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在糖尿病小鼠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媚 陈丝秦 +3 位作者 梁雪 占玉 刘志华 杨彬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9-828,共10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肠屏障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20只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15);将采用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饮食构建T2DM小鼠模型的实验组,随机分为T2DM组、T2DM+PRMT1抑制剂AMI-1(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 1)组和T2DM+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v)组,每组5只。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HG;50 mmol/L葡萄糖)组、HG+AMI-1组和HG+Resv组。采用PRMT1小干扰RNA(PRMT1-siRNA)和正常对照siRNA(non-targeting siRNA,NT-siRNA)转染NCM-460细胞后,HG处理48 h,分为NT-siRNA组、NT-siRNA+HG组、PRMT1-siRNA组和PRMT1-siRNA+HG组。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测定试剂盒(COD-PAP法和GPO-PAP法)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检测试剂盒(微板法)检测血清TC、TG和HDL-C水平;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法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和NCM-460细胞PRMT1、SIRT1、PGC-1α、ZO-1(zonula occludens-1)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模型小鼠血清葡萄糖、TG和T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血清FITC-葡聚糖水平升高,结肠组织中PRMT1蛋白表达升高,SIRT1和PGC-1α及ZO-1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T2DM组模型小鼠相比,T2DM+AMI-1和T2DM+Resv组中小鼠的结肠长度均增加,血清FITC-葡聚糖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PRMT1蛋白表达降低,ZO-1、occludin和SIRT1及PGC-1α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HG处理后NCM-460细胞中PRMT1蛋白表达升高,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HG组相比,HG+AMI-1组和HG+Resv组细胞中PRMT1蛋白表达降低,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T-siRNA组相比,NT-siRNA+HG组NCM-460细胞的PRMT1蛋白表达上升,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PRMT1-siRNA组相比,PRMT1-siRNA+HG组的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并未发生改变。结论:PRMT1可能通过抑制SIRT1/PGC-1α信号通路损伤T2DM小鼠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质甲基转移1 SIRT1/PGC-1α信号通路 肠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
2
作者 薛恩达 张明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2期290-291,共2页
目的:检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结肠狭窄段(HD组)及正常结肠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D发病机制。方法:20例HD组标本取自狭窄肠段(无神经节细胞肠段),20例对照组标本取自正常肠段组织。通过Weste... 目的:检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结肠狭窄段(HD组)及正常结肠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D发病机制。方法:20例HD组标本取自狭窄肠段(无神经节细胞肠段),20例对照组标本取自正常肠段组织。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分析肠段PRMT1蛋白表达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PRMT1在结肠各层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对照组粘膜下层与肌间神经丛PRMT1显著表达,HD组没有PRMT1的明显表达(p<0.05),结论:结肠组织PRMT1表达量减少可能导致HD发生;PRMT1作为一种标志物来诊断HD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甲基转移1 先天性巨结肠 蛋白印迹实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和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 徐凤霞 +4 位作者 段玮 曾海珠 刘倩倩 王玉芳 刘兴晖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578-582,694,共6页
目的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NSCLC,在手术... 目的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NSCLC,在手术中切除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大于5cm)即为NSCLC组和癌旁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RMT5和PD-L1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PRMT5和PD-L1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相比,NSCLC组PRMT5和PD-L1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PRMT5和PD-L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对NSCLC患者进行3年时间的随访,PRMT5和PD-L1阳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MT5和PD-L1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PRMT5和PD-L1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密切关系,对NSCL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质甲基转移5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通过IGF-1信号通路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研究
4
作者 郭倩 卿佳 +7 位作者 陆大壮 王叙 李扬 张慧 张应飞 刘云松 周永胜 张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6-1417,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是否调控hBMSCs成脂分化,进而探索相应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定量反转录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BMSCs成脂分化过...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7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是否调控hBMSCs成脂分化,进而探索相应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定量反转录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B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PRMT7的变化;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PRMT7稳定敲低细胞系构建成功。进行油红O染色和定量分析,以及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稳定敲低细胞系成脂分化水平的变化;通过裸鼠体内异位成脂实验,油红O染色检测PRMT7稳定敲低细胞系体内异位成脂的效果;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证明PRMT7稳定过表达细胞系构建成功。进行油红O染色和定量分析以及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稳定过表达细胞系成脂分化水平的变化;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低PRMT7和过表达PRMT7的细胞中IGF-1表达水平的变化。在PRMT7稳定敲低细胞系中转染siIGF-1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GF-1的表达水平验证敲低效率。通过油红O染色和定量分析,qRT-PCR实验检测转染siIGF-1的敲低组hBMSCs成脂分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本文发现:在hBMSCs成脂过程中,PRMT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敲低PRMT7后hB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增强(P<0.001);敲低PRMT7后hBMSCs的体内异位成脂分化能力增强;过表达PRMT7后hB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减弱(P<0.01);PRMT7敲低后IGF-1表达水平增加(P<0.0001);PRMT7过表达后IGF-1表达水平降低(P<0.0001);转染siIGF-1后,各细胞系IGF-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敲低组转染siIGF-1后成脂分化能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细胞水平和裸鼠皮下移植实验发现PRMT7显著抑制hBMSCs成脂分化,机制研究发现PRMT7对hBMSCs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依赖IGF-1信号通路。上述研究表明,PRMT7可能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潜在分子靶点,为PRMT7和hBMSCs应用于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7 成脂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IGF-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景惠 王丽 +3 位作者 卫浩亮 李京凯 张宝来 杨孝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182-4187,共6页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是主要的Ⅰ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催化一甲基化和不对称二甲基化,其底物被甲基化后参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PRMT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是主要的Ⅰ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催化一甲基化和不对称二甲基化,其底物被甲基化后参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PRMT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调控人类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揭示PRMT1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或靶点。本文对PRMT1的结构、底物、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PRMT1相关肿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甲基转移1 肿瘤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在慢性肝病及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颜方芷 张新 谢渭芬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78-282,共5页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属于Ⅰ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参与调控肝脏免疫、糖脂代谢、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PRMT1的活性与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的病程相关,是慢性肝病(CLD)的潜在治疗靶点。近年...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属于Ⅰ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参与调控肝脏免疫、糖脂代谢、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PRMT1的活性与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的病程相关,是慢性肝病(CLD)的潜在治疗靶点。近年来,多种靶向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PRMT1抑制剂相继问世,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文就PRMT1在CLD及肝癌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甲基转移1 慢性肝病 原发性肝癌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1通过下调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表达抑制肝细胞癌生长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小军 陈金晖 张岚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1(AMI-1)通过抑制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7402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含有AMI-1(终浓度0.6,1.2,2.4 mmol·L^(-1))的培养基培养SMMC-7721和BEL-7402细胞后,CCK-...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1(AMI-1)通过抑制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7402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含有AMI-1(终浓度0.6,1.2,2.4 mmol·L^(-1))的培养基培养SMMC-7721和BEL-7402细胞后,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率;菌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菌落形成情况;裸鼠模型肿瘤形成实验评估体内肿瘤生长;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结果:与人正常肝细胞系LO2相比,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7402中RPMT5、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AMI-1处理组细胞增殖率、集落形成数量、肿瘤体积、肿瘤重量均显著降低,G0/G1期DNA含量均显著增加,RPMT5、eIF4E、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AMI-1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1可能通过抑制PRMT5和eIF4E的表达,引起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7402体内和体外生长,发挥抗肿瘤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基转移抑制剂1 蛋白质甲基转移5 真核起始因子4E 肿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抑制剂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照宏 杨娜 +1 位作者 孔博 唐伟方 《药物资讯》 2022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精氨酸甲基化是哺乳动物体内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 PRMTs)负责催化调控。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 (PRMT1)是PRMTs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并参与了细胞... 精氨酸甲基化是哺乳动物体内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 PRMTs)负责催化调控。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 (PRMT1)是PRMTs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并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转录调节、RNA代谢、DNA损伤修复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过程。PRMT1的失调和异常通常会导致包括炎症、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通过抑制PRMT1能够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PRMT1在癌症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为以PRMT1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甲基转移 PRMT1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通过上调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的表达水平引起对氧磷酶2的精氨酸甲基化修饰
9
作者 杨万勇 马丽 +1 位作者 任家骏 杨旭东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434-440,共7页
目的验证质谱筛选的结果,确定对氧磷酶2(PON2)是否为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的底物蛋白。方法用白细胞介素-4(IL-4)刺激A549细胞后,用免疫沉淀法捕获发生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化修饰的蛋白,用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捕获的... 目的验证质谱筛选的结果,确定对氧磷酶2(PON2)是否为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的底物蛋白。方法用白细胞介素-4(IL-4)刺激A549细胞后,用免疫沉淀法捕获发生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化修饰的蛋白,用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捕获的蛋白,通过银染显示差异性条带,质谱分析差异性条带中的蛋白种类。用免疫沉淀检验PON2的甲基化修饰状态。检测PON2和PRMT1对IL-4表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用免疫共沉淀检测PON2和PRMT1的相互作用,并在MS203抑制Ⅰ型PRMT后检测PON2的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变化。诱导小鼠哮喘模型,检测PON2表达的组织细胞类型,以及肺组织中PON2和PRMT1的表达水平。结果(1)质谱分析显示在IL-4处理的A549细胞中检出311个差异显示的蛋白,PON2为其中之一。(2)免疫沉淀显示,IL-4可促进A549细胞中PON2发生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化修饰,但IL-4刺激对PON2的表达水平无影响。(3)PON2与PRMT1有相互作用,IL-4可促进PON2与PRMT1结合,抑制Ⅰ型PRMT活性可以削弱IL-4对PON2发生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化修饰的促进作用。(4)PON2主要在小鼠气道上皮表达,且PON2的表达水平在对照组与哮喘组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2为PRMT1的底物蛋白。IL-4可以促进PON2发生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化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皮细胞 IL-4 蛋白质甲基转移1 对氧磷2 甲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短发夹RNA质粒体外RNA干扰及对Hcy、ADMA的影响
10
作者 方雅琴 邱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8期969-970,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短发夹RNA质粒(pPRMT1-shRNA)在体外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PR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用pPRMT1-shRNA1、pPRMT1-shR-NA2阳性质粒、阴性对照pH... 目的探讨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短发夹RNA质粒(pPRMT1-shRNA)在体外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PR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用pPRMT1-shRNA1、pPRMT1-shR-NA2阳性质粒、阴性对照pHK质粒转染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转染12h、24h后分别收集各组细胞及细胞培养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各组PRMT1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Hcy及AD-MA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质粒组的PRMT1基因mRNA表达、Hcy、ADM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MT1-shRNA两组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质粒组比较PRMT1基因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Hcy、ADMA水平明显下降(P<0.01);pPRMT1-shRNA1组比pPRMT1-shRNA2转染组、两组2 4h比1 2hPRMT1基因mRNA表达受抑更显著(P<0.05),Hcy、ADMA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随着PRMT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Hcy、ADMA水平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蛋白甲基转移1 基因干扰 同型半胱 非对称性二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上调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振东 贾俊琴 +2 位作者 张旋 王庸晋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13-261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的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的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ADMA(0,3.75,7.5,15,or30μmol/L)对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作用不同时间(6、12、24h)后,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ACAT-1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ADMA在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ACAT-1可能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二甲基 单核细胞THP-1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酰基辅A 胆固醇酰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共激活剂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璐 王家浩 +1 位作者 刘菊香 权金星 《中国医药》 2023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血清共激活剂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T_(2)DM患者185例,将合并NAFLD的患者纳入NAFLD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血清共激活剂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T_(2)DM患者185例,将合并NAFLD的患者纳入NAFLD组(93例)、未合并的患者纳入非NAFLD组(92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群91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受试者血清CARM1、生化指标水平等。通过腹部超声定量分析测定NAFLD组患者肝脏脂肪含量(LFC)。分析T_(2)DM患者血清CARM1水平与NAFLD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非NAFLD组和NAFLD组血清CARM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0±1.6)、(3.4±1.7)、(7.0±4.2)μg/L](P<0.00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是CARM1的独立影响因子(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AFLD组LFC与CARM1呈正相关(P<0.05)。卡方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血清CARM1水平升高NAFLD患病率呈线性递增趋势(Z=70.070,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后,血清CARM1水平与T_(2)DM患者发生NAFLD相关,比值比=1.400,95%置信区间:1.185~1.653,P<0.001;影响T_(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CARM1。由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CARM1组成风险评估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NAFLD患病结果一致(P=0.693)。与ZJU指数(曲线下面积为0.858)相比,该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55)对T_(2)DM患者发生NAFLD风险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结论T_(2)DM患者血清CARM1水平显著升高,且其水平与NAFLD相关。CARM1、体重指数、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组成的风险评估模型可用于评估T_(2)DM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性脂肪性肝病 共激活剂相关的甲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天龙 杨启英 +1 位作者 杨世闻 宋小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中CARM1的表达情况。将CARM1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C...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中CARM1的表达情况。将CARM1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CARM1(shCARM1)、Notch同源物2(shNotch2)的shRNA序列或阴性对照shRNA(shNC)转染到肺癌细胞中。分别通过CCK⁃8试验、Transwell试验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利用RIP⁃PCR和MeRIP⁃qPCR分析探讨了CARM1的作用机制。采用经典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处理肺癌细胞以确定CARM1是否能影响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结果与人正常气道上皮细胞HBE4相比,CARM1在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显著上调(P<0.05)。与Vector组相比,CARM1过表达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0.001),而shCARM1组HCC82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shNC组(P<0.001)。MeRIP⁃qPCR分析显示当CARM1过表达时Notch2 mRNA的m6A丰度显著增加(P<0.05)。RIP分析显示CARM1过表达显著促进CARM1和Notch2 mRNA之间的结合(P<0.05)。Notch2敲低减弱了CARM1上调的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01)。结论CARM1在肺癌中显著升高,并通过激活Notch2发挥其致癌功能。此外,CARM1可以通过稳定Notch2使肺癌细胞对铁死亡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1 铁死亡 肺癌细胞 Notch同源物2 恶性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κB在哮喘豚鼠中的表达变化
14
作者 王翠莲 楚东岭 +2 位作者 傅恩清 金发光 程瑾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820-821,824,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κB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哮喘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及肺组织精氨酸甲基... 目的:探讨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κB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哮喘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及肺组织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NF-κB(P6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B(P65)在对照组和哮喘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成纤维细胞胞核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CARM1和NF-κB(P6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CARM1和NF-κB(P65)在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κB到相关位点激活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从而诱发哮喘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甲基转移1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介导运动改善骨骼肌萎缩的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黄嵩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7-492,共6页
骨骼肌萎缩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也是造成诸如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运动干预是改善骨骼肌萎缩的有效手段,最新研究发现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作为运动敏感型蛋白... 骨骼肌萎缩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也是造成诸如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运动干预是改善骨骼肌萎缩的有效手段,最新研究发现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作为运动敏感型蛋白,通过发挥其转录共激活和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的双重作用,可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以改善骨骼肌萎缩。因此,全面了解PRMT1在运动改善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未来以PRMT1为靶点开发治疗肌萎缩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肌萎缩 甲基转移 PRMT1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心欣 顾忠民 陈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6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CARM-1)、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 目的:观察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CARM-1)、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探讨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脓毒症肺损伤机制。方法:选取48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肺损伤组(CLP组)、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组(F.U.36组),每组16只,于术后24、48 h分别检测HMGB1、PCT浓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RM-1、NF-κB表达,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CLP组术后48 h死亡2只,F.U.36组术后48 h死亡1只,Sham组无死亡;CLP、F.U.36组术后24、48 h时的PCT、HMGB1及CARM-1、NF-κB浓度均高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U.36组术后24、48 h时的PCT、HMGB1及CARM-1、NF-κB浓度均显著低于CL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CLP组和F.U.36组可见肺损伤,CLP组较F.U.36组损伤明显。结论: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可降低脓毒症肺损伤时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肺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活草分枝杆菌 脓毒症 肺损伤 甲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1通过精氨酸甲基化作用修饰剪接因子SF2/ASF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荟 杜超豪 +1 位作者 鲍时来 郑胡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1,PRMT1)对剪接因子SF2/ASF(spli-cing factor 2/alternative splicing factor)的甲基化修饰位点。方法:构建SF2/ASF野生型和Arg93/97/109突变体质粒,在体外表达...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1,PRMT1)对剪接因子SF2/ASF(spli-cing factor 2/alternative splicing factor)的甲基化修饰位点。方法:构建SF2/ASF野生型和Arg93/97/109突变体质粒,在体外表达和纯化GST标签的PRMT1、SF2/ASF及其Arg突变体融合蛋白,以甲基化活性实验检测PRMT1对SF2/ASF的甲基化作用及其甲基化修饰位点,以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甲基化修饰对SF2/ASF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PRMT1对SF2/ASF有明显的甲基化修饰作用;当Arg93/97/109突变为赖氨酸后,PRMT1对SF2/ASF突变体的甲基化修饰程度明显降低,其中Arg97突变后SF2/ASF甲基化程度减弱最明显。甲基化修饰不影响SF2/ASF的亚细胞定位。结论:发现SF2/ASF是PRMT1新的底物蛋白,Arg93/97/109均为PRMT1的甲基化修饰位点,其中Arg97是主要修饰位点;PRMT1对于SF2/ASF的甲基化修饰并不改变后者细胞内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甲基转移1(PRMT1) SF2/ASF 甲基化作用 细胞内定位 选择性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1介导的EZH2甲基化通过靶向抑制SOCS3促进帕金森病发生和发展
18
作者 冯丹 刘韵 +6 位作者 左方娅 刘纷纷 郭修红 刘钰淇 陈兰兰 王玉洁 田锦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探究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通过调味增强子同源物2(EZH2)调控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介导的帕金森病(PD)机制。方法以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建立PD体外细胞模型。将小鼠多... 目的探究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通过调味增强子同源物2(EZH2)调控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介导的帕金森病(PD)机制。方法以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建立PD体外细胞模型。将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MPP^(+)+si-NC组、MPP^(+)+si-PRMT1组、MPP^(+)+si-PRMT1+oe-NC组、MPP^(+)+si-PRMT1+oe-EZH2组。观察各组细胞在细胞凋亡、细胞活力、EZH2在SOCS3启动子上的富集程度、PRMT1、EZH2、SOCS3、pT311-EZH2方面的表达。结果MPP^(+)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0.05)。MPP^(+)组EZH2在SOCS3启动子上的富集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RMT1及EZH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SOCS3及pT311-EZH2低于对照组。MPP^(+)+si-PRMT1组细胞凋亡率低于MPP^(+)+si-NC组(P<0.05),但细胞活力高于MPP^(+)+si-NC组(P<0.05)。MPP^(+)+si-PRMT1组EZH2在SOCS3启动子上的富集程度少于MPP^(+)+si-NC组,PRMT1及EZH2表达低于MPP^(+)+si-NC组(P<0.05),但SOCS3及pT311-EZH2表达高于MPP^(+)+si-NC组(P<0.05)。MPP^(+)+si-PRMT1+oe-EZH2组EZH2高于MPP^(+)+si-PRMT1+oe-NC组(P<0.05),而SOCS3低于MPP^(+)+si-PRMT1+oe-NC(P<0.05)。MPP^(+)+si-PRMT1+oe-EZH2组细胞凋亡率高于MPP^(+)+si-PRMT1+oe-NC组(P<0.05),但细胞活力低于MPP^(+)+si-PRMT1+oe-NC组(P<0.05)。结论PRMT1通过抑制EZH2蛋白T311残基磷酸化增强EZH2稳定性,进而下调SOCS3,引起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死亡,促进PD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 甲基转移1 调味增强子同源物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1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诱导的滋养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晓莉 吴凯 +5 位作者 张辉 王艳华 柴丽芬 杨晓玲 姜怡邓 张慧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诱导的胎盘滋养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L-NAME干预滋养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LC3BⅡ/Ⅰ和p62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MT1的表达水平;另外,干扰和过表达DNMT1后,...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诱导的胎盘滋养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L-NAME干预滋养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LC3BⅡ/Ⅰ和p62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MT1的表达水平;另外,干扰和过表达DNMT1后,检测LC3BⅡ/Ⅰ和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AME组LC3BⅡ/Ⅰ蛋白表达增加,而p62表达显著降低(P <0.05);且DNMT1表达降低(P <0.05)。另外,干扰DNMT1后,LC3BⅡ/Ⅰ蛋白表达升高,而p62降低(P <0.05);相反,过表达DNMT1后,LC3BⅡ/Ⅰ蛋白表达降低,而p62表达增加。结论 DNMT1能够抑制L-NAME诱导的胎盘滋养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1 N-硝基-L-甲酯 子痫前期 滋养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依赖的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翠莲 楚东岭 金发光 《国际呼吸杂志》 2008年第15期947-949,共3页
精氨酸甲基化参与信号转导、转录调控、染色质重塑和凋亡等多种细胞事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家族的新成员日益增多,目前已知有11个人类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可分成两型,Ⅰ... 精氨酸甲基化参与信号转导、转录调控、染色质重塑和凋亡等多种细胞事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家族的新成员日益增多,目前已知有11个人类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可分成两型,Ⅰ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催化生成单甲基精氨酸(MMA)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Ⅱ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生成MMA和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是一个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依赖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发挥启动子特异的募集NF-κB到染色质的调节因子功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可能主要通过增强募集NF-κB到相关位点激活NF-κB信号转导通路,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在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的基因转录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现在公认肺是NO的重要来源,在NO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肺也是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ADMA的重要来源。ADMA作为假的底物竞争性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阻止内源性NO生成。作为ADMA和NO的主要来源,肺可能在精氨酸-甲基化精氨酸-NO这个重要而精细的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1 核因子 Κ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