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莫雄革 罗群强 +2 位作者 班华登 马爱国 阮文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79-582,58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骨折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复杂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2017年应用骨折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远端骨折,男13例,女5例;均... 目的探讨应用骨折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复杂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2017年应用骨折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远端骨折,男13例,女5例;均采用髌骨旁外侧切口,需辅助髌骨旁内侧切口3例,单纯应用LISS接骨板固定骨折14例,应用LISS接骨板结合空心螺钉或松质骨复位固定骨折4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10±3.40)个月,无骨不连发生,术中无植骨,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股骨髁复杂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技术,双反牵引器辅助骨折复位可使复杂股骨髁骨折复位简单化,可以术中快速复位,使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为微创操作提供有利帮助,并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促进骨折愈合提供有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牵引器 微创内固定系统 股骨髁复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下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在坚固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俊海 张淑华 +1 位作者 赵玉良 刘祎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8年第31期3-4,共2页
目的评价自制下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在下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获国家专利的下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应用在进行坚固内固定手术的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切口无感染,均Ⅰ期愈合。全部病例恢复到术前... 目的评价自制下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在下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获国家专利的下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应用在进行坚固内固定手术的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切口无感染,均Ⅰ期愈合。全部病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68例术后X线复查未见骨折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结论在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手术中应用自制下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能够使骨折复位更加接近于伤前的解剖形态,避免出现骨折线过紧或过松而发生(牙合)干扰问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复位牵引器 专利 坚固内固定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微创接骨板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邹根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4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微创接骨板技术的效果。方法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下肢骨折轴向... 目的研究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微创接骨板技术的效果。方法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微创接骨板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胫骨近端内侧角、后倾角、Rasmussen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27.9±40.5)min短于对照组的(175.2±66.7)min,术中出血量(116.2±42.8)ml少于对照组的(184.3±91.2)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胫骨近端内侧角(86.8±1.6)°、后倾角(8.8±3.9)°、Rasmussen评分(26.4±2.8)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27.3±8.8)°与对照组的(87.1±2.2)°、(9.9±4.2)°、(25.9±3.3)分、(125.34±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微创接骨板技术,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可促进骨折块复位,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接骨板技术 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