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榧子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陈振德 陈志良 +2 位作者 侯连兵 许重远 郑汉臣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9期551-553,共3页
目的:从血脂、血清血栓素(TXA_2)、前列环素(PGI_2)、TXA_2/PGI_2比值及内皮素(ET)等方面探讨香榧子油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月见草油对照组和香榧子油实验组,观察12周。... 目的:从血脂、血清血栓素(TXA_2)、前列环素(PGI_2)、TXA_2/PGI_2比值及内皮素(ET)等方面探讨香榧子油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月见草油对照组和香榧子油实验组,观察12周。结果:香榧子油实验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香榧子油实验组大鼠血浆TXA_2、ET水平及TXA_2/PGI_2比值低于高脂对照组,而血浆 PGI_2水平高于高脂对照组。结论:香榧子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子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素 前列环素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子油抗氧化活性及降血脂功能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徐超 王鸿飞 +1 位作者 邵兴锋 俞雯雯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3-47,共5页
通过测定香榧子油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HO.和DPPH自由基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香榧子油对小鼠血清中TG、TC、HDL-C和LDL-C影响的试验,考察其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香榧子油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O2.-、HO.和DPPH自由基的IC50... 通过测定香榧子油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HO.和DPPH自由基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香榧子油对小鼠血清中TG、TC、HDL-C和LDL-C影响的试验,考察其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香榧子油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O2.-、HO.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16、4.20和9.20 mg/mL;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香榧子油剂量组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香榧子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改善血脂水平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子 抗氧化 自由基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红 张露 +2 位作者 刘延奇 贾亚娟 郑玉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69,共5页
主要对香榧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榧子粗蛋白、粗脂肪、饼粕总糖及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48.3%、14.6%、37.6%和68.3%。香榧子油的酸值、碘值、过氧化值及皂化值分别为0.95 mg KOH/g、131.3 g/100 g、8.76 mmo... 主要对香榧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榧子粗蛋白、粗脂肪、饼粕总糖及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48.3%、14.6%、37.6%和68.3%。香榧子油的酸值、碘值、过氧化值及皂化值分别为0.95 mg KOH/g、131.3 g/100 g、8.76 mmol/kg、137.9 mg KOH/g。香榧子油主要由12种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以山嵛酸(12.2%)为主,其次是棕榈酸(9.95%)和十七碳酸(0.18%);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41.9%)和油酸(26.0%)较高,还含有3.51%的共轭二烯酸——顺-11,顺-13-二十碳二烯酸;长碳链脂肪酸质量分数较高,达18%。香榧子油Sn-2位脂肪酸主要由油酸(46.5%)和亚油酸(45.3%)组成。香榧子油甘三酯组成中分布比较均匀,主要为β-LOL(7.51%)、LLL(7.32%)、β-LOBe(6.28%)和β-LLBe(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子 理化性质 气相色谱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子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俞雯雯 徐超 +3 位作者 王丽丹 陈加贝 全挺 王鸿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7-299,320,共4页
为优化超临界CO2萃取香榧子油的工艺条件,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对香榧子油得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适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5MPa,在该萃... 为优化超临界CO2萃取香榧子油的工艺条件,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对香榧子油得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适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5MPa,在该萃取条件下的得油率为94.57%。利用GC分析香榧子油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18个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28%,其中亚油酸、油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含量分别为42.02%、32.14%和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子 超临界CO2 工艺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子超临界萃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粼 张星海 虞培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6-188,共3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香榧子(Torreya grandis)超临界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超临界CO2提取香榧子中脂肪油,总含油量为16.21%。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确定香榧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香榧子(Torreya grandis)超临界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超临界CO2提取香榧子中脂肪油,总含油量为16.21%。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确定香榧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与油酸为主,质量分数分别为38.228 5%与35.521 9%,其次为棕榈酸和5,11,14-二十一碳烯酸,质量分数分别为7.451 7%与7.40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子(Torreya grandis) 超临界萃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子油溶剂浸提工艺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超 王鸿飞 +2 位作者 邵兴锋 杨娜 董迪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70,共5页
对香榧子油溶剂浸提工艺及氧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溶剂、液料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香榧子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抗氧化剂及... 对香榧子油溶剂浸提工艺及氧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溶剂、液料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香榧子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抗氧化剂及与增效剂的协同作用对香榧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溶剂环己烷、液料比4 mL/g、浸提时间3 h、浸提温度65℃,在该条件下香榧子油提取率为95.13%,浸提时间显著影响香榧子油的提取效果(P<0.05);TBHQ和PG是香榧子油有效的抗氧化剂,VC和柠檬酸对TBHQ和PG延缓香榧子油氧化均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添加0.02%PG+0.02%柠檬酸可使香榧子油贮藏时间延长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子 溶剂 浸提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炒制干果
7
作者 李光河 《专业户》 2004年第2期35-36,共2页
(1)盐水核桃仁。核桃仁500克放入热开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搓去核桃上的软皮,捞出,沥净水分,摊平,置于阳光下曝晒1天至干。再倒入盐水盆中拌匀,浸泡15—20分钟后捞出,沥净盐水。取铁锅置于文火上烧热。
关键词 干果 炒制方法 盐水核桃仁 松子 榛子 香榧子 椒盐杏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中报
8
《烹调知识》 1995年第10期23-26,共4页
可吃的唱片 这是日本一家唱片公司独出心裁地研制开发出的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是用包糖果的那种糯米纸,但其质地要厚得多。用现代音响技术把优美动听的音乐灌制在厚糯米纸上。
关键词 香榧子 糯米纸 花生油 胡椒粉 司马相如 味精 蛋白质 血糯米 葡萄干 干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树
9
作者 贝阿丽特.白克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05年第2期4-7,共4页
关键词 香榧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吃坚果有力量
10
作者 叶素琪 《山西老年》 2019年第5期64-64,共1页
营养学家说,坚果含有丰富的热量、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食疗;中医说,坚果大多补肾健脑,宜温补肾阳。而我们食用坚果的理由可能很简单,因为坚果具有甘脆带劲的口感和大自然的亲切甜香,它属于跨越国界的人气零食。
关键词 鲍鱼果 维生素 香榧子 夏威夷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