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数字化三维打印前方牵引装置联合上颌快速扩缩弓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患者中的骨效应、牙效应、软组织侧貌及气道变化。方法选取2018—2023年收治的22例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替牙(牙合)患者(平均年龄(11.33±0.88)岁,...目的评估数字化三维打印前方牵引装置联合上颌快速扩缩弓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患者中的骨效应、牙效应、软组织侧貌及气道变化。方法选取2018—2023年收治的22例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替牙(牙合)患者(平均年龄(11.33±0.88)岁,男9例,女13例)。使用数字化3D打印前方牵引装置进行治疗,同时联合上颌快速扩弓及缩弓矫治。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锥形束CT扫描,评估治疗前后的骨性、牙性、软组织及上气道的矫治效果。结果治疗后,硬组织测量指标SNA、ANB、Wits值、Co-A、Co-Gn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NB、FMA、Occ plane to FH角、Y轴角无统计学意义变化。U1-SN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而U1-N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上唇距E线距离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唇角未发生统计学意义的变化。上气道腭后区容积显著增加。结论数字化3D打印前方牵引装置联合上颌快速扩缩弓可以促进上颌发育,抑制下颌发育,基本维持患者的垂直向变化,改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和侧貌,上气道腭后区容积也得到明显改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数字化三维打印前方牵引装置联合上颌快速扩缩弓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患者中的骨效应、牙效应、软组织侧貌及气道变化。方法选取2018—2023年收治的22例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替牙(牙合)患者(平均年龄(11.33±0.88)岁,男9例,女13例)。使用数字化3D打印前方牵引装置进行治疗,同时联合上颌快速扩弓及缩弓矫治。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锥形束CT扫描,评估治疗前后的骨性、牙性、软组织及上气道的矫治效果。结果治疗后,硬组织测量指标SNA、ANB、Wits值、Co-A、Co-Gn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NB、FMA、Occ plane to FH角、Y轴角无统计学意义变化。U1-SN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而U1-N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上唇距E线距离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唇角未发生统计学意义的变化。上气道腭后区容积显著增加。结论数字化3D打印前方牵引装置联合上颌快速扩缩弓可以促进上颌发育,抑制下颌发育,基本维持患者的垂直向变化,改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和侧貌,上气道腭后区容积也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