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多酚氧化酶的纯化、酶学性质及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德保 杨昭 +5 位作者 李芬芳 谭琳 李奕星 陈娇 郑晓燕 郑丽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30-335,共6页
多酚氧化酶(PPO)是引起香蕉酶促褐变的关键酶。在香蕉采后及加工过程中,PPO与香蕉的品质有重要关系。本文综述香蕉PPO的分离纯化、酶学性质以及活性抑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蕉加工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香蕉多酚氧化酶 纯化 特性 活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多酚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乐 韦家少 +2 位作者 吴炳孙 何鹏 吴敏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第12期30-31,共2页
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硝化势和硝化强度培养试验,研究了香蕉多酚(Banana Polyphenols,BP)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多酚对土壤硝化作用有着较好的抑制效果,能显著降低土壤硝化势和减少土壤硝态氮的产生,并能较长时间在土壤中... 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硝化势和硝化强度培养试验,研究了香蕉多酚(Banana Polyphenols,BP)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多酚对土壤硝化作用有着较好的抑制效果,能显著降低土壤硝化势和减少土壤硝态氮的产生,并能较长时间在土壤中保持较高水平的铵态氮和有效氮含量。对比发现,整个培养期间,香蕉多酚处理3(BP3)的硝化强度、氮损失量等与双氰胺(DCD)处理差异不显著,在硝化作用抑制效果方面也与DCD接近。该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多酚可以作为硝化抑制剂应用于氮素施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多酚 硝化势 硝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香蕉的多酚含量比较及其提取工艺优化
3
作者 王倩 王娟 +1 位作者 盛鸥 傅金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173,共6页
香蕉种质资源丰富,基因类型多样,鲜有对其多酚含量与品种关系的研究。文章以香蕉果肉为原材料,测定AAA、ABB和AAB基因型的17个品种香蕉的多酚含量,并考察其含量与品种之间的相关性;探究东莞大蕉(ABB)、中蕉8号(AAA)和美食蕉2号(AAB)在... 香蕉种质资源丰富,基因类型多样,鲜有对其多酚含量与品种关系的研究。文章以香蕉果肉为原材料,测定AAA、ABB和AAB基因型的17个品种香蕉的多酚含量,并考察其含量与品种之间的相关性;探究东莞大蕉(ABB)、中蕉8号(AAA)和美食蕉2号(AAB)在后熟期间多酚含量的变化规律;优化香蕉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17个品种中,ABB基因型东莞大蕉多酚含量最高,为11.09 mg/g,聚类分析表明ABB基因型香蕉多酚含量普遍高于AAB和AAA基因型香蕉。东莞大蕉和中蕉8号中多酚含量在后熟第3天时最高,分别为14.21,7.45 mg/g,而美食蕉2号中多酚含量在后熟第2天时最高,为3.57 mg/g。在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10 min的条件下,香蕉多酚得率最高,为1.37%。香蕉多酚含量与其基因型可能存在相关性,后熟第3天的东莞大蕉适合作为多酚提取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多酚 品种比较 成熟度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在固定化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宇 史伯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60-63,共4页
介绍了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Cu(Ⅱ)高分子配合物的制备和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方法,测定了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米氏常数,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重复催化活性。结果表... 介绍了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Cu(Ⅱ)高分子配合物的制备和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方法,测定了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米氏常数,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重复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Cu(Ⅱ)高分子配合物,是香蕉多酚氧化酶的良好固定化载体,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米氏常数Km=4.56×10-3mol.L-1,小于天然香蕉多酚氧化酶的米氏常数(1.95×10-2mol.L-1),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均优于天然香蕉多酚氧化酶,并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对香蕉多酚氧化酶的固定化方式和固定化香蕉多酚氧化酶的催化反应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马来松香酰乙二胺 Cu(Ⅱ)-高分子配合物载体 香蕉多酚氧化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Processing of Clear Banana Juice Using Hot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欣 余元善 +4 位作者 吴继军 徐玉娟 肖更生 黄婉华 温靖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1期2003-2005,2044,共4页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hot water temperature on clarity, total soluble solid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nd color of banana juice during hot water ex-traction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heory in which heat ...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hot water temperature on clarity, total soluble solid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nd color of banana juice during hot water ex-traction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heory in which heat treatment might induce the pectin and protein in banana pulp to form insoluble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hot water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insol-uble polymers in banana pulp from pectin and protein. In 75 ℃ water, the pectin and protein in banana pulp were most inclined to form insoluble products.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clarity of banana juice was also highest.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at 660 nm was close to 90%. In the banana juice, extracted by 75 ℃ water, the pectin and protein contents were lowest, and they were lower than 7.3 mg/100 ml and 12.9 mg/100 ml respectively. The 75 ℃ water could not inactivate completely the pectin in banana pulp due to its high heat resistance, Therefore, 0.05% L-cys-teine or ascorbic acid needed to be added into banana pulp to inhibit the browning of juice induced by residual P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ar banana juice Hot water extraction Polyphenol oxidase Pectin Pro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