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脊柱MRI评估骨质疏松患者椎体骨折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周佳俊 马飞 +8 位作者 冷叶波 徐世财 何宝强 李洋 廖烨晖 唐强 唐超 王清 钟德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3-1889,共7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脊柱MRI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方面的灵敏度远高于X射线平片。但全脊柱MRI费用高,扫描时间长。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是否都需要进行全脊柱...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脊柱MRI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方面的灵敏度远高于X射线平片。但全脊柱MRI费用高,扫描时间长。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是否都需要进行全脊柱MRI扫描以及哪些患者需要行全脊柱MRI,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定论。目的:通过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全脊柱MRI影像学资料,分析椎体骨折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和MRI图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903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史特点(病程时间、脊柱外伤手术史、叩击痛区域、疼痛评分等);通过全脊柱MRI图像分析其椎体骨折特点。首先根据患者椎体骨折数量将患者分为单椎体骨折组(n=484)和多椎体骨折组(n=419),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然后再根据骨折椎体间的最远间隔数是否≥5将多椎体骨折组再分为2个亚组,其中A组(骨折椎体最远间隔数<5)306例,B组(骨折椎体最远间隔数≥5)113例,分析2个亚组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903例患者中,骨折椎体≥2个的患者有419例(46.4%);发生胸腰椎区域骨折的患者有654例(72.4%),在胸椎区域加腰椎区域和整个胸椎到腰椎区域同时发生骨折的患者有54例(6%);B组患者中96.5%的患者均存在多区域的叩击痛;②单椎体骨折组和多椎体骨折组相比,两组患者在骨密度、病史时间是否≥1个月、低能量损伤史、查体脊柱轴向叩击痛区域分布及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是否伴基础疾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是否伴老年胸腰椎骨折史、是否伴胸腰椎手术史与骨折椎体数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与B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叩击痛区域分布及数量、低能量损伤病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是否伴陈旧性骨折病史、目测类比评分、体质量指数、病史时间是否≥1个月、是否伴基础疾病史、是否伴胸腰椎手术史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对于有多次低能量创伤史、病史时间大于1个月伴多重叩诊痛、骨密度较低的患者,应警惕多发椎体骨折、跳跃骨折的发生,建议这些患者进行全脊柱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全脊柱MRI 骨折特点 骨密度 多椎体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特点及手术注意事项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岩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8-389,共2页
胸腰段脊柱位于胸段脊柱与腰段脊柱的交界处,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由于受胸廓的保护,胸段脊柱活动相对受限,而腰段脊柱的活动范围及幅度相对较大。这就意味着当脊柱受到外伤时,胸部以下的脊柱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而胸腰... 胸腰段脊柱位于胸段脊柱与腰段脊柱的交界处,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由于受胸廓的保护,胸段脊柱活动相对受限,而腰段脊柱的活动范围及幅度相对较大。这就意味着当脊柱受到外伤时,胸部以下的脊柱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而胸腰段椎体首当其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 骨折特点 手术 胸腰段椎体 腰椎前凸 胸椎后凸 脊柱活动 活动范围
原文传递
肱骨干投弹骨折的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亚高 张向宁 +2 位作者 魏兵 吕振木 陶忠生 《医学信息》 2008年第12期2286-2288,共3页
目的总结投弹所致肱骨干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21例肱骨干投弹骨折的特点,采用切开复位3-4枚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肱骨干骨折均为肱骨中下段螺旋形不稳定骨折,经随访6个月-5年,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2-8.5个月... 目的总结投弹所致肱骨干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21例肱骨干投弹骨折的特点,采用切开复位3-4枚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肱骨干骨折均为肱骨中下段螺旋形不稳定骨折,经随访6个月-5年,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2-8.5个月)。结论投弹致肱骨干骨折均由旋转暴力所致,肱骨中下段螺旋形不稳定骨折为其特点。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针对其特点提出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掷骨折 肱骨干 骨折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伤骨折特点与致伤机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侯树勋 章亚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2-373,共2页
道路交通事故伤骨折特点与致伤机制侯树勋章亚东道路交通事故伤中骨折的发生率极高[1,2],其骨折类型具有与其他创伤性骨折不同的特点,且与致伤机制有密切关系.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对交通事故伤的研究提供参考.临床资... 道路交通事故伤骨折特点与致伤机制侯树勋章亚东道路交通事故伤中骨折的发生率极高[1,2],其骨折类型具有与其他创伤性骨折不同的特点,且与致伤机制有密切关系.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对交通事故伤的研究提供参考.临床资料本组道路交通事故伤646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骨折 致伤机制 骨折特点
原文传递
动车追尾事故致骨折伤情特点及分析
5
作者 潘达 朱烈烈 +3 位作者 吴钒 闻浩 林露阳 陈大庆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所致骨折伤情特点。方法对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住院治疗的136例存活伤员中的骨折伤情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损伤部位、致伤原因等信息并应用创伤评分系统3.0进行分析。结果事故后温州市各大医院共... 目的探讨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所致骨折伤情特点。方法对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住院治疗的136例存活伤员中的骨折伤情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损伤部位、致伤原因等信息并应用创伤评分系统3.0进行分析。结果事故后温州市各大医院共收治骨折患者共55例,占存活伤员总数的40.44%,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骨折中受伤部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四肢为第1位,脊柱和骨盆分列第2、第3位。结论此次动车事故造成骨折的伤情特点为骨折部位以四肢及脊柱骨折为主,伤情多样但总体程度较轻。依据这些特点,应有针对性地改善安全设施及完善院前急救网络,从而提高骨折伤员的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伤情特点 动车事故 新损伤严重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骨折的特点和护理
6
作者 江春红 《健康天地(学术版)》 2010年第11期90-90,共1页
目的总结颈椎骨折的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6年来23例颈椎骨折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论5例牵引愈合,1例死亡,17例手术治愈出院,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关键词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的的特点 颈椎骨折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老年骨折患者的特点与护理
7
作者 迂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3期00191-00191,共1页
本文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分析,并从老年骨折患者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指在为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老年 骨折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袁春 苟三怀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37-39,42,共4页
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根据骨折特点不同,在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就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做一简单叙述。
关键词 骨干双骨折 前臂 外科治疗 治疗方法 骨折特点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腭骨板骨折
9
作者 朱明仁 钟永持 +2 位作者 李锐球 吴乃强 李少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55-56,共2页
硬腭骨板(简称腭板)由上颔骨腭突水平骨板和腭骨水平板构成。前者占腭板前份大部,后者占小部。同侧前后骨板相接形成腭横缝。两侧同名骨板在中线对接形成腭中缝。当上颌骨骨折时可并发腭板骨折。我科1980年5月~1989年7月收治腭板骨折18... 硬腭骨板(简称腭板)由上颔骨腭突水平骨板和腭骨水平板构成。前者占腭板前份大部,后者占小部。同侧前后骨板相接形成腭横缝。两侧同名骨板在中线对接形成腭中缝。当上颌骨骨折时可并发腭板骨折。我科1980年5月~1989年7月收治腭板骨折18例,占同期55例上颌骨骨折的32.7%,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17例,女1例;年令18至44岁,平均30.7岁。致伤因素:车祸伤13例,打击伤3例,挤压伤2例。骨折特点:以本组18例腭板骨折伤员的临床特点为例,归纳起来常有以下表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板 腭板 骨折特点 上颌骨骨折 腭骨水平板 腭横缝 腭中缝 骨折复位固定 打击伤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纯育 李跃辉 钟晓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2期1843-1843,共1页
关节部位骨折临床常见,传统的方法用金属内固定,绝大多数都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造成很大的负担。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免除二次手术取出,且疗效可靠,符合关节部位骨折特点。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可吸收螺钉... 关节部位骨折临床常见,传统的方法用金属内固定,绝大多数都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给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造成很大的负担。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免除二次手术取出,且疗效可靠,符合关节部位骨折特点。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部位骨折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部位骨折 可吸收螺钉 治疗 可吸收内固定物 手术取出 金属内固定 骨折特点 二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新进展
11
作者 王彬 鲁晓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期246-248,共3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骨折类型多样,分类标准不统一,治疗方法更是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腕部生物力学及显微解剖学的发展,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也不断发展更新,但单一的方法都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骨折类型多样,分类标准不统一,治疗方法更是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腕部生物力学及显微解剖学的发展,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也不断发展更新,但单一的方法都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桡骨远端骨折应当根据每个患者的自身骨折特点,作出恰当类型分析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显微解剖学 骨折类型 分类标准 生物力学 骨折特点
原文传递
烧伤合并骨折8例救治体会
12
作者 周爱东 吕美荣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7期658-659,共2页
关键词 合并骨折 救治体会 手术治疗骨折 2001年 闭合性骨折 临床资料 损伤部位 骨折特点 烧伤深度 综合治疗 烧伤创面 复合伤 胫腓骨 抗休克 病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小头骨折并发腓总神经损伤17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孟祥杰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6期1210-1210,共1页
目的探讨腓骨小头骨折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17例腓骨小头骨折并发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5-60岁,平均36.2±... 目的探讨腓骨小头骨折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17例腓骨小头骨折并发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5-60岁,平均36.2±3.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膝关节外侧肿胀,青紫,局部压痛,患侧足不能外翻,伸趾以及背伸等活动。患侧足背及小腿外侧肌肉无感觉。经临床综合治疗后,16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迟发现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探查松解,功能大部分恢复。结论及时诊断并正确治疗是腓骨小头骨折并发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损伤腓骨小头骨折特点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外骨伤的急救与处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先会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7B期1950-1951,共2页
关键词 意外骨伤 骨折特点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踝关节旋后位骨折损伤特点及手术治疗措施
15
作者 陈子秋 刘顺贵 +1 位作者 刘义 龚泰芳 《现代医学》 2018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究踝关节旋后位骨折患儿骨折损伤特点及手术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踝关节旋后位骨折患儿100例,旋后内收型损伤61例,旋后外旋型损伤36例,特殊类型损伤3例;在旋后内收型损伤中,OdgenⅦ型骨折58例,Salter HarrisⅠ型3例;在旋后外... 目的:探究踝关节旋后位骨折患儿骨折损伤特点及手术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踝关节旋后位骨折患儿100例,旋后内收型损伤61例,旋后外旋型损伤36例,特殊类型损伤3例;在旋后内收型损伤中,OdgenⅦ型骨折58例,Salter HarrisⅠ型3例;在旋后外旋型损伤中,三平面骨折30例,Tillaux骨折6例。手术治疗41例,保守治疗59例。结果:治疗后,患儿获得1~2年、平均(1.6±0.3)年的随访:无骨折畸形、骨折不愈等发生;患儿AOFAS踝-后足评分为86~100分,平均(94±3)分。结论:在旋后内收型损伤中,骺板接近愈合者常引起Salter HarrisⅠ或Ⅱ型骨折,而未闭合者常引起OdgenⅦ型骨折。旋后外旋型常引起三平面骨折和Tillaux骨折。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准确评估伤情及妥善复位固定是提高预后及降低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旋后位骨折 骨折特点 治疗措施 儿童
原文传递
户外骨折,急救得当恢复快
16
作者 王鑫 《健康养生》 2024年第6期46-47,共2页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意外受伤导致骨折的情况时有发生。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帮助自己,还能在他人遇到意外时伸出援手,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尤为重要。户外骨折的急救是一项需要冷静和专业技能的工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意外受伤导致骨折的情况时有发生。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帮助自己,还能在他人遇到意外时伸出援手,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尤为重要。户外骨折的急救是一项需要冷静和专业技能的工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骨折的基本知识、不同类型的骨折特点、骨折的现场判断方法,以及科学规范的急救处理流程,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从容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受伤 急救处理 户外运动 骨折特点 户外活动 从容应对 科学规范 紧急情况
原文传递
SENILE OSTEOPOROSIS AND HIP FRACTURE
17
作者 戴力扬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2-44,共3页
A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ingh index, the cortical index of the femoral neck and the lateral cortical width of the femur of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 group with intertr... A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ingh index, the cortical index of the femoral neck and the lateral cortical width of the femur of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 group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nd a normal control group among a total of 102 postmenopausal women.The three indices in fracture group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P<0.01) or significantly (P<0.05)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The importance of osteoporosis in hip fracture of the aged is con firmed.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 of bone mass was found to have some predictive value for the risk of hip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POROSIS hip frac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S OF THEHEIGHTS OF VERTEBRAL BODIES INTHORACICANDLUMBARSPINE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力扬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s was performed on 124 normal adults for anterior, posterior and middle heights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in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The normal ratios of vertebral height in one vertebral body...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s was performed on 124 normal adults for anterior, posterior and middle heights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in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The normal ratios of vertebral height in one vertebral body and one with the adjacent bodies were presented. The method for measurement and its diagnostic value to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POROSIS spinal frac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骨折分区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志勇 姜天烁 +3 位作者 张镱镭 魏锋 赵鑫 卞洪谅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5-416,共2页
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各类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670例,其中61例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合并连枷胸、大出血、胸内外复合伤,12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我们依据肋骨骨折特点进行影像学分区,指导手术及固定材料选择,收到良好效果... 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各类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670例,其中61例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合并连枷胸、大出血、胸内外复合伤,12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我们依据肋骨骨折特点进行影像学分区,指导手术及固定材料选择,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外科手术 分区 电视胸腔镜手术 骨折患者 骨折特点 材料选择 胸外伤
原文传递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hologic fracture in 44 patients with extremity osteosarcoma
20
作者 Cong Tian Yujing Hang +3 位作者 Lina Tang Feng Lin Daliu Min Yang Yao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xtremity osteosarcoma with pathologic fracture. Methods: The clinical records of 271 patients with extremi...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xtremity osteosarcoma with pathologic fracture. Methods: The clinical records of 271 patients with extremity osteosarcoma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data obtained covered the period from October 2003 to May 2012, and included sex, age, tumor site etc. 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25.2 months(ranged from 1 to 117). Chi-square method and Kaplan-Meier method were used to compare clinical differences and overall survival betwee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pathologic fracture, respectively.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related with survival rate by log-rank test.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rognosis was performed by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having a tumor's diameter of 10 cm or more(P = 0.038), locating upper limbs(P = 0.004) and receiving amputation surgery(P = 0.02)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pathological fracture group than without pathological fracture group.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P = 0.000)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athological fracture group.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pathological fracture was 16(95% confidence interval: 14.6–17.4) months and 22(95% confidence interval: 19.8–24.1) months(P = 0.002). The Log-rank un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tumor size, Enneking's surgical staging,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 score, cycles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local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overall survival.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KPS score, cycles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metastasis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without pathological fracture,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receiving amputation surgery or having larger tumor size, humeral osteosarcoma or local recurrence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fracture,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se patients was poor.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extremity osteosarcoma with pathologic fracture were the KPS score, cycles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ity osteosarcoma pathological fracture PROGNOSIS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