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人岳和声在桂撰著《后骖鸾录》述论
1
作者 李波 《河池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5-115,共11页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岳和声由礼部员外郎外放广西,任庆远知府4月余。岳和声著有《后骖鸾录》,辑录其入桂、出桂期间所著日记、诗文等。此著记载了岳和声在桂之行旅见闻及其视事庆远府的事迹,内容广泛涉及明代中晚期桂北、桂中、桂西...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岳和声由礼部员外郎外放广西,任庆远知府4月余。岳和声著有《后骖鸾录》,辑录其入桂、出桂期间所著日记、诗文等。此著记载了岳和声在桂之行旅见闻及其视事庆远府的事迹,内容广泛涉及明代中晚期桂北、桂中、桂西北地区的地理、交通、社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对于广西历史、广西交通、广西土司文化、河池地方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和声 《后鸾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骖鸾录》中的旅游资源探微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盈洁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1-83,共3页
范成大入桂为吏,游历并在诗文中记述、歌咏过大量旅游资源。以南岳衡山、石鼓书院、祁阳浯溪、仰山梯田四个景点为重点,考察范成大《骖鸾录》及其《南征小集》所见旅游资源,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增添这些旅游景区的文化... 范成大入桂为吏,游历并在诗文中记述、歌咏过大量旅游资源。以南岳衡山、石鼓书院、祁阳浯溪、仰山梯田四个景点为重点,考察范成大《骖鸾录》及其《南征小集》所见旅游资源,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增添这些旅游景区的文化意蕴和人文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鸾录》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民谣中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策略研究———以骖鸾剑乐队为例
3
作者 杨敏 《明日风尚(下旬)》 2021年第5期44-45,共2页
音乐学者洛琴曾说:“音乐中体现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音乐”,不同的民族、国家、城市及社会中的不同文化、习俗、观念或信仰展现了不同的音乐艺术风格及内容,音乐传播能力之迅速,日益也成为城市传播的重要手段。 文章以广西本土民谣乐队... 音乐学者洛琴曾说:“音乐中体现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音乐”,不同的民族、国家、城市及社会中的不同文化、习俗、观念或信仰展现了不同的音乐艺术风格及内容,音乐传播能力之迅速,日益也成为城市传播的重要手段。 文章以广西本土民谣乐队———骖鸾剑乐队为切入点,分析骖鸾剑乐队的音乐对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民谣 鸾剑乐队 传播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周时期贵族车马制度中的“左骖”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新芳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27,共5页
在上古文献中经常见到车马之"左骖"运用于各种场合的记载。那么,两周时期贵族交往中为什么要以马为媒介?又为什么偏偏重"左骖"?由考察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可知,它与先秦时期的交往习俗和价值观念有关,比如尊左的观... 在上古文献中经常见到车马之"左骖"运用于各种场合的记载。那么,两周时期贵族交往中为什么要以马为媒介?又为什么偏偏重"左骖"?由考察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可知,它与先秦时期的交往习俗和价值观念有关,比如尊左的观念、以马为币的观念等等。正是由于贵族生活中常常出现"解左骖而赠之"的事情,才出现了独辀马车时代的一马驾车、三马驾车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左 以马为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骖鸾录》看江西中部的旅游资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厚生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7-218,共2页
南宋时期,江西中部已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水陆通道,这一通道两旁有灵山、龟峰、琵琶洲、滕王阁、临江园林、仰山等风景名胜,南宋诗人范成大因前往广南西路途经江西中部时,用其生动的笔记述下了沿线所涉足的琵琶洲、滕王阁、临江园林、仰山... 南宋时期,江西中部已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水陆通道,这一通道两旁有灵山、龟峰、琵琶洲、滕王阁、临江园林、仰山等风景名胜,南宋诗人范成大因前往广南西路途经江西中部时,用其生动的笔记述下了沿线所涉足的琵琶洲、滕王阁、临江园林、仰山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今天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鸾录》 江西中部地区 旅游资源 范成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车马过桥”与“轺车骖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羊子山汉墓画像砖中的两种轺车为例
6
作者 叶琳 《长江文明》 2014年第4期12-16,2,共6页
本文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羊子山汉墓画像砖中的两种轺车为例,通过车架结构以及画面描述,对比两种车型的差异,并通过轺车溯源和同类型车比对,确认羊子山汉墓画像砖中的两种轺车形象更为准确的名称。
关键词 车马过桥 轺车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羊子山汉墓画像砖
原文传递
盐度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建盛 陈刚 +4 位作者 杨健 张健东 施钢 周晖 汤保贵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0-34,共5页
在水温(28±1)℃,以配合饲料及最大摄食量的条件下,研究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初始体重(5.77±0.45)g]在盐度10、15、20、25、30和35下的生长及能量收支。结果表明:在盐度25时,湿重、干重、蛋白质及能量指标的特定... 在水温(28±1)℃,以配合饲料及最大摄食量的条件下,研究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初始体重(5.77±0.45)g]在盐度10、15、20、25、30和35下的生长及能量收支。结果表明:在盐度25时,湿重、干重、蛋白质及能量指标的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21%、2.06%、4.76%和4.66%;干重、蛋白质和能量指标的摄食率也达最大,分别为20.31%、13.57%和12.21%;干重、蛋白质和能量指标的转化效率也达最大,分别为35.61%、46.60%和52.78%。可见,盐度对卵形鲳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转化效率及能量收支有显著影响。盐度对吸收效率则无显著影响,蛋白质和能量的平均吸收效率分别为94.91%和92.45%;在盐度25,卵形鲳鲹幼鱼得到最佳的能量分配模式,其收支方程为:100.00C=7.30F+10.13U+29.80R+52.77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 幼鱼 生长 能量收支 盐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洪亮 潘国良 +1 位作者 姚光展 周永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97-401,406,共6页
对灯光围网调查船2002-2005年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舟山市渔业统计资料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历年来的上层鱼监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5年,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的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28°~32°N、122... 对灯光围网调查船2002-2005年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舟山市渔业统计资料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历年来的上层鱼监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5年,浙江省群众灯光围网渔业的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28°~32°N、122°~125°E之间的海域,渔期一般为每年的7~9月;鲐鲹鱼占总渔获的年均比例为98.97%;根据历史资料粗略推算,调查海域鲐鲹鱼等中上层鱼类的资源量约为12×104t,最大持续产量为5.8~6.7 t,最佳捕捞船数315组左右。目前,东海北部渔场的鲐鲹鱼资源已有被过度开发利用的迹象,灯光围网渔船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建议今后对灯光围网渔业的管理应由过去的扶持、鼓励向有序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渔业 灯光围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手作记,图画山水——范成大日记体游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继猛 马茂军 《安康师专学报》 2005年第6期61-64,共4页
范成大是写日记体游记最多的南宋作家。他的《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记录了他出使金国,入粤,出川路途的见闻、思考、风俗、山水名胜以及古迹考证。日记模山范水,优美雄奇,形式自由,为后世创立一个新的体裁。
关键词 范成大 游记 鸾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的民俗档案:范成大的“三录二志”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廷位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3-154,共2页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官至参知政事,在宋孝宗和宋光宗时期做过四川、桂林等地高官。范成大也是著名的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范成大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作为官员劳碌奔波但绝不仅着眼于...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官至参知政事,在宋孝宗和宋光宗时期做过四川、桂林等地高官。范成大也是著名的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范成大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作为官员劳碌奔波但绝不仅着眼于政治或者单纯旅游。他记录下各地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及民俗、文化等丰富内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与精神财富。深受后人重视的"三录二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时期 范成大 民俗 档案 《揽辔录》 鸾录》 《吴船录》 杰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殇》札记二则
11
作者 阚绪良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87-89,共3页
讨论了《国殇》中两句诗所隐含的制度与习俗。"左骖殪兮右刃伤"反映了古代车战或平时左骖的地位,因为左骖决定车子的安危和车上人的命运。"身既死兮神以灵"则体现了古人形神分离的观念,其影响传至后世。
关键词 楚辞 形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精禾草克对鲹鲦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旭英 张贵生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精禾草克对鲹鲦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禾草克能显著诱导鲹鲦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并且在一定浓度一定处理时间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浓度呈...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精禾草克对鲹鲦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禾草克能显著诱导鲹鲦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并且在一定浓度一定处理时间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精禾草克具显著的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禾草克 红细胞 微核 核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鼓书院考略——同《辞海》、《中国儒学辞典》商榷
13
作者 胡健生 《湖湘论坛》 1992年第4期81-82,共2页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范成大在《骖鸾录》中称:“天下有书院四:徂来、金山、岳麓、石鼓。”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学校》中也把石鼓与岳麓、睢阳、
关键词 石鼓书院 四大书院 石鼓山 中国儒学辞典 士真 马端临 鸾录 寻真观 文献通考 湖南衡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梯田的称谓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忠义 《陕西水利》 2003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梯田 鸾录》 中国 文学称谓 词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车辆的乘员及乘车习俗
15
作者 王作新 《文史杂志》 1995年第1期28-29,共2页
驱马驾车,代步运物,早在有文字记事的年代之先便已缓缓步入社会生活的领域。其后数千载,虽或于其形制稍有损益更革,然总的说来,则可以说是代代相沿,用之不绝的。在车驾使用的漫漫历程中,随之生成了一些既表现有明显功利目的,又反映着某... 驱马驾车,代步运物,早在有文字记事的年代之先便已缓缓步入社会生活的领域。其后数千载,虽或于其形制稍有损益更革,然总的说来,则可以说是代代相沿,用之不绝的。在车驾使用的漫漫历程中,随之生成了一些既表现有明显功利目的,又反映着某种文化心态的行为方式、礼节习惯,如乘员分布及职能、乘车礼让方式等等。下面谈谈此类习俗惯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员 习俗惯制 行为方式 称谓形式 文字记事 老年人 《左传》 功利目的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遗忘的美丽家园 加榜梯田
16
作者 天山剑(撰文·摄影) 《新疆人文地理》 2018年第4期150-154,共5页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在大山深处,距县城80公里,是中国最好的梯田之一。加榜梯田总面积近1万亩,主要分布在党扭至加榜全长25公里的公路两侧,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是苗...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在大山深处,距县城80公里,是中国最好的梯田之一。加榜梯田总面积近1万亩,主要分布在党扭至加榜全长25公里的公路两侧,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梯田”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的《骖鸾录》,那是他从故乡吴郡去广西一路上的旅行笔记。他在江西袁州看到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故名“梯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家园 遗忘 鸾录》 从江县 贵州省 吊脚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4,共7页
一、汉代以来的争议 先秦时期有没有一辆车驾三匹马的制度(下文简称“驾三之制”)?这是一个自汉代以来即有争议的问题。《说文》:“骖,驾三马也。”后世辞书多所因袭。如《汉语大字典》(第2版):“骖,独辕车所驾的三匹马。”... 一、汉代以来的争议 先秦时期有没有一辆车驾三匹马的制度(下文简称“驾三之制”)?这是一个自汉代以来即有争议的问题。《说文》:“骖,驾三马也。”后世辞书多所因袭。如《汉语大字典》(第2版):“骖,独辕车所驾的三匹马。”《汉语大词典》:“骖,同驾一车的三匹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车驾三马 事用左
原文传递
龙的政治:从通天坐骑到皇家奴役 被引量:9
18
作者 施爱东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1,79,共17页
龙是作为人与天地沟通的神奇助手而出现的,因此,充当帝王或者亡魂的通天工具是龙最重要的工作职能。龙纹沟通天地的神权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帝王与公侯以及下官百姓三者之间垄断与反垄断的争夺焦点。帝王为了独享对于龙的控制权,一方面想... 龙是作为人与天地沟通的神奇助手而出现的,因此,充当帝王或者亡魂的通天工具是龙最重要的工作职能。龙纹沟通天地的神权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帝王与公侯以及下官百姓三者之间垄断与反垄断的争夺焦点。帝王为了独享对于龙的控制权,一方面想尽办法禁绝下官百姓使用,另一方面,明清之后的帝王家族却又穷奢滥用。龙在帝王家族的地位是尴尬的,一方面是亲密可靠的祥瑞宠物,一方面是任劳任怨的全能奴役。龙从来就只是帝王宠幸的工具和奴仆,而不是崇拜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文化 天地使者 玉辂 龙袍 龙纹
原文传递
关于先秦的“一车驾三马”之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庆淼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考古》2014年第5期所载杨琳先生《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一文(以下简称“杨文”),结合典籍、出土文献和考古发掘的车马实物、图像,论证先秦时期存在驾三之制,拜读之后获益甚多。不过,杨文对部分史料的择取和分析似有商榷余地... 《考古》2014年第5期所载杨琳先生《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一文(以下简称“杨文”),结合典籍、出土文献和考古发掘的车马实物、图像,论证先秦时期存在驾三之制,拜读之后获益甚多。不过,杨文对部分史料的择取和分析似有商榷余地。由于这关系到如何认识先秦时期车马配驾制度的演变,笔者不揣鄙陋,兹将浅见草就成文,以求正于杨先生及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车驾三马 马四匹 车马制度
原文传递
《涉江》之屈原
20
作者 段玉洁 《才智》 2012年第12期164-164,共1页
作品即人。所以屈原为《涉江》,《涉江》即屈原,涉江之屈原。《涉江》之于屈原,正如屈原之于那个时代,那种生活。屈原是楚辞最重要的作家,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公元前三百四十年,死于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他把自... 作品即人。所以屈原为《涉江》,《涉江》即屈原,涉江之屈原。《涉江》之于屈原,正如屈原之于那个时代,那种生活。屈原是楚辞最重要的作家,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公元前三百四十年,死于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他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对祖国和人民深厚的感情熔铸在诗篇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江 《楚辞章句》 《九歌》 仙宫 《天问》 八年 政治理想 十年 人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