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邓瑞春 周勇 +4 位作者 王旭丹 徐建国 尚靖 于鲁海 章金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7-580,589,共5页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和脾细胞介导羊红细胞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等观察了驱虫斑鸠菊对小鼠兔疫功能的作用。结果:驱虫斑鸠菊在体内外均可以明显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T...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和脾细胞介导羊红细胞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等观察了驱虫斑鸠菊对小鼠兔疫功能的作用。结果:驱虫斑鸠菊在体内外均可以明显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LPS刺激的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1);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的正常小鼠脾抗体细胞生成反应以及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都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上述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驱虫斑鸠菊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小鼠 免疫功能 脾细胞增殖反应 抗体形成细胞 白癜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对小鼠表皮c-KIT和PAR-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惠海英 张美芳 +3 位作者 吴娜 李巧茹 孙晓燕 吴广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4-817,820,共5页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临床治疗白癜风有效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NB-UVB照射组(UV),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组(VW),驱虫斑鸠菊注射液+NB-UVB组(VW+UV)。C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临床治疗白癜风有效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NB-UVB照射组(UV),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组(VW),驱虫斑鸠菊注射液+NB-UVB组(VW+UV)。C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UV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后NB-UVB照射,VW组给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腹腔注射,VW+UV组给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腹腔注射后进行NB-UVB照射,各1次/d,14天后取背部皮肤进行组织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表皮中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UV,VW,VW+UV组的c-KIT和PAR-2阳性细胞数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W+UV组c-KIT和PAR-2的表达水平最强,与UV、V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临床治疗白癜风有效的机理可能与表皮c-kit和par-2蛋白表达增强有关,从而促进了色素沉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窄谱中波紫外线 小鼠 c—KIT PA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沈燕娜 吴忠孝 +3 位作者 杨谋哲 毛凤 董萍 蒋素舒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脱失性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该病易诊难治。我科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现将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白癜风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窄谱中波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辅助治疗硅沉着病Ⅰ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须玉红 杨荣 +2 位作者 金露 聂利平 刘桂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硅沉着病Ⅰ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0月收治100例硅沉着病Ⅰ期患者采用双盲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氨茶碱和驱虫斑鸠菊注...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硅沉着病Ⅰ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0月收治100例硅沉着病Ⅰ期患者采用双盲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氨茶碱和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进行氧驱动雾化吸人,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哕音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aO: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1例心动过速,停药后缓解。对照组有2例心动过速、2例喘憋加重。结论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雾化吸入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硅沉着病Ⅰ期患者喘息、气促,改善缺氧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雾化吸入 硅沉着病I期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晓月 周继春 +5 位作者 王海波 张广伟 李逢春 李展 杨海燕 何燕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1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的要求,制订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的安全性检查项目。方法:设置了异常毒性、热原、过敏反应、溶血与凝聚、无菌等五个检查项目,确定了检查限值,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结果:驱虫斑鸠... 目的: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的要求,制订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的安全性检查项目。方法:设置了异常毒性、热原、过敏反应、溶血与凝聚、无菌等五个检查项目,确定了检查限值,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结果: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的异常毒性检查限值为1.25 g.kg-1,热原检查限值为0.05 g.kg-1,过敏反应物质检查限值为0.42 g.kg-1,溶血与凝聚检查限值为0.05 mg.mL-1,无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结论:本研究为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质量标准的完善和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异常毒性 热原 过敏反应 溶血与凝聚 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局封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大雷 曹冰青 +1 位作者 孔岩 郝伟丽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1期37-37,41,共2页
笔者2008年8月-2012年8月年应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安徽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皮损内散在点状注射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澳能乳膏,香港澳美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头颈部白癜风,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卤米松乳膏 疗效观察 白癜风 治疗 局封 联合外用 点状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治疗白癜风56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媛媛 唐定书 王慧娟 《中外医疗》 2009年第8期82-82,共1页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的局限性或者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皮肤粘膜疾病。56例患者均在不同部位有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的色素脱失斑块。笔者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治疗白癜风56例,在促进黑色素形成治疗白斑方面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雅芳 张小鸣 高琼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方法将就诊的白癜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肌肉注射2 mL每日1次,联合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仅给予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方法将就诊的白癜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肌肉注射2 mL每日1次,联合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仅给予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29例,有效率86.67%,其中治愈12例,治愈率40%。对照组治疗有效26例,有效56.67%,其中治愈6例,治愈率20%。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副作用少,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高能紫外线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及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白癜风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宏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11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及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4ml,肌肉注射,每日1次。B组采取NBUVB,初始剂量为0.5J/cm^2,以后每次增加0.1J/cm^2,至出现红...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及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4ml,肌肉注射,每日1次。B组采取NBUVB,初始剂量为0.5J/cm^2,以后每次增加0.1J/cm^2,至出现红斑剂量时维持治疗;每周治疗3次。C组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4ml,肌肉注射,每日1次;注射后1小时进行NB-UVB照射,照射方法同B组;同时转移因子胶囊口服6mg,每日3次。治疗3个月,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NB-UVB联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及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组有效率为62.3%,而驱虫斑鸠菊注射液治疗组与NB-UVB治疗组分别为36.4%、28.3%;治疗3个疗程后有效率分别为75.6%、51.5%、31.4%。结论 NB-UVB联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及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白癜风能够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患者治疗NB-UVB时间。NB-UVB联合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及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白癜风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放射剂量,减轻放射对患者的伤害,缩短治疗周期和紫外线照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中波紫外线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转移因子胶囊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步评价维吾尔药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对稳定性白癜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麦麦提尼亚孜.阿布都克热木 阿依努尔.阿部都热依木 +2 位作者 伊合帕尔.木拉提 阿提坎木.瓦合甫 阿依吐尔孙.胡拉木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本研究后期为维医理论体系和临床用药经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开放、病例观察的方法,对实验组进行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结果:总观察病例数54例,住院天数35.53±4.28,其中痊愈4例(7.4%),显效32例(5... 目的:通过本研究后期为维医理论体系和临床用药经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开放、病例观察的方法,对实验组进行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结果:总观察病例数54例,住院天数35.53±4.28,其中痊愈4例(7.4%),显效32例(59.3%),32例(59.3%),无效0,总有效率100%;治疗后复色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WBC、RBC、Hb、PLT、AST、BUN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LT和Cr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无临床意义;结论:统计结果得知未使用成熟剂和清除剂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疗效确切并且明显缩短疗程,但该方法所收集的病例数甚少只初步可以判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尚未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维吾尔药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致变态反应6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热孜万古丽.乌买尔 塔依尔江.吐尔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4期35-35,共1页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卡理孜然注射液)是几十年以来广泛用于治疗白癜风的维吾尔医经典方剂之一。它具有调节异常黏液质,活血着色,增加黑色素细胞的功能。以前虽然发现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过敏体质人群的不断增多...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卡理孜然注射液)是几十年以来广泛用于治疗白癜风的维吾尔医经典方剂之一。它具有调节异常黏液质,活血着色,增加黑色素细胞的功能。以前虽然发现驱虫斑鸠菊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过敏体质人群的不断增多,对此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不断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注射液对正常小鼠血清铜、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曹丽蒙 李红健 +3 位作者 尚靖 于鲁海 孙力 徐建国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711-712,共2页
目的 :研究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注射液对正常小鼠血清铜、锌含量的影响。方法 :取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B、C、C′按急性毒性试验量的1/10、1/30、1/50给予不同组小鼠腹腔连续注射7天 ,取血测定铜、锌含量。结果 :不同组小鼠血... 目的 :研究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注射液对正常小鼠血清铜、锌含量的影响。方法 :取驱虫斑鸠菊不同提取物组分B、C、C′按急性毒性试验量的1/10、1/30、1/50给予不同组小鼠腹腔连续注射7天 ,取血测定铜、锌含量。结果 :不同组小鼠血清铜、锌水平不同 (P<0.05)。结论 :不同提取物组分注射液对正常小鼠血清中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小鼠 维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诱导黑色素积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林 张晏源 +3 位作者 王程 黄思露 王晓琴 张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6-1619,共14页
评价驱虫斑鸠菊注射液(VAI)促黑色素积累的效应机制。建立丙基硫氧嘧啶(PTU)体内脱色素斑马鱼模型,结合B16F10细胞体外模型评价VAI诱导黑色素积累效应。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VAI化学成分,采取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VAI的潜在靶点与通... 评价驱虫斑鸠菊注射液(VAI)促黑色素积累的效应机制。建立丙基硫氧嘧啶(PTU)体内脱色素斑马鱼模型,结合B16F10细胞体外模型评价VAI诱导黑色素积累效应。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VAI化学成分,采取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VAI的潜在靶点与通路,建立“VAI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基于拓扑学特征筛选药效分子。分子对接验证药效分子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结果显示VAI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B16F10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且能恢复上述斑马鱼模型体内黑色素。从VAI中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其中有黄酮类(15/56)、萜类(10/56)、酚酸类(9/56)、脂肪酸类(9/56)、甾体类(6/56)和其他(7/56)。网络药理学手段分析筛选出芹菜素、金圣草黄素、丁香脂素、紫铆花素4个潜在质量标志物,涉及61个靶点和65条通路,分子对接验证了其与TYR、NFE2L2、CASP3、MAPK1、MAPK8、MAPK14结合并发现VAI能促进B16F10细胞内MITF、TYR、TYRP1、DCT等基因mRNA的表达。该文通过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技术确定了VAI抗白癜风的物质基础,优选出芹菜素、金圣草黄素、丁香脂素、紫铆花素为其质量标志物,验证了其促黑色素生成的药效和内在机制,为质量控制和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质量标志物 网络药理学 UPLC-Q-TOF-MS 黑色素生成
原文传递
驱虫斑鸠菊点状皮下注射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恭韶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点状皮下注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驱虫斑鸠菊点状...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点状皮下注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驱虫斑鸠菊点状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4%,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驱虫斑鸠菊点状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点状皮下注射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医药:大漠天山的奉献
15
作者 张先国 《中国民族》 1998年第10期54-54,共1页
在全球四大长寿区之一的新疆,维吾尔医药在民间至今广泛流传。这种在雪山、沙漠、草原、绿洲诞生的医药作为祖国医学中的奇葩,正放射着独特的光耀,并将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带来福音。悠久的历史,神秘的传承千百年来,神秘的维吾尔族传... 在全球四大长寿区之一的新疆,维吾尔医药在民间至今广泛流传。这种在雪山、沙漠、草原、绿洲诞生的医药作为祖国医学中的奇葩,正放射着独特的光耀,并将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带来福音。悠久的历史,神秘的传承千百年来,神秘的维吾尔族传统医药一直维护着各族群众的健康。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医药 维药 爱维心口服液 祖卡木冲剂 维医 天山 白癫风 传统医药 平喘冲剂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