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紫苏提取物对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马晓玲 南珊珊 +1 位作者 牛玉杰 张文举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试验旨在评估香紫苏提取物对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2月龄、体重(20.00±2.00) kg的中国美利奴羔羊,随机分为5组(公母各半),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CL1组、CL2组、CL3组和CL... 试验旨在评估香紫苏提取物对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2月龄、体重(20.00±2.00) kg的中国美利奴羔羊,随机分为5组(公母各半),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CL1组、CL2组、CL3组和CL4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4、0.08、0.12、0.16 mL/kg的香紫苏提取物。预试期10 d,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CL4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香紫苏提取物添加剂量的增加,各试验组胴体重均呈现增加趋势(P>0.05),各试验组屠宰率、胴体净肉重、胴体净肉率、眼肌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CL2组羔羊的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肺脏指数显著高于CL3组(P<0.05),瘤胃指数显著低于CL4组(P<0.05);CL3组羔羊的皱胃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L2组和CL4组(P<0.05)。CL2组和CL3组羔羊背最长肌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L1组、CL2组和CL3组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0.16 mL/kg香紫苏提取物能够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器官指数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提取物 羔羊 生长性能 消化功能 16S r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醇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肝纤维化
2
作者 宋安宁 张甜甜 +5 位作者 郑珊珊 宋杨璐 郑志勇 舒广文 黎炎梅 邓旭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6-3144,共9页
目的观察香紫苏醇(Sclareol,SCL)对LX-2肝星状细胞活化及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取KM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CCl_(4))和SCL给药组以及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10%CCl_(4)+100 mg·k... 目的观察香紫苏醇(Sclareol,SCL)对LX-2肝星状细胞活化及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取KM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CCl_(4))和SCL给药组以及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10%CCl_(4)+100 mg·kg^(-1)Silybin),SCL给药组分为SCL低(10%CCl_(4)+20 mg·kg^(-1)SCL)、高剂量组(10%CCl_(4)+40 mg·kg^(-1)SCL)。除正常组以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周3次腹腔注射10%橄榄油稀释的CCl_(4),持续4周。从第3周开始,给药组每天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SCL,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水飞蓟宾,4周结束后处死小鼠并采集血清和肝脏组织。整体动物实验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变化;利用苏木精-伊红(HE)、天狼星红(Sirius red)和Masson染色法检测显微结构变化和肝脏组织胶原沉积情况;采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纤维化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状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采用LX-2人肝星状细胞,正常组正常培养,模型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LX-2肝星状细胞活化,SCL给药组分为SCL低剂量组(5 ng·mL^(-1)TGF-β1+10μmol·L^(-1)SCL)、高剂量组(5 ng·mL^(-1)TGF-β1+20μmol·L^(-1)SCL)。随后以Transwell和EdU法检测SCL对LX-2细胞的迁移与增殖能力变化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SCL影响细胞中纤维化标志蛋白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GF-β/Smad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SCL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各项肝功能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体外细胞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SCL能有效抑制肝星状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从而抑制其活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SCL显著上调Smad7蛋白表达,同时显著下调了Smad2、Smad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SCL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与TGF-β1诱导的LX-2活化均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Smad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肝纤维化 LX-2肝星状细胞活化 TGF-β/Smad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与施肥对香紫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郭丹丽 赖刚刚 +2 位作者 李子玉 王欣 李敏 《新疆农垦科技》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研究了密度与施肥对香紫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对香紫苏的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作用。其中,种植密度以行株距A3(60 cm×20 cm)处理的香紫苏精油和浸膏亩产量最高,分别达3.66 kg/667 m^(2)和8... 本文研究了密度与施肥对香紫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对香紫苏的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作用。其中,种植密度以行株距A3(60 cm×20 cm)处理的香紫苏精油和浸膏亩产量最高,分别达3.66 kg/667 m^(2)和8.1 kg/667 m^(2)。在A3种植密度条件下,进行不同施肥水平试验,施肥试验得出,通过施用基肥加后期追肥可提高香紫苏精油和浸膏亩产量,其中B4处理(基肥:有机肥1 t/667 m^(2)+复合肥30 kg/667 m^(2),追肥:尿素10 kg/667 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 g/667 m^(2))产量最高,香紫苏精油和浸膏亩分别达3.82 kg/667 m^(2)和8.7 kg/667 m^(2),并简要介绍了香紫苏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密度 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nO_4-NaIO_4对香紫苏醇的氧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军 戴乾圜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研究了在相转移催化或非相转移剂催化或硅胶支持下 KMn O4-Na IO4对香紫苏醇的氧化。在 3种不同条件下均得到成分单一的氧化产物香紫苏醚 ,收率分别为 4 7% ,2 1 %和 5 9%
关键词 香紫苏 香紫苏 KMNO4 NaIO4 催化氧化 相转移剂 降龙涎醚 高锰酸钾 高碘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醇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红进 吴文君 顾爱国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香紫苏 香紫苏 农用生物活性 医用生物活性 理化性质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化香紫苏浸膏中的香紫苏醇的工艺优化
6
作者 郜玉欣 黄雨薇 +2 位作者 陈星宇 丛勇 孙立权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4期59-64,共6页
目的:优化纯化香紫苏浸膏中的香紫苏醇的工艺参数。方法:用正己烷萃取出香紫苏浸膏中的香紫苏醇,采用皂化法去除其中脂类,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纯化香紫苏醇的最佳工艺。结果:皂化法纯化香紫苏浸膏中香紫苏醇最佳工艺条件为:香紫苏醇浸... 目的:优化纯化香紫苏浸膏中的香紫苏醇的工艺参数。方法:用正己烷萃取出香紫苏浸膏中的香紫苏醇,采用皂化法去除其中脂类,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纯化香紫苏醇的最佳工艺。结果:皂化法纯化香紫苏浸膏中香紫苏醇最佳工艺条件为:香紫苏醇浸膏和正己烷的料液比为1:6 g/mL,皂化反应温度为80℃,皂化反应时间为2 h,得到香紫苏醇回收率为87.55%,RSD为1.48%。结论:经过实验优化,得到了纯化香紫苏浸膏中香紫苏醇的最佳工艺条件,回收率高,过程中的溶剂均可回收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香紫苏浸膏 香紫苏 皂化反应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开花期蒸腾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兆波 张翼 +2 位作者 王沛 刘建民 栗茂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2-1208,共7页
对开花期香紫苏功能叶片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以及二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花期的香紫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总体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花期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之间则存在明显的差别,... 对开花期香紫苏功能叶片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以及二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花期的香紫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总体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花期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之间则存在明显的差别,初花期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盛花期和终花期;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香紫苏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因素,而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变化则对香紫苏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蒸腾作用 气孔导度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处理对香紫苏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杜锦华 刘东玲 +2 位作者 常海飞 李晓霞 冯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227-1622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香紫苏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在5、10、15、20、25、30℃不同温带处理下对香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温度变化对香紫苏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在5℃时种...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香紫苏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在5、10、15、20、25、30℃不同温带处理下对香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温度变化对香紫苏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在5℃时种子未萌发;在15℃时,香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最好;在15、20、25℃时,香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高;温度低于10℃或高于25℃时各项指标均较低。[结论]香紫苏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时,适应的温度范围是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种子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栗茂腾 刘建民 +2 位作者 余龙江 李为 李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90-294,共5页
对香紫苏不同发育阶段的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紫苏在苗期的蒸腾作用最强,其日变化最大,蕾期次之,花期最小,并且温度、光照强度和叶温与蒸腾速率之间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而气孔导度与光照强度及温度... 对香紫苏不同发育阶段的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紫苏在苗期的蒸腾作用最强,其日变化最大,蕾期次之,花期最小,并且温度、光照强度和叶温与蒸腾速率之间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而气孔导度与光照强度及温度之间却呈现出负相关性,湿度和气孔导度之间则呈明显的正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类似,可能在于二者通过一定的协调关系,控制叶面水分的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蒸腾作用 气孔导度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感官科学的香紫苏精油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继忠 帖金鑫 +5 位作者 李石头 许高燕 刘崇盛 田雨农 廖付 杨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8-172,共5页
利用GC-MS对香紫苏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确定了34种致香成分,基于GC-MS-O技术确定了17种香气活性成分,并通过内标标准曲线测定了其含量,分别计算了其香气活力值(OAV)及对精油香气的贡献度,并采用OAV对其香气特征进行了分... 利用GC-MS对香紫苏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确定了34种致香成分,基于GC-MS-O技术确定了17种香气活性成分,并通过内标标准曲线测定了其含量,分别计算了其香气活力值(OAV)及对精油香气的贡献度,并采用OAV对其香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紫苏精油的主要致香物质是乙酸芳樟酯和芳樟醇,二者含量占到总量的62.3%,17种成分的FD因子(香气稀释因子)≥2;17种主要成分可以分为5个香韵,柠檬醛是果香韵的特征成分,芳樟醇是花香韵的特征成分,乙酸芳樟酯是木香韵的特征成分,α-松油醇是青香韵的特征成分,异胡薄荷醇是药草香韵的特征成分;从香气风格特征雷达图来看,香紫苏精油的主要香韵为药草香、青香和木香,其次为花香和果香,与感官评价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精油 气活力值(OAV) 特征气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红进 吴文君 +1 位作者 耿会玲 麻妙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4-68,73,共6页
以香紫苏醇为原料合成了7个香紫苏醇衍生物,采用波谱技术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香紫苏醇衍生物对供试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活性比香紫苏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香紫苏 衍生物 杀菌活性 原料合成 化学结构 技术鉴定 抑制作用 孢子萌发 活性研究 病原菌 活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醇及其类似物生物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红进 付聘宇 +1 位作者 麻妙锋 吴文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综述了香紫苏醇及其类似物生物转化所用的生物源(细菌、真菌和动物)、菌株的转化能力、微 生物氧化香紫苏醇的反应部位及引入的官能团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香紫苏 生物转化 官能团 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用量对制备香紫苏内酯和降龙涎二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丽慧 吕艳羽 +2 位作者 杨绍祥 刘永国 田红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以香紫苏醇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制备香紫苏内酯;另外,以香紫苏醇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和四氢铝锂还原制备降龙涎二醇。2种产物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进行了表征。主要探讨了氧化剂高锰酸钾用量对制备香紫苏内酯和降龙... 以香紫苏醇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制备香紫苏内酯;另外,以香紫苏醇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和四氢铝锂还原制备降龙涎二醇。2种产物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进行了表征。主要探讨了氧化剂高锰酸钾用量对制备香紫苏内酯和降龙涎二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香紫苏醇)∶n(KMnO4)=1∶5.6,反应温度为25-30℃,反应时间为5 h时,香紫苏内酯和降龙涎二醇的收率最高,分别为38.0%和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内酯 降龙涎二醇 高锰酸钾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香紫苏醇的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逄敏洁 李多伟 +1 位作者 王义潮 贾少良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香紫苏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德国卡玛薄层色谱扫描仪进行扫描,使用含0.5%CMC-Na的硅胶 G 薄层板;展开剂: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8:4:0.25);显色剂:茴香醛-硫酸-乙醇(1:1:18);检测波长:520 nm;狭缝尺寸:2 nm×2...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香紫苏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德国卡玛薄层色谱扫描仪进行扫描,使用含0.5%CMC-Na的硅胶 G 薄层板;展开剂: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8:4:0.25);显色剂:茴香醛-硫酸-乙醇(1:1:18);检测波长:520 nm;狭缝尺寸:2 nm×2 nm。结果:香紫苏醇对照品溶液点样量在1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为0.9942;平均回收率(n=6)为100.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薄层色谱扫描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花序与种子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樊丛照 朱军 +2 位作者 李晓瑾 王果平 何鸿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索香紫苏不同部位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超声、浸泡、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单因素,考察不同条件下挥发油的提取率,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的确定提供依据;再以超声、浸泡、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做正交试验... 目的:探索香紫苏不同部位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超声、浸泡、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单因素,考察不同条件下挥发油的提取率,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的确定提供依据;再以超声、浸泡、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做正交试验,考察香紫苏不同部位(花序、种子)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正交试验得出香紫苏花序挥发油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泡时间4h,提取时间10h,超声40min;香紫苏种子挥发油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2,浸泡时间4h,提取时间10h,超声时间30min。结论:提取香紫苏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应该采取相适应的方法,为香紫苏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水蒸气蒸馏法 正交试验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香紫苏油中分离提纯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鲁文华 许松林 王燕飞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6年第5期5-8,12,共5页
采用真空间歇精馏技术,通过变换操作工艺条件,对香紫苏油进行分离得到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产品。考虑原料的热敏性制定出适宜的分离方案:首先在操作压力为1.5kPa条件下对原料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富含芳樟醇的轻馏分和富含乙酸芳樟酯的重馏... 采用真空间歇精馏技术,通过变换操作工艺条件,对香紫苏油进行分离得到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产品。考虑原料的热敏性制定出适宜的分离方案:首先在操作压力为1.5kPa条件下对原料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富含芳樟醇的轻馏分和富含乙酸芳樟酯的重馏分两个原料;再分别对轻馏分和重馏分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真空间歇精馏,可以使芳樟醇的含量达到90.6%,乙酸芳樟酯的含量达到96.6%,满足两产品的不同需求。在提纯轻馏分中芳樟醇时,操作压力为5kPa,塔釜温度小于105℃;在提纯重馏分中乙酸芳樟酯时,操作系统压力为1.33kPa,塔釜温度低于110℃。此分离操作工艺,缩短了乙酸芳樟酯的受热时间、降低了分离温度以及乙酸芳樟酯因受热而异构化的趋势,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芳樟醇 乙酸芳樟酯 真空精馏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香紫苏·东紫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芸 盖琼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紫苏、香紫苏、东紫苏同为唇形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材、香料作物,其名称与用途相近,由此产生了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现象。现从植物学分类、起源分布、特征特性、开发利用等方面将三者进行比较和区别,以期为该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 紫苏、香紫苏、东紫苏同为唇形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材、香料作物,其名称与用途相近,由此产生了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现象。现从植物学分类、起源分布、特征特性、开发利用等方面将三者进行比较和区别,以期为该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香紫苏 紫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的油抽提及用于食品抗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薰 袁虹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0,13,共2页
以棉籽油为抽提剂,从香紫苏枝叶中抽提了油溶性成分。该抽提油作为食品抗氧剂,进行了抗氧效果的评价。试验表明该抽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性。
关键词 香紫苏 抽提 抽提油 食品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醇侧链的氧化降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文军 戴乾圜 陈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9,共5页
研究了高锰酸钾、高硼酸钠、高碘酸钠等对香紫苏醇侧链的氧化降解 ,并通过IR ,NMR ,MS或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氧化降解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
关键词 侧链 香紫苏 氧化 降解 天然产物药物 高锰酸钾 高硼酸钠 高碘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紫苏油主成分含量测定及其香气贡献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冰 楚首道 +3 位作者 杨靖 张改红 贾春晓 毛多斌 《轻工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12,共6页
以苯甲醇为内标物,选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采用GC-MS法对香紫苏油中10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香气阈值和香气活力值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样品中各组分很好地分离,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0.6%~97... 以苯甲醇为内标物,选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采用GC-MS法对香紫苏油中10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香气阈值和香气活力值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样品中各组分很好地分离,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0.6%~97.2%,检出限为9.5~232.8 ng/L,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和灵敏度良好;香紫苏油中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含量分别为20.3%和42.7%,香气阈值较低且香气活力值远高于其他成分,对香紫苏油香气贡献最大,与嗅香评价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紫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阈值 气活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