程淋巴细胞线粒体DNA含量及氧化损伤变化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薄海 果凤春 +2 位作者 段富强 彭朋 秦永生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目的观察世居平原男性青年高原习服各时程淋巴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其氧化损伤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27名世居平原武警新兵急进高原,分别在移居高原3、7、90 d检测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tDNA中8-oxodG含量、m... 目的观察世居平原男性青年高原习服各时程淋巴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其氧化损伤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27名世居平原武警新兵急进高原,分别在移居高原3、7、90 d检测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tDNA中8-oxodG含量、mtDNA拷贝数和PGC-1α蛋白表达。结果与平原阶段比较,移居高原3 d和7 d,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8-oxodG含量,mtDNA拷贝数和PGC-1α表达显著升高(P<0.05);移居高原90 d,mtDNA拷贝数和PGC-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移居高原90 d与移居高原7 d比较,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8-oxodG含量,mtDNA拷贝数和PGC-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原习服初期淋巴细胞能量重构主要依赖于线粒体数量增加,而在高原习服后期主要依赖于单个线粒体健康程度及能量代谢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淋巴细胞 线粒体DNA 拷贝数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大鼠血液4项指标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刚 李素芝 +4 位作者 李珣 江成剑 洪勇 何贵强 王洪斌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高原习服 WISTAR大鼠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与维生素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宇平 郭长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年第3期60-62,共3页
高原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特殊环境因素,其中低氧因素对机体影响最大。急性缺氧时,一些维生素代谢出现显著变化,机体对其需要量增加;大剂量补充一些维生素可以提高机体高原习服能力,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关键词 缺氧 高原习服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不同部位SLC25A6 mRNA绝对定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强 俞红贤 +4 位作者 荆海霞 张勤文 魏青 梁林 牛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42,共4页
为研究SLC25A6 mRNA在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对能量利用的影响,建立用于SLC25A6基因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扩增效率为E=104.9%,回归系数r值为-0.996,斜率为-3.210,溶解曲线峰值单一;绝对定量检测值表明,高原习服黄牛脑组... 为研究SLC25A6 mRNA在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对能量利用的影响,建立用于SLC25A6基因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扩增效率为E=104.9%,回归系数r值为-0.996,斜率为-3.210,溶解曲线峰值单一;绝对定量检测值表明,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各部位SLC25A6 mRNA表达量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C25A6 mRNA检测值从高至低依次为小脑、海马、枕叶、额叶、颞叶、顶叶,小脑SLC25A6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顶叶表达量最低,小脑表达量为顶叶表达量的2.79倍;额叶、颞叶、顶叶之间差异,枕叶、海马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中小脑耗能强度可能最大,细胞活动旺盛;相反顶叶耗能强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黄牛 脑组织 线粒体 SLC25A6基因 ANT3 绝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与低氧预适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良恩 安瑞卿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高原低氧易导致急性高原反应,高原习服是机体为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发生的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变化。寻找加快高原习服的有效措施,提高机体高原习服能力,是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反应的最好策略。低氧预适应是指机体经一次或多次短暂、非致死性... 高原低氧易导致急性高原反应,高原习服是机体为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发生的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变化。寻找加快高原习服的有效措施,提高机体高原习服能力,是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反应的最好策略。低氧预适应是指机体经一次或多次短暂、非致死性低氧刺激后,机体获得的对后续更长时间或更严重低氧性损伤的耐受性。低氧预适应作为一种通过内源性保护机制来提高机体缺氧耐力的有效方法,是促进高原习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低氧预适应 急性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富氧环境的高原习服训练中心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韩斌 金国辉 +3 位作者 叶忠明 张红军 庞斌 冯川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富氧环境的高原习服训练中心,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海拔3570 m利用分子筛制氧机供氧和自动供氧控制系统,模拟较低生理等效高度,建立习服训练中心。将24名男性急性高原反应(AMS)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训... 目的建立基于富氧环境的高原习服训练中心,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海拔3570 m利用分子筛制氧机供氧和自动供氧控制系统,模拟较低生理等效高度,建立习服训练中心。将24名男性急性高原反应(AMS)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训练组在O2含量分别为26.0%、24.5%、23.0%和21.5%的富氧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各1 d;对照组处于自然低氧环境中,不进行运动训练。将训练组训练期间和训练结束后1 d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AM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值进行比较。结果训练组进入习服训练中心训练后,血氧饱和度有所改善,训练1~4 d和训练后1 d,AMS评分分别为2.08±1.17、1.67±0.65、1.50±0.79、1.33±0.89、0.58±0.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0±0.08、5.58±0.09、4.50±1.17、3.92±0.09、3.42±0.7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高原习服训练中心通过阶梯式调节生理等效高度并进行运动训练,能及时缓解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缩短习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高原习服训练中心 设计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藏列车女乘务员高原习服-脱习服过程对月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平 张雪峰 +1 位作者 王胜玉 周其全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调查进藏列车女乘务员高原习服-脱习服过程中,月经失调情况与高原习服、高原脱习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上海、成都籍进藏列车女乘务员58人,通过问卷调查自2007年出乘以来的月经异常率,并与高原习服-脱习服水平及症状做相关... 目的调查进藏列车女乘务员高原习服-脱习服过程中,月经失调情况与高原习服、高原脱习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上海、成都籍进藏列车女乘务员58人,通过问卷调查自2007年出乘以来的月经异常率,并与高原习服-脱习服水平及症状做相关分析。结果全组月经异常检出率为72.41%,其中月经异常5项表现的检出率依次为:经量减少41.38%、月经紊乱27.59%、经期提前为20.69%、经期推后为13.79%、经量增多为10.34%;该5项中,1项异常者占41.38%,≥2项异常者占31.03%。5项表现与乏力倦怠、睡眠障碍、食欲减低、记忆减退、出乘总时间、总体健康水平下降、胸闷气短等高原习服-高原脱习服不良症状呈不同程度中度正相关(r=0.369~0.730,P=0.000~0.041)。有月经异常者较无月经异常者出乘总时间平均多13.13个月(t=2.218,P〈0.05)。结论具有"长期循环、频繁间歇、极大跨度"作业的平原-高原列车女乘务员,存在着很高的月经异常率;与高原习服-脱习服水平及出乘总时间等多种因素相关,各因素相互叠加对健康形成危害,需积极研究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藏列车 女乘务员 高原习服-脱习服 月经失调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对急进高原习服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焱 王雅西 +1 位作者 严晓燕 赵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45-345,347,共2页
目的评价急进高原时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对高原习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10日急进驻藏的某部男性青年560例,依据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量表症状评分>3分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从第2天开... 目的评价急进高原时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对高原习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10日急进驻藏的某部男性青年560例,依据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量表症状评分>3分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从第2天开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治疗方法。每天下午检测研究对象心率、血氧饱合度,调查Lake Louise高山评分量表并计算总分,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 200 m高原治疗组3~6 d,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降低、心率(HR)降低、血氧饱和度(Sa 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后高山病评分、HR、Sa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能明显减轻急进高原人群的急性高原病症状、降低心率、增加氧饱和度,促进高原习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氧疗 高原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导弹部队进驻高原习服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新民 许庆元 +4 位作者 彭勇 余杰 王红 胡永华 杨建辉 《人民军医》 2001年第11期621-623,共3页
关键词 导弹部队 高原习服情况 高原反应 缺氧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群体高原习服主观认知因素调查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雪峰 邓云青 +1 位作者 徐雪芳 裴志伟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高原习服 认知因素 流行病学方法 高原医学 个体因素 精神因素 营养因素 体力负荷 海拔高度 生活习惯 群体预防 青藏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卫花 康龙丽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高原低氧环境一直是影响高原人群居住、工作、旅游的重要限制因素,低氧环境可以使人体许多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生理健康及精神状态受损。面对这一问题,除直接的药物治疗外,高原习服是缓解高原低氧危害的重要天然途径。高原... 高原低氧环境一直是影响高原人群居住、工作、旅游的重要限制因素,低氧环境可以使人体许多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生理健康及精神状态受损。面对这一问题,除直接的药物治疗外,高原习服是缓解高原低氧危害的重要天然途径。高原习服是指当平原地区人进入高原时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及功能变化来适应高原低氧环境。显然,高原习服的相关机理及预防措施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人类更好的生存及生命健康。本文综述了高原低氧对人们的具体危害;高原习服的重要性及意义;高原习服相关生理、分子机制以及促进高原习服的措施,为更好地了解高原习服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低氧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ink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高原习服和平原人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17
作者 潘镜余 谷天艳 +2 位作者 陈玲 马筱洁 史清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2439-2446,共8页
目的应用Olink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高原习服和平原人血清中细胞代谢相关差异表达蛋白,了解其在机体组织或细胞缺氧适应性代谢中的功能。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移居平均海拔4500 m、居住时间为6~12个月的高原习服男性40例(高... 目的应用Olink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高原习服和平原人血清中细胞代谢相关差异表达蛋白,了解其在机体组织或细胞缺氧适应性代谢中的功能。方法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移居平均海拔4500 m、居住时间为6~12个月的高原习服男性40例(高原习服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久居平原的健康汉族男性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基础资料和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采用Olink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血清中92种细胞代谢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与平原对照组相比,高原习服组舒张压、心率较高,血氧饱和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细胞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有34个,其中上调16个(P<0.05),下调18个(P<0.05);差异表达蛋白在阿米巴病、嘧啶代谢、溶酶体、细胞凋亡、胰岛素代谢、细胞黏附分子等通路显著富集,还有一些为氮素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烟酸盐和烟酰胺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等通路中的关键蛋白。结论高原习服人群血清中多种与细胞缺氧代谢相关的蛋白表达发生变化,表明机体组织或细胞发生缺氧适应性代谢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蛋白质组学 缺氧 代谢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过程中青年人心电轴的变化
18
作者 陆红军 魏凤兰 +1 位作者 任雨笙 侯铜川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503-503,共1页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青年人 高海拔 高原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原习服现象的生理机制谈民族院校中长跑发展优势
19
作者 王怀发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0-62,共3页
高原习服机制对人体的影响,适合于中长跑运动对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要求,从民族院校招生来源情况看。其学生大多来自民族地区、高原地域。由此分析,在民族院校发展中长跑运动项目具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 肺通气量 高原习服现象 高校 生理机制 中长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入藏军人与入藏大学生为例探讨高原习服跟踪调查研究方法
20
作者 许璐 赵清华 +2 位作者 李国凯 杨莉 乔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49-52,共4页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高原已经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工作场所,本文以入藏军人和大学生为例探讨高原习服跟踪调查方法,探索平原人群移居高原后,由于时间的长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保证充足的营养:机体的营养状况是获得良好高原习服的...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高原已经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工作场所,本文以入藏军人和大学生为例探讨高原习服跟踪调查方法,探索平原人群移居高原后,由于时间的长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保证充足的营养:机体的营养状况是获得良好高原习服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饮食结构和丰富的营养摄入,有利于高原习服。在高海拔地区应以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军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