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乐府诗集》“鼓吹”概念考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韩宁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9-178,共10页
《乐府诗集》卷十六到卷二十列"鼓吹曲辞",在"鼓吹曲辞"部分郭茂倩对鼓吹作出了自己的概念判定,他的概念判定主要依据的前代文献是《宋书·乐志》.在"鼓吹曲辞"的题解中郭茂倩首先列出了《宋书·...
《乐府诗集》卷十六到卷二十列"鼓吹曲辞",在"鼓吹曲辞"部分郭茂倩对鼓吹作出了自己的概念判定,他的概念判定主要依据的前代文献是《宋书·乐志》.在"鼓吹曲辞"的题解中郭茂倩首先列出了《宋书·乐志》中关于鼓吹的记载,然后对其部分观点进行反驳,从而确定了自己的鼓吹概念.郭茂倩对《宋书·乐志》的观点认同的是,鼓吹曲为军乐.对《宋书·乐志》的观点不认同之处有三:其一,《宋书·乐志》认为鼓吹和骑吹"二曲异也",郭茂倩认为二者的区分并不严格;其二,《宋书·乐志》认为鼓吹之名始于魏晋,郭茂倩则言:"短箫铙歌,汉时已名鼓吹,不自魏、晋始也."其三,对短箫铙歌的认定,《宋书·乐志》言:"鼓吹,盖短箫铙哥."不是很确定.郭茂倩言:"鼓吹曲,一曰短箫铙歌."认为短箫铙歌只是鼓吹曲的另一种叫法,进而还得出了"黄门鼓吹、短箫铙歌与横吹曲,得通名鼓吹,但所用异尔"的结论.[1]郭茂倩在对《宋书·乐志》的驳论中确立了他的《乐府诗集》的"鼓吹"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吹
宋书
黄门
短箫
鼓
吹
乐
《乐府诗集》
礼乐志
郭茂倩
考论
概念
思维形式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鼓吹的种类、功用和特征
2
作者
洪卫中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鼓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魏晋南北朝时鼓吹可分为短箫铙歌、黄门鼓吹、骑吹和曲盖鼓吹四种;这一时期是鼓吹发展、兴盛时期,也是其开始制度化并成熟时期,鼓吹主要在军事及其相关活动方面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并随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
鼓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魏晋南北朝时鼓吹可分为短箫铙歌、黄门鼓吹、骑吹和曲盖鼓吹四种;这一时期是鼓吹发展、兴盛时期,也是其开始制度化并成熟时期,鼓吹主要在军事及其相关活动方面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并随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箫铙歌
黄门鼓
吹
骑吹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宫廷鼓吹乐概说
3
作者
任德昕
《南昌高专学报》
2010年第4期48-49,共2页
"汉代宫廷鼓吹"是汉代音乐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现象。从史料及汉画像多个角度对汉代宫廷鼓吹乐做了详细分类及介绍。
关键词
黄门鼓
吹
横
吹
骑吹
步行鼓
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物考古资料所见古代之“鼓吹”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浩
《南方文物》
1992年第3期86-93,共8页
鼓吹,犹如一枝奇葩,曾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大放异彩。它不愧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奇珍。然而,以往的对鼓吹研究所作的还主要是一些资料性的整理工作,对其深度、广度上的发掘还很欠缺。本文则根据有关文物考古资料中所见到的鼓吹形象。...
鼓吹,犹如一枝奇葩,曾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大放异彩。它不愧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奇珍。然而,以往的对鼓吹研究所作的还主要是一些资料性的整理工作,对其深度、广度上的发掘还很欠缺。本文则根据有关文物考古资料中所见到的鼓吹形象。并结合文献记载,对鼓吹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做进一步的稽沉考析工作,以期有裨益于音乐史研究。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
黄门鼓
吹
骑吹
鼓
吹
乐
横
吹
艺术形式
批评指正
排萧
画像砖
文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的“鼓吹乐”
5
《北方音乐》
1988年第2期25-25,共1页
汉代的鼓吹乐大致分为四类: 一、黄门鼓吹——汉天子宴乐群臣;于朝会宴飨时,黄门鼓吹列于殿廷演奏。乐器主要用箫、笳等。 二、骑吹——车驾从行、路上所奏的音乐。 三、横吹——军中马上奏的音乐。其始亦谓之鼓吹,是北狄(即鲜卑。
关键词
鼓
吹
乐
黄门鼓
吹
骑吹
宴乐
横
吹
短箫
朝会
从行
群臣
中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筚篥考略
被引量:
3
6
作者
田中华
《文博》
1991年第1期90-93,共4页
毕栗,“儒者相传,为雅乐之冠,旋宫转器,咀微含商,十字谱声,三更塞曲。”是一种芦茎为簧,以竹或木为管,有类于竖笛或笳管的打合簧乐器,有孔,以手捺之可以发出音节。其音时而凄啘哀楚,时而高亢激越。在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中使用甚广,特别...
毕栗,“儒者相传,为雅乐之冠,旋宫转器,咀微含商,十字谱声,三更塞曲。”是一种芦茎为簧,以竹或木为管,有类于竖笛或笳管的打合簧乐器,有孔,以手捺之可以发出音节。其音时而凄啘哀楚,时而高亢激越。在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中使用甚广,特别是在管乐器中有过不可取代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九部乐
唐十部乐
旋宫
竖笛
西凉乐
芦茎
林谦三
胡部新声
伎乐
骑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山东汉石刻画像中看到的汉代乐舞
被引量:
1
7
作者
温增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55-58,共4页
汉石刻画像——它本身不过是一种用于庐墓、祠堂中的装饰性雕刻。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它是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精神副产品——崇侈尚饰的厚葬风气得以炽盛一时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地...
汉石刻画像——它本身不过是一种用于庐墓、祠堂中的装饰性雕刻。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它是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精神副产品——崇侈尚饰的厚葬风气得以炽盛一时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地主豪强、封建新贵们对腐朽靡烂、贪奢侈纵的寄生生活的追求,然而在客观上却为保存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和条件。汉代的音乐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画像
汉画像石
罢黜百家
历史时期
七盘
文化艺术
盘舞
骑吹
鼓
吹
乐
石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羯鼓声高众乐停——胡鼓、洋鼓、爵士鼓之东渐
8
作者
蒲亨强
严昌洪
《音乐爱好者》
1993年第3期22-24,共3页
中国的鼓文化,固然有其雄厚的本土资源,但它从来不是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中发展的。纵观历史,中国鼓文化同外来的鼓文化,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外来鼓文化的东渐,肇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传来横吹、骑吹等胡乐,汉乐府协律都...
中国的鼓文化,固然有其雄厚的本土资源,但它从来不是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中发展的。纵观历史,中国鼓文化同外来的鼓文化,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外来鼓文化的东渐,肇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传来横吹、骑吹等胡乐,汉乐府协律都尉李延年因胡曲《摩诃兜勒》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以为军乐,这是胡乐输入中国之始,也是胡鼓东渐之始。隋、唐之际,胡乐的输入已成排山倒海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士鼓
摩诃兜勒
骑吹
中国鼓
胡部新声
胡乐
协律都尉
横
吹
汉乐府
李延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北鼓吹乐的格式化结构与仪式化呈现
9
作者
田耀农
陈晓宇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39,共5页
一、鼓吹乐概述鼓吹乐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器乐合奏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汉代“鼓吹”应是民间鼓吹乐的源头。汉初“鼓吹”是“以排箫、鼓、笳为主要吹奏、打击乐器的体裁样式”1。早期为军中之乐,如“骑吹”“横吹”,用于军营的...
一、鼓吹乐概述鼓吹乐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器乐合奏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汉代“鼓吹”应是民间鼓吹乐的源头。汉初“鼓吹”是“以排箫、鼓、笳为主要吹奏、打击乐器的体裁样式”1。早期为军中之乐,如“骑吹”“横吹”,用于军营的检阅点兵、卤簿仪仗等军礼仪式,后拓展用于“随行帝王、贵族等车驾”2的吉礼仪式用乐;后来加入歌唱,以“短箫铙歌”的形式用于军队的凯旋、庆贺仪式,又以“黄门鼓吹”的形式用于天子宴乐群臣和宴请外宾的宾礼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
吹
乐
短箫铙歌
黄门鼓
吹
横
吹
宴乐
骑吹
仪式化
格式化
原文传递
论耶律铸的乐府诗创作
被引量:
3
10
作者
和谈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32,共10页
在契丹文学史上,耶律铸是唯一一个大量创作乐府诗的作家。耶律铸精通音乐,以左丞相的身分主持制成元代宫廷乐舞《大成乐》,现存乐府诗77首,多数能入乐歌唱,堪称元初乐府诗的代表。耶律铸在《乐府诗集》分类之外,创作骑吹曲辞,为乐府诗...
在契丹文学史上,耶律铸是唯一一个大量创作乐府诗的作家。耶律铸精通音乐,以左丞相的身分主持制成元代宫廷乐舞《大成乐》,现存乐府诗77首,多数能入乐歌唱,堪称元初乐府诗的代表。耶律铸在《乐府诗集》分类之外,创作骑吹曲辞,为乐府诗增添一个部类;除此之外,他还自制乐府诗题。在用韵方面,耶律铸以北音入韵创作乐府诗,成为《中原音韵》的实践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律铸
乐府诗
骑吹
曲辞
中原音韵
原文传递
四川汉代车马出行画像砖试析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微
陈志学
《文物天地》
2016年第4期84-91,共8页
在汉代,车马是出巡、游猎、征战必不可少的工具。四川汉代画像砖中有大量图案描绘了当时的车马出行之景,其中既有达官显贵乘坐的"豪车",也有贵族妇女乘坐的轻便小车,还有市民百姓运输物品的载货车。对于权贵来说,车成为了地位和财富...
在汉代,车马是出巡、游猎、征战必不可少的工具。四川汉代画像砖中有大量图案描绘了当时的车马出行之景,其中既有达官显贵乘坐的"豪车",也有贵族妇女乘坐的轻便小车,还有市民百姓运输物品的载货车。对于权贵来说,车成为了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车马是他们身份的标签。笔者不揣浅陋,对四川地区出土的部分汉代车马出行画像砖试做浅析。汉初国力不足,经济衰微。当时天子出行乘车,无法配齐颜色相同的四匹马,将相官吏的情况更糟,有的甚至还需乘坐牛车。经过汉初"文景之治"近七十年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汉代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砖
市民百姓
载货车
骑吹
骑
吏
贵族妇女
不揣浅陋
骖驾
庾纯
贾充
原文传递
南北区域乐舞百戏画像石的表现形式比较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运骁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第10期225-,共1页
乐舞百戏画像石作为丧葬艺术品中一个题材,在汉代文化的深远影响下表现出极其复杂的内涵,且由于不同的地域差异与不同的民俗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乐舞百戏纹饰用于汉墓室作装饰都是人类在思索生死永恒...
乐舞百戏画像石作为丧葬艺术品中一个题材,在汉代文化的深远影响下表现出极其复杂的内涵,且由于不同的地域差异与不同的民俗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乐舞百戏纹饰用于汉墓室作装饰都是人类在思索生死永恒主题时常见的题材,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为南北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里程和特点,所以两者画像刻画在墓室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存在着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舞百戏
画像石
南北文化
汉代文化
艺术特色
汉墓
发展里程
骑吹
皖北
西域传
原文传递
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的开拓之作——评曾智安《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以曲调考察为中心》
13
作者
闫运利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年第2期384-386,共3页
曾智安教授的《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以曲调考察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是其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乐府诗音乐形态与文学特点关系研究"的结项成果,同时也是吴相洲教授主持的"乐府诗构成要素研究"系列...
曾智安教授的《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以曲调考察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是其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乐府诗音乐形态与文学特点关系研究"的结项成果,同时也是吴相洲教授主持的"乐府诗构成要素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该书以曲调考察为中心,以汉鼓吹曲、相和歌、清商三调、梁鼓角横吹曲等乐府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音乐形态进行了动态的、综合的深入考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乐府诗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
音乐形态
吴相洲
横
吹
曲
清商三调
相和歌
智安
铙歌十八曲
青年基金
骑吹
原文传递
题名
《乐府诗集》“鼓吹”概念考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韩宁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9-178,共10页
文摘
《乐府诗集》卷十六到卷二十列"鼓吹曲辞",在"鼓吹曲辞"部分郭茂倩对鼓吹作出了自己的概念判定,他的概念判定主要依据的前代文献是《宋书·乐志》.在"鼓吹曲辞"的题解中郭茂倩首先列出了《宋书·乐志》中关于鼓吹的记载,然后对其部分观点进行反驳,从而确定了自己的鼓吹概念.郭茂倩对《宋书·乐志》的观点认同的是,鼓吹曲为军乐.对《宋书·乐志》的观点不认同之处有三:其一,《宋书·乐志》认为鼓吹和骑吹"二曲异也",郭茂倩认为二者的区分并不严格;其二,《宋书·乐志》认为鼓吹之名始于魏晋,郭茂倩则言:"短箫铙歌,汉时已名鼓吹,不自魏、晋始也."其三,对短箫铙歌的认定,《宋书·乐志》言:"鼓吹,盖短箫铙哥."不是很确定.郭茂倩言:"鼓吹曲,一曰短箫铙歌."认为短箫铙歌只是鼓吹曲的另一种叫法,进而还得出了"黄门鼓吹、短箫铙歌与横吹曲,得通名鼓吹,但所用异尔"的结论.[1]郭茂倩在对《宋书·乐志》的驳论中确立了他的《乐府诗集》的"鼓吹"概念.
关键词
骑吹
宋书
黄门
短箫
鼓
吹
乐
《乐府诗集》
礼乐志
郭茂倩
考论
概念
思维形式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魏晋南北朝鼓吹的种类、功用和特征
2
作者
洪卫中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文摘
鼓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魏晋南北朝时鼓吹可分为短箫铙歌、黄门鼓吹、骑吹和曲盖鼓吹四种;这一时期是鼓吹发展、兴盛时期,也是其开始制度化并成熟时期,鼓吹主要在军事及其相关活动方面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并随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短箫铙歌
黄门鼓
吹
骑吹
特征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J632.5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宫廷鼓吹乐概说
3
作者
任德昕
机构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出处
《南昌高专学报》
2010年第4期48-49,共2页
文摘
"汉代宫廷鼓吹"是汉代音乐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现象。从史料及汉画像多个角度对汉代宫廷鼓吹乐做了详细分类及介绍。
关键词
黄门鼓
吹
横
吹
骑吹
步行鼓
吹
分类号
J632.6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物考古资料所见古代之“鼓吹”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浩
出处
《南方文物》
1992年第3期86-93,共8页
文摘
鼓吹,犹如一枝奇葩,曾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大放异彩。它不愧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奇珍。然而,以往的对鼓吹研究所作的还主要是一些资料性的整理工作,对其深度、广度上的发掘还很欠缺。本文则根据有关文物考古资料中所见到的鼓吹形象。并结合文献记载,对鼓吹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做进一步的稽沉考析工作,以期有裨益于音乐史研究。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
黄门鼓
吹
骑吹
鼓
吹
乐
横
吹
艺术形式
批评指正
排萧
画像砖
文则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的“鼓吹乐”
5
出处
《北方音乐》
1988年第2期25-25,共1页
文摘
汉代的鼓吹乐大致分为四类: 一、黄门鼓吹——汉天子宴乐群臣;于朝会宴飨时,黄门鼓吹列于殿廷演奏。乐器主要用箫、笳等。 二、骑吹——车驾从行、路上所奏的音乐。 三、横吹——军中马上奏的音乐。其始亦谓之鼓吹,是北狄(即鲜卑。
关键词
鼓
吹
乐
黄门鼓
吹
骑吹
宴乐
横
吹
短箫
朝会
从行
群臣
中所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筚篥考略
被引量:
3
6
作者
田中华
出处
《文博》
1991年第1期90-93,共4页
文摘
毕栗,“儒者相传,为雅乐之冠,旋宫转器,咀微含商,十字谱声,三更塞曲。”是一种芦茎为簧,以竹或木为管,有类于竖笛或笳管的打合簧乐器,有孔,以手捺之可以发出音节。其音时而凄啘哀楚,时而高亢激越。在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中使用甚广,特别是在管乐器中有过不可取代的位置。
关键词
隋九部乐
唐十部乐
旋宫
竖笛
西凉乐
芦茎
林谦三
胡部新声
伎乐
骑吹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山东汉石刻画像中看到的汉代乐舞
被引量:
1
7
作者
温增源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摘
汉石刻画像——它本身不过是一种用于庐墓、祠堂中的装饰性雕刻。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它是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精神副产品——崇侈尚饰的厚葬风气得以炽盛一时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地主豪强、封建新贵们对腐朽靡烂、贪奢侈纵的寄生生活的追求,然而在客观上却为保存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和条件。汉代的音乐舞蹈。
关键词
石刻画像
汉画像石
罢黜百家
历史时期
七盘
文化艺术
盘舞
骑吹
鼓
吹
乐
石祠
分类号
K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羯鼓声高众乐停——胡鼓、洋鼓、爵士鼓之东渐
8
作者
蒲亨强
严昌洪
出处
《音乐爱好者》
1993年第3期22-24,共3页
文摘
中国的鼓文化,固然有其雄厚的本土资源,但它从来不是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中发展的。纵观历史,中国鼓文化同外来的鼓文化,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外来鼓文化的东渐,肇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传来横吹、骑吹等胡乐,汉乐府协律都尉李延年因胡曲《摩诃兜勒》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以为军乐,这是胡乐输入中国之始,也是胡鼓东渐之始。隋、唐之际,胡乐的输入已成排山倒海之势。
关键词
爵士鼓
摩诃兜勒
骑吹
中国鼓
胡部新声
胡乐
协律都尉
横
吹
汉乐府
李延年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鼓吹乐的格式化结构与仪式化呈现
9
作者
田耀农
陈晓宇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泰国格乐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39,共5页
基金
2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ZD16)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鼓吹乐概述鼓吹乐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器乐合奏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汉代“鼓吹”应是民间鼓吹乐的源头。汉初“鼓吹”是“以排箫、鼓、笳为主要吹奏、打击乐器的体裁样式”1。早期为军中之乐,如“骑吹”“横吹”,用于军营的检阅点兵、卤簿仪仗等军礼仪式,后拓展用于“随行帝王、贵族等车驾”2的吉礼仪式用乐;后来加入歌唱,以“短箫铙歌”的形式用于军队的凯旋、庆贺仪式,又以“黄门鼓吹”的形式用于天子宴乐群臣和宴请外宾的宾礼仪式。
关键词
鼓
吹
乐
短箫铙歌
黄门鼓
吹
横
吹
宴乐
骑吹
仪式化
格式化
分类号
J632.6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耶律铸的乐府诗创作
被引量:
3
10
作者
和谈
机构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3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契丹文学史"(项目编号:14BZW161)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契丹文学史上,耶律铸是唯一一个大量创作乐府诗的作家。耶律铸精通音乐,以左丞相的身分主持制成元代宫廷乐舞《大成乐》,现存乐府诗77首,多数能入乐歌唱,堪称元初乐府诗的代表。耶律铸在《乐府诗集》分类之外,创作骑吹曲辞,为乐府诗增添一个部类;除此之外,他还自制乐府诗题。在用韵方面,耶律铸以北音入韵创作乐府诗,成为《中原音韵》的实践先驱。
关键词
耶律铸
乐府诗
骑吹
曲辞
中原音韵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四川汉代车马出行画像砖试析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微
陈志学
出处
《文物天地》
2016年第4期84-91,共8页
文摘
在汉代,车马是出巡、游猎、征战必不可少的工具。四川汉代画像砖中有大量图案描绘了当时的车马出行之景,其中既有达官显贵乘坐的"豪车",也有贵族妇女乘坐的轻便小车,还有市民百姓运输物品的载货车。对于权贵来说,车成为了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车马是他们身份的标签。笔者不揣浅陋,对四川地区出土的部分汉代车马出行画像砖试做浅析。汉初国力不足,经济衰微。当时天子出行乘车,无法配齐颜色相同的四匹马,将相官吏的情况更糟,有的甚至还需乘坐牛车。经过汉初"文景之治"近七十年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汉代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
画像砖
市民百姓
载货车
骑吹
骑
吏
贵族妇女
不揣浅陋
骖驾
庾纯
贾充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北区域乐舞百戏画像石的表现形式比较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运骁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
出处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第10期225-,共1页
文摘
乐舞百戏画像石作为丧葬艺术品中一个题材,在汉代文化的深远影响下表现出极其复杂的内涵,且由于不同的地域差异与不同的民俗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乐舞百戏纹饰用于汉墓室作装饰都是人类在思索生死永恒主题时常见的题材,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为南北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里程和特点,所以两者画像刻画在墓室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存在着差异性。
关键词
乐舞百戏
画像石
南北文化
汉代文化
艺术特色
汉墓
发展里程
骑吹
皖北
西域传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3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的开拓之作——评曾智安《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以曲调考察为中心》
13
作者
闫运利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年第2期384-386,共3页
文摘
曾智安教授的《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以曲调考察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是其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乐府诗音乐形态与文学特点关系研究"的结项成果,同时也是吴相洲教授主持的"乐府诗构成要素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该书以曲调考察为中心,以汉鼓吹曲、相和歌、清商三调、梁鼓角横吹曲等乐府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音乐形态进行了动态的、综合的深入考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乐府诗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乐府诗
音乐形态
吴相洲
横
吹
曲
清商三调
相和歌
智安
铙歌十八曲
青年基金
骑吹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乐府诗集》“鼓吹”概念考论
韩宁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
原文传递
2
魏晋南北朝鼓吹的种类、功用和特征
洪卫中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代宫廷鼓吹乐概说
任德昕
《南昌高专学报》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物考古资料所见古代之“鼓吹”
杨浩
《南方文物》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代的“鼓吹乐”
《北方音乐》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筚篥考略
田中华
《文博》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山东汉石刻画像中看到的汉代乐舞
温增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羯鼓声高众乐停——胡鼓、洋鼓、爵士鼓之东渐
蒲亨强
严昌洪
《音乐爱好者》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陕北鼓吹乐的格式化结构与仪式化呈现
田耀农
陈晓宇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10
论耶律铸的乐府诗创作
和谈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11
四川汉代车马出行画像砖试析
王微
陈志学
《文物天地》
2016
2
原文传递
12
南北区域乐舞百戏画像石的表现形式比较
张运骁
《现代装饰(理论)》
2015
1
原文传递
13
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的开拓之作——评曾智安《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以曲调考察为中心》
闫运利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