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钢骨刀在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海青 杨靖泽 +2 位作者 黄杰平 杨辉 周兆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应用钨钢骨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行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的94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传统不锈钢骨刀,... 目的:探讨在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应用钨钢骨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行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的94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传统不锈钢骨刀,研究组采用钨钢骨刀,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下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OD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JO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钨钢骨刀应用于LDH患者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中,能够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髓核摘除术 钨钢骨刀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配合自体牙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继东 刘爱青 +1 位作者 胡结恩 祝纵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本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超声骨刀和传统涡轮手机两种术式制备移植牙受牙区的患者,揭示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138例自体牙移植患者,其中传统器械组73例,超声骨刀组65例。通过对手术... 目的本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超声骨刀和传统涡轮手机两种术式制备移植牙受牙区的患者,揭示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138例自体牙移植患者,其中传统器械组73例,超声骨刀组65例。通过对手术时间、疼痛情况、畏惧症发生率、术后2年手术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术式对移植牙手术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超声骨刀组术中畏惧症发生均低于传统器械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手术成功率超声骨刀组高于传统器械组(P<0.05)。结论超声骨刀配合自体牙移植手术患者畏惧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成功率更高,患者体验感更好,因此超声骨刀配合自体牙移植术在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植 超声骨刀 微创拔牙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辅助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荟萃分析
3
作者 王思敏 郭天赐 +4 位作者 杨家麟 刘佳进 麻志廷 崔航 刘爱峰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骨刀辅助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骨刀辅助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有关超声骨刀辅助PLIF治疗LSS的临床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数据核对及质量评价,结局指标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4篇随机对照试验,8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涉及1069例患者,试验组559例,对照组510例;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器械组相比,超声骨刀组能显著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D=-0.41,95%CI(-0.60,-0.23),P<0.00001]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MD=-1.50,95%CI(-2.31,-0.69),P=0.0003],降低术中出血量[MD=-60.05,95%CI(-72.51,-47.59),P<0.00001]和并发症发生率[RR=0.29,95%CI(0.16,0.52),P<0.0001],缩短椎板切除时间[MD=-1.51,95%CI(-2.48,-0.54),P=0.002]。结论超声骨刀辅助PLIF手术在降低VAS、ODI、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椎板切除时间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结合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对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康达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结合高速涡轮钻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352例行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6例。对照组给予高...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结合高速涡轮钻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352例行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6例。对照组给予高速涡轮钻,观察组加用超声骨刀。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肿胀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1%,低于对照组的9.66%(P<0.05)。结论:超声骨刀结合高速涡轮钻可加快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进程,减轻术后疼痛及肿胀,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超声骨刀 高速涡轮钻 疼痛 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联合反角高速涡轮对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术后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的影响
5
作者 王远兴 王栋 李应龙 《贵州医药》 2025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反角高速涡轮对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术后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入的107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采用反角高速涡轮法)和观察组(n=54,采...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反角高速涡轮对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术后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入的107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采用反角高速涡轮法)和观察组(n=54,采用超声骨刀+反角高速涡轮)。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术后第3、5、7天两组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情况,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第3、5、7天,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占比逐渐减少,且各时点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占比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第3天,两组IL-6、TNF-α和hs-CRP水平比术前高,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骨刀联合反角高速涡轮治疗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及炎症反应,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低位阻生齿 超声骨刀 反角高速涡轮 术后疼痛 张口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与凿骨劈冠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旋浩景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与凿骨劈冠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6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凿骨劈冠拔牙...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与凿骨劈冠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6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凿骨劈冠拔牙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3、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3 d张口受限度和面部肿胀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张口受限度、面部肿胀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3/53),低于对照组的20.75%(1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张口受限度和面部肿胀度,效果优于凿骨劈冠拔牙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超声骨刀 微创拔牙术 劈冠拔牙术 张口受限 面部肿胀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与高速磨钻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PLI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7
作者 田进财 马斌 +1 位作者 海恒光 刘振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与高速磨钻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宁夏银川国龙骨科医院收治的接受PLIF治疗的50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工具不同分...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与高速磨钻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宁夏银川国龙骨科医院收治的接受PLIF治疗的50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工具不同分为超声骨刀组(n=25)和高速磨钻组(n=25)。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疼痛症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短于高速磨钻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高速磨钻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矢状面平衡、颌眉角和骨盆倾斜角(PT)均短于或小于治疗前,但超声骨刀组颌眉角大于高速磨钻组,矢状面平衡和PT短于或小于高速磨钻组;两组骶骨倾斜角大于治疗前,且超声骨刀组大于高速磨钻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腰椎前凸角大于治疗前,腰椎后凸角小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骨刀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高速磨钻组(P<0.05)。结论 超声骨刀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PLIF中应用,既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有助于提升腰椎及脊柱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高速磨钻 腰椎滑脱症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后凸角 倾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陈勇臻 尹建超 李森 《现代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6-19,37,共5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IMTM)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平顶山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02例IMT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超声骨刀组(51例)与凿骨劈冠...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与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IMTM)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平顶山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02例IMT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超声骨刀组(51例)与凿骨劈冠组(51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VAS评分,术前、术后1 d的骨代谢指标、应激反应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凿骨劈冠组比较,超声骨刀组拔牙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创面肿胀程度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3 d、7 d的VAS评分,术后1 d骨代谢指标水平,术后1 d血清SP、5-HT、CRP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相较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治疗IMTM患者可进一步缩短拔牙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术后肿胀程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术后疼痛感,且对机体骨代谢水平、应激反应影响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 劈冠拔牙术 应激反应 下颌阻生智齿 肿胀程度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范成陶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5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5月在贞丰县人民医院确诊为下颌阻生智齿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拔牙技术处理,...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5月在贞丰县人民医院确诊为下颌阻生智齿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拔牙技术处理,观察组接受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处理,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基础指标、颌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观察组的颌面部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张口受限程度评估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χ^(2)=5.107,P=0.023)。结论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中的处理效果较好,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颌面部肿胀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 颌面部肿胀程度 张口受限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辅助截骨椎板回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海龙 殷铁林 +1 位作者 张华 王祥善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辅助椎板回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早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5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行椎板截骨、瘤体切除棘突椎板回植微型...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辅助椎板回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早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5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行椎板截骨、瘤体切除棘突椎板回植微型钛板内固定29例(超声骨刀组)、采用传统椎板切除、瘤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27例(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JOA改善率、并发症。结果超声骨刀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t=2.546,P=0.031;t=11.342,P=0.018;t=4.675,P=0.021;t=3.256,P=0.024)。超声骨刀组和对照组术后1周患者JOA评分均高于同组术前(t=308.336,P=0.002;t=132.568,P=0.004)。超声骨刀组患者JOA改善率(60.75±15.46)%,传统组为(58.97±15.97)%(t=0.946,P=0.403)。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骨刀辅助截骨椎板回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传统的椎板切除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椎板回植 超声骨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入路半椎板手术联合超声骨刀对椎管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韦玮 曹慧琴 +3 位作者 杨延庆 张春满 胡国良 朱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1期2301-2305,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入路半椎板手术联合超声骨刀对椎管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椎管肿瘤患者展开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全椎... 目的探讨显微入路半椎板手术联合超声骨刀对椎管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椎管肿瘤患者展开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全椎板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入路半椎板手术联合超声骨刀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脊柱稳定性,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后3 d及手术后3个月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手术后3 d及手术后3个月的腰椎功能[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脊柱稳定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5.15±10.47)min、(223.82±11.08)mL、(8.12±3.73)d、(21.46±4.1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5.95±11.34)min、(315.35±15.12)mL、(14.85±2.28)d、(33.35±5.5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且观察组IL-6、IL-1、TNF-α水平分别为(237.58±9.12)pg/mL、(31.59±3.24)μg/L、(132.41±18.35)pg/mL,均低于对照组[(485.36±23.15)pg/mL、(38.12±3.64)μg/L、(174.06±22.2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SFI、JOA评分均较手术后3 d升高,且观察组手术后3个月的SFI评分、JOA评分分别为(67.58±11.12)、(20.52±3.3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2.36±9.35)、(15.69±4.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椎管肿瘤患者采取显微入路半椎板手术联合超声骨刀治疗疗效与传统全椎板手术治疗相比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但可提升脊柱稳定性,降低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水平,改善术后脊柱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入路 半椎板手术 超声骨刀 椎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载能超声骨刀的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估
12
作者 姜兴刚 邓康 +1 位作者 尹欣 江培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超声骨刀在手术过程中切割效率低和产生骨组织热损伤的问题,设计了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高载能超声骨刀。基于驻波理论的等效长度法,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其二级放大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测试了其振动性能并进行了骨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具... 针对超声骨刀在手术过程中切割效率低和产生骨组织热损伤的问题,设计了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高载能超声骨刀。基于驻波理论的等效长度法,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其二级放大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测试了其振动性能并进行了骨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超声骨刀的谐振频率为23306 Hz,振幅为140μm,骨切割表面平整且无损伤,满足临床手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组织 二级放大 驻波理论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数据集建立髋臼周围截骨术的骨刀变形预测模型
13
作者 李玉梅 韩阳 卢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662,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髋臼周围截骨(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手术的骨刀变形预测模型,快速且精准地预测骨刀变形。方法建立包含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盆-骨刀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节点应变与形变之间的相关性,并优选综合相关性最强的5个...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髋臼周围截骨(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手术的骨刀变形预测模型,快速且精准地预测骨刀变形。方法建立包含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盆-骨刀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节点应变与形变之间的相关性,并优选综合相关性最强的5个节点的应变作为输入,选择刀刃部分节点的位移增量作为输出。通过数据集训练模型后,采用基于有限元数据集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回归模型,建立骨刀应变-形变预测模型。在模型预测完成后,利用双目视觉定位系统确定截骨手术过程中骨刀的空间精确位置,以此对骨刀进行术中跟踪。结果预测模型的R^(2)为0.98781,骨刀离散成节点后的平均变形误差为0.07 mm。该预测模型能够快速且精确地获取骨刀变形,在降低PAO手术事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结论建立的骨刀变形预测模型可通过骨刀的应变信息快速预测骨刀的变形,从而避免伤及组织周围神经和血管等组织,降低PAO术中难度和风险,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刀 变形预测 神经网络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下超声骨刀在埋伏牙开窗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彭早霞 周思颖 +2 位作者 娜孜娜·马达力 哈丽哈·赛力克别克 李春霞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下超声骨刀在埋伏牙开窗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于本院进行埋伏牙开窗手术治疗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CBCT下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治疗)与对照组(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治疗),每组4...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下超声骨刀在埋伏牙开窗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于本院进行埋伏牙开窗手术治疗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CBCT下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治疗)与对照组(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治疗),每组43例病人。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9,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χ^(2)=4.074,P<0.05),开窗时间更短、开窗出血量更少(t=73.724、29.078,P<0.05),一次粘连成功率更高(χ^(2)=3.909,P<0.05),面部肿胀与疼痛程度更低(Z=3.347、2.377,P<0.05),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各项得分更低(t=14.263~26.419,P<0.05),治疗前后WHOQOL-100量表各维度得分差值更高(t=14.820~27.213,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4.074,P<0.05)。结论CBCT下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效果较好,具有较高安全性与较低创伤性,可提高一次粘连成功率与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 口腔外科手术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超声骨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璐 刘军辉 +2 位作者 陈意磊 范顺武 赵凤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694,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74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对侧潜行减压)经...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74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对侧潜行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组,A组],对比同期行双侧经椎间孔减压患者129例(双侧小切口TLIF组,B组),比较两组之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参数,行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检查评估肌肉破坏情况,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疗效,并比较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和融合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两侧切口平均长度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A组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PK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d、3d时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5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d、1个月、3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术后3d、1个月、3个月、12个月时VAS评分和ODI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A组ODI和VAS评分均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硬膜撕裂、切口脂肪液化、脑脊液漏、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出现下肢麻木加重,和臀部/下肢症状反跳的患者比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组均小于双侧小切口TLI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组有12例尚未融合,双侧小切口TLIF组有8例未融合,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侧小切口TLIF手术相比,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亦可取得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超声骨刀 潜行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超声骨刀辅助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治疗重度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佳骆 马学晓 +4 位作者 周传利 林安涛 赵文灏 张豪 许德荣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探究脊柱内镜下超声骨刀辅助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重度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手术技巧,评估其临床疗效、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应用超声骨刀辅助PEID治疗... 目的探究脊柱内镜下超声骨刀辅助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重度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手术技巧,评估其临床疗效、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应用超声骨刀辅助PEID治疗的31例重度CLD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1~69(44.5±9.0)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9±2.1)kg/m^(2);椎间盘突出MSU分级均为3级;钙化物最大截面积为(79.6±10.6)mm^(2);术前硬膜囊截面积为(64.0±14.3)mm^(2);随访6~14(10.1±2.7)个月。记录全部患者术前与术后次日,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测量手术前后的硬脊膜囊截面积、钙化物面积,并计算改善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和出院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疗效。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手术减压前后临床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7.8±19.0)min。术后各时间节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钙化物清除率为94.8%±6.4%;术后硬脊膜囊截面积改善率为83.1%±29.4%。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6.8%。2例患者反应术后神经根支配区麻木,症状均在术后1个月内消退。无硬膜撕裂或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结论超声骨刀辅助PEID技术对重度CLDH患者能够实现充分的减压,早期随访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超声骨刀可于镜下精准、安全、高效的处理骨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内窥镜 腰椎 椎间盘钙化 超声骨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下颌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兰 谢永林 周欣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究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下颌阻生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患者均采用超声骨... 目的 探究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下颌阻生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患者均采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拔除患牙,对照组术中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术中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术后30 min比较两组口腔出血情况;术后24、72 h,评估患者的口腔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72 h评估两组开口受限程度;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术后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开口受限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治疗中,更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牙 拔牙 超声骨刀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 疼痛 干槽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在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琰 郭倩倩 +3 位作者 陈彬 罗佳 吕毅敏 周昌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在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9例(12颗)上颌高位埋伏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上颌骨高位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拔除时机、手术入路及口腔CT、超声骨刀... 目的 探讨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在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9例(12颗)上颌高位埋伏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上颌骨高位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征、拔除时机、手术入路及口腔CT、超声骨刀在其拔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7~65岁。其中1例为2颗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1例为3颗上颌高位埋伏牙,2人伴有囊肿。所有患者均行口腔CT检查,诊断为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牙均接近鼻底,术前定位埋伏牙,术中通过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微创拔除换牙,术前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顺利拔除多生牙,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肿胀轻、出血较少。结论 口腔CT对多生牙的定位起到重要作用,鼻底入路联合超声骨刀创伤小,是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的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底入路 超声骨刀 口腔CT 上颌高位埋伏多生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绍嘉 李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IMTM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实施微创拔牙术,对照组采用X线引导下超声骨刀治疗,观察组采用CBC...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IMTM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实施微创拔牙术,对照组采用X线引导下超声骨刀治疗,观察组采用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患牙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抗牙龈叶琳菌抗体(PgIgG)]。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58±2.39)min短于对照组的(26.84±3.64)min,失血量(3.82±0.48)ml少于对照组的(6.18±0.53)ml,术后面部肿胀程度(4.82±0.84)mm、张口受限程度(4.13±0.64)mm低于对照组的(6.38±0.96)、(5.28±0.73)mm,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患牙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 d,两组IL-6、hs-CRP、PgIgG水平均较术前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IMTM效果较好,手术操作时间短,失血量少,炎症反应较轻,并能减轻术后张口受限及面部肿胀程度,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超声骨刀 微创拔牙术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微创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钱 杜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886-888,8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微创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拔牙门诊就诊的210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涡轮钻拔牙)、B组(...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微创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拔牙门诊就诊的210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涡轮钻拔牙)、B组(采用超声骨刀拔牙)和C组(采用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拔牙),每组70例。比较三组患者拔牙术后30 min拔牙窝出血量、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干槽症和下唇麻木发生情况。【结果】C组拔牙术后30 min拔牙窝出血率为11.43%(8/70),显著低于A组的37.14%(26/70)、B组的18.57%(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42、6.389,P<0.05);B组拔牙术后30 min拔牙窝出血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5)。C组患者术后7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和B组;B组术后7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干槽症和下唇麻木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采用涡轮钻法或超声骨刀拔牙的方法,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采用超声骨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微创拔牙,虽不能减少术后干槽症和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以减少拔牙术后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第三/外科学 拔牙 超声骨刀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