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滑模控制的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
1
作者 郭博 铁鸣 +1 位作者 范文慧 李传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0-590,共11页
针对多个高升阻比飞行器在飞行中间段的时间协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建立多个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飞行力学模型,设计规划飞行器在中间段制导过程中的飞行程序与针对飞行器侧向机动的滑模控制策略。... 针对多个高升阻比飞行器在飞行中间段的时间协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建立多个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飞行力学模型,设计规划飞行器在中间段制导过程中的飞行程序与针对飞行器侧向机动的滑模控制策略。通过设计标称轨迹,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进而生成各个飞行器不同初始条件所需的侧向过载并通过侧向过载得到所需的倾侧角指令,以实现对飞行器飞行时间的控制,从而使多飞行器能够同时到达目标点上方设定范围;考虑飞行器始末条件和状态约束,使飞行器能够满足协同任务需求。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滑模面非奇异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同制导策略具备一定抗干扰性,能够满足异地非同步发射的多个飞行器协同制导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阻比飞行器 协同制导 滑模控制 参数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阻比自然层流翼型多点/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邓磊 乔志德 +1 位作者 杨旭东 熊俊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研究并发展了一套进行高升阻比自然层流翼型多设计点/多设计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为减少设计中的计算量,使用了XFOIL程序进行流场计算。使用基于响应面方法的优化方法进行最优化计算,并使用了不含二阶交叉项的二阶多项式模型作为响应面... 研究并发展了一套进行高升阻比自然层流翼型多设计点/多设计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为减少设计中的计算量,使用了XFOIL程序进行流场计算。使用基于响应面方法的优化方法进行最优化计算,并使用了不含二阶交叉项的二阶多项式模型作为响应面模型,大大减少了构造模型所需的试验次数,使进行更多设计变量和多点设计成为可能。试验点的选择满足D-优化准则。研究了设计点及目标函数的选择,进行了单点/单目标及多点/多目标的设计,结果表明:多点/多目标设计可以很好的改善单点设计中非设计点性能变差的缺点,设计结果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阻比 自然层流翼型 多目标设计 优化设计 响应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高升阻比两段翼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侯成义 龚志斌 +1 位作者 刘城斌 周丽琼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1,214,共4页
针对某特定无人机的使用设计要求,在单段翼型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了高升阻比低雷诺数两段翼型的设计方法的分析与研究。采用求解椭圆型方程加控制点约束条件的"椭圆-控制点切割法"完成了两段翼型外形的生成,并针对巡航构型... 针对某特定无人机的使用设计要求,在单段翼型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了高升阻比低雷诺数两段翼型的设计方法的分析与研究。采用求解椭圆型方程加控制点约束条件的"椭圆-控制点切割法"完成了两段翼型外形的生成,并针对巡航构型的襟翼偏角对缝道参数进行了优化;应用MSES计算分析程序对所设计的两段翼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估。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两段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达到2.72,最大升阻比为158.71;与原始单段翼型相比,最大升力系数增大了74.35%,最大升阻比增大了2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高升阻比 两段翼型 翼型设计 翼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气动布局的高升阻比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广生 杨攀 +2 位作者 段毅 李思怡 苗萌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0,共4页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升阻比与最大飞行距离紧密相关,是飞行器设计的核心指标。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是获取高升阻比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影响升阻比的关键要素,明确高升阻比设计需考虑的主要工程约束,提炼了飞行器气动外形高升阻比设计应遵...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升阻比与最大飞行距离紧密相关,是飞行器设计的核心指标。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是获取高升阻比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影响升阻比的关键要素,明确高升阻比设计需考虑的主要工程约束,提炼了飞行器气动外形高升阻比设计应遵循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可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提供指导。根据高空飞行条件下飞行器所受阻力特性分析,提出以降低飞行器摩擦阻力为未来应重点关注的设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高升阻比 气动外形 设计原则 工程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高升阻比飞机气动布局及其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艾俊强 《航空科学技术》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飞机性能的提高、油价的上涨以及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更加重视都要求飞机具有更高的升阻比。本文针对飞机减阻的主要途径,对飞翼/翼身融合布局、盒式翼/联接翼布局、层流翼布局等典型高升阻比气动布局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升阻比 气动布局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再入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天任 黄佩 +1 位作者 王宇航 雷建长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6,共7页
针对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再入段制导方法的工程需求,提出了“改进的预测-校正制导+定向末制导”方法作为再入段制导方法。通过调整其横向制导的误差边界,解决了飞行器在交班点附近出现的横向误差不收敛问题,同时兼顾了较大的横向机动距离... 针对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再入段制导方法的工程需求,提出了“改进的预测-校正制导+定向末制导”方法作为再入段制导方法。通过调整其横向制导的误差边界,解决了飞行器在交班点附近出现的横向误差不收敛问题,同时兼顾了较大的横向机动距离,发挥了飞行器高升阻比的特性。对预测-校正制导流程进行了改进,从而赋予了飞行器在线变更目标点的能力。在距目标一定距离时切换为末制导律,采用约束落点弹道倾角和航向角的广义比例导引法,实现对目标的定点定向打击。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法对各项误差有较强的鲁棒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 预测-校正制导 末制导 在线变更目标点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升一体化飞艇高升阻比新型布局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恺 杨旭东 +2 位作者 赵博伟 宋文萍 张华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2年第5期104-115,122,共13页
高升阻比设计是浮升一体化飞艇研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艇身是决定全艇升阻比高低的关键部件。针对飞艇高升阻比布局设计的难度及复杂约束性要求,有效结合艇身精细化气动设计、流动控制和升力体理念,引入高精度气动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 高升阻比设计是浮升一体化飞艇研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艇身是决定全艇升阻比高低的关键部件。针对飞艇高升阻比布局设计的难度及复杂约束性要求,有效结合艇身精细化气动设计、流动控制和升力体理念,引入高精度气动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探讨构建中央翼+边条耦合、中央翼+端板融合等多种艇身新布局形式,揭示关键几何参数表征与高升阻比特性的影响关系,获得具有高升阻比特征的浮升一体化飞艇艇身新型布局形式。结果表明:与传统混合飞艇艇身构型相比,在保证艇身体积不变和艇身宽度适当控制的前提下,中央翼+边条增升耦合艇身构型可提高最大升阻比约77%以上;中央翼+端板式融合艇身构型可实现最大升阻比值由2.13提高到3.95以上,至少提高了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艇 浮升一体化 升力体 高升阻比设计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增升高升阻比飞行器横航向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深深 罗磊 +3 位作者 韩青华 唐伟 桂业伟 贾洪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10-3021,共12页
考虑高超声速飞行器装填、防热及操稳等多约束条件下的实用化设计需求,提出一种新型下反式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气动布局。借鉴乘波体飞行器的高升力设计方法及动量增升原理,该新型飞行器采用下反式后掠翼构型,上表面为光滑倒圆“Λ”形设... 考虑高超声速飞行器装填、防热及操稳等多约束条件下的实用化设计需求,提出一种新型下反式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气动布局。借鉴乘波体飞行器的高升力设计方法及动量增升原理,该新型飞行器采用下反式后掠翼构型,上表面为光滑倒圆“Λ”形设计,下表面为内凹的装填空间,为尽可能避免长时间超远距离高超声速飞行带来的防热负担,采用后缘体襟翼及体侧扩张方向舵面设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所提布局思路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飞行高度为40 km,Ma=10的条件下升阻比可以达到4.48左右,在一定迎角范围内均具备很高的气动效率,验证了所提布局的有效性。同时重点针对所提布局共性的横航向稳定性问题基于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3种不同优化改进方案的效果及可行性,并采用风洞试验对两侧翼梢V尾的控制方案进行横航向稳定性控制效果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两侧翼梢V尾的控制方案是实现横航向稳定性控制的较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高升阻比 下反 气动布局 概念设计 横航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阻比翼型优化及其节能轴支架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华汉金 周昭明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4,共7页
用Eppler的叶剖面设计方法与解N S方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翼剖面的优化 ,并给出了将其应用到螺旋桨节能轴支架设计中获得的显著节能效果的试验结果 ,空泡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种设计方法是成功的。节能轴支架的设计思想还被推广应用到单... 用Eppler的叶剖面设计方法与解N S方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翼剖面的优化 ,并给出了将其应用到螺旋桨节能轴支架设计中获得的显著节能效果的试验结果 ,空泡试验结果也证明了这种设计方法是成功的。节能轴支架的设计思想还被推广应用到单桨船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水翼剖面 优化 节能轴支架 扇形预旋导管 设计方法 舰艇 螺旋浆 高升阻比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临近空间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概念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功 袁先旭 +1 位作者 王文正 夏斌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8,共5页
以常规临近空间滑翔飞行器为背景,完成了一种新的临近空间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的气动布局概念设计。首先简要介绍了飞行器的布局形式和操纵舵面配置方式,初步确定了飞行器的基本总体参数;再利用气动力快速计算方法完成了飞行器气动力的计... 以常规临近空间滑翔飞行器为背景,完成了一种新的临近空间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的气动布局概念设计。首先简要介绍了飞行器的布局形式和操纵舵面配置方式,初步确定了飞行器的基本总体参数;再利用气动力快速计算方法完成了飞行器气动力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纵向和横侧向稳定性与操纵特性;最后,完成了飞行器3 000 km常规射程的滑翔弹道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临近空间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满足热流、动压等多种约束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临近空间 高升阻比 概念设计
原文传递
高升阻比RLV的约束预测校正再入制导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鹏 都延丽 项凯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4,共5页
针对高升阻比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改进约束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在再入滑翔段,利用二次函数模型对倾侧角幅值剖面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利用改进的准平衡滑翔条件将再入过程的轨迹过程约束转换为倾侧角幅值约束;针对再入中... 针对高升阻比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改进约束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在再入滑翔段,利用二次函数模型对倾侧角幅值剖面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利用改进的准平衡滑翔条件将再入过程的轨迹过程约束转换为倾侧角幅值约束;针对再入中后期准平衡滑翔飞行特性降低的情况,提出采用一种简单的倾侧角幅值反馈修正方法,进一步抑制轨迹的过载。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各种扰动的情况下,该制导方法能够导引飞行器精确地飞向目标位置,并满足过程约束条件,具有良好的制导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校正 再入制导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高升阻比飞行器
原文传递
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异面最优变轨迹策略设计与分析
12
作者 樊晨霄 董超 +2 位作者 蔡辉 贾平会 王永海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129,共9页
针对高升阻比飞行器在倾侧转弯飞行过程中能量保持的需求,提出一种能量最优的气动力辅助异面倾侧转弯机动(BTT)飞行策略。通过建立轨道动力学及大气层内飞行器横纵向运动方程及动力学模型,分析高升阻比飞行器倾侧转弯的弹道特性,推导并... 针对高升阻比飞行器在倾侧转弯飞行过程中能量保持的需求,提出一种能量最优的气动力辅助异面倾侧转弯机动(BTT)飞行策略。通过建立轨道动力学及大气层内飞行器横纵向运动方程及动力学模型,分析高升阻比飞行器倾侧转弯的弹道特性,推导并证明终端速度与倾侧转弯幅度相关的解析形式公式,实现弹道参数间的解耦和简化;通过数值优化方法进一步验证飞行策略的能量优化性能,通过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积分求解,获得能量最优的飞行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飞行策略与数值优化方法获得的结果高度一致,证明了该解析方法在大幅提升求解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可靠性,可有效指导制导策略总体设计工作,具有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阻比飞行器 能量优化 倾侧转弯 最优控制 异面变轨迹策略
原文传递
乘波构形和乘波飞行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13
作者 赵桂林 胡亮 +2 位作者 闻洁 彭辉 张绵纯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7-374,共18页
乘波构形的特点是高升阻比,下表面上的流动是均匀的,因此是推进系统/机身一体化设计的理想候选构形。乘波飞行器是源于乘波构形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利用了乘波构形的高升阻比,并可为吸气发动机提供已知的均匀流场。本文比较全面地总结了... 乘波构形的特点是高升阻比,下表面上的流动是均匀的,因此是推进系统/机身一体化设计的理想候选构形。乘波飞行器是源于乘波构形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利用了乘波构形的高升阻比,并可为吸气发动机提供已知的均匀流场。本文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乘波构形的生成方法和乘波飞行器的设计方法,介绍了乘波构形的优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给出了优化的乘波构形,并介绍了乘波飞行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波构形 乘波飞行器 综述 高超音速飞行器 高升阻比 设计方法 优化方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两段翼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华 李锋 +1 位作者 李茂强 于悦洋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3-818,共6页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存在高效巡航、短距起降以及抗变形等多性能要求,本文在原始飞机单段翼型的基础上,开展多约束条件下两段翼型设计方法研究和翼型设计。采用控制点加分段可控二次曲线方法构建两段翼型外形,并对生成外形的控制参数、缝...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存在高效巡航、短距起降以及抗变形等多性能要求,本文在原始飞机单段翼型的基础上,开展多约束条件下两段翼型设计方法研究和翼型设计。采用控制点加分段可控二次曲线方法构建两段翼型外形,并对生成外形的控制参数、缝道参数和转轴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直接切割法,本文采用的方法控制点和控制参数更多,对原始翼型适应性更好,生成的翼型压力分布更加合理;与原始翼型相比,新设计的两段翼型在续航因子、起飞升力和起飞升阻比方面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襟翼大角度偏转还能起到阻力板作用,达到对巡航和起降多设计点综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 高升阻比 翼型设计 两段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运动仿生力学与智能微型飞行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崔尔杰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概述了微型飞行器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实用化面临的主要技术关键,重点讨论了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高升阻比气动布局、智能控制等问题.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主尺度小于15cm以后,用常规方法已经很难设计出具有良好飞行性能的微型... 概述了微型飞行器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实用化面临的主要技术关键,重点讨论了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高升阻比气动布局、智能控制等问题.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主尺度小于15cm以后,用常规方法已经很难设计出具有良好飞行性能的微型飞行器,而必须采用仿生学方法.对微型飞行器仿生学设计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高升力、高机动性、抗干扰稳定性以及飞行过程的力能学分析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飞行器 仿生力学 生物运动 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 高升阻比气动布局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CARDC-22翼型的设计和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维智 毛锐 +1 位作者 汤伟 薛波 《东方电气评论》 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
给出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计的适用于兆瓦级风力机叶片的大厚度、高雷诺数、高升阻比的CARDC-22翼型,并对该翼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风洞实验,获得了翼型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气动性能及其在大攻角下的失速特性,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 给出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计的适用于兆瓦级风力机叶片的大厚度、高雷诺数、高升阻比的CARDC-22翼型,并对该翼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风洞实验,获得了翼型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气动性能及其在大攻角下的失速特性,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基本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CARDC-22翼型在α=16°,最大升力系数Cymax=1.6066,尤其是,当攻角α=8°时,翼型的最大升阻比Kmax=134,说明气动中心设计的CARDC-22翼型,完全适合于兆瓦级风力机叶片所需的翼型,同时该翼型气动力特性完全能够与国外翼型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 高雷诺数 高升阻比 风力机 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两段翼型设计和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李建华 李锋 +1 位作者 李茂强 包晓翔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9年第4期456-461,486,共7页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追求高续航性能和任务多样化,故应满足高效巡航、短距起降、抗变形等多性能要求。在原始飞机单段翼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点加分段可控二次曲线方法并结合优化算法开展两段翼型的设计优化;利用新设计的两段翼型完成对无...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追求高续航性能和任务多样化,故应满足高效巡航、短距起降、抗变形等多性能要求。在原始飞机单段翼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点加分段可控二次曲线方法并结合优化算法开展两段翼型的设计优化;利用新设计的两段翼型完成对无人机机翼内侧段(襟翼段)的改进设计及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无人机在续航因子、起飞升力和起飞升阻比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襟翼大角度偏转时,在保持一定升力的同时阻力增加,满足飞机着陆减速要求;此方法可以满足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巡航和起降多设计点综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 高升阻比 翼型设计 两段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目标压力分布下的Licher双翼反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承熙 叶正寅 华如豪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616,630,共8页
为了提高超声速气动构型的升阻比,减小激波阻力,使用反设计方法结合CFD技术优化Licher双翼,实际算例表明,来流马赫数1.7,无粘情况下只需迭代15步即可得到优化结果,优化后翼型波阻可减小25.5%,升阻比提高30.5%。随后依据翼型目标压力分... 为了提高超声速气动构型的升阻比,减小激波阻力,使用反设计方法结合CFD技术优化Licher双翼,实际算例表明,来流马赫数1.7,无粘情况下只需迭代15步即可得到优化结果,优化后翼型波阻可减小25.5%,升阻比提高30.5%。随后依据翼型目标压力分布这一反设计关键点,分析了非零迎角下翼型各边的受力情况,指出了原目标压力分布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阶梯形目标压力分布形式,该方法的优化结果可使升阻比提高49.8%。此外基于NS方程的优化结果表明,原目标压力分布的优化效果被削弱,升阻比仅能提高17%,而新目标压力分布的优化结果受到的影响较小,升阻比仍可提高49.2%,说明在考虑流动粘性特征时,阶梯形目标压力分布形式更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semann消波原理 Licher双翼 反设计方法 高升阻比 目标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商用CFD软件的乘波体气动外形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名扬 周华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299,共7页
乘波体设计在超声速和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具体设计方法仍有值得探讨之处.本文针对乘波体的工程设计,探讨了一种基于粘性流场计算的简便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以商用CFD软件为工具,首先生成锥形体的超声速粘性流场,然... 乘波体设计在超声速和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具体设计方法仍有值得探讨之处.本文针对乘波体的工程设计,探讨了一种基于粘性流场计算的简便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以商用CFD软件为工具,首先生成锥形体的超声速粘性流场,然后采用最大压强梯度单元确定激波位置,再用圆柱面相交的方式得到乘波体上表面,利用圆柱面与激波的交线为前缘线,通过流线追踪得到乘波体的下表面,最终得到乘波体构型.本文将所用激波定位方法与存在精确解的无粘锥形流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然后以马赫数M=3,设计飞行高度H=15km为设计条件,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其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并特别研究了气动性能随马赫数M和攻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所设计的乘波体在设计点和非设计点处都具有良好稳定的气动性能.由于整个设计过程均使用现有商用CFD软件完成,既减少了自行编程所花费的时间,又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因此便于在以后的乘波体研究和工程设计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定位 乘波体 粘性流场 计算流体力学 高升阻比
原文传递
滑翔飞行器线性伪谱模型预测控制三维轨迹规划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建波 潘幸华 +2 位作者 杨良 陈万春 赵育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7-323,共7页
对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在线性伪谱模型预测控制基础上提出新的再入制导律,除了满足传统终端约束与路径约束,还能以特定航向角抵达终点。以高维多项式代理技术泛化升阻比,得到关于能量和攻角的表达式,攻角在线调节升阻比以增强规划能力... 对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在线性伪谱模型预测控制基础上提出新的再入制导律,除了满足传统终端约束与路径约束,还能以特定航向角抵达终点。以高维多项式代理技术泛化升阻比,得到关于能量和攻角的表达式,攻角在线调节升阻比以增强规划能力。再入飞行分为下降段和滑翔段,下降段维持最大攻角和零倾侧角以限制热流率。滑翔段应用线性伪谱模型预测控制,用降阶动力学模型预测终端偏差,线性化模型获得误差传播方程。由于积分计算复杂,以高斯伪谱法获取控制量的修正值,修正攻角、倾侧角相关参数和两次倾侧反转的能量时刻消除终端偏差。方法简单易行,精度高,便于在线应用,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满足提出的规划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多项式代理 线性伪谱法 再入制导律 模型预测控制 高升阻比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