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腋窝入路髂骨植骨治疗肩胛盂缺损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1例报道
1
作者 刘雄 曹寅生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最不稳定的关节[1-2]。尽管肩关节有盂唇、盂肱韧带、肌肉和肌腱等结构保持稳定,但暴力因素或过度使用会破坏这些保持稳定的结构,加之关节盂小、肱骨头大的解剖特点,易出现关节不稳,从而可能引起脱...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最不稳定的关节[1-2]。尽管肩关节有盂唇、盂肱韧带、肌肉和肌腱等结构保持稳定,但暴力因素或过度使用会破坏这些保持稳定的结构,加之关节盂小、肱骨头大的解剖特点,易出现关节不稳,从而可能引起脱位或半脱位,最终可导致复发性不稳定[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盂 半脱位 肩胛盂 髂骨植骨 肩关节 关节不稳 腋窝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
2
作者 杨阳 古雨浓 +3 位作者 葛朝元 杨文龙 钱立雄 曹宏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0例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0例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局部后凸Cobb角;记录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20.8±1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6±12.2)mL,平均随访时间(37.8±8.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的ESR、CRP、VAS评分、JOA评分及局部后凸Cobb角均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P<0.05)。末次随访,合并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无结核复发。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伴后凸畸形可有效清除结核病灶,改善患者颈部疼痛程度和后凸畸形,缓解机体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内固定 下颈椎 结核 自体髂骨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林栋栋 孙延昊 赵见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9期46-49,共4页
目的探究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 目的探究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交锁髓内钉联合侧方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骨代谢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Radius联合评分系统(Radius Union Scoring System,RU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内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骨代谢水平、治疗优良率、RU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在对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治疗时,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可显著改善骨代谢水平,减轻疼痛,有助于加快骨愈合,且对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 无菌性不连 锁定钢板 自体髂骨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李相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2948-2950,共3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92髋)早期SANFH患者。将接受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92髋)早期SANFH患者。将接受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6例),接受髓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的患者纳入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疼痛水平以及股骨头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6、12、18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12、18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18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8个月内,观察组股骨头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P与髓芯减压髂骨植骨联用可显著改善SANFH患者的髋功能,增强早期镇痛效果,降低术后股骨头塌陷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髓芯减压术 髂骨植骨 激素性股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髂骨植骨联合PFNA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宋红良 刘新苗 +1 位作者 杨波 尚海峰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自体髂骨植骨联合股骨近端髓防旋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肥城市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骨质疏松合... 目的探讨与分析自体髂骨植骨联合股骨近端髓防旋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肥城市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PFNA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PFNA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 d的疼痛VAS评分与术前1 d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14 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髂骨植骨联合PFNA在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还可促进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髓防旋内钉 自体髂骨植骨 老年人 质疏松 粗隆间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髂骨植骨致髂腹股沟神经损伤2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庆胜 代宏杰 +3 位作者 房根强 马荣花 李秀菊 范秋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968-968,共1页
关键词 髂骨植骨 神经损伤 髂腹股沟 皮肤感觉障碍 腹股沟部 大阴唇 烧灼感 阴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骨植骨尺骨延长治疗多发性骨软骨瘤前臂畸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振江 张立军 +1 位作者 马瑞雪 刘卫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髂骨植骨尺骨延长治疗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所致前臂畸形的疗效.方法:保留尺骨远端骨骺部分,使尺骨一次性延长1.5~4cm,根据临床分型辅加环状韧带重建术和桡骨截骨术以矫正前臂弯曲畸形.结果:除1臂外,全部随访病例前臂畸形均... 目的:探讨髂骨植骨尺骨延长治疗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所致前臂畸形的疗效.方法:保留尺骨远端骨骺部分,使尺骨一次性延长1.5~4cm,根据临床分型辅加环状韧带重建术和桡骨截骨术以矫正前臂弯曲畸形.结果:除1臂外,全部随访病例前臂畸形均获明显改善,肘腕关节活动与正常侧比较无明显差异.X线片示尺骨发育与桡骨近于匹配.结论:保留尺骨远端骨骺,行尺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同时髂骨植骨,一次性延长尺骨治疗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所致的前臂弯曲短缩畸形、下尺桡关节脱位及尺偏手效果良好,可使患儿获得近于正常的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畸形 髂骨植骨 延长治疗 遗传性多发性 疗效评价 环状韧带重建术 下尺桡关节脱位 临床分型 关节活动 X线片示 短缩畸形 生活质量 一次性 远端 发育 治疗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加髂骨植骨修复手背软组织及掌骨缺损二例 被引量:8
8
作者 蒲超 朱红 黄富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5,共1页
2006年5月,我科收治2例因严重外伤造成手背部较大软组织及掌骨缺损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联合髂骨移植的方法予以修复,操作较简便,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外伤 股前外侧皮瓣 髂骨植骨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并髂骨植骨治疗骨不连48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明民 陈德喜 赵新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6期1146-1147,共2页
目的 :研究外固定支架同髂骨植骨的组合治疗骨不连方法 ,分析该术式的特点并讲明观点。方法 :48例均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并髂骨植骨术治疗。结果 :经术后 12~ 96个月随访 ,48例骨不连中 40例一次治愈。结论 :外固定支架并髂骨植... 目的 :研究外固定支架同髂骨植骨的组合治疗骨不连方法 ,分析该术式的特点并讲明观点。方法 :48例均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并髂骨植骨术治疗。结果 :经术后 12~ 96个月随访 ,48例骨不连中 40例一次治愈。结论 :外固定支架并髂骨植骨治疗骨不连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髂骨植骨 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华俊 王树金 +1 位作者 王遥伟 吴树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01-102,共2页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7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行锁定加压钢板内(LCP)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2~63岁.病程:15~24个月.类型:萎缩性骨不连4例,肥大...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7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行锁定加压钢板内(LCP)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2~63岁.病程:15~24个月.类型:萎缩性骨不连4例,肥大性骨不连3例.部位:肱骨中段5例,肱骨中下段2例. 1.2 治疗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沙滩体位,患侧肩部垫高.取原切口进入,仔细分离桡神经与周围软组织粘连,防止损伤桡神经,取出原内固定物,清除骨不连部位的瘢痕组织和硬化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 锁定加压钢板 髂骨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2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玉珍 宗海斌 +2 位作者 刘艳霞 赵红星 赵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30-431,共2页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1例患者均确诊为胫骨远端骨不连,采用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8.0±2.1)个月,骨不连均愈合,无感染及...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1例患者均确诊为胫骨远端骨不连,采用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8.0±2.1)个月,骨不连均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采用Mazur标准行功能评价:优1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5.2%。结论 LCP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 不连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术 自体髂骨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距骨软骨损伤17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波 曲家富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取髂骨植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技巧及预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取同侧髂骨松质骨植骨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内侧距骨软骨损伤17例(17足)的病历资料。男10例;女7例;左足7例...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取髂骨植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技巧及预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取同侧髂骨松质骨植骨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内侧距骨软骨损伤17例(17足)的病历资料。男10例;女7例;左足7例,右足10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5岁;14例患者病灶位于内侧,3例患者病灶位于外侧,病灶平均面积为为60±52.8 mm2;按照MRI的Hepple距骨软骨损伤分型,Ⅲ型8例;Ⅳ型6例;Ⅴ型3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CT及MRI检查。采用美国足与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及视觉疼痛量表(VAS)对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及疼痛评定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4~39个月;平均18.6个月。AOFAS评分由术前的77.32±6.67分提高到术后的93.10±8.24分,VAS评分由术前的7.80±1.38分降低到术后的1.96±1.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未见伤口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失效、截骨端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对于HeppleⅢ、Ⅳ、Ⅴ型的距骨软骨损伤,经内踝截骨、髂骨植骨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踝关节的功能、缓解踝关节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髂骨植骨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骨不连的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辉 贺韬 +4 位作者 王一寒 戴盈 郭颖慧敏 张超 董宇启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8例锁骨中段骨不连患者。术后摄胸部正位DR片比较双侧锁骨的长度,评价骨不连治疗后锁骨是否发生短缩畸形。采用Constant-Mur...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8例锁骨中段骨不连患者。术后摄胸部正位DR片比较双侧锁骨的长度,评价骨不连治疗后锁骨是否发生短缩畸形。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6~4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6~8个月。术后24个月关节活动度良好,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为90~100分。患侧锁骨长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体髂骨植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骨不连,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锁骨未出现短缩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 自体髂骨植骨 短缩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尺骨远端缺损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云丰 柴益民 曾炳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尺骨远端缺损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6年5月应用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固定治疗尺骨远端缺损性骨不连21例,尺桡骨双骨折引起的骨不连13例(AO/ASIF分型23-A3型8例;23-B3型5例),单纯尺骨骨折引起...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尺骨远端缺损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6年5月应用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固定治疗尺骨远端缺损性骨不连21例,尺桡骨双骨折引起的骨不连13例(AO/ASIF分型23-A3型8例;23-B3型5例),单纯尺骨骨折引起的骨不连8例(A0/ASIF分型23-A3型3例;23-B3型5例)。首次发病开放性骨折15例(Gustillo和Anderson分级1级11例;2级4例),闭合性骨折6例。骨缺损1.5-5.0cm,平均3.1cm。术后每个月随访一次,观察临床表现和X线片。结果21例患者随访7-29月,平均14,7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7月,平均4.6月。19例对位对线良好,一例冠状面成角〈100,另一例矢状面成角150。Anderson评分:优8例(38.1%),良11例(52.4%),差2例(9.5%),优良率90.5%。结论自体髂骨嵌入式植骨和坚强固定,术中彻底清创骨不连,重建尺骨长度和矫正畸形治疗尺骨远端缺损性骨不连是一种疗效明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髂骨植骨 萎缩性不连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联合颗粒植骨与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中采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检文 蒋科 李冬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2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颗粒植骨、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9例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治、随访资料,患者均接受抗结核药物联合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 目的对比分析颗粒植骨、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9例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治、随访资料,患者均接受抗结核药物联合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植骨融合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颗粒组42例(采用颗粒植骨融合)与髂骨组47例(采用髂骨植骨融合),记录手术相关数据,评估症状改善程度,并获取术后1周及随访2年Cobb角、椎间高度测量数据。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颗粒组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明显短于髂骨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髂骨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周JOA评分均明显升高,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中采用颗粒植骨、髂骨植骨两种融合方式均可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前者更有助于控制手术时间、出血量,且植骨融合时间更短,而后者更有助于Cobb角度、椎间高度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髂骨植骨 椎间融合术 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结核手术捆绑式多折段肋骨植骨和髂骨植骨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翼凡 郑琦 +1 位作者 刘飞 胡胜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6期547-549,I0003,共4页
近年来,结核病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脊柱结核病例随之增加[1]。胸椎结核所产生的并发症严重,最容易出现截瘫,故一直来受到关注,其在脊柱结核中发病率较高,统计显示仅次于腰椎结核。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需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组织、刮... 近年来,结核病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脊柱结核病例随之增加[1]。胸椎结核所产生的并发症严重,最容易出现截瘫,故一直来受到关注,其在脊柱结核中发病率较高,统计显示仅次于腰椎结核。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需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组织、刮除死骨,同时在骨缺损区予以植骨融合。骨移植术提供脊柱结构的稳定性,自体骨移植是骨移植的“金标准”[2]。目前常用的自体骨植骨方式是髂骨植骨和肋骨植骨。本文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胸椎结核患者的34例临床资料,对髂骨植骨和捆绑式肋骨植骨两种术式临床疗效回顾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自体肋 髂骨植骨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垂直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骨不连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化齐 韩晓强 +5 位作者 党杰 董博 袁普卫 欧国峰 王国柱 刘德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04-707,712,共5页
目的:分析双钢板垂直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方法:筛选可沟通、语言表达清晰、主动配合的行双钢板垂直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骨不连的患者47例进行随访并填写SF-36健康调查量表,同时将其与... 目的:分析双钢板垂直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方法:筛选可沟通、语言表达清晰、主动配合的行双钢板垂直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骨不连的患者47例进行随访并填写SF-36健康调查量表,同时将其与健康人对比分析其远期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15个月随访[平均(11.30±2.01)个月],治愈率为100%,骨折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7.8±1.79)个月],2例发生术后钢板断裂,经二期重复双钢板垂直固定均已达到临床骨愈合标准;对患者骨愈合进行评估,优4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对患者肢体功能评估,优42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SF-36健康调查量表健康人群中各项得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生理功能与部位呈正相关,情感职能评分与职业呈正相关、与性别呈负相关,而精神健康评分与职业正相关,相关性并不密切。结论:双钢板垂直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骨不连的治愈率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但愈合时间较长,其远期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相比有所下降,其一般健康状况评分与部位和初次固定方式呈正相关,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垂直固定 髂骨植骨 不连 SF-36健康调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前路椎体开槽髂骨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15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洪奎 吴海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3-53,35,共2页
当患者因先天性、外伤性或退行性腰椎体滑脱等引起下腰椎不稳定或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时,常需手术治疗,以稳定脊柱,消除神经系统症状。本文介绍采用侧前路腰椎体开槽植骨手术治疗15例腰椎滑脱,获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侧前路椎体开槽髂骨植骨 治疗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舟楔关节融合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Müller-Weiss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雪 邹运璇 +1 位作者 朱永展 谭彩霞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的Müller-Weiss病患者19例,22足的术前及术后资料。患者术中在足内侧柱得到复位重建后,凿除舟骨外侧... 目的探讨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的Müller-Weiss病患者19例,22足的术前及术后资料。患者术中在足内侧柱得到复位重建后,凿除舟骨外侧部分并进行清理,取适当大小的髂骨骨块进行植骨,足背侧进行锁定钢板固定,轴向予空心螺钉固定。术前及术后的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13~57个月),平均融合时间为15周(13~17周),4例严重的跟骰关节炎患者行骨赘清理手术,1例患者术后15个月时出现螺钉松脱,予内固定拆除。术后疼痛模拟评分及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结论距舟楔关节融合结合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治疗Müller Weiss病疗效可靠,足内侧柱的复位重建对于恢复足部的解剖形态及术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舟楔关节融合 自体髂骨植骨 Müller-Weiss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节段间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邬春虎 章卓铭 +2 位作者 陈长松 何剑星 刘彧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节段间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5例青少年L_(5)椎体峡部裂患者,年龄14~28岁、平均(18.77±2.01)岁,均接受Quadrant通道下节...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节段间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5例青少年L_(5)椎体峡部裂患者,年龄14~28岁、平均(18.77±2.01)岁,均接受Quadrant通道下节段间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随访2年。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2年时的疼痛VAS评分以及ODI指数。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得2年以上的完整随访,手术时间(95.14±20.65)min,出血量(113.76±18.23)mL,住院时间(6.34±1.03)d;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例髋部疼痛,1例植骨未融合。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2年时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2年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节段间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手术创伤小,近期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节段间内固定 自体髂骨植骨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