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能力的三种重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1
作者 朱怀江 罗健辉 +2 位作者 杨静波 熊春明 司化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5,共4页
根据三次采油的特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HAP)的相互作用以及HAP的吸附和临界缔合浓度对HAP驱油能力的影响。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均能使HAP溶液粘度大幅度降低。原油的活性组分可... 根据三次采油的特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HAP)的相互作用以及HAP的吸附和临界缔合浓度对HAP驱油能力的影响。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均能使HAP溶液粘度大幅度降低。原油的活性组分可生成上述物质,油田水处理也可能引入微量表面活性剂,所以这些影响因素不可忽略。HAP的结构特征使其在岩石矿物表面的吸附量约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1.7倍。根据HAP的缔合特性要求,其驱油体系的有效浓度须高于缔合浓度,以保证足够的驱油能力。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大大增加了HAP增粘体系在油田应用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表观粘度 吸附量 驱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驱油能力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曲景奎 朱友益 +2 位作者 隋智慧 周桂英 张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研究了所合成的各种结构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单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不同碱质量分数情况下对大庆四厂油 /水界面张力情况。结果表明 :对同一碳链长度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带甲基的比带乙基、异丙基和苯环上不带取代基的烷基苯磺酸盐降低界面... 研究了所合成的各种结构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单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不同碱质量分数情况下对大庆四厂油 /水界面张力情况。结果表明 :对同一碳链长度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带甲基的比带乙基、异丙基和苯环上不带取代基的烷基苯磺酸盐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强 ;同样结构的十六碳链长的烷基苯磺酸盐又较其他碳链长度的烷基苯磺酸盐效果更优 ;长、短碳链的带甲基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按一定比例复配 ,协同效应显著 ;与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后 ,体系的驱油能力、抗稀释性和抗Ca2 +、Mg2 +能力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烷基苯磺酸盐 界面张力 复配 田化学剂 三元复合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 驱油能力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羧酸盐驱油剂ZY5在高温高盐高钙镁条件下的界面活性与岩心驱油能力 被引量:8
3
作者 江建林 陈秋芬 +4 位作者 陈锋 郭东方 李雪峰 郭京华 何隆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天然羧酸盐驱油剂ZY5是以天然混合羧酸盐为主、复配以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得到的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研究了ZY5在高温、高盐、高钙镁条件下的界面张力及岩心驱油能力。结果表明 :ZY5可抗盐达 1.5×10 5mg/L ,同时抗钙离子 5... 天然羧酸盐驱油剂ZY5是以天然混合羧酸盐为主、复配以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得到的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研究了ZY5在高温、高盐、高钙镁条件下的界面张力及岩心驱油能力。结果表明 :ZY5可抗盐达 1.5×10 5mg/L ,同时抗钙离子 5 0 0 0mg/L ,抗镁离子 70 0mg/L ,40— 70℃时界面活性优异 ,界面张力保持 10 -3 mN/m ,70— 10 5℃时界面活性良好 ,界面张力保持 10 -2 mN/m ,在 70℃密闭老化 6 36小时后可基本保持界面活性 ,在高盐高钙条件下对模拟油有较强的增溶能力 ;在 14块天然岩心上进行的 5组驱油实验中 ,ZY5使高含水 (>95 % )岩心的采收率平均提高 1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混合羧酸盐 复配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岩心驱油能力 高温高盐高钙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驱油能力研究
4
作者 曲景奎 朱友益 隋智丰厚 《日用化学工业信息》 2003年第8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 驱油能力 复配体系 碳链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聚合物TS-45流变性及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欧阳坚 孙广华 +2 位作者 王贵江 朱卓岩 王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0-332,327,共4页
在45℃(大庆主力油藏温度)下,以超高分子量(2 8×107)HPAM为对比,实验考察了耐温抗盐聚合物TS 45溶液的流变性能和驱油能力。TS 45为丙烯酰胺、强极性(含—SO3H)支链单体及少量疏水缔合单体的共聚物。实验聚合物溶液含盐(NaCl)5g/L... 在45℃(大庆主力油藏温度)下,以超高分子量(2 8×107)HPAM为对比,实验考察了耐温抗盐聚合物TS 45溶液的流变性能和驱油能力。TS 45为丙烯酰胺、强极性(含—SO3H)支链单体及少量疏水缔合单体的共聚物。实验聚合物溶液含盐(NaCl)5g/L,含聚合物1g/L。两种聚合物溶液在0 02~600s-1范围均为假塑性流体,TS 45溶液的粘度大于HPAM溶液。溶液的G′和G″随振荡频率增加(0 1~50Hz)而增大;TS 45的G′(和G″)大于HPAM的相应值;G′和G″曲线的交点,TS 45为0 1Hz,此时G′=G″=0 078Pa,HPAM为0 147Hz,此时G′=G″=0 0088Pa,表明TS 45溶液的弹性大于HPAM溶液。与NaCl浓度1g/L的聚合物溶液相比,实验溶液的G′和G″均下降,在2 81Hz下的保留率对于TS 45分别为48 2%和38 3%,对于HPAM分别为24 1%和17 2%,说明TS 45的耐盐性较好。TS 45在岩心中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38 6和9 6)大于HPAM的相应值(25 4和5 7)。在岩心驱油实验中,注入0 38PV聚合物溶液提高采收率的幅度,1g/L的TS 45污水溶液、HPAM清水和污水溶液分别为12 6%、10 5%、8 9%,0 8g/L的TS 45污水溶液为10 7%;在注入量0 2~2 0PV范围内提高采收率的幅度,1g/L的TS 45污水溶液恒大于HPAM污水溶液。图6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盐聚合物 效率 耐温 聚合物溶液 HPAM NaCl浓度 残余阻力系数 超高分子量 假塑性流体 水溶液 藏温度 驱油能力 流变性能 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 含聚合物 振荡频率 实验 采收率 共聚物 保留率 耐盐性 系数和 注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坨11区块泡沫驱油的室内研究与现场实践 被引量:14
6
作者 寇永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胜利油田坨11区块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油藏地温~60℃,平均渗透率~1.5 μm2,地层水矿化度12.4 g/L,含Ca2++M2+580 mg/L.筛选出了发泡剂DP-4,其5 g/L溶液形成的氮气泡沫表现粘度μa=789.5 mPa·s,阻力系数FR=1579,残余... 胜利油田坨11区块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油藏地温~60℃,平均渗透率~1.5 μm2,地层水矿化度12.4 g/L,含Ca2++M2+580 mg/L.筛选出了发泡剂DP-4,其5 g/L溶液形成的氮气泡沫表现粘度μa=789.5 mPa·s,阻力系数FR=1579,残余阻力系数FRR=186,加入聚合物HPAM(0.5~2.5 g/L)对μa和FR影响不大,但使FRR急剧增至488.5~737.0.气液比为1:1和2:1时聚合物复合氮气泡沫的FR均在1500以上,表明该泡沫体系有强封堵能力;FR随渗透率增大(0.7~10μm2)由1100增至4200,表明该泡沫体系的封堵具有渗透率选择性.在油饱和人造岩心上,在水驱之后注入DP-4/HPAM氮气泡沫使采收率由54%提高至79%.在坨11北区1口油井注入DP-4/HPAM(10~5/2.0~1.8 g/L)氮气泡沫,气液比1:1,共注入地面氮气6.044×105m3,DP-434.75 t,HPAM 1.1t,周围4口同层位油井平均含水由71.5%降至44.7%,15个月增产油12072 t,减产水6445m3,且仍处于增产有效期.图4表2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泡沫 聚合物稳定泡沫 氮气泡沫 配方研究 封堵能力 驱油能力 泡沫 高含水 胜利坨11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在低渗透油层中的适应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剑 张立娟 +2 位作者 高伟栋 岳湘安 王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3,共3页
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性和驱油能力是评价聚合物驱在油藏适应性方面的重要内容。通过室内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流动实验,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0×10~4和800×10~4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低渗透岩心中的注入性和驱油能力,并在... 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性和驱油能力是评价聚合物驱在油藏适应性方面的重要内容。通过室内不同渗透率岩心的流动实验,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0×10~4和800×10~4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低渗透岩心中的注入性和驱油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在低渗透油层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700和1 200mg/L的聚合物溶液能够注入到渗透率大于30×10^(-3)μm^2的岩心中,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浓度越低,越易注入;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0×10~4的聚合物溶液在岩心下部的驱油能力较差。综合比较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性和驱油能力,对于渗透率为10×10^(-3)~50×10^(-3)μm^2的低渗透油藏,建议选择相对分子质量为800×10~4、质量浓度为700mg/L的聚合物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注入性 低渗透 阻力系数 驱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调驱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罗宪波 蒲万芬 +1 位作者 武海燕 赵金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用两种非均质填砂模型考察了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调驱效果。实验温度60℃;LPS由HPAM(300mg/L)、10%AlCit(37 5mg/L)、稳定剂(55mg/L)、矿化度1×105mg/L、含Ca2+800mg/L、含Mg2+200mg/L的标准盐水配成,在60℃反应3天后使用,粘度为... 用两种非均质填砂模型考察了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调驱效果。实验温度60℃;LPS由HPAM(300mg/L)、10%AlCit(37 5mg/L)、稳定剂(55mg/L)、矿化度1×105mg/L、含Ca2+800mg/L、含Mg2+200mg/L的标准盐水配成,在60℃反应3天后使用,粘度为2 35mPa·s(60℃,45s-1)注入量0 5PV;模拟原油60℃粘度12 4mPa·s。并联双岩心组调驱实验结果表明,岩心组渗透率级差较大时(14 9对5 74),进入低渗岩心的LPS比例较大(16%对2%),岩心组采收率提高幅度也较大(28 5%对21 0%)。仿五点井网井组(一注四采)平面非均质模型中渗透率递增的4个区域及全模型的水驱采收率分别为0%、1 77%、11 70%、15 60%及32 62%,注入0 5PVLPS后的采收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 77%、2 34%、4 11%、6 03%及14 25%,即水驱采收率较高的区域注LPS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较大。调驱实验显示,LPS既具有深部调剖作用,又具有一定的驱油能力。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实验研究 多孔介质 采收率 LPS Mg^2+ 非均质模型 实验温度 低渗岩心 五点井网 深部调剖 驱油能力 渗透率 稳定剂 矿化度 注入量 幅度 粘度 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聚两相驱地面工艺适应性
9
作者 于敏 刘春芹 具海啸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工艺适应性 两相 聚合物 地面 大面积推广 大庆 驱油能力 采收率 扩散性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7,共1页
通过聚合物及泡沫在石英砂模型中形成的封堵能力比较、聚合物与泡沫体系驱油能力比较及聚合物驱后泡沫驱油试验,证明泡沫驱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封堵调剖能力,并且在油藏中能够选择性封堵高渗层,对聚合物驱后未能波及的低渗层具有... 通过聚合物及泡沫在石英砂模型中形成的封堵能力比较、聚合物与泡沫体系驱油能力比较及聚合物驱后泡沫驱油试验,证明泡沫驱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封堵调剖能力,并且在油藏中能够选择性封堵高渗层,对聚合物驱后未能波及的低渗层具有良好的驱油能力,是聚合物驱后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试验可以看出,泡沫体系的阻力因子是聚合物的数倍以上。表观粘度大,具有较强的封堵调剖能力,其注采压差明显高于同浓度聚合物溶液。试验证明,聚合物驱后单一聚合物的二次注入效果较差,经济风险大,而强化泡沫的多次注入效果良好,累计段塞达到1PV时提高采收率高达34%;在聚合物驱后残余油含量较低且剩余油分布不均匀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幅度达10%,特别是对于低渗层提高采收率的能力明显优于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技术 聚合物 泡沫 提高原采收率 封堵能力 试验 驱油能力 泡沫体系 选择性封堵 聚合物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蓄能压裂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王进涛 罗志锋 +1 位作者 包敏新 陈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096-0100,共5页
为解决低能储层常规压裂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补充不充足等问题,室内实验优选了一种具有驱油效果的前置蓄能压裂液体系,并对其表界面张力、润湿性能、伤害性能、驱油能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VBL-8降低... 为解决低能储层常规压裂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补充不充足等问题,室内实验优选了一种具有驱油效果的前置蓄能压裂液体系,并对其表界面张力、润湿性能、伤害性能、驱油能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VBL-8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最好,当浓度为0.4%时界面张力可低至0.0031mN/m。蓄能压裂液表面张力24.4mN/m、界面张力0.0152mN/m,利于渗吸驱油、压后返排;蓄能压裂液与岩石之间接触角改变率-43.9%,对岩心渗透率损害率为仅13.1%;不同渗透率下,蓄能压裂液较蒸馏水渗吸采出程度的提高幅度为6.2%-8.8%、驱替采出程度的提高幅度为8.2%-10.1%。现场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前置蓄能压裂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提液增油效果,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蓄能压裂 表界面张力 润湿性能 伤害性能 驱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参数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雷光伦 程明明 +2 位作者 高雪梅 刘建英 杨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87-291,共5页
从三叠系长6油藏产出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驱油能力的优势菌株G1-1,并对其进行了驱油能力测试。研究了注入参数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通过岩心模拟驱油实验优选出最佳微生物注入段塞为0.3~0.45PV,最佳注入速度为现场水驱速度0.4... 从三叠系长6油藏产出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驱油能力的优势菌株G1-1,并对其进行了驱油能力测试。研究了注入参数对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影响,通过岩心模拟驱油实验优选出最佳微生物注入段塞为0.3~0.45PV,最佳注入速度为现场水驱速度0.48m/d。采用分段塞注入增油效果最佳,采收率增值可达15.24%。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用菌种与油层有良好配伍性,控水稳油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采收率 注入参数 驱油能力 岩心流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亲水基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童身毅 金晓岚 程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12-14,共3页
通过化学接枝反应,在水解型聚丙烯酰胺的大分子上引入少量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的聚乙二醇亲水基团支链,得到一种主链和支链都具有亲水性,但两者间又产生微观相分离的新型亲水改性接枝共聚物(HPAA-g-PEO)。改性聚丙烯酰胺流变性能的测定... 通过化学接枝反应,在水解型聚丙烯酰胺的大分子上引入少量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的聚乙二醇亲水基团支链,得到一种主链和支链都具有亲水性,但两者间又产生微观相分离的新型亲水改性接枝共聚物(HPAA-g-PEO)。改性聚丙烯酰胺流变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其抗盐、抗剪切等性能有明显提高,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驱油用增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共聚合反应 聚丙烯酰胺 增稠剂 聚乙二醇 粘度 驱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的研制与生产获得实质性进展
14
《试采技术》 2009年第3期18-18,共1页
大庆油田二类油藏(渗透率以100×10^-3 -300×10^-3um^2为主)储量非常可观,已经成为下一步稳产攻关的方向。作为大庆油田二类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聚合物驱的关键是必须保证聚合物在二类油藏的注入性,并保持较高... 大庆油田二类油藏(渗透率以100×10^-3 -300×10^-3um^2为主)储量非常可观,已经成为下一步稳产攻关的方向。作为大庆油田二类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之一,聚合物驱的关键是必须保证聚合物在二类油藏的注入性,并保持较高的驱油能力。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所提出了树枝状梳形侧链单体和树枝状梳形聚合物分子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中国石勘探开发研究院 梳形聚合物 生产 大庆 驱油能力 分子设计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