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计辅助双封隔器验窜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国州 荀忠义 +1 位作者 张容 王寿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7,共3页
介绍了XQ1井压力计辅助双封隔器验窜的全过程 ,该工艺是为解决常规封隔器验窜资料录取不完整而设计的 ,不但设计了记录地层情况的 2支压力计 ,还有 1支压力计专门验证封隔器的密封性 ,通过对比验封 2个层位以及 2封隔器间的 3条压力曲... 介绍了XQ1井压力计辅助双封隔器验窜的全过程 ,该工艺是为解决常规封隔器验窜资料录取不完整而设计的 ,不但设计了记录地层情况的 2支压力计 ,还有 1支压力计专门验证封隔器的密封性 ,通过对比验封 2个层位以及 2封隔器间的 3条压力曲线 ,提供了地层验窜的详实资料 ,地层窜槽与否一目了然 ,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避免了返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计 封隔器 验窜技术 压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E与井口加压结合的验窜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林玉玺 苏秀珠 +1 位作者 范学君 马春英 《油气井测试》 2002年第3期25-27,共3页
MFE工具与井口加压结合的验窜方法根据MFE地层测试的工作原理 ,下井管柱采用单封隔器的结构 ,下部带电子压力计和机械压力计监测。首先人工在井口环空观察液面变化 ,然后用高压泵车在环空加压。起出管柱后对环空的变化情况及压力计的压... MFE工具与井口加压结合的验窜方法根据MFE地层测试的工作原理 ,下井管柱采用单封隔器的结构 ,下部带电子压力计和机械压力计监测。首先人工在井口环空观察液面变化 ,然后用高压泵车在环空加压。起出管柱后对环空的变化情况及压力计的压力卡片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认窜通点。运用该方法在塔 30 18井的八个验窜点中 ,找到了二个窜通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窜方法 MEF工具 井口加压 采油 钻柱地层测试 井口装置 井口压力 漏失层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21-114验窜封隔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丽 张峰 +2 位作者 胡中欣 王德仁 王国举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208-209,13,共2页
针对常规验窜方法存在夹薄层误差较大、验窜工艺精度不高的问题,研制了新型Y221-114验窜封隔器,该封隔器前部分主要由Y221组成,由胶筒来密封油套空间;后面主要由皮碗封隔器组成,通过打压推动活塞压缩弹簧,使胶筒扩张,可验证前胶筒的密... 针对常规验窜方法存在夹薄层误差较大、验窜工艺精度不高的问题,研制了新型Y221-114验窜封隔器,该封隔器前部分主要由Y221组成,由胶筒来密封油套空间;后面主要由皮碗封隔器组成,通过打压推动活塞压缩弹簧,使胶筒扩张,可验证前胶筒的密封可靠性和封隔器坐封处套管是否变形。不动管柱即可准确验窜,创新了油水井验窜工艺技术,提高了现场验窜工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坐封 验窜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西17井跨隔地层测试验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志胜 毕全福 +2 位作者 陈朝安 李国亮 孟凡岳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5期52-53,共2页
根据不同的井况和试油目的,试油井要选用不同的验窜方法。针对滴西17井的具体情况,选用跨隔地层测试方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以后的相似情况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跨隔地层测试 验窜 分析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验窜测井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显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2-73,共2页
河南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储层间窜槽对生产开发极为不利 ,本文提出一套有关施工设计、施工工艺、同位素载体选择等方面适应河南油田的同位素验窜测井方法 。
关键词 同位素 载体 验窜测井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封隔器验窜找漏技术探讨
6
作者 马锐 刘建芝 杜亚平 《油气井测试》 2006年第2期44-44,共1页
P-T封隔器由于其操作简便、密封可靠等优点,在许多气井的验窜找漏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根据榆16井、陕240井、榆45-15井、榆44-4井、乐1井等井的验窜找漏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 封隔器 P-T 技术探讨 找漏 验窜 工作经 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验封验窜单层压裂管柱的研制与应用
7
作者 刚学爱 劳海桩 +3 位作者 赵军梅 赵刚 张勇 冷强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113-114,共2页
针对低渗油藏常规压裂管柱无法判断坐封失效井的部位,造成作业成本增加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能验封验窜的单层压裂管柱。在常规压裂管柱中增加了两个验封阀,实现对反洗井阀和压裂封隔器的验封、验窜功能。现场应用50井次,第一次压裂坐封失... 针对低渗油藏常规压裂管柱无法判断坐封失效井的部位,造成作业成本增加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能验封验窜的单层压裂管柱。在常规压裂管柱中增加了两个验封阀,实现对反洗井阀和压裂封隔器的验封、验窜功能。现场应用50井次,第一次压裂坐封失效井10口,坐封失效诊断率100%。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验封验窜单层压裂管柱提高了下井成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压裂 验窜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验窜验漏井下管柱
8
作者 周仲河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井下管柱 验窜漏系统 封隔器坐封 开启压力 设计深度 液压阀 封隔器胶筒 控制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封堵井验窜、验封效率的方法
9
作者 蔡强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6-47,共2页
针对目前封堵井套溢法验窜判断不准确,以及常规验封工艺技术操作繁琐,影响封堵井验封效率的问题,提出采用压力计对封堵井进行夹层验窜和封隔器验封,提高封堵井施工工艺成功率。对于井口溢流量大的井采用压力计及流量计组合的方法进行验... 针对目前封堵井套溢法验窜判断不准确,以及常规验封工艺技术操作繁琐,影响封堵井验封效率的问题,提出采用压力计对封堵井进行夹层验窜和封隔器验封,提高封堵井施工工艺成功率。对于井口溢流量大的井采用压力计及流量计组合的方法进行验窜;井口无溢流的井采用压力计进行验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 验窜 压力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在渤海某井的验窜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博 黄国勇 +1 位作者 杨万涛 王颖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9期183-184,共2页
为了对海上某注水井验窜,针对该井高孔、高渗、测量段长的特点,采用井温-氧活化-硼中子寿命组合测井技术,录取了静温、关井恢复井温、氧活化水流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资料。使用浓度为6%的硼酸水溶液作为示踪剂,进硼指示明显。井温曲线、... 为了对海上某注水井验窜,针对该井高孔、高渗、测量段长的特点,采用井温-氧活化-硼中子寿命组合测井技术,录取了静温、关井恢复井温、氧活化水流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资料。使用浓度为6%的硼酸水溶液作为示踪剂,进硼指示明显。井温曲线、氧活化测井和硼中子寿命测井结果都显示该井上部没有发生管外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硼-中子寿命测井 组合测井 井温 氧活化 验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活化测井技术在水平井层间验窜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成荣 罗雄民 +4 位作者 徐秋珍 张志刚 王学斌 刘春辉 杨世和 《石油仪器》 2010年第6期43-44,101,共2页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不仅适应于疑难井吸水剖面测试,而且能解决一些特殊井验窜、找漏的问题,在水平井层间验窜的应用,解决了水平井层间验窜的难题,为油田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层间验窜的手段。
关键词 氧活化 测井 水平井 层间验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研制出套变井找漏验窜管柱
12
作者 石钻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3,共1页
在稠油开发中,由于油井频繁注汽吞吐,套管损坏、变形、破漏问题突出,导致注入蒸汽热损失加大,且油井漏失部位窜流易造成油井出水,使油井因高含水而被迫关井。但油井套管变形后出水点不容易寻找。传统方法是采用Y521-150封隔器进行找漏验... 在稠油开发中,由于油井频繁注汽吞吐,套管损坏、变形、破漏问题突出,导致注入蒸汽热损失加大,且油井漏失部位窜流易造成油井出水,使油井因高含水而被迫关井。但油井套管变形后出水点不容易寻找。传统方法是采用Y521-150封隔器进行找漏验窜,然而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套管完好的油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验窜 找漏 套变井 油井出水 管柱 套管损坏 套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高压气井负压验窜测试平均压力恢复速率分布特征分析
13
作者 徐强 穆耶赛尔·穆拉提 +2 位作者 高颂 宋迦南 雷胜林 《油气井测试》 2022年第4期46-53,共8页
针对负压验窜测试资料定量评价没有规范的方法、验窜结果量化判定规则尚无相关指标的现状,统计70井次、101支次压力计负压验窜测试资料,以平均压力恢复速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统计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无论以实际关井时间还是等时6h关井... 针对负压验窜测试资料定量评价没有规范的方法、验窜结果量化判定规则尚无相关指标的现状,统计70井次、101支次压力计负压验窜测试资料,以平均压力恢复速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统计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无论以实际关井时间还是等时6h关井时间计算的平均压力恢复速率,按从小到大顺次排列具有明显三个斜率段,拐点值为0.3 MPa/h、0.9 MPa/h,第一斜率段对应的样本占75%以上;对平均压力恢复速率相关影响因素逐一分析,认为平均压力恢复速率大小取决于井底、喇叭口封固质量;以关井6 h的平均压力恢复速率顺次排列的拐点处斜率为临界参数,将负压验窜结果评定为优、合格、差三类。该研究成果为负压验窜测试结果量化评定规则建立提供了实际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井 负压测试 负压验窜 压力恢复速率 量化规则 分析方法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窜
14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6期F003-F003,共1页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中...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石学法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秦蕴珊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海洋局 环境地质 海洋沉积 部门开放实 海洋研究所 验窜 工程勘察设计 研究中心 2002年 重点实 开发与管理 室主任 学术委员会 海洋地质 研究室 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气/液窜试验规范探讨
15
作者 张行云 朱江林 《科技信息》 2013年第25期85-86,共2页
固井主要目的是支撑套管和封隔地层。目前API的水泥浆的"稠化试验、失水试验、抗压强度试验、流变性试验"等评价方法可设计出把地面水泥浆安全泵送至井下预定位置,并可确保在规定的候凝时间后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套管,但至今尚... 固井主要目的是支撑套管和封隔地层。目前API的水泥浆的"稠化试验、失水试验、抗压强度试验、流变性试验"等评价方法可设计出把地面水泥浆安全泵送至井下预定位置,并可确保在规定的候凝时间后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套管,但至今尚未有试验标准判别水泥浆是否具有足够的防止层间窜槽的能力。对水泥浆静胶凝强度发展和气窜规律的研究,研究出"欠平衡"验窜原理,建立了验窜点的静胶强度和验窜压差的数学模型,开发了用一份水泥浆能连续做稠化、静胶和气/液窜试验的水泥浆多功能测试仪。本文简要介绍试验仪器和在给定井下条件下水泥浆气/液窜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窜 验窜压差 多功能测试仪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找漏验窜”测井技术在稠油油田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志远 曹孝存 王亚娟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10期160-160,共1页
本文阐述了"组合找漏验窜"测井系列优化组合、测井判断方法和技术原理,该方法采用井温、流量、示踪剂和氧活化组合测井,通过井温剖面曲线粗略分析井温异常井段,在异常井段进行流量测试,再用示踪剂和氧活化流速测井进一步验证... 本文阐述了"组合找漏验窜"测井系列优化组合、测井判断方法和技术原理,该方法采用井温、流量、示踪剂和氧活化组合测井,通过井温剖面曲线粗略分析井温异常井段,在异常井段进行流量测试,再用示踪剂和氧活化流速测井进一步验证井温异常段的漏窜情况,该方法通过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具有较准确的资料符合率和很好的措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原理 组合找漏验窜测井 用效果
原文传递
注水井找漏、验窜测试方法对比与优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丽萍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14期182-182,共1页
本文通过对目前注水井常用的找漏、验窜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注水井确定找漏、验窜测试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注水井 找漏 验窜 测试方法
原文传递
压力计辅助双封隔器验窜技术
18
作者 盛国富 《国外油田工程》 2005年第1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双封隔器 压力计 验窜 技术 压力曲线 科学决策 地层 密封性 设计
原文传递
井下作业刮冲验窜集成装置
19
《国外油田工程》 2007年第5期27-27,共1页
在油水井作业过程中,为了使刮蜡、冲砂、验窜工序在一次下井管柱中完成,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研制了井下作业集成装置。此装置由上封隔器、下封隔器、定压开关器和刮蜡冲砂器四部分组成,可一趟完成油水井作业过程中的... 在油水井作业过程中,为了使刮蜡、冲砂、验窜工序在一次下井管柱中完成,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研制了井下作业集成装置。此装置由上封隔器、下封隔器、定压开关器和刮蜡冲砂器四部分组成,可一趟完成油水井作业过程中的刮蜡、冲砂、验窜工序。刮蜡时,利用管柱带动连座器将套管壁上的蜡刮掉:冲砂时,液体沿着刮蜡冲砂器中心管向下流动,形成冲砂循环系统;验窜时,定压开关器凡尔打开,液体通过定压开关器凡尔座上孔进行验窜。在223口井上使用,达到了节约成本、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及缩短施工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装置 井下作业 验窜 作业过程 劳动强度 施工人员 节约成本 开关器
原文传递
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
作者 张爱琴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2-415,共4页
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在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界面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太原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教育部重点实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界面科学 新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验窜 分析测试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