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马嵬事变 |
陈磊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2
|
杜甫咏贵妃诗的政治内涵——兼论中晚唐的马嵬诗 |
贺严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3
|
杨贵妃马嵬还魂之谜 |
冯汉镛
|
《文史杂志》
|
1995 |
1
|
|
4
|
从杨贵妃之死看《梧桐雨》《长生殿》的不同 |
龙明明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3 |
4
|
|
5
|
幻境与长恨——论《长恨歌》的情节和主题 |
王昑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2
|
|
6
|
杨贵妃参与国政的史实与影响 |
张思恩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7
|
杜诗管窥(卷九) |
郑文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8
|
重评高力士 |
葛承雍
|
《人文杂志》
|
1984 |
0 |
|
9
|
娇姿艳质化为土 此恨长在无消期——由杨玉环的形象看《长恨歌》的主题 |
朱安义
|
《昭通学院学报》
|
1989 |
0 |
|
10
|
杨贵妃生死之谜 |
|
《大观周刊》
|
2006 |
0 |
|
11
|
浅谈白居易《长恨歌》的价值 |
王海花
|
《新课程学习》
|
2015 |
0 |
|
12
|
民族地区高师古文教学形象思维探索(二)——以诗歌教学为例 |
宋丹
潘冬
廖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0 |
|
13
|
谈《长生殿》中的忏悔精神 |
李振中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