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6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陆文青 胡建华 +2 位作者 陆丹青 季俊 万云峰 《海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定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的60例DDH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术后有无步态障碍将其分为2组,其中19例步态障碍者设为观... 目的 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定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的60例DDH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术后有无步态障碍将其分为2组,其中19例步态障碍者设为观察组,41例非步态障碍者设为对照组,分析DDH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步态障碍各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DH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性别、年龄、病程、居住地、文化程度、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onnis分型、双下肢皮纹对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下肢等长、骨盆前倾、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下肢周围神经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下肢等长、骨盆前倾、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下肢周围神经损伤是DDH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DH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发生与双下肢等长、骨盆前倾、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下肢周围神经损伤等有关,临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早给予对症处置,最大限度预防步态障碍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置换术 步态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术前规划辅助THA重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吴龙 刘莉 +2 位作者 赵鑫 李鹏 陆志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 分析在3D打印模型术前规划辅助下完成全髋关节置换(THA)重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髋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单侧、初次THA手术治疗的73例DDH患者病历资料,3D打印组(34例)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实体模型术... 目的 分析在3D打印模型术前规划辅助下完成全髋关节置换(THA)重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髋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单侧、初次THA手术治疗的73例DDH患者病历资料,3D打印组(34例)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实体模型术前规划辅助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传统置换组(39例)按照常规手术流程完成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规划髋臼假体型号的准确率、术后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前倾角、位于Lewinnek安全区的比例、髋臼假体旋转中心与健侧旋转中心距同侧泪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的差值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 3D打印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置换组均减少(P均<0.05);3D打印组预测髋臼假体型号的准确率高于传统置换组(P<0.05);3D打印组术后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前倾角更大,在Lewinnek安全区内的比例更高(P均<0.05);3D打印组髋臼旋转中心与健侧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偏差更小,旋转中心更接近正常位置(P均<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3D打印模型术前规划辅助THA治疗DDH安全、有效、更佳精准,早期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髋关节置换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假体型号 髋臼旋转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治疗中的作用
3
作者 孙晓君 王华明 +4 位作者 张德宏 宋学文 黄晋 张辰 裴生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7-1904,共8页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常易导致患儿肢体畸形,其诊疗的相关研究已逐渐明确;近来有限元法因其优势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研究中受到学者重视。目的:通过文献检索综述有限元法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常易导致患儿肢体畸形,其诊疗的相关研究已逐渐明确;近来有限元法因其优势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研究中受到学者重视。目的:通过文献检索综述有限元法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其优势与不足,并探讨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 Med、SCI、CBM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developmental dysplasia(dislocation) of the hip,dysplasia of the hip,finite element analysis(method),pavlik harness,fixation in herringbone position,biomechanics,pelvic osteotomies,pemberton,salter,dega,periacetabular osteotomy,children”为英文检索词,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有限元,Pavlik吊带,人字型固定,生物力学,骨盆截骨术,髋臼周围截骨术”为中文检索词,同时纳入少量远期文献,通过筛选最终纳入62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力学环境异常,髋臼内部压力不均匀、应力增大并集中,关节接触面积减小,股骨颈局部应力集中;(2)在Pavlik吊带及人字型固定位患髋力学环境改善,集中的高应力区域消失,关节接触面积增加,但外展角度过大会导致髋臼及股骨头外侧应力增加;(3)骨盆截骨术治疗后髋关节及骶髂关节应力环境得到改善,3种截骨术没有单一的铰链,其应力负载部位因患儿年龄而存在差异;(4)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后关节接触压力接近正常,而非球形股骨头者恢复困难;(5)术后X射线片表现不能说明关节接触力学达到最佳;(6)提示利用有限元法可以获得体内无法测量的信息,其在虚拟环境中操作不受时间和伦理的限制;能直观地看到正常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应力变化的区域,从力学角度说明治疗的有效性,为需要截骨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特定的有限元模型、量身定做手术计划;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限元建模及儿童髋关节材料特性参数尚无规范、统一的标准,由于有限元固有的局限性,目前还不能分析同时包含骨骼、软骨、韧带、肌肉等元素的模型;有限元分析操作难度较大,虽有优势但不具普适性,且目前的研究样本量较少,还需进一步扩大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发育不良 有限元 髋关节 应力 生物力学 儿童 骨盆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周围截骨治疗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矢状位倾斜的影响
4
作者 王令成 陈曦 +6 位作者 杨硕瑶 黄周璐 杨顺杰 游茗柯 周凯 陈刚 李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52-4457,共6页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指髋臼、股骨近端存在骨性结构畸型,可导致髋关节不稳及髋骨关节炎。髋臼周围截骨术是青少年及成年人非终末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的主要方式。骨盆倾斜在髋关节生物力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決定了...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指髋臼、股骨近端存在骨性结构畸型,可导致髋关节不稳及髋骨关节炎。髋臼周围截骨术是青少年及成年人非终末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的主要方式。骨盆倾斜在髋关节生物力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決定了髋关节的应力方向。在髋关节疾病中可出现骨盆代偿性倾斜,以尽量减少髋关节的异常应力。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髋臼周围截骨治疗是否改变患者骨盆矢状位倾斜,并探讨髋臼覆盖对骨盆矢状位倾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髋臼周围截骨的患者29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站立位骨盆正位X射线片,测量髋关节外侧中心边缘角、通力氏角、耻骨联合到骶髂关节距离、耻骨联合到骶髂关节连线中点距离、骶骨-股骨头-耻骨角及骨盆矢状位倾斜;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髋关节残疾及骨关节炎评分及Harris评分行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与结论:(1)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髋关节外侧中心边缘角、耻骨联合到骶髂关节连线中点距离、骶骨-股骨头-耻骨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大(P <0.05);而通力氏角及骨盆矢状位倾斜则显著减小(P <0.05);耻骨联合到骶髂关节距离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 0.05);(2)术后6个月髋关节残疾及骨关节炎评分及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0.01);(3)提示髋臼周围截骨显著改善了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髋臼覆盖,且骨盆出现显著前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周围截骨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骨盆倾斜 关节 保髋治疗 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固液双相纤维增强软骨的力学性能
5
作者 高永昌 陈鹏飞 +4 位作者 陈瑱贤 魏晶 董哲 李辉 张志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39-4444,共6页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由于髋臼、股骨头存在结构、大小及方向等方面的畸形,患者长时间活动或站立会引起腹股沟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正常活动将严重受限。目的:基于FEBio建立具有固液双相纤维增强软骨的球-窝髋关节有...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由于髋臼、股骨头存在结构、大小及方向等方面的畸形,患者长时间活动或站立会引起腹股沟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正常活动将严重受限。目的:基于FEBio建立具有固液双相纤维增强软骨的球-窝髋关节有限元模型,探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和正常人髋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对1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和1名正常志愿者进行髋关节建模,模型包含左盆骨、左股骨及附着其上的软骨。验证正常髋关节固液双相纤维增强软骨模型有效性后,建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有限元模型,对比两者在单腿站立时(2 130 N静态载荷)软骨的接触应力、流体压力、固相等效应力和流体支撑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髋关节相比,载荷加载完成后1 s(承载初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软骨出现明显的边缘接触,且峰值接触应力(3.86 MPa)和峰值流体压力(3.76 MPa)均大于正常髋关节软骨;(2)1 500 s(承载稳定)后,2个模型软骨峰值接触应力和峰值流体压力均减小,但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软骨接触位置由软骨边缘向中心移动,流体支撑率由97.41%下降到91.08%,正常髋关节软骨流体支撑率下降了0.58%,由95.24%下降到94.66%;(3)提示单腿站立生理载荷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软骨出现明显的边缘载荷,其峰值接触应力、流体压力和流体支撑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正常软骨,考虑软骨的固液双相纤维增强特性对于评估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理解髋关节发育不良病理生理机制和制定术前计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软骨 固液双相纤维增强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影像学诊断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罗皓月 陈欣 +4 位作者 司佳珺 黎君 王依冉 李欣然 何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3,共4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好发于儿童,延误诊断可致严重并发症并影响长期预后。人工智能(AI)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有助于定量个体化影像学数据、减少人工分析所致偏差,以早期精准化诊断儿童DDH。本文就AI用于影像学诊断儿童DDH研究进展...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好发于儿童,延误诊断可致严重并发症并影响长期预后。人工智能(AI)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有助于定量个体化影像学数据、减少人工分析所致偏差,以早期精准化诊断儿童DDH。本文就AI用于影像学诊断儿童DDH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儿童 诊断显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影像学检查的人工智能应用进展
7
作者 张双双 陈笑一 许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09,220,共6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常见的婴儿骨关节疾病,其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诊断方式。近年人工智能与影像学技术迅速发展,通过图像搜索、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结合等多种算法构建的模型可用于切面定位、生物学指标...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常见的婴儿骨关节疾病,其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诊断方式。近年人工智能与影像学技术迅速发展,通过图像搜索、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结合等多种算法构建的模型可用于切面定位、生物学指标自动测量、分类诊断和选择治疗方式,从而提高诊断效率,协助制订治疗方案,有效改善预后。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影像学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展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新生儿糖尿病-白内障
8
作者 范逸儿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合并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骨质疏松、白内障、发育迟缓等多系统表现,尤其是出现始于新生儿期的糖尿病时,应尽早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儿,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辅助检...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合并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骨质疏松、白内障、发育迟缓等多系统表现,尤其是出现始于新生儿期的糖尿病时,应尽早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儿,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辅助检查、基因检测,确诊EIF2AK3基因纯合变异致Wolcott-Rallison综合征(Wolcott-Rallison syndrome,WRS)。本文旨在阐述WRS的临床特征和诊疗过程,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新生儿糖尿病 Wolcott-Rallison综合征 EIF2AK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9
作者 林锦润 康育兰 +3 位作者 夏素琴 林豆 程青 冯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系统检索ERAS理念下DDH患儿围手术期护... 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系统检索ERAS理念下DDH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相关的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和原始研究,分别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随后对资料进行提取、分析和归纳并汇总成最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5日。结果最终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指南3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3个方面提取了20条最佳证据。结论ERAS理念下DDH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临床应用时,应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加速患儿术后的康复,促进外科护理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儿科 围手术期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中的疗效
10
作者 朱浩天 成凯 +5 位作者 严瀚 张雅笛 范绍星 刘康 王宇宁 丁焕文 《实用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7-42,55,共7页
目的探究3D打印手术导板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THA的26例DD... 目的探究3D打印手术导板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THA的26例D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分为导板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3~84岁,平均(53.92±19.15)岁。常规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31~72岁,平均(51.38±13.76)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中心边缘角(central rim angle,CEA)、术后髋臼假体外展角与设计40°差值、前倾角与设计20°差值、垂直旋转中心距离(vertical centre of rotation,V-COR)、水平旋转中心距离(horizontal centre of rotation,H-COR)评估手术效果;同时随访记录术后第1、3、6个月的Harris评分,以评估术后预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常规组平均(11.54±2.73)个月,导板组平均(13.23±3.49)个月。排除性别、年龄、髋关节畸形侧别、Crowe分级、随访时间和术前Harris评分等无关统计学因素影响后,两组手术前后CEA和术后第1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臼假体前倾角和外展角与设计值差值、V-COR、H-COR以及术后第3、6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有效提升成人DDH行THA术中髋臼假体放置的准确性,改善预后,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置换术 3D打印 髋关节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治的先驱——Marino Ortolani教授
11
作者 邱猛启 张新宇 陈彦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91-192,共2页
1936年,年轻的儿科医生马里诺·奥托拉尼(Marino Ortolani)在意大利共和国费拉拉医学院学刊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1篇论文,题为“A very little known sign and its importanc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hip predislocati... 1936年,年轻的儿科医生马里诺·奥托拉尼(Marino Ortolani)在意大利共和国费拉拉医学院学刊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1篇论文,题为“A very little known sign and its importanc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hip predislocation(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及其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儿科医生 DIAGNOSIS 早期诊治 马里诺 DISLOCATION 早期诊断 费拉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对非术侧的影响
12
作者 王一天 贾鑫林 +4 位作者 余朝弘 高天 石晓锋 翟赞京 毛远青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对非术侧的影响。方法采用THA治疗107例单侧DDH患者。观察小转子距离、下肢长度差异(LLD)及变化值(术后与术前之差的绝对值)、非术侧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及变化值(术后与术前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对非术侧的影响。方法采用THA治疗107例单侧DDH患者。观察小转子距离、下肢长度差异(LLD)及变化值(术后与术前之差的绝对值)、非术侧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及变化值(术后与术前之差)等影像学指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8.9年,其中27例获得3~8.9年的较长期随访。①对于所有患者。术侧小转子距离术后大于术前(P<0.05);LLD、非术侧LCEA术后均小于术前(P<0.05)。LLD变化值为0.12~6.90(1.51±1.15)cm;非术侧LCEA变化值为-8.42°~7.58°(-1.55°±3.38°)。②对于较长期随访者。9例术后非术侧从未出现不适;4例术后非术侧不适自觉好转;6例术后非术侧不适自觉无明显变化;8例术后非术侧不适自觉加重。LLD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均大于术前(P<0.05);非术侧LCEA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均小于术前(P<0.05);以上2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治疗单侧DDH能减小LLD,且术前骨盆冠状面向非术侧倾斜者的术后非术侧LCEA减小,而术前骨盆冠状面向术侧倾斜者的术后非术侧LCEA增大,尤其需注意术后非术侧髋关节病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 外侧中心边缘角 双下肢长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三维重建技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郭新宇 胡伟 +1 位作者 潘沨 严贤科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探究基于人工智能(AI)三维重建技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我院成人DDH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的55例采取基于二维X线技术... 目的:探究基于人工智能(AI)三维重建技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我院成人DDH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的55例采取基于二维X线技术THA,观察组的57例采取基于AI三维重建技术THA。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假体与术前规划匹配情况、影像学测量参数、术前、术后1d、术后3d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髋臼杯、股骨柄型号与术前规划匹配符合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d、3d观察组血清IL-8、TNF-α、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下肢长度差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三维重建技术辅助THA治疗成人DDH患者,可优化手术流程,减轻创伤应激,促进术后早期病情恢复,同时提高假体精度,减小双下肢长度差,改善髋关节功能,且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智能 三维重建技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轨正性暗示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手术室等候期间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杨佳 谢美英 邓刚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双轨正性暗示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手术室等候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8月-2023年10月拟行手术治疗的DDH患者10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于手术室等候期间行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双轨正性暗示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手术室等候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8月-2023年10月拟行手术治疗的DDH患者10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于手术室等候期间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行双轨正性暗示护理;对比两组生理应激反应、焦虑程度、心理等候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成功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手术室时、术后1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等候时间较对照组短,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H患者手术室等候期间采用双轨正性暗示护理可减轻生理应激反应,改善焦虑程度,缩短心理等候时间,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双轨正性暗示 手术室等候期间 应激反应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术前评估在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截骨术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卢凤珊 马洪 +4 位作者 郭跃明 柯华荣 陈泳格 汤显能 黄鹏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698-3700,3720,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术前评估在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截骨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采用截骨术治疗的60例大龄DDH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术前评估在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截骨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采用截骨术治疗的60例大龄DDH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术前根据患儿CT影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模型打印并设计手术方案,同时进行手术操作模拟,根据3D模型进行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对照组根据术前患儿三维CT影像资料制定手术方案,进行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长、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以及术中出血量;对2组患儿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比较2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2组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儿均按术前设定手术方案及模拟手术操作顺利完成手术,对全部患儿进行1~3年的随访,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内固定器断裂以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情况;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的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73.33%),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在大龄儿童DDH截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儿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术前评估 大龄儿童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截骨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
16
作者 蔡如意 陈敏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96-701,共6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0~4个月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800例符合研究标准,按照出生时孕周分为<28周、28~31周、32~33周、34~37周,按照... 目的分析早产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0~4个月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800例符合研究标准,按照出生时孕周分为<28周、28~31周、32~33周、34~37周,按照首次超声检查时的月龄分为<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按照是否发生DDH分为DDH组和Non-DDH组。比较不同孕周、不同月龄早产儿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比较DDH组与Non-DDH组的母体孕产期相关因素、早产儿自身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DDH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孕周早产儿臀纹不对称和髋关节弹响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时孕周越小,臀纹不对称和髋关节弹响检出率越高;早产儿臀纹不对称比例比较,3月龄高于2月龄(P<0.05),2月龄、3月龄、4月龄均高于<1月龄(P<0.05);早产儿髋关节外展受限比例比较,3月龄高于<1月龄和2月龄(P<0.05),4月龄高于<1月龄(P<0.05);2月龄、3月龄和4月龄髋关节弹响比例均高于<1月龄(P<0.05)。不同孕周、不同月龄早产儿的α角、β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时孕周越小、月龄越小,α角越小,β角越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遗传史、髋关节弹响、β角是早产儿DD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孕周、α角是早产儿DDH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DDH发病率较高,家族遗传史、髋关节弹响、β角是早产儿DDH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诊断和综合干预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髋关节发育不良 临床特征 超声检查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保髋治疗进展
17
作者 王康 衣现伟 李贤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股骨头上部未完全嵌在髋臼,导致髋关节部分或完全脱位,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因髋关节发育的特点相似,通常归为一类,采用类似的保髋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与其...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股骨头上部未完全嵌在髋臼,导致髋关节部分或完全脱位,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因髋关节发育的特点相似,通常归为一类,采用类似的保髋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不同,主要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关节镜手术、截骨手术等。如患者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未接受治疗或者保髋治疗失败,晚期往往需要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因此,本文就青少年及年轻成人DDH的保髋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成人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保髋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系统辅助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培训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雨凡 胡煜奇 +5 位作者 陈泓宇 伊俊瑶 杨立月 王燎 张立箎 王波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深度学习系统用于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Crowe分型辅助诊断,并且分析该系统对于帮助临床医学生掌握DDH分型的可行性。方法纳入149例X线片训练集、42例测试集以及21例验证... 目的开发一种深度学习系统用于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Crowe分型辅助诊断,并且分析该系统对于帮助临床医学生掌握DDH分型的可行性。方法纳入149例X线片训练集、42例测试集以及21例验证集,分割盆骨、提取DDH局部图像块,将金标准结果与医学生、AI辅助医学生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测试集共纳入42例,其中女性30例,男性12例,年龄(69±12)岁,涉及发育不良髋关节67侧(左30侧,右37侧)。AI、医学生、AI辅助医学生评估结果与金标准的相关性为0.906[95%CI(0.850,0.941)]、0.823[95%CI(0.726,0.887)]、0.886[95%CI(0.821,0.929)];准确率分别为0.87、0.78、0.88;精确度分别为0.88、0.83、0.89;召回率分别为0.87、0.78、0.88;F1值分别为0.87、0.80、0.88。混淆矩阵和条件概率结果显示,预测准确率Ⅰ型DDH三组分别为0.98、0.88、0.96,Ⅱ型DDH三组分别为0.40、0.20、0.40,Ⅲ型DDH三组分别为0.56、0.67、0.78;Ⅳ型DDH三组分别为0.88、0.75、0.88。结论深度学习辅助诊断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对于DDH分型的评估能力,可作为医学生学习掌握DDH影像诊断的培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影像 医学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像图质量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与人工测量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生物学指标一致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双双 陈笑一 +7 位作者 石伟 王紫艺 韩童 杨鑫 倪东 黄兵旋 吴志霞 许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观察声像图质量对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与人工测量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生物学指标一致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DDH及345例非DDH患儿髋关节超声资料,对声像图进行主观评分。于每例选取1幅图像,以熵权法基于140幅(A组... 目的观察声像图质量对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与人工测量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生物学指标一致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DDH及345例非DDH患儿髋关节超声资料,对声像图进行主观评分。于每例选取1幅图像,以熵权法基于140幅(A组,取自25例DDH及115例非DDH)构建评估声像图质量模型,获得DDH相关解剖结构及影响因素的权重,据以将另外280幅(B组,取自50例DDH及230例非DDH)图像质量由高至低分为A、B、C级;分析AI与人工测量B组DDH生物学指标的一致性。结果DDH相关解剖结构及影响因素权重按照髂骨支下缘、髂骨、盂唇、骨缘转折点、股骨头、运动伪影依序下降。B组A级67幅(取自9例DDH及58例非DDH)、B级160幅(取自26例DDH及134例非DDH)、C级53幅(取自15例DDH及38例非DDH);除DDH患儿声像图中的β、股骨头覆盖率(FHC)及股骨头长径外,AI与人工测量DDH其他指标的一致性由高到低均为A级>B级>C级;二者针对DDH患儿声像图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高于非DDH。结论髋关节声像图质量影响AI与人工测量DDH生物学指标的一致性;遇声像图质量欠佳时,应重点测量FHC及股骨头径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发育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天烨 张文胜 +6 位作者 何晓铭 何敏聪 李子祺 陈镇秋 张庆文 何伟 魏秋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7-861,共5页
背景: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集中于髋关节畸形,目前缺乏髋臼发育不良对脊柱影响的报道。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冠状位及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代偿情况,并探讨髋臼发育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背景: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集中于髋关节畸形,目前缺乏髋臼发育不良对脊柱影响的报道。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冠状位及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代偿情况,并探讨髋臼发育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01例(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4例(对照组),两组均拍摄冠状位及矢状位脊柱全长X射线片,获取以下脊柱-骨盆参数:腰椎前凸角、骨盆前倾角、胸腰椎后凸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胸椎后凸角,对比两组受试对象脊柱-骨盆参数差异;另外,对比单侧、双侧以及不同Crowe分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脊柱-骨盆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髋臼发育程度(Sharp角)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在矢状位上,试验组腰椎前凸角小于对照组(P<0.05),骨盆倾斜角、胸腰段后凸角大于对照组(P<0.05);在冠状位上,试验组Cobb角、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其余脊柱-骨盆参数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双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小于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P<0.05),骨盆倾斜角、胸腰段后凸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均大于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P<0.05);(3)腰椎前凸角随着Crowe分型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骨盆倾斜角随着Crowe分型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harp角与腰椎前凸角呈负相关(P<0.05),骨盆前倾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呈正相关(P<0.05);(5)结果显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骨盆倾斜角、胸腰段后凸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增大,腰椎前凸角减少;髋臼发育不良程度与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Cobb角及C_(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呈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程度 发育髋关节发育不良 脊柱-骨盆参数 代偿 相关性 侧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